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702

  没办法,北大的熟人太多,随便拎出一个来都足够扯半天。
  见李大超喝得有些晕了,周赫煊才问道:“除了管着航空协会,李老弟还在哪儿高就啊?”
  李大超摇头苦笑:“哪谈得上高就?到处给人跑腿儿罢了。”
  “李老弟年轻有为,何必说丧气话,”周赫煊笑道,“哈哈,罚酒!”
  李大超似乎确实混得很不如意,他喝了两杯闷酒说:“不怕周先生你笑话,人家的官儿是越做越大,小弟的官儿是越做越小。想当初北伐的时候,我就已经是福建《民国日报》的社长,后还来做了四十九军的政治部主任。嘿,北伐一胜利,总该论功行赏了吧。居然把我调到上海教育局当科长,小弟在科长位子上足足混了七八年,现在还他娘的是科长!”
  周赫煊跟李大超碰杯说:“那不能吧,熬资历也该高升了。”
  “升倒是升了,”李大超憋屈道,“以前是教育局督学科科长,现在是市政府第一科科长。当初跟我一起闹革命搞北伐的朋友,至少也混成市长、厅长了,就我还在原地踏步。”
  周赫煊笑着安慰道:“那不一样。上海属于特别市,你这个市政府第一科长,起码相当于省级副厅长了。”
  “问题是不管事儿啊,”李大超连连摇头,“张群当市长的时候,我给他打杂。现在轮到吴铁城当市长,我还给他打杂。吴市长稍微好些,至少懂得放权,还让我做了航空协会的总干事。那张群就真不是东西,我这个科长还不如副科长管用,就因为副科长是他的心腹!”
  周赫煊心想,就你这样的,谁敢重用啊?只喝了几杯酒,就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一个人能把官越做越小,不是没有原因的。
  李大超的资历背景其实很优秀,北大毕业,十多年前就是国党的北平党部委员,孙中山北上时就是由他负责护卫和接待工作。北伐期间,宣传、政治、军队、情报……李大超啥工作都干过,结果北伐胜利后,他却被扔去北宁铁路当一个闲职特派员。
  历史上,由于获得吴铁城的赏识,李大超才稍微能够升官,但穷极一生都没混出头。
  性格决定命运。
  这不,周赫煊才跟李大超第一次见面,他居然就敢在喝酒时说张群的坏话。
  闲聊好半天,周赫煊已经完全摸清楚,李大超此人爹不疼、娘不爱,不属于国党里面的任何一派。
  “李老弟,”周赫煊给他添酒道,“哥哥我对航空事业很感兴趣,听说航空协会是民间组织,到底是怎么运行的?”
  李大超详细解释道:“中国航空协会,确实属于民间机构。由蒋委员长亲自担任会长,但只是个名头而已,他老人家不管事儿的。副会长叫王晓籁,你知道这个人不?”
  “在洛阳见过一面,”周赫煊笑道,“青帮大流氓嘛。”
  李大超笑道:“流氓是流氓,但有时候流氓比当官儿的爱国。这中国航空协会啊,王晓籁出力最多,他捐的钱也多。不过还是没有杜月笙厉害,你猜杜老板这次捐了多少?”
  “杜月笙捐多少?”周赫煊问。
  李大超说:“整整120架飞机,全都是美国货!”
  “那还真是捐得多。”周赫煊惊讶道。
  要知道,如今南京政府能够控制的军用飞机,全国加起来也不超过150架。杜月笙现在一个人就捐120架,相当于让南京政府的军用飞机数量翻倍。
  从美国购买军用飞机,只要不是垃圾货色,每架至少要花10万元左右。杜月笙的购买量比较大,肯定有价格优惠,但那120架飞机至少也要耗费近1000万元,相当于周赫煊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投资了。
  周赫煊又问:“航空协会募捐来的钱,是谁来掌握?”
  “呵呵,”李大超没敢直言,只说道,“管钱的那个人,以前姓宋,现在姓孔。”
  姓孔?
  那就是孔祥熙呗,或者是孔祥熙的亲戚。
  难怪就连杜月笙都要直接买飞机来捐,而不是给航空协会捐钱,估计杜老板也被人恶心到了。
  周赫煊又问:“航空协会只负责募捐吗?”
  李大超说:“可不只是募捐,我们属于会员制,分五级会员。普通会员,每年缴纳2元会费;永久会员,每年缴纳1000元会费。中间还有特别会员,赞助会员和团体会员。每个会员能够获得一枚会章,特别会员以上的级别,还能领到一架飞机模型。这些会费都用来买飞机。兄弟我就属于赞助会员,一年会费60元,以后打小日本儿的飞机也有我的一份呢。”
  “除了弄钱,就没弄点别的什么?比如训练飞行员。”周赫煊打听道。
  李大超说:“训练飞行员,那归军方管,哪能交给民间组织?”
  “倒也是。”周赫煊点点头。
  其实周赫煊心里在大骂,这张学良也太不靠谱了,推荐个毛的航空协会啊。这破协会除了忽悠人捐钱,屁用都没有!
  周赫煊脑筋一转,顿时就笑了,他突然明白张学良的用意。
  这种事情,确实让民间团体来运作比较方便。如果从东北军里选人的话,以后这些飞行员归国,有着太浓厚的奉系色彩,那是要引起常凯申忌讳的。
  周赫煊说:“李老弟,我在美国建了个私人飞行俱乐部,想要招收飞行学员,还请航空协会帮忙。”
  “美国的私人飞行俱乐部?”
  李大超再怎么说也是北大毕业,脑子绝对不傻,立即就明白周赫煊的用意,当即笑道:“这是好事啊!放心吧,这个包在我身上,绝对不会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对了,周先生最好成为我们协会的会员,这样运作起来更方便。”
  周赫煊笑道:“那好,我就缴纳1000元会费,成为你们的永久会员。”
第661章【征招学员】
  杭州,国立浙江大学。
  工学院,学生宿舍。
  宿舍里的三个学生,其中两个正在看报纸,还有一个躺床上睡觉。他们都已经参加过了毕业典礼,只是暂时还没离校。
  “嘭!”
  一个学生突然拍桌子大骂:“简直岂有此理,这样的政府,这样的领袖,中国哪能不亡!”
  此人名叫宋保国,原名宋谦。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宋保国还在冯庸大学读大一,后来辗转进入浙江大学读书,并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取“保家卫国”之意。
  听到宋保国的骂声,床上那个学生睁开眼问:“老宋,啥子事?”
  “你自己过来看吧。”宋保国气愤地挥舞着报纸。
  睡觉那个学生叫杨怀远,贵州人,磨磨蹭蹭地凑过来看报纸,只瞟了几年就被气得脸红脖子粗,怒道:“蒋汪卖国贼,该杀!”
  原来,报纸上刊载的是《敦睦邻邦令》,大致内容为:中日两国的公使馆,已经同时升级为大使馆。鉴于调整邦交、促进和睦的外交趋势,国府正式发布‘敦睦邻邦令’,禁止发表反对日本侵略的爱国言论和组织抗日团体。从此以后,报纸刊物再不允许出现‘抗日’字样,只能以‘抗X’来表示。
  剩下一个学生叫李诹,湖南人,富二代,他苦笑道:“国家政策如此,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宋保国气得最凶,破口大骂道:“东北都被人家给占了,还整天睦邻友好!我友好尼妈个比,老子哪天遇到姓蒋的和姓汪的,做个炸弹把这两个猪狗不如的东西全弄死!”
  杨怀远苦涩道:“真不知国府那些当官的在搞什么鬼,整天退让,退让,还是退让,再退下去,就退无可退了!”
  李诹没有跟着骂,而是继续翻看报纸,突然他说道:“咦?你们快看这版广告!”
  宋保国和杨怀远齐齐看去,只见广告页面有几个黑体加粗大字——航空报国征集令。
  杨怀远念读着广告内容:
  “当今之中国,科技落后,经济凋敝,屡受外强侵凌,第一要务是进行国防建设,而航空、防空更是重中之重……九一八及一二八,中国遭受惨痛之空袭,此诚说明‘无航空则无国防’之道理……”
  “先总理中山先生,早在大革命之初就明白航空的利害,晓喻先驱建设飞机厂和飞行学校。今之伟大领袖蒋委员长中正先生,亦训导我等建设周全之航空防空体系……”
  “中国航空协会建立之宗旨,在于爱国救亡,值此国事危难之际,当积极为航空国防事业而努力……我协会终身会员周赫煊先生,已在美国设立个人飞行俱乐部,致力于培养优秀航空人才,现招募飞行学员50人。只要通过了健康检查与基本文化考试,即可赴美学习飞行技术,出国一应费用手续由本协会负责。训练成绩优秀者,可推荐至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旁听航空课程……”
  “另招募10名高级学员,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系统学习航空知识,成绩优异者,可获得该大学颁发的正式学士文凭。如有自行考取该大学航空专业硕士者,一应费用由本协会负责。附注:高级学员须有高中及以上文凭、且英语成绩优秀者方可报名,理工科专业学生优先考虑,有意者请到上海XX路XX号报名并考试。”
  三个学生面面相觑,俱都看出对方眼神中的心动。
  “我决定了,我要去报考高级学员!”李诹突然说道。
  宋保国笑道:“李兄,你不是说要回老家管理工厂吗?这种事就别跟我争了。”
  李诹哈哈大笑:“管理工厂有什么意思?好男儿志在四方,这麻省理工大学我还就去定了!”
  “嘿嘿,那也去报名。”杨怀远说。
  宋保国和李诹同时盯着他看,因为杨怀远早就已经找到工作了,在杭州某高中担任物理老师。
  李诹挠头说:“我们三个都报名,那竞争可就激烈了,人家只招十个人。”
  宋保国嘿嘿笑道:“反正我无所谓,我以前在冯庸大学的时候,还学过飞机日常维护呢,比你们的基本功更扎实。”
  两周后。
  三位同学出现在上海公共体育场,顿时被现场的情况惊呆了。普通学员加上高级学员,总共才招收60人,可来参加报名测试者却有上千人之多。
  “快看,那是周先生!”宋保国眼尖,朝体育场的观众席指去。
  杨怀远探头一看,喜道:“还真是周先生,可惜没有带上两本书,不然就可以找他要签名了。”
  李诹笑道:“我估计啊,这次招飞行学员,那些钱全都是周先生赞助的。美国那边的飞行俱乐部也是周先生办的,他以后肯定要去视察,只要咱们通过筛选,要签名的机会可多得是。”
  宋保国感叹道:“如果中国人都像周先生这样一心为国,不计个人利益钱财,何愁国家不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