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702

  张乐怡在旁边笑盈盈看着,没有任何劝架的想法。她希望儿子能够多运动、多说话,巴不得小孩儿天天吵架呢。
  费雯丽听着有些心烦,对周赫煊说:“煊,我在中国已经有点腻了,我想去美国看看。”
  周赫煊说:“过段时间吧,我陪你一起。”
  “好啊,”费雯丽喜道,她话音刚落,突然捂着嘴干呕起来:“呕……”
  张乐怡和孟小冬对视一眼,已经有了大致判断——这洋婆子,估计是怀孕了。
第556章【小人暗算】
  由于突然怀孕,费雯丽前往美国的计划搁浅了,她得留在中国安心养胎。
  回到天津,周赫煊整天都关在家里,看书、读报、写作、编稿、陪老婆孩子,每天的生活潇洒而充实。
  就在这个时候,北平突然爆出个大新闻——当故宫博物院的前后五批、数十万件珍宝运抵上海时,南京最高法院检察官朱树森突然出动,带人坐火车前往故宫查封会计科,原因是有人控告易培基和李宗侗侵占盗卖文物。
  谁在搞事?
  当然是张继,还有他的老婆崔振华。
  崔振华虽然是个女人,但却担任国党中央监察委员,在职务上并不输给自己的丈夫。
  如果说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只是惧内,那张继就是怕老婆怕到要死。
  曾经有一次,张继的好友彭济群登门拜访,由于二人私交很好,彭济群不等佣人通报就直接进屋。结果发现张继跪在客厅,周围还站着他的几个子女,妻子崔振华手拿皮鞭痛打丈夫,几个子女吓得根本不敢劝。
  打人的崔振华有些不好意思,被打的张继却满不在乎,说道:“彭兄,请不要管,我太太是好人,让她打打出气。”饶是彭济群见多识广,也没遇到过这种阵仗,尴尬得掉头就走。
  还有一次,国党中央执行委员、立法院院长居正,前往张继家里拜年。来到张家大门前,发现门口放着个马桶,居正觉得很奇怪,随行的人说:一定是张夫人又罚丈夫刷马桶了。
  居正好奇地走进去,只见张继跪在客厅,他连忙跑去搀扶。张继摆手道:“这是我家里的事,请君不要过问。”居正只好寒暄几句急忙离开,出门后对同伴说:“这张继的好脾气都用在家里了,跟我倒是争来争去。”
  崔振华其实平常待人非常和气,雍容端庄,颇有大家闺秀的模样,不清楚的都以为她是个好女人。
  然而,诬陷易培基盗卖文物一案,就是崔振华这个母老虎挑起的。她觉得自己的丈夫担任司法院副院长,又兼全国文物管理委员会主席,居然无法操控故宫的大权,简直就是不可饶恕。
  不仅如此,易培基以前还得罪过崔振华。当初易培基因病没有到故宫赴任,按理应该由副院长张继主持工作,但易培基不同意,对人说:“溥泉(张继)神经,又要听神经太太(崔振华)的支配,不能让他在故宫当家。”
  易培基正是因此得罪张继、崔振华夫妇,崔振华这次新仇旧恨一起算,准备把易培基往死里整。
  如今中国的最高法院检察署署长郑烈,是张继一手提拔起来的。崔振华勾结郑烈,暗地里多方串联,同时贿买证人,一上来就给易培基扣了顶盗卖文物的罪名,并派遣检察官前往故宫扣押相关人员。
  事发后,易培基愤然辞职,呈文向国党中央监察委员会、行政院和司法部,反诉崔振华和郑烈联合诬陷。
  崔振华那是真正的蛇蝎小人啊,他们收买报纸大肆报道易培基贪污文物,并且已经去向不明,有可能是畏罪潜逃。
  全国舆论哗然,易培基和女婿李宗侗(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瞬间被千夫所指。
  当易培基提出辞职并反诉崔振华时,崔振华又买通报纸,报道“易培基奉令去职”,把“主动辞职”歪曲成“被迫停职”。
  各大报纸纷纷跟进报道,老百姓见易培基都被“免职”了,更加确信易培基、李宗侗二人监守自盗。
  易培基百口莫辩,气得直接病倒,现在只等着法院开庭审理。然而崔振华又玩阴谋诡计,她利用职务之便,将此案从最高法院转移到南京地方法院,南京地方法院里头都是张继提拔起来的亲信,这特么相当于既当原告、又当裁判。
  此案定于1934年2月开庭,周赫煊1月份专门跑去故宫,找到易培基问:“易院长,你准备得如何了?”
  易培基气愤地说:“玄伯(李宗侗)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妥当,我还请了大律师刘崇佑做辩护。此案十拿九稳,就是彻头彻尾的诬陷,我在北平等着真相大白的好消息。”
  “你不准备去南京出庭?”周赫煊惊讶道。
  易培基说:“不用,我懒得跟那帮阴谋小人对质。”
  周赫煊苦笑道:“你如果不亲自出庭,恐怕报纸又要胡乱报道了,说你心虚理亏不敢露面。”
  易培基摆手道:“清者自清,我相信法律会还我公道。多谢周先生好意了!”
  周赫煊劝道:“易院长,你最好还是亲自去一趟南京。”
  “真不需要,”易培基冷笑着说,“我没做过那些事,南京地方法院总不能胡乱判罚。”
  周赫煊心中暗自感叹,小人藏鸡鸡,君子袒蛋蛋,易培基这次是有得受了。
  当清高学者遇到官僚小人,谁会倒霉吃亏,用脚趾头都能猜到。
  果不其然,当2月初开庭时,易培基请来的大律师虽然很给力,驳得原告方律师哑口无言,但南京地方法院却不轻易放过易培基,只以案情复杂为理由宣布延期审理,并没有当场宣布易培基无罪。
  事后,张继、崔振华夫妇再次买通报纸,大肆宣扬易培基心虚不敢出庭。
  情况发展到如此地步,即便易培基最终打赢官司,他的名声也已经臭不可闻了,几乎完全毁弃了政治前途。
  然而张继、崔振华夫妇还不打算放过,他们想把易培基彻底弄死,暗中支使检察署官员查封南迁文物,请来文物专家一件一件地进行鉴定。
  这是个非常大的工程,全部鉴定完毕至少得好几年时间。如果鉴定出几件赝品,易培基就算完了。即便没有发现赝品,这几年之内易培基也别想当官,因为他是“戴罪之身”。更可怕的是,几年之后大家都已淡忘此事,就算易培基能够证明自己清白,他在百姓眼里也是个文物盗窃犯,中央政府碍于负面舆论,绝对不可能再重用易培基。
  小人报仇,刀刀见血啊。
第557章【不要跟哲学家聊天】
  狗咬狗!
  这是胡适对易培基一案的评价。
  周赫煊笑问:“适之兄,何谓狗咬狗?”
  胡适详细解释说:“易培基和张继都是留日派,当初跟着李石曾冲锋陷阵,把华北地区的教育系统搞得乌烟瘴气。他们现在闹得你死我活,纯粹就是窝里斗。”
  李石曾不仅是留法派领袖,同样也是留日派领袖,以李石曾为代表的留日法派如今在北方教育系统势力很大。而胡适虽然在北平教书,却是南边以蔡元培为首的留英美派的干将。
  现在留日法派内部出现问题,胡适这个留英美派自然乐得看热闹。
  周赫煊颇为无语道:“适之兄,大家都是中国人,而且还是知识分子,何必跟官僚一样分出派别?”
  胡适冷笑道:“可不是我们先分的,而是李石曾当初为了教育改革,强行在教育部搞派系争斗。现在全国教育系统分成两派,都是拜李石曾所赐。”
  “石曾先生当初也是没办法,”周赫煊苦笑地摇摇头,“他出发点是好的,可惜没看清楚中国的现状。”
  “且不谈石曾先生了,只说易培基吧,”胡适叹息道,“此君的品行还是值得称道的,我听说南边有人打故宫文物的主意,易培基直接把电报拍到蒋委员长那里。他因此得罪了某个大人物,若非如此,张继夫妇也不敢跳出来乱咬。你看现在的舆论,报纸上惊人一致的痛骂易培基,若非有某个大人物关照,张继两口子怎会有那么巨大的能量?”
  周赫煊好奇地问:“易培基得罪的是哪个大人物?”
  胡适神秘地摆摆手:“我又没有实际的证据,怎敢妄言?”
  周赫煊心里仔细琢磨,胡适口中的某个大人物,明显比张继夫妇官职更大,那么至少也是部长级别的。
  国家主席林森首先就有嫌疑,这位老先生非常热衷于收藏文物,经常跑去逛古玩市场,赝品一买就是一大堆,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成功捡漏。前几年,林森作为专使到北平迎回孙中山灵柩,立即趁机在北平买十几箱子古董运回南京。林森还在南京城外圈地建石屋,屋内的某些石雕非常碍眼,有人怀疑那些都是从南京明故宫里搬走的。
  不过此时的林森“无为而治”,是个啥事都不管的好好先生,已经很多年没跟人产生过矛盾了。按照林森为人处世的态度来看,似乎又不像阴谋暗算的那种小人。
  孙科或许可以首先排除掉,没听说他酷爱古董。而且孙科此时忙着给常凯申添堵,没空找易培基的麻烦,更加不会因为几件故宫珍宝而毁弃自己名声。
  至于戴季陶、朱家骅、陈公博、王世杰等人,虽然都担任着部长,但资历和影响力并不能碾压张继和易培基,基本上都可以排除在外。
  常凯申惜名如命,极度爱惜自己的羽毛,也不太可能打故宫文物的主意。
  那么嫌疑最大的只剩两个人:汪兆铭和宋美龄。
  也有可能是陈、孔两家……
  想到这里,周赫煊就懒得再去思考了,反正无论幕后主使是哪个,都可以在中国横着走。
  胡适站起来哈哈笑道:“明诚,别乱猜了,参加沙龙去!”
  周赫煊和胡适结伴而行,几分钟就走到林徽因家中。他今天之所以有兴趣参加沙龙,是因为有个很厉害的外国友人也要来此——未来的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
  费正清本名约翰·金·费尔班,去年初为了写博士论文来到中国,结果很快就跟北平的一个洋人寡妇结婚,并且进入清华和北大当老师。
  或许费正清此时还只是小有名气,但他未来的发展太给力了,几乎是研究东亚历史无法绕开的人物。
  美国历史协会主席、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主席、美国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哈佛东亚问题研究委员会主席……这些头衔足以说明费正清的能量,在1960年代以后,他的学术研究甚至可以改变美国对亚洲的战略决策。
  周赫煊对费正清非常感兴趣,因为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西方中国学”积极扶持者。
  整个20世纪,有两位西方学者热衷于研究并介绍中国,一个是李约瑟,另一个就是费正清。
  周赫煊来到林徽因家中时,金岳霖已经早到了,正捧着咖啡跟林徽因聊得起劲。梁思成走过来握手道:“适之兄,明诚兄,快请坐!”
  林徽因熟络地起身冲咖啡泡茶,金岳霖扭头说道:“周先生,你读过《道德经》吗?”
  “读过,但只略懂。”周赫煊回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