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702

  “难以置信!”爱因斯坦倒吸凉气说。
  周赫煊趁机说:“爱因斯坦先生,我想邀请你为我的新书作序。”
  爱因斯坦道:“我需要先看看你的书。”
  “当然。”周赫煊点头道,又对主持人说,“所以我想把节目的意义升华,从单独的抵制反犹太主义,升格为抵制迫害和战争,倡导人类和世界和平。你觉得呢?”
  主持人想了想说:“很不错的建议。”
第860章【犹太人的历史】
  白宫。
  美国总统罗斯福坐在壁炉旁,一手夹着雪茄,一手伸出去向火。他身边有个头顶半秃的中年人,正是美国财政部长小亨利·摩根索。
  收音机里传来交响曲,摩根索在乐曲的伴奏下,开始向总统先生汇报工作进展:“跟中国使者的谈判,已经基本进入正轨。但他们一反旧态,开口就要1.5亿美元借款……”
  “这些都是细节问题,不必向我告知,”罗斯福打断道,“关键是那些财团的反应。”
  摩根索笑道:“洛克菲勒、库恩·洛布、梅隆和摩根财团的反应最激烈,他们千方百计阻止这次援华借款。不过请放心,这一切都还在控制当中,我会让他们变得老实的。杜邦、波士顿和克利夫兰财团,是对华借款的坚定支持者,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会站出来跟对方进行周旋。”
  罗斯福点头道:“我希望谈判能在元旦之前完成,中国急需帮助,不能再往后拖了。”
  还是那句话,一切为了利益。
  洛克菲勒、库恩·洛布、梅隆和摩根四大财团反对援华借款,并非因为他们敌视中国。而是他们的石油、钢铁和铝制品等等,属于日本迫切需求的战略物资,不想因为援助中国而跟日本撕破脸。
  至于杜邦、波士顿和克利夫兰三大财团,他们要么主营轻工业产品,在本土和亚洲市场跟日本有激烈竞争,要么就是主营化工行业,对中国的桐油需求量巨大。
  孔祥熙派陈光甫到美国来弄借款,主要是因为陈光甫和摩根财团关系甚密,想通过私人关系获得更有利结果。但实际情况非常尴尬,因为摩根财团强烈反对援华借款,他们更倾向于支持德意日三国。
  罗斯福必须通过各种政治和财政手段,压服包括摩根在内的几大财团,否则那笔桐油贷款根本无法通过国会讨论——即便它表面上是一笔商业贷款。
  美国的几大财团为了各自利益互相斗争,在援华与助日之间来回拉锯。但他们也有共同的诉求,那就是反对美国卷入战争,只有主营军火生意的少数家族才迫不及待想打仗。
  罗斯福是一位出色的棋手,各大财团和家族都是他手中棋子。他有时小心翼翼,有时又大刀阔斧,利用各方矛盾和利益,把美国财阀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美国大资本家对罗斯福的感情很复杂,尊敬、仇视、顺从、抵制、欣赏、愤怒……不一而足。
  罗斯福和摩根索在炉边反复讨论,终于想出了具体对策。
  那就是让摩根财团主导对华借款,利用桐油贸易带来的对美国化工领域的渗透,引诱摩根财团成为“叛徒”,由此站在支持援华借款这边。同时,再把几家中大型规模的银行,以及华尔街的部分机构作为缰绳,套在摩根财团脖子上防止出意外。
  这样一来,摩根财团为了更大的利益,必然选择站在洛克菲勒、库恩·洛布和梅隆三家财团的敌对面。而让更多银行和机构牵扯进来,则能分散摩根财团的精力和注意力,让一头饿狼跟一群饥犬争夺肥肉,罗斯福可以放放心心的坐观其成。
  摩根财团就算知道是圈套,也会一头钻进去。因为主导了桐油贸易,就等于把手伸进化工领域,以后杜邦等财团都需要看摩根财团的少许脸色。而杜邦财团为了自身利益,也不会彻底反对摩根财团主导借款,反而会一边竞争一边合作,让罗斯福这个裁判做得更加舒服。
  两人聊着聊着,突然听到收音机里传来“水晶之夜”等内容,摩根索立即就把注意力转过去。
  美国现任财政部长摩根索,他的父亲就是德国犹太移民,自然而然会对水晶之夜强烈关注。
  历史上,直到1943年,摩根索才发现德国纳粹企图灭绝犹太人。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把各种线索汇集起来后发现一个惊人事实,那就是罗斯福早就知道纳粹灭绝犹太人计划,并且采取了坐视不管的态度。
  摩根索对此很受伤,他和罗斯福可是相识多年的好基友,这种事情居然也瞒着他,简直不可原谅!
  摩根索最终选择了原谅,但怒火未消。他耗费半年时间弄出《摩根索计划》,企图彻底消灭德国工业潜力,说白了就是要把战后德国直接变成农业国,让德国人永世不得翻身。
  不过嘛,由于美国军方和国会的强烈反对,以及苏联的不配合,罗斯福只能选择放弃《摩根索计划》。
  广播里传来主持人的声音:“就在几天前,德国纳粹成员对犹太人进行打砸抢烧,无数犹太教堂、商店、住宅变成废墟。数十万(数据不符)德国和奥利地犹太人,被逮捕送入集中营。不仅如此,德国纳粹反咬一口,认为这次事件是犹太人引发的,强迫犹太人向纳粹赔偿10亿马克。现在,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不仅无法找到工作,还要向德国政府支付赔款,他们的生活已经陷入绝境。今天,我们请到了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周赫煊先生,以及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先生,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此次事件。”
  周赫煊:“美国的听众朋友们好,我是周赫煊。”
  爱因斯坦:“我是爱因斯坦。”
  主持人:“周先生,你是研究历史的著名学者,能从历史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反犹太主义吗?”
  周赫煊:“反犹太主义的起因很复杂。首先是宗教问题,我必须声明,本人不对任何宗教持敌视态度,我理解并尊重任何宗教信仰,以下内容都出自于历史学术角度进行讨论。犹太人最初生活在埃及地区,因受到压迫而离开,这就是《圣经》故事‘出埃及记’的来源。而强势的亚历山大大帝,不允许在自己的统治下有极端保守排外的民族,于是犹太教面临着希腊化威胁。于是爆发了马加比起义,成功防止犹太教及犹太民族被同化。但有保守正统者,就有发展改良者,这时耶稣出现了。在耶稣的解释下,耶和华不再是犹太人独有的神,而是所有人类的神,因此非犹太人也可以信奉犹太教,于是地球上出现了基督教。”
  主持人:“所以,基督教在最开始的时候,是诞生于犹太教的一个分支?”
  周赫煊:“是的。在耶稣死后,希腊化的犹太教变成基督教,为了撇清关系,基督徒开始不断攻击犹太教。比如在《犹大书》中,形容犹太民族贪婪且残忍,并认为犹太人杀死了耶稣。千百年来,基督教的信徒扩散到全世界,受到《圣经》天然的影响,对犹太人不可避免的就有宗教敌视心理。”
  主持人:“除了宗教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周赫煊:“钱……”
第861章【美国士族】
  罗斯福听到周赫煊解释基督教起源,忍不住笑起来:“如果他不设法补救,可能要惹怒基督徒了。”
  摩根索耸耸肩:“但他说的是事实。”
  从20世纪到21世纪,东西方一直有种错觉,认为犹太人非常牛逼,犹太人控制了全世界的钱袋子,甚至美国都是任凭犹太人操纵的玩物。
  其实不然……
  2010年的民调显示,约15%的美国人具有不问缘由的反犹倾向,08年金融危机的锅全让犹太人背了。就此咱们仔细想想,是否暗中有一只幕后黑手,在刻意引导着人们对犹太人产生敌意呢?
  美国真正的统治族群,并非犹太人,而是WASP——即信奉新教的盎格鲁萨克逊裔。
  他们从19世纪初,便牢牢占据美国的上层社会。他们的子女可以直升常春藤盟校,并通过家族联姻净化血统,编织严密的关系网络,掌控着美国的财经、文化和政治等诸多领域。
  这些人往往意味着种族主义、排外主义、反犹主义、反天主教和血统优越论,属于美国的“蓝血贵族”。
  至于犹太人,此时在美国虽然很有些分量,但跟WASP比起来相差甚远。所以在二战期间,美国不但没有大量接纳难民,反而制定限制犹太移民的政策。
  在WASP群体看来,一切不信奉新教的非盎格鲁萨克逊裔,都是劣等种族,其中包括白人、黑人、亚裔和犹太人。
  如果非得打个比喻,那WASP有点类似于中国南朝时的士族。
  此时的洛克菲勒、罗斯福是WASP,未来的巴菲特、比尔盖茨也是WASP,喜欢口吐狂言的川普先生就更是典型的WASP。
  想在美国做总统,按照WASP族群默认的潜规则,那是必须要跟欧洲王室扯上关系的,否则根本得不到“士族”们的认可。
  就连黑人总统奥观海先生,也只能翻遍族谱硬生生找出王室血统——奥观海的爸爸是没戏了,只能在母系那边往上推。好嘛,原来咱妈妈的祖上也有大人物,英王爱德华一世和狮心王查理一世都是咱祖宗。
  若是奥观海找不出来王室血统,打死他都别想当美国总统,因为WASP主导的上层社会不同意。
  哪天美国要是出了个华人总统,不用说,他肯定也能找出那么两个欧洲王室祖宗。
  直到二战结束,美国的WASP才渐渐衰落,犹太人族群迅速崛起。黑人能够成为美国的政治正确,肯定有犹太人在幕后推动,目的就是为了冲击WASP对美国社会的掌控力。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21世纪的美国,WASP和犹太人大概平分秋色吧。
  奥观海的上台代表着WASP影响力跌入低谷,而川普的就任则意味着WASP卷土重来,犹太人在08年金融危机后遭到各种打压。
  30年代正是WASP的全盛时期,犹太人根本跳不起来,只能利用自身在金融和传媒领域的力量,发动舆论来声援那些受迫害的德国同胞。所以,周赫煊在广播里捧犹太人、贬低基督徒是非常不智的行为。
  周赫煊也意识到不妥,他再次强调道:“关于基督教和犹太教,我没有任何恶意,刚才那些话都是从历史角度说明。再来讲‘钱’,犹太人无疑是优秀的商业民族,他们对金钱有着天生的敏锐嗅觉。从中世纪到现在,犹太人很多都从事金融行业,比如放高利贷。而在传统的价值观当中,放高利贷者都被形容为吸血鬼,连带着整个犹太民族都被视为贪婪奸诈的代名词,这就是反犹太主义诞生的另一个原因。”
  爱因斯坦适时插话道:“是的。就拿欧战之后的德国来说,由于国家经济困难、民众生活窘迫,反犹太主义迅速抬头。人们普遍认为,是犹太人带来了德国的厄运,是犹太人把德国推向灾难深渊。”
  主持人:“但是有很多德国人说,犹太人只有民族,而没有祖国。在欧洲大战的时候,很多德国犹太人背叛了德国。”
  爱因斯坦:“那只是纳粹的宣传污蔑,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我的朋友、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里茨·哈伯,他研制的化学武器为德国做出巨大贡献。由于德国把化学武器用于战争,哈伯的妻子非常愤怒,质问丈夫:‘你一个犹太人为什么要为德国做如此罪恶的事?’哈伯回答说:‘德国也是犹太人的祖国。’他的妻子用自杀的方式回应了丈夫对德国的热爱。就是这样一个热爱德国的犹太人,在纳粹上台后却遭到迫害。还有在欧战当中为德国战斗的无数犹太人,同样遭到纳粹迫害,这些犹太人究竟做错了什么?”
  主持人趁机打广告:“看来爱因斯坦先生很激动,请你停下来喝一杯可口可乐。周先生,你知道反犹太运动的起源地在哪里吗?”
  周赫煊:“千百年来,从欧洲到中东,到处都有反犹太运动。我们只说近代吧,近代有规模的反犹太运动,应该起源于沙俄,政府命令犹太人不得从事具体行业。这种风潮迅速传到德国、奥地利和法国,希特勒的反犹太主义,其实是在奥地利时形成的。”
  主持人:“奥地利?”
  周赫煊:“是的,准确地说是维也纳。当时奥地利有右翼思想四大天王,分别是犹太复国主义之父西奥多·赫茨尔,奥地利社民党领袖维克托·阿德勒,玫瑰骑士冯·舍内雷尔,以及天主教社会运动领袖卡尔·鲁格。希特勒的反犹太思想,就来源于后面那两位。希特勒的举止打扮、群众运动、街头暴力和个人崇拜,甚至连元首这个称呼,都是向舍内雷尔学习的。而希特勒对社会主义的推崇,对下层阶级的推崇,善于引导和煽动底层人民,则是从卡尔·鲁格那里学来的。希特勒这个人,怎么说呢,他不是德国人,也不是奥地利人,他是彻头彻尾的奥匈帝国人,身上有着纯粹的奥匈帝国气质。”
  主持人:“你对他很了解?”
  周赫煊:“我跟他私交还不错,但我不支持他的战争和迫害行为。”
第862章【和平呼吁】
  主持人:“你既然对希特勒很熟悉,那怎么看待他的纳粹主义?”
  周赫煊:“纳粹主义的真正名字,用德语来讲就是Nationaler
Sozialismus。而‘Nationaler’一词,即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所以有的学者翻译为‘国家社会主义’,也有的学者翻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我是比较倾向于后者的,因为纳粹主义就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集合体。在20年代的欧洲,掀起了庞大的社会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浪潮,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把两者糅杂在一起,便能得到无数民众的拥护支持。而反犹太主义,只是极端民族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希特勒不仅反犹太人,还反吉普赛人,反对一切有色人种。”
  主持人:“希特勒就是这样上台执政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