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702

  周赫煊笑道:“或许,你再等两年就相信了。”
  希特勒此时虽然在宣传纳粹思想,但还只限于国内政治整肃,大肆迫害并排除异己,确实还没有暴露对外扩张的征兆。
  直到两年后,希特勒公开宣布扩军,严重违反《凡尔赛合约》。这才使得艾德礼警醒起来,他从支持裁军转变为反对绥靖政策,要求英国政府整军备战防止德国扩张。
  这是一个目光敏锐、头脑清醒的家伙,早在希特勒扩军之初,他就意识到战争无法避免,而那时的英法政府首脑都还心存侥幸。
  周赫煊暂时无法给出合理解释,虽然希特勒已经在德国政坛展露头角,但真正上台执政还需要再等半年。而在希特勒执政初期,其政治、经济政策也是混乱无序的,在公开宣布扩军以前,很难有人能觉察到他的疯狂野心。
  像爱因斯坦这种长期居住在德国的聪明人,也只能下意识感觉到希特勒和纳粹的恐怖,因为那些家伙在上台执政以前,已经靠挑动民意和政治迫害掌握了国家。
  希特勒确实在叫嚣着要扩张,可许多人都认为,那只不过是独裁掌权的宣传手段。
  周赫煊说道:“理查,你可以去德国和意大利实地考察一下,能够发现很多蛛丝马迹的。”
  艾德礼点头道:“我会去的,纳粹也标榜自己是社会主义,但他们的理念太过激进了。”
  两人一路闲聊,很快来到市中心的伦敦经济政治学院。
  周赫煊刚刚下车,便看到20多个中国留学生在校门口等候,甚至还有些是其他学校的学生。
  伦敦政经学院的校长威廉·贝弗里奇,亲自上前迎接道:“周先生,欢迎你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学术交流!”
  “校长先生你好,鄙人万分荣幸!”周赫煊连忙握手。
  这也是一个很厉害的家伙,在二战结束以后,威廉·贝弗里奇为英国制定了福利国家的蓝图,后世英国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大都源自于贝弗里奇之手。
  可以说,周赫煊此刻身边的两个人——艾德礼和贝弗里奇,联手为现代英国打下了基础。
  “周先生!”
  “周先生!”
  20多个中国留学生热情挥手,周赫煊笑着对贝弗里奇说:“校长先生,我能和同胞们说几句话吗?”
  “当然可以。”贝弗里奇点头道。
  周赫煊快步走过去,打招呼道:“同学们好!”
  “周先生好!”留学生们齐刷刷回应。
  周赫煊问:“你们的学业还顺利吧,有没有什么困难?”
  一个男同学说:“困难可以克服,国难却不能忍受,我们都想着早日毕业报效祖国!”
  “报效祖国有的是机会,但前提是努力学习,”周赫煊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男同学激动道:“杨德翘,字羽尧,中央大学毕业生,目前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经济!我是考取周先生的留学基金来英国的,多谢周先生慷慨资助!”
  “很好,继续努力!”周赫煊满意地点头道。
  历史上的杨德翘,在民国经济学领域也算个名人。
  此君1926年加入共党,第二年自首变成国党,属于我党叛徒。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因参加学生爱国运动被捕入狱,获释后考取伦敦大学的公费留学生,并历任宁夏教育厅长和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总经理等职务,重庆解放时归附新中国,著有《经济学史》一书。
  由于周赫煊带来的蝴蝶效应,杨德翘还没等到九一八事变,就考取周赫煊的留学基金出国,提前三年成为留学生,也不知道他以后会有怎样的发展。
  但不管如何,周赫煊资助的那些留学生,很多在归国后都会成为宝贝,其中不乏身居要职之人,他这勉强也算门生遍天下了。
  在留学生们的簇拥下,周赫煊跟贝弗里奇等人一起来到大教室。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其中大部分都是白人,也有少数的亚洲人,甚至还有几个日本留学生。
  “周,周!”白人学生喊起来,看来都是周赫煊的学术粉丝。
  周赫煊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笑着说道:“很高兴来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我不懂政治,也不懂经济。你们的校长贝弗里奇先生,才是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我就不在他面前献丑了。我今天就来讲讲国际形势,谈谈关于英国殖民体系如何崩溃的问题……”
  “哗!”
  台下瞬间哗然。
  在英国的著名学府,讲英国殖民体系要崩溃?
  瓦特法克!
  校长威廉·贝弗里奇明显一愣,随即脸上露出笑容,他喜欢这种出人意料的演讲。
第479章【日落西山】
  难道周赫煊要在1932年说,英国在二战后实力大损,管不住手下的众多小弟,所以殖民体系走向崩溃吗?
  当然不可能,因为那是占卜,不是学术讲座。
  周赫煊从几百年前开始讲起:“当15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初,大不列颠还只是英格兰和苏格兰两个小王国,总面积不过2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600万人,与现在的大英日不落帝国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个时候,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横跨大西洋,以及绕过好望角进行殖民侵略,英国毫无正面较量的底气,只能另辟蹊径将目标投入北方航路和非洲,捡一检西、葡两国顾及不到的残羹剩饭。直到尼德兰革命,英国抓住机会打败西班牙,终于进入快速扩张的殖民时期,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台下诸多学生没什么大反应,因为这属于历史常识,并不需要周赫煊来复述。
  “为什么我说英国殖民体系要崩溃呢,”周赫煊笑道,“数百年来,英国对殖民地的管理非常混乱,没有一个专门机构来全权负责,而是由许多个不同的部门共同管理。英国国王是殖民地的最高统治者,枢密院负责殖民地最高法律事务和发布命令,南方部大臣负责委派殖民地总督,陆军部和海军部负责殖民地防卫,议会负责制定有关法律。这样一来,殖民地就变成了谁都不管,却又谁都能管的局面。每一个部门,都按照自己的利益处理殖民地事务。各部门之间互不通气,甚至出现各部命令互相矛盾的情况。因此,英国统治殖民地的机构虽然很庞大,却是重叠和松懈的,行政效率极为低下,权力构成分散而混乱,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其实非常弱。”
  一个英国学生突然举手道:“周先生,我想打断一下,英国政府为什么不设立一个专管殖民事务的机构呢?”
  周赫煊笑道:“这个问题提得好。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权利制衡,二是利益争夺。英国政府一旦设立专门的殖民事务机构,那么这个机构就会迅速成长为庞然大物,比内政、外交、教育等各部都要实力强大。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到时连英国国王都要害怕。同时,殖民地涉及的权力和利益丰厚,哪个部门都眼红,他们根本不可能放弃手中权益。所以,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力量薄弱的问题,不是没人想改,而是不可能改。”
  那个学生说:“我明白了,周先生请继续。”
  “我们再来看看英国殖民地的类型,”周赫煊又说道,“第一是间接和直接殖民地模式,主要例子是印度。刚开始,英国政府通过东印度公司,来全权管理印度殖民地。至拿破仑横扫欧洲时期,英国政府削弱东印度公司直接管理印度。第二是复合型殖民地,代表是北美,通过殖民贸易局、总督、参事会和议员来共同管理。第三是高度自治型,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总督拥有高度自治权。第四是战争胁迫型,比如香港,英国通过武力和战争手段,逼迫中国割让租界据为己有,建立直接殖民统治。”
  未来的英国首相艾德礼,在旁边听得连连点头。他也是研究过英国殖民地的,甚至还研究过“印度自治的可能性”这种超前课题,因此认为周赫煊把殖民地类型划分得很准确。
  周赫煊笑道:“从历史角度来看,英国殖民地虽然越来越多,但其殖民体系是一步步走向衰退的。首先是北美复合型殖民地,当地的美洲土著基本上被白人杀光了,但从欧洲移民过去的白人,却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不管是从文化、经济、政治上,新的民族都渴望脱离母国,因此有了美国独立战争。从这一点来看,美洲复合型殖民统治模式,是完全走不通的,所以英国政府选择改变手段,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白人为主的殖民地高度自治,削弱这些地方的独立反抗意识。”
  “再来看印度型的殖民地,这类殖民地的主体人群都是异民族,在文化上与英国相差迥异。英国必须依靠武力镇压和利益诱迫手段,来维持殖民地的正常运转。而被殖民的民族会一次次进行反抗,每一次大规模的反抗浪潮,都会削弱英国在当地的统治力,并且会加重英国的殖民维持费用。一旦反殖民浪潮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英国不但不能从殖民地获利,反而需要向殖民地输血。”
  “至于武力胁迫型殖民地,比如香港。这是有主体国家存在的地盘,是危险的,难以预测的,或许有一天中国强大,必然要全力收回香港。”
  “而在道德上,殖民统治属于野蛮、血腥和不人道行为,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随着国家、民族概念的传播,被殖民群体的抗争必然越来越激烈,这是难以遏制的历史发展趋势。”
  “欧洲大战(一战)期间,英国损毁船舶800万吨,占商船总吨位的70%以上,海军死亡人数接近3万人,英国实质上已经失去海上霸权地位。由于战后经济下降,庞大的殖民体系已经难以维持,导致对各殖民地的统治力日渐衰弱。”
  “而为了恢复自身的实力,英国在战后变本加厉的掠夺殖民地,导致殖民地的反抗浪潮越来越活跃,高度自治的殖民地也不想为母国输血。这不是说说而已,就在去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认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和南非的独立国家地位,埃及更是在10年前就获得独立。”
  “英国的全球殖民体系,发展到现在只剩下直接统治型和武力压迫型。这两种类型是最血腥残暴的,也是最易失控的,同时还要防止新兴国家的觊觎,比如日本、德国和意大利,通过战争来抢夺英国殖民地。”
  “而美国也是英国的竞争对手,美国的正常做法不是靠战争抢夺。只要给美国良好的机会,美国必然帮助各殖民地独立,这样它才有权利介入这些地区。”
  “现在只剩下一场战争,只要欧洲再次爆发大战,英国实力衰弱,世界殖民格局就要重新洗牌……”
  紧接着,周赫煊又详细阐述了各殖民地的反抗情况,并和全球法西斯势力扩张联系起来。他讲了大概两个小时,把英国政府的窘境说得非常清楚,让那些听讲的学生都意识到——日不落帝国的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
  来自亚非拉等落后地区的学生,都露出欣喜的表情,而英国的学生却感到十分沮丧。
  “啪啪啪啪!”
  掌声响起,学生们开始踊跃提问。
  当周赫煊离开教室后,艾德礼也忍不住问道:“周先生,你觉得未来的英国该如何自处?”
  周赫煊笑道:“主动放弃殖民地,尽量保持对原有殖民地的影响力。人类文明是在向前发展的,殖民时代终究要结束,英国应该保持自己的绅士风度。”
  “或许,也只能这样了。”艾德礼忍不住叹息。
  就如周赫煊所说的那样,英国对殖民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几年前,艾德礼还参与研究过印度自治课题——那可是印度啊,英皇王冠上的明珠,英国政府居然开始考虑让印度自治(总督高度自治),可见大英帝国已经糟糕到什么地步。
  直到15年后,那时的艾德礼已经成为英国首相,他在承认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时,对国际记者说道:“十五年前,有一位中国学者对我说,人类文明是在向前发展的,殖民时代终究要结束。今天我有幸成为文明进步的推动者,我感到非常的骄傲,英国人民和印度人民永远是好朋友,我希望两国能够共同进步和发展。”
  艾德礼说的当然是场面话,这家伙在当上英国首相后,还死活邀请周赫煊做了他的国际事务顾问,平均两三个月就要打一次国际长途电话。
第480章【薇薇安】
  周赫煊的演讲内容,第二天便发表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校刊上,标题叫做《即将成为过去的殖民时代》。
  如果换成一战以前的英国,有谁写这样的诅咒文章,恐怕要被英国社会各界给喷成屎。但现在却不同,一战后的整个欧洲都处于思想混乱阶段,各种乱七八糟的主义层出不穷。预言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也大有人在,周赫煊说这些话根本就是小儿科。
  资本主义灭不灭亡,谁都说不准,但英国的殖民体系确实在走向崩溃,周赫煊的学术演讲无疑戳到了英国的痛处。
  担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部长的汤因比,很快给周赫煊发来学术交流邀请函,请他一起去探讨当今的国际局势。
  周赫煊真的很忙,从5月底到6月中旬,他的时间全都排满了。伦敦大学下属多个学院都发来邀请,他马不停蹄的做着各种演讲,包括经济危机、国际时政、人类文明、新史学理论、国际反战、法西斯扩张等等,各种内容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伦敦的各大报纸和学术期刊,隔三岔五就有关于周赫煊的文章。他在伦敦忙活完毕,又马上前往剑桥和牛津,不仅在各大学校和机构做学术交流,还召集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一起聚会,讨论留学生该如何为救国尽力。
  虽然周赫煊近段时间经常在英国报刊亮相,但影响范围还局限在学界,远没有在法国全民皆知的地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