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3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0/702

  或许,这就是真爱吧。
  这些年陆小曼挥霍无度,只靠徐志摩是根本扛不住的,翁瑞午不时拿钱接济他们。期间徐志摩曾去了欧洲一趟,翁瑞午也主动变卖字画,资助给徐志摩做旅途之用。
  更扯淡的是,翁瑞午还有原配妻子,以及五个子女,却整天跟陆小曼腻在一起。
  历史上,徐志摩空难去世以后,翁瑞午很快跟陆小曼同居。但陆小曼坚决反对翁瑞午离婚再娶她,心甘情愿做小三,还劝翁瑞午应该多多顾及家庭。
  要说翁瑞午贪图陆小曼的美色,那也是说不通的。
  后来陆小曼由于过度吸食鸦片,牙齿全部脱落,牙龈都是黑的,脸色发青,头发蓬乱,大多数时候只能卧病在床,哪里有半点绝代佳人的模样?可翁瑞午却不离不弃,60年代的时候物资奇缺,他专门请托香港亲戚寄来副食品,给陆小曼提供香烟和肉食。
  从某种角度而言,翁瑞午绝对算得上痴情种子。
  民国时代有太多的痴人,徐志摩的原配张幼仪痴情,徐志摩的初恋林徽因痴情,徐志摩的情敌翁瑞午同样痴情,而徐志摩本人也是个痴情种。
  有人说林徽因是绿茶,但在徐志摩空难死后,所坐飞机的一块残片,一直挂在林徽因的床头。这或许对梁思成来说不公平,但作为妻子,林徽因在婚后并没有出轨行为,她只是心灵上放不下旧爱。
  至于林徽因跟金岳霖的关系,风言风语太多,咱也分不清真假,就不要妄加猜测了。
  ……
  6月14日,金城大戏院。
  “先生,到了。”司机停车说道。
  周赫煊推开车门狂摇扇子,擦着额头的汗珠吐槽:“这个天气要热死人啊!”
  “是啊,好热,”于佩琛难受地说,“下午才洗的澡,现在又出了一身大汗。”
  上海本就是三大火炉之一,而今年夏天又被誉为“上海六十年未遇之酷暑”,可想而知热得有多难受。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家里没有空调,车上没有空调,电影院里也没有空调。
  没有空调的夏天,大家都去死吧!
  周赫煊走在马路上,即便隔着一层鞋底,依旧能感受到那滚烫的温度。现在若是打个鸡蛋在路面,估计几秒钟就能烫熟,就连空气都因高温而扭曲。
  快步走进影院,周赫煊感觉稍微凉快了一些,但那种闷热依旧让人窒息。
  今天是《渔光曲》的首映,没有所谓的首映礼,只是主创人员组织朋友一起看片而已,顺便还邀请了许多职业影评人。
  电影是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但总经理罗明佑没来。并非他不重视这部影片,而是上海实在太特么热了,这位公子哥根本扛不住,早坐火车跑去北方避暑了。
  “周先生,你来啦,”聂耳热情地招呼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好朋友王人美,也是《渔光曲》的女主角,这位是她的丈夫金焰。”
  王人美连忙过来握手:“你好,周先生,感谢你能来捧场。”
  周赫煊笑道:“正好来电影院消暑。”
  金焰一脸崇拜,恭敬地说:“周先生,我叫金焰,我是你的忠实书迷。”
  周赫煊说:“我知道你,电影皇帝嘛,你主演的电影都非常好看。”
  “能够得到周先生的夸奖,鄙人三生有幸。”金焰由衷高兴道。
  金焰,原名金德麟,出生于朝鲜汉城,也就是后世的韩国首尔。不过朝鲜半岛已经沦为日本殖民地,金焰的父亲由于参加朝鲜独立运动,惨遭日本特务毒害,而金焰本人则加入了中国国籍。
  不管是朝鲜也好,中国也好,反正金焰是一个爱国者。他出演了大量的进步电影,由于身材高大、外貌英俊,广受女观众的喜爱,整个中国不知有多少他的迷妹。
  聂耳身边,还站着两个小萝莉,一个是周璇,另一个是杨碧君。
  杨碧君本来是穷人家的孩子,很小就在街头卖报补贴家用。有一天,她的报纸被人撞落在地,由于下雨全都弄脏了,急得一边捡报纸一边哭泣。
  这一幕刚好被聂耳看到,聂耳找来朋友安娥,两人合作写了一首《卖报歌》,然后让小女孩儿在卖报的时候唱,从此小女孩儿每天都能卖出很多报纸。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未来的孩子们唱着这首《卖报歌》,恐怕不知道它背后的故事,更无法理解民国穷孩子的艰辛。
  杨碧君就是那个卖报的苦孩子,幸好她因《卖报歌》而受关注,前段时间还在话剧里扮演报童,更被《人生》的导演看中,即将在电影里出演童年阮玲玉。
  说起阮玲玉,她今天也来了,眉目含情地看着周赫煊,正纠结着如何上前打招呼。
第587章【阮玲玉的勇气】
  周赫煊也看到了阮玲玉,微笑道:“阿阮,好久不见啊!”
  “周……老师。”阮玲玉本来想喊周先生,临时又改口叫老师。这个称呼倒也不算错,毕竟她跟着周赫煊学过国语,而且还掌握了现代汉语拼音。
  阮玲玉说完就低头,她虽然已经成为大明星,但性子还是没有变,面对周赫煊时总带着一种自卑。
  聂耳见他们两个有些冷场,立即又介绍说:“周先生,这位是百代唱片公司的前任音乐部主任安娥女士。”
  “张女士,你好,久仰大名!”周赫煊连忙握手。
  安娥微笑道:“周先生,你好。”
  安娥,原名张式沅,地下党化名张瑛,《卖报歌》、《渔光曲》的词作者。对了,她的丈夫是《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她本人亦在上海中共中央工作,同时还是左翼作家联盟、左翼戏剧家联盟的成员。
  此刻站着周赫煊身边的这些人,至少有五个以上的地下党,难怪联华影业公司能够出品那么多进步影片。
  众人各自落座,影评人和观众也陆续进场。
  可能是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再加上天气实在太过炎热,《渔光曲》的首映上座率还不到40%,大片大片都是空座位。
  周赫煊把阮玲玉叫到自己旁边坐下,低声问道:“最近过得还好吧?”
  “还好,”阮玲玉似乎找不到话说,想想又补了一句,“我马上要拍一部新戏,叫《人生》。”
  周赫煊看着阮玲玉的样子,颇感觉有些无奈,她实在不适合做一个明星——太内向了。
  如果没有周赫煊插手帮忙,阮玲玉明年就要自杀,30万人自发为其送葬,只在上海就有5名少女追随她自杀,各地跟着自杀的影迷也有许多个。这些自杀者留下的遗书,内容都大同小异:“阮玲玉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幸好,周赫煊已经把张达民送进监狱,而阮玲玉也没有跟那个富商牵扯到一起,她这辈子应该不会再因丑闻而轻生。周赫煊不仅救了阮玲玉一个,更救了至少十个以上追随阮玲玉自杀的少女。
  狂热粉丝这玩意儿,实在不能以正常的思维来解释。
  电影很快开始,一束灯光投在大荧幕上。“渔光曲”、“联华影业公司”等字幕之后,又出现了几行大字:“电光工友金傅松君,为摄制《渔光曲》因公殒命,联华同人,谨于片首向金君致追悼之敬礼。”
  好嘛,拍电影还死了一个,是该在片头表示哀悼。
  让周赫煊感到无奈的是,这部《渔光曲》依旧属于默片,并没有使用最新的有声拍摄技术。
  《渔光曲》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渔民被渔霸逼租而死,妻子被迫给渔霸当奶妈抵债,并一手养大渔霸的儿子。渔霸的儿子长大之后成为留洋知识分子,经历家破人亡而大彻大悟,变成思想进步的劳动者。渔民的儿子因捕鱼而重伤致死,渔民的女儿唱着渔光曲给弟弟送行。
  说实话,从拍摄的专业角度,以及影片的戏剧角度而言,《渔光曲》比不上阮玲玉主演的《神女》。
  《渔光曲》之所以那么受欢迎,主要归功于它反映了社会现实。影片表现了民国底层人民的艰辛,表现了有钱人的为富不仁,表现了洋人对中国的控制,表现了进步青年对现实的无奈,这些都带给观众以深深的共鸣。
  《渔光曲》所要表现的主题,远比阮玲玉主演的《神女》更加深刻和宏大,难怪这部影片能够在苏联获奖。不仅如此,它还受到欧美人士的关注,法国作家联合会副会长对这部影片非常喜欢,重金买下版权拿到全欧洲去放映。
  21世纪的中国导演们,真应该多看看民国时期的经典电影,只要拍出打动人心的好作品,自然可以获得国内国际的广泛认可。
  “啪啪啪啪!”
  电影结束之后,周赫煊起身热烈鼓掌,由衷地赞叹道:“感谢诸位贡献了一部优秀影片!”
  好的电影永远不会过时,周赫煊作为眼光超前的穿越者,也只能吐槽这部影片的技术欠缺,而不能对它的内容横加指责。事实上,周赫煊刚才看得津津有味,导演对剧情节奏的处理很到位,演员们的演技也很不错,已经达到了现如今的国际水准。
  不止是周赫煊,所有观影者都自发鼓掌,对主创人员报以崇高的敬意。
  阮玲玉亦步亦趋地跟在周赫煊身后,看着周赫煊跟其他人谈笑风生,她想要插话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直到众人走出戏院,聂耳、金焰、王人美、周璇等人告别离开,周赫煊的私家轿车也已经发动,阮玲玉才开口喊道:“老师……”
  “有什么事吗?”周赫煊摇下车窗问。
  阮玲玉难以启齿道:“我想请你吃饭,多谢你的关照。”
  周赫煊笑道:“上车吧。”
  于佩琛看出二人关系匪浅,她对阮玲玉的观感也不错,顿时说道:“周先生,要不我先坐黄包车回去吧,你们慢慢聊。”
  “可以。”周赫煊点头说。
  阮玲玉见没了外人,顿时感觉轻松许多,将周赫煊约到戏院附近的一家中餐厅。
  他们刚刚进入餐厅,就有食客认出阮玲玉,只见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过来,态度热情地说:“阮小姐,能否给我签个名?”
  “当然。”阮玲玉面对粉丝时颇为自信,微笑着给那人签名。
  周赫煊点餐的时候,又陆续有几个影迷过来搭讪。阮玲玉顿时成为绝对主角,周赫煊这个大文豪被直接忽略了,可见她在上海滩的名气有多大,难怪自杀以后有几十万人前来送葬。
  阮玲玉吃饭的样子很文静,主动说起自己的近况,还说要感谢周赫煊的教导,现在她讲国语已经很标准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0/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