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5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0/702

  等到父亲罗斯福当上总统,詹姆斯是干啥啥不顺,遭到各种横加抹黑。
  詹姆斯本就是罗斯福的竞选班底,自然而然地给新政府成员任命提出建议,结果遭人检举曝光,说罗斯福要在美国搞家族统治。无奈之下,詹姆斯只能选择离开美国去欧洲,他不想让刚当上总统的父亲名誉受损。
  等詹姆斯再次回美国时,又传出他要担任总统秘书。这一任命还没公布呢,铺天盖地的舆论骂声又来了,罗斯福只好立即放弃这个想法。
  既然从政要被骂,那咱们去从商吧,于是詹姆斯做了国家粮食发酵公司总裁。结果又出问题了,报纸疯传这家公司与黑手党有联系,而詹姆斯因为是总统的儿子才能当总裁,逼得这个倒霉的年轻人迅速辞职。
  此后,詹姆斯作为总统助理随父亲参加了美洲会议,此举再度遭到非议,《时代周刊》称他是第二总统。詹姆斯只好继续辞职,但私底下仍帮助罗斯福处理政务。
  詹姆斯如今又在玩保险行业,身家数十万美元。他成为年轻富豪的消息又被曝光,美国民众大怒,报纸谴责他利用父亲的职务以权谋私。詹姆斯终于忍不住了,在广播节目里为自己辩白,然后……乖乖辞职离开保险业。
  现在詹姆斯对电影产生了兴趣,正在好莱坞那边考察学习,明年就要担任格得韦恩电影公司总裁。
  詹姆斯作为罗斯福的长子,其职业生涯如此坎坷,只能说明一件事情:罗斯福新政触犯了许多大资本家利益,他本人无懈可击,那些利益受损财团就把火力对准了他的长子。
  没等几分钟,詹姆斯终于来到白宫。
  埃莉诺过去给儿子一个热情拥抱,宠溺道:“吉米,我的宝贝儿,你终于回来了!好莱坞的气候很恶劣吧,你的脸都被晒黑了。”
  “妈妈,这只是你的错觉。”詹姆斯有些无语。
  詹姆斯过来问候了父亲,又对周赫煊说:“周先生,很高兴再次见面,你有什么新的作品吗?”
  “正在创作当中,”周赫煊起身握手道,“感谢你对中国人民的帮助。”
  詹姆斯谦虚道:“那是我应该做的,我只是支持正义而已。”
  抗战之初,罗斯福虽然没有偏向中国,但他的长子詹姆斯却在努力奔走。
  今年夏天的时候,詹姆斯被美国媒体怼得离开保险业,正好空闲的时候被爱因斯坦找上,两人共同发起了“援助中国委员会”,在美国2000多个城镇号召援华捐款。
  众人围着餐桌坐下吃喝闲聊,詹姆斯突然问:“现在美国有一部广播剧很火,叫《世界大战》,周先生觉得真有火星人吗?”
  “火星人可能没有,但外星人肯定有。”周赫煊说。
  埃莉诺突然插话道:“为什么肯定有外星人?”
  周赫煊笑道:“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在银河系就有无数亿颗。而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在整个宇宙中又有无数亿个。我们的地球放诸宇宙,就像是撒哈拉沙漠中的一粒沙子。难保这片宇宙的沙漠里,有另一颗或者无数颗,跟地球一样适合生物诞生繁衍的沙子。所以,我认为肯定有外星人,可能它们离我们有几万光年那么远。”
  “说不定哪天外星人就进攻地球了。”詹姆斯顿时笑起来。
  罗斯福和妻子也跟着大笑,他们的笑点来源于科幻广播剧《世界大战》。
  就在十天前,美国民众正听着广播节目,突然被紧急新闻给打断。电台随即切给一位现场记者,记者活灵活现地报道火星人进攻新泽西的情景。记者的现场连线很快也被打断,因为电台播音室遭到了火星人袭击,播音员惊呼:“上帝!有个东西正从阴暗处往外爬,它闪着光,好像一张湿漉漉的皮革,但它的那张脸……简直无法形容。”
  当时有近百万美国民众被吓懵逼了,以为地球真的遭到火星人侵略。他们惊慌失措,有的涌上街头,有的躲进地下室,还有的带上枪出门抵抗。火星人侵略的“事发地”新泽西,有个街区20多户居民用湿毛巾捂脸,冲出房子疯狂逃命,因为广播里说火星人正在新泽西释放毒气。
  乌龙事件发生时,周赫煊还在纽约的酒店里。只听酒店内外一阵嘈杂,不断有人大喊“火星人来了”,听得正在写书的周赫煊一头雾水。
  事实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节目播出时,已经强调了这是一部科幻广播剧,但很多人没有听到这份说明。因为当时全美广播公司请来了两位明星录节目,人们纷纷换台收听,结果两个明星只演出了十分钟就走人。
  于是听众纷纷切换频道,正好收听到《世界大战》广播剧的前半段。为了营造真实气氛,广播剧正在播放音乐,并说这是知名乐队的现场演出,演奏地点在纽约公园广场酒店,其实这段音乐是在播音室演奏的。
  音乐演出猛地戛然而止,电台立即插播“紧急新闻”——火星人侵略地球了!
  广播剧还请来一位“天文学家”,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从科学角度证实了火星已经发生数次炙热气体爆炸,火星人在火星待不下去了,才跑来跟地球人争夺地球。
  于是,近百万美国听众信以为真,新泽西那边的警察局电话都被打爆了,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严重交通阻塞。
  由于美国报纸业被广播业抢了新闻市场,此事一出,纸质媒体疯狂攻击广播媒体,并刻意把恶劣影响渲染放大,以此来证明广播新闻有多么不靠谱。
  被各大报纸一掺和,“火星人入侵”顿时成为全民事件,引起整个美国社会的强烈关注。这不,连美国总统一家子都拿此事开玩笑,甚至罗斯福的老婆每晚都坚持收听火星人广播剧。
  此次事件,让科幻小说在美国迅速风靡,培养出无数新入坑的科幻迷。
  周赫煊的合伙人麦克,顺势再版《银河英雄传说》。这部科幻小说是两年前第一次在美国出版的,陆续发行了前三册,销量只能说勉勉强强,毕竟美国的科幻市场不如英国。
  如今被“火星人入侵”事件一激,《银河英雄传说》的再版销量高得惊人,三天就卖出6万多套。麦克见此利好形势,已经在准备出第四、五、六册了,反正周赫煊的大名再次震动美国图书界。
  这是一个好现象,周赫煊编撰的《南京大屠杀》,大概明年二月份就能出版,借着爆棚的科幻人气肯定能吸引更多关注。
第859章【水晶之夜】
  从白宫离开的第四天,周赫煊返回纽约,受邀前往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部。
  此时的CBS还没有被称为眼睛台,因为它那眼睛台标都没被设计出来。CBS现在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NBC(全国广播公司),两家广播公司竞争激烈得只差没真人PK了。
  周赫煊来到CBS总部的时候,正赶上愤怒的听众在游行,起因正是那部广播剧《世界大战》。
  近百万听众觉得自己受到了愚弄,许多人串联起来跑电台总部示威,并集体起诉要求赔偿75万美元。一直到几个月后,美国政府才颁布一项新法规:禁止播放虚假新闻。
  嗯,在此之前,美国电台是可以播放虚假新闻的。
  或许是觉得CBS的广播剧很牛逼,四年后,智利的一家广播电台选择重播《世界大战》,并故意不提醒这是虚构广播剧。智利听众和美国听众的反应一样,都被吓得惊慌失措。不过嘛,智利人明显比美国人更给力,他们一怒之下把广播电台给烧了。
  “打倒欺诈者!”
  “赔偿我们精神损失。”
  “不可饶恕的愚弄!”
  “……”
  周赫煊看着这些示威者哭笑不得,美国佬还真是闲啊,根本不用担心外敌的入侵,能吓到他们的也就剩下火星人了——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
  绕开游行队伍走进大楼,立即有人过来迎接:“周先生,你好,我是新闻部的科恩!”
  “你好,科恩。”周赫煊握手道。
  科恩带着周赫煊乘坐电梯,来到某播音室隔壁的休息室,见到了正在读成人杂志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把光屁屁美女封面的杂志放下,起身道:“周,又见面了,我对中国人民的苦难表示同情。”
  周赫煊说:“我也对德国犹太人的遭遇感到悲痛。”
  “谢谢。”爱因斯坦感慨的坐回沙发。
  “水晶之夜”在周赫煊面见罗斯福的前一天就发生了,并在第三天登上美国报纸,《纽约时报》还为此创造了一个新的英文单词:反犹太主义。
  水晶之夜的死亡人数还不足百人,跟南京大屠杀远远不能相比,但在美国引起的关注却更加巨大。美国政府甚至已经决定,要召回驻德大使,这已经近似于跟德国断交了。
  这次CBS请周赫煊和爱因斯坦做广播节目,就是为了讨论“水晶之夜”,电台想用此事来淡化广播剧的负面影响。
  至于那本成人杂志,是广播公司放在休息室的,爱因斯坦只是顺手翻翻而已。
  不要多想……
  没过一会儿,节目主持人过来了,拿出节目策划书说道:“两位先生,这是我们的节目计划。周先生是伟大的历史学家,请你从历史角度,来讲述犹太人这个民族,以及他们为世界所作的贡献。而爱因斯坦先生,你是移民美国的德国犹太人,请你通过自身的经历,阐述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关键节点,我会负责引导话题,两位只需要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表意见即可。”
  犹太民族当然是优秀的,但从某种角度而言,他们也是“可恨”的。至少希特勒这次迫害犹太人,英法美等国政府表面愤怒,实则对此极为冷漠。
  高呼和平的英法两国人民,虽然积极倡导援助中国,却对受难的德国犹太感触不深,甚至有私底下喝酒庆祝犹太人倒霉的。
  只有美国民间比较积极,毕竟美国有很多犹太财团,他们有能力掀起支持犹太人的舆论。
  至于英法美等国的政府嘛,呵呵,纷纷出台政策限制犹太人移民。要么有钱,要么有才,要么有名,这类犹太人可以移民,其他的通通给我滚蛋!
  整个二战期间,移民到英法美三国的犹太难民,加起来还没有逃难到上海的数量多。
  反倒是中国和日本对此很积极,中国拟定在云南建立犹太难民区,无非是想获得犹太财团的支持。而日本的想法也差不多,还制定了一个“河豚鱼计划”,日寇想在东北设立犹太难民安置区,并诱惑犹太人为日本侵华出钱出力。
  甚至于,日本还暗示犹太人可以在东北建国——只要犹太人给的钱足够!
  但大部分犹太人对日本的计划不感兴趣,反而积极跟中国政府接触。再加上来自德国的外交压力,日本最终放弃了“河豚鱼计划”,并转为苛刻对待犹太人,还暗杀了许多犹太组织和中国政府的联络员。
  二战期间,上海是犹太难民最多的城市。他们在日寇统治下生活艰难,却得到中国人民的无私帮助,所以很多老犹太对中国人印象极佳,也为后来中国和以色列的友好外交奠定了基础。
  “可以谈政治吗?”爱因斯坦突然说,“我想请求美国政府出台犹太难民接收计划。”
  电台主持人摊手道:“当然,你可以畅所欲言,但能起到多少效果我无法保证。”
  周赫煊建议道:“我觉得,可以把水晶之夜和南京大屠杀进行比较讨论。”
  “什么是南京大屠杀?”电台主持人不解道。
  周赫煊说:“去年12月到今年5月,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首都南京,至少屠杀了20万人以上。这只是初步的可统计数据,真实的数据,我估计很可能超过30万人。”
  “什么?”
  “上帝!”
  爱因斯坦和主持人同时惊呼,他们以为自己听错了。
  周赫煊说:“我并非对日本凭空污蔑,因为我手上有大量的证据资料。我正在撰写相关书籍,并且纪录片也已经准备上映,过了圣诞节就能在电影院里看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0/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