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702

  就私人的角度来看,老蒋和宋子文做事还是很讲究的,见者有份、论功行赏嘛,他们觉得这样对周赫煊已经够仁至义尽了。
  对于那些被趁火打劫的民族资本家,周赫煊没有任何同情之心。这么说吧,这年头能把生意做大的,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沾着官僚资本的影子,老蒋对那些人下手,纯属狗咬狗、一嘴毛。
  如果仅仅是这样,周赫煊很乐意跟老蒋“同流合污”,毕竟有钱不赚王八蛋。
  真正让周赫煊愤怒的,是老蒋这些人的行事手段。他们能看上眼的银行和企业,肯定都是日进斗金的大家伙,想要抄底打劫这些大家伙,必须等到中国经济进一步恶化。
  再联想到老蒋一头钻进罗斯福的圈套,周赫煊哪里还没反应过来?老蒋是在有意拖延时间,等到瓜熟蒂落时再出手,任由中国的白银危机恶化下去。
  受苦遭难的,最终还是普通老百姓!
  就此事而言,老蒋的格局实在太小了。他确实能捞到好处,甚至彻底掌控中国经济,并且从根本上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但他丧失的是民心,特别是商人的支持,从此以后,中国的商人将视常凯申为虎狼。
  说得再透彻一点,常凯申就是要借此机会,透支中国的民间财力,一举喂饱四大家族,并且让已经见底的国库丰盈起来——南京政府的民间垫借款,已经高达1亿6千万元,大部分是找银行和商人借贷的。通过救市和货币改革,这些债务可以直接抹平,而且还能赚上不少。
  四大家族有钱了,将更加衷心的支持老蒋;国库有钱了,老蒋也能更加牢固的掌握军队和官员。
  钱,钱,钱!
  老蒋现在眼睛里只有钱,他快被钱逼疯了,因为他要养活自己的百万军队。历史上,在货币改革大赚一笔后,老蒋都还不满足,直接又弄了个农业银行出来筹集军费。这下子连孔祥熙都心虚了,害怕老蒋再次玩崩,劝谏道:“农行发出去这么多债,是不符合规定的。”
  南京政府的财政部长是真不好当,难怪宋子文三番五次辞官。接替上任的孔祥熙,在捞钱的同时也额头冒汗,一颗心脏差点承受不住老蒋的肆意妄为,没跟着继续辞官只能算他牛逼。
  中国现在的白银危机,在老蒋看来正是他摆脱财政危机的好机会。
  至于升斗小民的死活,呵呵……
  当然,如果宣传攻势搞得好,常凯申还能利用救市以及货币改革,大大提升自己的威望,让不明就里的老百姓感恩戴德。资本家们有苦难言,也不敢说什么,甚至对于他们被坑,老百姓还要拍手称快。
  周赫煊突然发现,自己貌似什么都干不了,老蒋把全国人民都糊弄进去了。
  为今之计,只有快点说服英国,劝英国早一些出手帮忙,别让中国经济崩得太彻底,让穷困的老百姓稍微好过一点。
  至于国内那些资本家被坑,周赫煊没有任何怜悯,这年头谁的底子都不干净。甚至,周赫煊还会参与进去,趁机抄底给自己弄点好处。
  咱周先生,可不是什么圣人。
  周赫煊笑呵呵地问:“宋兄,具体有什么好项目,你介绍一下呗。”
  见周赫煊肯入伙,宋子文心情愉快,说道:“广东银行快撑不住了,必须整改重组,明诚兄可以拿到3%的股份。简氏的南洋烟草公司,荣家的申新公司,明诚兄也可以占股3.5%以下。其他的面粉、棉纱等制造工厂,如果明诚兄有兴趣,也可以自己挑几个投资。”
  尼玛,大手笔啊,不管是南洋烟草还是申新公司,那都是民族企业当中的翘楚。
  四大家族想要吞并这些企业,肯定做不到,但大肆入股是绝对的,老蒋想把这些大资本家都绑上自己的战车。这不仅仅是从财政考虑,还能带来许多政治便利,毫无疑问,只要老蒋控制了这些企业,他在中国的统治将更加巩固。
  周赫煊此时已经确信,宋子文现在邀他入伙,肯定出自于老蒋的授意,居然连给多少股份都确定了。
  这算是对周赫煊的奖励吧,毕竟他在美国帮忙造势,成功将英美日三国带进局中,方便了老蒋在国内收割资本。
  虽然能赚到钱,周赫煊心里还是不爽啊,总觉得自己成了老蒋的鹰犬走狗。他已经决定了,必须尽快说服英国方面,就算分出自己在英国的一些药厂股份也在所不惜,至少要给老蒋添堵添堵。
第636章【拜访王子】
  周赫煊这次来英国,没有惊动任何人,包括中国驻英公使在内。他们悄无声息的登岸,在伦敦找了一家旅店住下,第二天上午直奔艾伯特王子的私邸。
  宋子文看着戒备森严的宫殿,心中难免有些忐忑,如果被英国王子拒之门外那就尴尬了。
  “止步!”
  当他们距离大门还有5米时,卫兵突然大喊。
  周赫煊笑道:“我是来自中国的周赫煊,想要拜访王子殿下,已经在电报里说好的。”
  卫兵似乎早就接到了命令,他对周赫煊说:“请交出身上的武器,然后提供身份证明并登记。”
  周赫煊拿出自己的护照,示意孙永振把枪和匕首交出来,宋子文和他的随从也依次照办,很快就被请进了一间客厅。
  宋子文随意打量着房间装潢,心头却颇为吃惊。虽然周赫煊早就说要来拜访英国王子,但如此顺利的进入宫殿,还是出乎宋子文意料之外。
  似乎,周赫煊跟英国王室关系很好啊!
  “查尔斯,非常高……高兴,我们又见面了!”艾伯特王子笑着走过来。
  周赫煊笑道:“你好,王子殿下,这是我们的朋友宋子文先生。”
  宋子文连忙说:“王子殿下,见到你非常荣幸。”
  艾伯特主动跟周赫煊来了个拥抱,拍着对方的肩膀说:“查尔斯,我们药非常灵验,父……父亲还因此夸奖了我。”
  艾伯特从小就被爹妈忽视,估计还真没得到过几次夸奖,看得出他非常重视磺胺药厂。
  说实话,若非有艾伯特这个王子护着,周赫煊的药厂早就被英国资本家吞了。此时的英国保守又排外,别说中国人,就连欧洲大陆的白人都很难在伦敦混下去。
  周赫煊顺着对方的话题说下去,问道:“听说国王陛下身体欠佳,最近好些了吧?”
  “已经可……可以下床了。”艾伯特说。
  “那就祝国王陛下早日康复。”周赫煊笑道。
  艾伯特道:“谢……谢谢你的祝福。”
  英国的老国王是没几天可活了,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前,他就已经发病过一次,足足躺在床上修养了半年。国王这几年健康状况一直不好,几乎每年都要躺两三个月,也就是还能续多久的问题。
  不过那位老国王可有可无,虽说一向受到英国人民爱戴,但清楚内情的都明白,遇到大事还得由玛丽王后来做主。
  至于艾伯特的哥哥爱德华王子,明年就要登基做国王,然后又因为女人而主动退位,留下“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美谈。
  这个美谈对英国王室而言,不要也罢,国王和王后早就焦头烂额了,因为爱德华王子的嗜好实在让人难以直视。从早年的弗丽达·沃德,到佛奈斯侯爵夫人,再到现在的辛普森夫人,跟爱德华王子发生恋情的女人,要么是人妻,要么是寡妇。
  特别是导致爱德华放弃王位的辛普森夫人,以前可是结过两次婚的,而且第二次婚姻属于小三上位,并在没离婚的情况下跟爱德华王子搞出婚外情。
  如此声名狼藉的女人,怎么可以做英国王后?
  摆在爱德华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弃王位,要么放弃辛普森夫人,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前者。
  口吃的艾伯特王子成为最大赢家,莫名其妙就接班做了国王。
  没聊多久,艾伯特就主动提起哥哥的绯闻,这倒霉孩子还真敢说啊。他愤愤道:“那……那样一个美国女人,没读过大学,没……没有教养,还给商……商人做过情妇。上帝啊,哥哥肯定是被魔……魔鬼迷惑了,居然想娶她做……做王妃!”
  宋子文听得瞠目结舌,这种家族丑闻居然拿出来聊天,英国王子的脑袋都进水了吗?
  周赫煊笑道:“爱情总是让人盲目。”
  艾伯特叹气道:“父……父亲已经绝望了,他前段时间对我说:‘我死……死以后,这孩子(爱德华)不出一年就会毁掉自己。’”
  好吧,周赫煊只能佩服老国王料事如神,爱德华王子从登基到退位只用了11个月,可说是超额完成任务。
  周赫煊道:“王子殿下,既然你的哥哥无法胜任国王,那你就应该早做准备。”
  “我可不愿当国王,”艾伯特激动起来,连说话都利索了,“当国王太麻烦了,我不想当国王,我怎么可能当国王?”
  周赫煊笑了笑,没再接话,他能看出艾伯特很纠结。
  估计吧,老国王已经跟艾伯特提过这种事,艾伯特心里其实很想当国王,他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但他又缺乏信心,而且很怕麻烦,这种矛盾的思想让他左右为难,居然憋不住找周赫煊发泄郁闷。
  就这种耐性和城府,幸好他生在君主立宪的英国,换在古代中国多半是个昏君,稍不注意还要把命丢掉。
  宋子文已经完全不敢说话,尼玛,怎么聊着聊着都扯到英国王位了?他很想问问周赫煊,你跟英国王子的关系该有多好,他才会把这种事都跟你说!
  其实很好理解,艾伯特在伦敦没有倾诉对象,不敢逢人就嚼舌头。正好周赫煊是中国人,隔着英国十万八千里,在周赫煊面前发发牢骚无关紧要。
  这就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让宋子文觉得,周赫煊跟英国王子属于至交好友,无话不谈的那种。如果等哪天艾伯特登基做国王,宋子文肯定要给老蒋打小报告,说英国那边的事可以找明诚啊,他跟英国国王是老铁!
  扯了半天自己哥哥的绯闻,艾伯特发泄得差不多了,突然话题一转开始谈文学:“查尔斯,你的那本《银……银河英雄传说》,写得真……真是精彩!你就不能写快点吗?上……上个月的连载又断了!”
  “哈哈,那可快不起来。”周赫煊乐得不行,丘吉尔去年还发越洋电报催更呢。人家未来英国首相都没说啥,你这个未来国王就慢慢等着吧。
  艾伯特失望道:“我讨厌连……连载作品。”
  周赫煊连忙保证自己会加快速度,东拉西扯终于转入正题:“王子殿下,我想要拜访英格兰银行总裁诺曼先生,你能帮我引荐一下吗?”
  “那……那个老家伙可不好说话,”艾伯特道,“我可以举办一场舞会,帮你邀……邀请他,但不敢保证他会来。”
  周赫煊高兴地说:“那就多谢了。”
第637章【巫师遇到巫师】
  让周赫煊感到遗憾的是,蒙塔古·诺曼直截了当的拒绝了王子舞会邀请,理由是他不喜欢太热闹。艾伯特王子还无法表示自己的不满,别说是他,即便英国的老国王被诺曼拒绝,那也只能一笑置之。
  从20年代末期到40年代初期,蒙塔古·诺曼拥有的权力和威望令人难以想象。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中央银行家,《纽约时报》称他为“无形帝国的君主”,经济类刊物形容他是“金融之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