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702

  金岳霖不善言辞,一直没说话,此刻突然出声道:“这个主意好。”
  “随你们吧,”周赫煊突然促狭地说,“不如,我们把这一场文会,取名叫‘纪念志摩先生出家之朋友欢送会’。”
  “哈哈哈,这个名字不错。”胡适乐得大笑不止。
  金岳霖突然冒出来一句:“不如再请几个记者,大字标题一定要写明‘纪念志摩先生出家之朋友欢送会’,相信这必是一场空前的盛会。”
  周赫煊和胡适双双发愣,随即爆笑。
  周赫煊指着金岳霖,感慨道:“龙荪兄,真是没想到,要论坏水儿,还是你肚子里最多啊。”
  民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一场文会,就此拉开序幕,后世研究者将其称作“祥符禅会”,也叫“祥符文会”。
第595章【名人汇聚】
  六月下旬,大部分高校都已放暑假。
  从武汉而来的火车上,坐着五个青年男女。分别是“珞珈三杰”——袁昌英、苏雪林和凌淑华,以及袁昌英的丈夫杨端六、凌淑华的丈夫陈西滢。
  至于苏雪林,她已经跟丈夫长期分居了,婚姻名存实亡。
  这五人都在武汉大学任教,其中袁昌英、凌淑华、陈西滢三人跟徐志摩私交甚密,苏雪林、杨端六也跟徐志摩有几面之缘。
  他们前往无锡,并非为了劝阻徐志摩出家,而是接到胡适的文会邀请电报。
  苏雪林是哲学家冯友兰的表妹,她自己亦为民国知名作家,不仅与袁昌英、凌淑华并称“珞珈三杰”,还与庐隐、石平梅、冯沅君并称“四大女金刚”,更与冰心、丁玲、冯沅君、凌淑华并称“中国五大女作家”。
  苏雪林曾经是鲁迅的学生,写了很多文章赞美鲁迅。不过他们师生两个已经反目成仇,等到鲁迅去世,苏雪林就要写无数文章骂鲁迅,堪称骂鲁迅骂得最狠的女人。
  袁昌英,作家、翻译家、教育家,著名诗人袁雪安之女。袁雪安不仅是个学者,还历任湖南代省长,云南、山东、安徽财政厅长等职,袁昌英绝对算得上白富美。
  凌淑华的家世同样不简单,她父亲凌福彭曾与康有为同榜提名,属于袁世凯手下的得力干将。袁世凯做直隶总督那会儿,凌福彭担任布政使,专门给袁世凯打理内政。
  反正这三个女人来头都不小,官宦人家的小姐嘛。
  随行的两个男人则属于草根出身,纯粹凭借自身才华而站稳脚跟,并最终完成迎娶白富美的吊丝逆袭之路。
  正在侃侃而谈的陈西滢,当年跟鲁迅打笔仗打得热火朝天,两人写文章对喷数月之久。不过等到明年,陈西滢的帽子颜色就要变绿,他首先选择了原谅,却再次把凌淑华跟奸夫抓奸在床,然后继续原谅,终于换来妻子的幡然悔悟。
  几人当中,婚姻最美满的,就数杨端六和袁昌英这一对了。即便建国后被打为右派,夫妻二人依旧能够守望相助,不离不弃。
  等他们在无锡火车站下车,刚好碰见沈从文、张兆和两口子。
  沈从文此时过得并不如意,他虽然在文坛鼎鼎有名,但事业与生活都一塌糊涂。他甚至在青岛大学混不下去了,跑去北平编写中小学语文教材。
  如果不是为了陪妻子回娘家探亲,沈从文绝对不会跑来无锡,他心疼那两张长途火车票。
  “从文!”陈西滢远远喊道。
  沈从文回头一看,顿时笑了:“原来是西滢兄。”
  等两拨人走近,陈西滢说:“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杨超(杨端六),这是他的妻子袁昌英女士。”
  沈从文连忙握手:“杨先生好,袁女士好。”
  陈西滢又介绍道:“这是著名才女苏小梅(苏雪林)女士。”
  “我对苏女士可是慕名已久啊。”沈从文笑道。
  苏雪林喜欢写文学评论,把包括周赫煊、沈从文在内的许多作家,都不吝赞美之词的狠狠夸赞过。沈从文虽然跟苏雪林只是初见,但他们在报纸上却是熟人,商业互吹嘛。
  大家都是文化人,很快就聊得起劲,只有凌淑华对沈从文比较冷淡。官宦家的小姐嘛,凌淑华有些看不起沈从文这个湘西土包子。
  几人出城以后,便雇了一艘船,准备乘船走太湖水路前往祥符禅寺。
  陈西滢抱歉地说:“从文,上次之事,实在有些过意不去。”
  “没事,没事,是我让你为难了。”沈从文尴尬地笑道。
  陈西滢是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当初胡适、徐志摩曾经写信,推荐沈从文去武汉大学做教授。但沈从文实在太LOW了,既没有留过洋,也没有受过国内高等教育,武大的校长根本不认可沈从文的教授资格。
  即便有陈西滢、胡适和徐志摩的推荐,沈从文也被武汉大学拒之门外,只能灰溜溜跑去青岛大学教书。
  袁昌英见沈从文处境尴尬,知道他不喜欢提这种事,立即转移话题道:“听说祥符禅寺已经聚集了几十号人,想必很热闹吧。”
  “志摩真要出家为僧?”凌淑华担忧道。她和徐志摩是无话不谈的知己,因为徐志摩,凌淑华甚至跟林徽因反目成仇。
  “怎么可能,哈哈,”陈西滢属于绝对的理性主义者,不相信任何宗教,他分析说,“适之兄发来的电报,文字中明显带着恶趣味,显然对志摩出家一事毫不担心。”
  沈从文对徐志摩的近况比较了解,他说:“若是志摩真的出家,对他而言未免不是一个好的结果。”
  凌淑华立即反驳:“一代才子出家为僧,这是中国文坛之不幸!”
  沈从文嘿嘿两声不予反驳,他跟凌淑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面对这种眼高于顶的官宦小姐,沈从文骨子里带着强烈的自卑。
  几人说说笑笑,不多时已经来到太湖边上,碰到守在岸边的徐家下人。
  当他们进入寺院时,突然看到啼笑皆非的一幕——
  只见大雄宝殿前方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纪念志摩先生出家之朋友欢送会”字样。周赫煊、胡适、张嘉铸、宋春舫四人,一起架着徐志摩出来,根本无视徐志摩的挣扎。
  徐志摩穿着一件海青色僧衣,发型变成了大光头,惊慌失措的大喊:“干什么?快放开我!谁准许你们剃我头发……快放开啊,你们这些强盗!我要下山,我要回上海!快放开……”
  张嘉铸安慰说:“志摩兄,你别急嘛。你难得有出家的念头,怎么也要留些纪念。”
  陈梦家和徐振飞抬来一张太师椅,安放在殿前空地上,嬉笑道:“法座已经就位,请志摩先生入座!”
  徐志摩被周赫煊他们拖过来,死死按在太师椅上坐好。
  《大公报》记者陈良吉端起相机,半跪在他们的前方,一脸笑意道:“志摩大师,请不要乱动,我要给你拍出家纪念照了。”
  “不准拍,再拍我杀了你!”徐志摩快疯了。
  大雄宝殿前有好几十人围观,他们都是徐志摩的亲朋好友,此刻脸上全都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纷纷起哄道:
  “志摩,你就别挣扎了。”
  “今天不拍照就扒你衣裳。”
  “志摩的光头真圆啊。”
  “志摩出家的照片,明天肯定能够登上《大公报》头条。”
  “逢此盛会,不虚此行。”
  “等一下,我觉得应该给志摩换一身袈裟。”
  “……”
第596章【狂欢晚宴】
  “咔嚓,咔嚓……”
  照相机连续响起快门声,徐志摩已经放弃了无谓的挣扎,无精打采的摊在太师椅上,一副被玩坏了的样子。
  现在才是真的了无生趣啊!
  那该死的《大公报》记者陈良吉,居然还笑着说:“徐先生,提起点精神来,今天是你的大好日子,我们把照片拍漂亮一些。”
  “你够了!”徐志摩突然坐起来大吼。
  陈良吉笑道:“对,就是这样,不过你的表情应该祥和一点,不然就变成怒目金刚了。”
  徐志摩气得发笑,继而意兴阑珊道:“你爱怎样,就怎样吧。”
  张嘉铸招呼众人说:“大家都过来吧,咱们跟志摩一起合影,这种机会难得啊。”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热闹起来,一个个来到徐志摩身边勾肩搭背。幸好丘吉尔的招牌动作还未问世,否则估计有不少人亮出合影大杀器——剪刀手。
  杨端六大笑:“他们真是玩得开啊。”
  “志摩都快崩溃了。”凌淑华有些不忍。
  陈西滢乐道:“没事的,我们也过去吧。”
  苏雪林忍俊不禁道:“真是没想到,徐大才子也有这样狼狈的时刻。”
  跟袁昌英、凌淑华的显赫家世比起来,苏雪林就要差得多了,她爷爷只不过是前清的县太爷而已,父亲也没当什么大官。所以她后来在回忆散文中,提起早年跟凌淑华、袁昌英的交情,用的是“攀上关系”这种词汇。
  而在论及徐志摩的时候,苏雪林几乎是用一种迷妹的口吻在讲述,还把去听徐志摩的演讲形容为“瞻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