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2/702

  第二天,董明德更换好滑油器,抱着必死决心飞上蓝天。这时整个战场的中国空军,只剩下董明德一人一机,他在宣城与广德之间发现一支正在行进的日军,立即俯冲下去缠斗。
  就这样,董明德独自驾着飞机,将一整支日军摩托化部队阻挡大半天,对敌军造成极大的杀伤,同时也为中国守军提供了喘息之机。
  周赫煊去年见到的那场武汉空战,董明德对鬼子空军穷追不舍,一挑二干掉了两架敌机。他自己的飞机也汽油耗尽,负伤迫降在稻田中,幸好人和飞机都没有大碍。
  梁添成见到二人,立即敬礼道:“主任,队长!”
  (PS:更正一下,第四大队的队长是董明德,梁添成只是普通队员。另外,此时重庆的战机只剩下15架,九龙坡那边没有能飞的军机。)
  “私人场合,不要拘礼,”周至柔朝梁添成微微一笑,随即又跟周赫煊、冯庸握手,“两位先生带着飞机回国,兄弟我感激之至。若日机还敢来重庆,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我相信空军英雄们。”周赫煊笑道。
  周赫煊是真的相信,因为中国空军在抗战中表现得非常给力。就拿空军四大天王来说,双方都有自己的四大天王,中国这边的四大天王哪个不是战果累累,而日本的四大天王呢?
  先说日本“驱逐机之王”三轮宽,他率领8架战斗机掩护14架轰炸机,对战中国的7架战斗机。刚交手没多久就被击中尾部,三轮宽被迫跳伞落到麦田里,被当地农民用锄头活生生打死。
  接下来是中国天王高志航对战日本天王山下七郎,双方激战数个回合,山下七郎的座机就被击中,迫降之后被抓个正着。这家伙不思悔改,居然串联其他战俘收集军事情报并逃跑,被再次抓到以后执行枪决。
  日本的第三个天王叫潮田良平,外号“东方红武士”。此人在掩护日机轰炸时,直接被中国空军在天上打死,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一个日本天王叫南乡茂章,死后被裕仁天皇追封为空军“军神”。他扬言要为另外三天王报仇,这话喊出不到一个月,就直接死在南昌空战当中,被中苏两国飞行员联手干掉。
  日寇大肆宣传的空军四天王,在抗战爆发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一个接一个全被送去见天照大神了。
  可惜,中国的飞机太少了,初期跟日机的数量比就是糟糕的1:8。到后来中国飞机越打越少,而日本飞机则越打越多,这是两国工业力量的巨大差距。
  众人依次落座,周至柔热情地给周赫煊、冯庸倒酒,说起空军的情况不甚唏嘘:“蒋总裁这次把我调回重庆,就是要整编空军力量。中国现在满打满算就100多架军机了,其中有不少还是教练机,而且分布于各个战线,无法拧成一股绳。周兄,冯兄,两位这次带了多少飞机回来?”
  冯庸说道:“6架铁皮鹅,4架子母机,2架波音双翼机,3架斯帕德,这些飞机都比较老旧,恐怕难以执行作战任务。我和明诚的意思是,把这些飞机都捐给航空学校,用于学员们的日常训练。另外,我们还带回来10架P-26,38架伊-15,10架YT-1,22架SB轰炸机。”
  苏联货真的很便宜,伊-15的单价才3万多美元,YT-1的单价还不足2万美元。不过YT-1貌似不是很好用,周赫煊本来不想买,苏联人主动把价钱从2万美元降到了1万3,周赫煊才勉为其难的要了10架。
  周赫煊其实想多买些伊-15,但远东地区的现货不够,只能暂时弄来38架。另外SB轰炸机的名字虽然难听,但它却是抗日战场上中国轰炸机的主力,几乎参与了每一场对日轰炸,被SB轰炸机炸毁的日机起码有好几百架,同时还干掉了日寇的多艘舰艇。
  这些飞机加上运费,总共耗费165万美元,卖鸡汤成功学的前三个月利润勉强够用。
  周至柔心头盘算一阵,顿时大喜,周赫煊带回来的飞机足够组建两个半战斗中队,以及一个轰炸中队。要知道,此时重庆地区虽然有一个航空大队,但能飞的战机却仅有15架,实力瞬间翻了几倍啊。
  说起来也是心酸,周至柔虽然是中国空军的指挥官,并且名义上还负责购买战机。但是,空军的最高领袖是老蒋,实际购买飞机的是宋美龄,背后站着的这两位老佛爷让周至柔很想一头撞死。
  抗战之初,孔祥熙向英法两国购买了60多架飞机,价钱比苏联那边高一倍不止,而且付了钱却没运回来。截止到1938年4月,宋美龄、孔祥熙共向欧美国家订购飞机363架,只有85架顺利运到,其中还有13架没有组装好。
  抗战初期的中国空军主力战机,除了苏联援助的那些以外,大部分都是杭州和韶关的航空工厂自己进口零件组装的,仅是鹰3战机就组装了100架。真要等着宋美龄和孔祥熙买飞机回来,那根本别想打空战了,大家用手榴弹把日机砸下来吧。
  周至柔很快又问起飞行员和技师的情况,在得知冯庸带回大量专业人才以后,他心里好像装着一团烈火。只要给他两个月的时间,完成空军整编和人员部署,即可跟小日本儿搞一场大的。
  唯一担忧的是,冯庸该怎么处理?
  飞机和人都是冯庸带回来的,必须安排一个恰当的职务,而且官还不能太小,也不能完全没有实权。但冯庸又是张学良的拜把子兄弟,官给大了恐怕惹老蒋不高兴啊。
  这顿饭周至柔吃得心情复杂,既高兴又忧虑,散场之后马上跑去觐见老蒋。
第879章【周委员长】
  常凯申在云岫楼接见了周赫煊和冯庸。
  刚开始气氛还很好,老蒋高度赞扬了两人的爱国精神,结果因为冯庸的一句话急转直下。
  “蒋总裁,我想见汉卿(张学良)。”冯庸正色道。
  常凯申的表情有些尴尬,随即笑道:“你们是好兄弟,应该见见面。不过汉卿远在贵州,路途遥远,难免耽搁了空军整编事务。我欲任命冯将军为航委会副主任,不知冯将军可愿接受?”
  航委会副主任相当于中国空军的副总指挥,牌面很大,但实权很小,毕竟上头还镇着个周至柔。
  冯庸心头有些恼火,但力争道:“多谢总裁好意,但我希望担任飞行队长,在天上跟鬼子真刀真枪干一场!”
  常凯申委婉拒绝道:“杀鸡焉用牛刀。冯将军是空军管理人才,坐阵中央运筹帷幄即可,何必亲自开飞机打仗?况且飞机开得好的,都是些年轻人,年轻人反应快嘛。冯将军若年轻个十岁,我肯定任命你做航空大队长。”
  冯庸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了下来。他带着飞机和飞行员回国,本来是想为国效力的,现在却被老蒋一句话就架空了,只能当一个有名无实的副主任养老。
  常凯申笑道:“就这么说定了。冯将军为国奔走辛劳,又带着飞机和航空人才回来,理应获得嘉奖,可晋升中将衔。”
  好嘛,又是在给冯庸涨牌面,可惜依旧没有实权。
  冯庸气得想发笑,他憋火道:“总裁,中将我可以不要,我希望你能让我掌管空军后勤。这是最后的一点要求了,不能上阵杀敌,但为空军健儿提供饭食的机会总得给我吧。”
  “汉卿(冯庸)说得哪里话,你是航委会副主任,管理空军后勤也是应有之事。”常凯申顺势答应下来,否则吃相太难看了。
  冯庸总算讨到点实权,无奈地说:“多谢总座。”
  常凯申立即转开话题,对周赫煊说:“明诚,你耗资巨万为国捐献飞机,又周旋于海外让美国转变对华态度,实在是党国难得之功臣俊杰。可愿担任驻英大使?”
  周赫煊忍住翻白眼的冲动,说道:“葆东兄(郭泰祺)在英国外交成就卓著,还是让他继续做下去吧。”
  见周赫煊还是不愿封官受赏,常凯申又说:“既然明诚有志于空军建设,那不如担任航委会副委员长,领中将衔,你看如何?”
  这职务相当于中国空军副总司令,地位仅次于老蒋,但肯定是虚职,而且多半还打着让周赫煊继续捐飞机的念头。
  周赫煊稍作考虑,勉强答应下来,他需要职务和军衔做保障,方便今后在抗战大后方做事情。
  “总座,我还是想去贵州一趟。”冯庸突然说话,悄悄地给周赫煊打眼色。
  周赫煊只好帮忙进言:“总裁,我跟汉卿兄也好久不见了,可否让我也一起去看看?”
  两人死活要见张学良一面,让常凯申心里非常不爽,但他也不好拒绝,答应道:“我过两天就派飞机送你们过去。”
  张学良刚被软禁的时候,看管虽严,但对内不对外,想去看望的不必向老蒋通报。时任安徽省主席的刘尚清听说张学良在黄山,连忙从省城赶去,跟张学良谈了一个多钟头。
  结果,张学良离开黄山的第二天,刘尚清即被撤去省主席职务。
  别人去看望还好说,但刘尚清可是东北军元老,他跑去跟张学良密谈想干什么?
  常凯申由此加强了对张学良的监管,外人很难再去探望。而有了刘尚清的前车之鉴,国党大小官员也对张学良视若洪水猛兽,平时连提也不敢提。
  最近一年多,也就宋子文派人送去一车日用品,张学良那边冷清得很啊。
  搞笑的是,历史上的冯庸,在西安事变后得到了老蒋“重用”,跟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冯庸在西安事变之前,跑去找张学良要求带兵,想当师长,但张学良只许诺他当旅长。期间,张学良还把自己的苦闷,以及对老蒋的不满向冯庸倾诉。
  冯庸利用自己跟陈诚的交情,把张学良的处境和苦衷反映给老蒋,希望疏通蒋张二人的关系。
  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老蒋回想起冯庸说的那些话,认为冯庸当时是在揭发张学良有阴谋,感觉冯庸非常忠诚可靠,随开始给冯庸不断升官安排职务。
  因为周赫煊的出现,冯庸早早跑去美国培养飞行员,这些事情当然不可能发生,现在冯庸直接就跟老蒋搞得很僵。
  ……
  两天后。
  老蒋的晋升令就发过来了,授予周赫煊陆军中将衔,履任中国航空委员会副委员长。
  为毛一个空军副司令是陆军中将?
  因为此时的中国没有空军编制,更没有设置空军军衔,周赫煊现在稀里糊涂就变成了国党的陆军中将。
  肩章是黄色的,五道杠,嵌着两颗星,周赫煊感觉自己当上了五道杠大队长,胸前的红领巾是如此鲜艳……
  佩刀什么的也没有,倒是送来了一把配枪。但也太寒酸了点,连授衔仪式都不搞,他娘的悄悄摸摸就弄完了。
  周赫煊把那身皮子锁进柜子里,哪天需要吓唬人的时候可以穿出去——虽然可能没什么屁用。
  现在大后方很乱,经济被搞得一塌糊涂不说,连民族工业也乱七八糟。
  官僚权贵打着战时管控的旗号,大肆侵占民营企业股份。特别是那些被列为战略物资的商品,必须官营或半官营,无数工厂的股份被政府贱价收购。
  想要自己的企业不被吞掉,就必须跟权贵合作,包括周赫煊的许多工厂都找了合伙人。
  唯一没有受影响的,就是周赫煊的药厂。因为那是跟英国国王合资的,里头有很多英国人,暂时还没哪个敢去招惹。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保不齐哪天就有瞎眼的找上门,所以周赫煊给自己弄身军装穿穿,还接受了航委会副委员长的职务。这些玩意儿虽然很虚,但配合周赫煊的名声和影响力,绝对可以把任何人怼翻——包括孔祥熙。
  再怎么说,周赫煊现在也是委员长了啊!
  嗯,副的。
第880章【空军大捷】
  随着重庆被设为战时陪都,这里的机构设施也在全面升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2/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