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6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8/702

  英国政府瞬间明白美国的意思,那就是爸爸暂时不想帮忙。加之日本在香港附近的驻兵蠢蠢欲动,英国被吓得立刻缩卵,英国官僚们开始讨论如何把中国卖掉。
  驻英大使郭泰祺也没闲着,他跟胡适同时行动,一个在英国,一个在美国,不断进行外交游说。
  郭泰祺和胡适的外交努力见效了,7月1日,英国外务次长回复郭泰祺:“英国不会因第三者而切断自由国家(中国)之交通线。”
  当晚,英国正式拒绝了日本要求关闭滇缅公路的无理威胁,但英国内阁对此吵得很凶。丘吉尔也是倾向于出卖中国的,他认为现在跟日本开战很愚蠢,英国扛不住德国和日本的夹击,这事儿完全应该美国来扛。
  但英国依旧拒绝了日本,日本对此异常恼怒,陆军部叫嚣着要“立即向英国开战”,外务省随即向英国下最后通牒:“英国政府必须在一周或10天之内解决此问题。”
  英国终于妥协了,答应把中国给卖掉,但现在还没正式回复日本,郭泰祺依旧在做着最后的外交努力。
  常凯申说:“英国关闭滇缅公路已成定局,估计明诚抵达伦敦的时候,英国已经做出了外交回复。你的责任重大,一定要说服英国重新开通滇缅公路。”
  “我明白。”周赫煊说。
  “唉,”常凯申叹息道,“国事维艰,一切拜托了。”
  周赫煊道:“其实,说服英国的关键在美国,只要美国出面,英国对日的态度立即就会强硬起来。”
  常凯申摇头道:“没用的。据胡适的报告来看,美国民间舆论虽然同情中国和英国,也呼吁对日德进行外交经济制裁,但美国民众害怕打仗,孤立主义盛行,短期内美国是不可能明确倒向任何一方的。”
  美国何止是不倒向任何一方,历史上,英国关闭滇缅公路后,美国竟然主动与日本亲善,无非是想卖掉中国来打消日本的“南进政策”,希望中国的利益能填饱日本胃口——最好能诱使日本去打苏联。
  罗斯福已经写好了剧本,结果日本和苏联签订中立条约,把美国的小算盘给砸个稀碎。
  周赫煊说道:“蒋总裁,说服英国重开滇缅公路,等于说服英国在远东跟日本开战。想要达成目标,必须给英国一个选择开战的理由。”
  “选择开战的理由?”常凯申有些没搞懂。
  周赫煊点头道:“是的,逼迫英国政府作出选择——要么与日本开战,要么接受更糟糕的事实。”
  常凯申问:“什么是比开战更糟糕的事实?”
  周赫煊道:“中国成为日本的附庸国,加入法西斯势力,一起进攻英国的远东殖民地!”
  “绝不可能!”常凯申顿时大怒。
  周赫煊笑道:“这当然是假的。”
  “假的也不行。”常凯申不愿背负卖国骂名。
  周赫煊说:“挑一个替罪羊,让他悄悄跟日本谈判,答应日本所有的无礼要求,并以个人名义签一份草约。到时悄悄把合约内容泄露给英国人,即便被媒体曝光也跟总裁你无关。你矢口否认就是,让替罪羊去顶骂名,英国政府必然慌乱。”
  常凯申无语道:“你这是馊主意啊。”
  周赫煊说:“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我再考虑考虑。”常凯申还是不能下定决心。
  周赫煊起身道:“我先回去准备,过两天就动身去英国。总裁你若是有了正面决定,给驻英大使馆发一个A,若是不同意这个计划,就给驻英大使馆发一个B。”
  “好。”常凯申头疼无比。
  周赫煊对此是无所谓的,反正滇缅公路历史上也只关闭了三个月。当然,若能提前一个月重开,那对中国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能够运进来很多物资,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物价飞涨。
第937章【随行】
  周公馆。
  周赫煊拿出一叠漫画剧情稿,递给婉容说:“这是《中国队长》接下来两个月的情节,你把稿子交给画手们。”
  “嗯,你早去早回。”婉容点头道。
  周赫煊又对孟小冬说:“戏剧协会的新剧首演,我下个月是去不成了,代我向郭先生说句抱歉。”
  孟小冬笑道:“郭先生会理解的。”
  周赫煊转身面向廖雅泉:“好好在家里教育孩子,日军肯定打不到重庆。”
  廖雅泉却说:“我随时准备带孩子离开。”
  周赫煊笑道:“你以前想移民欧洲,现在欧洲也乱成一团了。”
  廖雅泉道:“那就去美国。”
  “等我回来再说,”周赫煊没再跟廖雅泉废话,而是叮嘱阮玲玉和周璇,“你们没事不要外出,特别是璇子,在剧院唱歌随时准备跑防空洞。”
  “嗯,我们会注意的。”阮玲玉和周璇齐齐点头。
  周赫煊最后对张乐怡和崔慧茀说:“家里你们要多费心。”
  崔慧茀道:“家里不会乱。”
  张乐怡说:“煊哥,要不我跟你一起去英国吧。”
  “太危险了,伦敦可能被德国大轰炸,就像重庆一样,”周赫煊拍拍张乐怡的肩膀,“乖乖等我回来。”
  一直站在旁边的马珏突然开口:“先生,我陪你去英国。出使异国必须带一个秘书,负责日常接洽和文书工作,我是伦敦大学的博士,对英国的情况比较熟悉。”
  周赫煊说:“国达会跟我一起去。”
  马珏道:“他不行的,英文口语太差,而且也不懂交际礼节。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就奉命接待过几次重要外宾,我有这方面的经验。”
  周赫煊道:“那我从《大公报》挑一个编辑当秘书,实在不行,国府也会给我配秘书和随员。你是女孩子,此行太危险,说不定半路上还会遭遇德国的飞机拦截。”
  马珏没再坚持,一脸委屈。
  张乐怡叹了口气,突然说:“让小珏跟你去吧,有个女人也好照顾生活。实在不行,我陪你去,一个大男人在外面怪不放心的。”
  周赫煊顿时无语,没好气道:“你瞎掺和什么?简直胡闹。”
  就在此时,佣人突然来报:“先生,中央来人了!”
  周赫煊撇下女人们,说道:“请他们到会客室。”
  这次一共来了两个人,即行政院秘书兼机要组长汪日章,负责给周赫煊做秘书工作,同时衔接驻英大使馆和沟通国内信息。还有常凯申的内卫侍从居亦侨,负责周赫煊的安全工作,顺便起到监视作用,毕竟这回谈的事情太大。
  “周先生,能跟着你做大事,本人万分荣幸。”汪日章哈哈笑道。
  周赫煊说:“定要讨一副汪先生的大作。”
  汪日章满口答应:“一定一定,我专门为周先生画一幅。”
  别看汪日章是行政院的机要秘书头子,但他的老本行却是个画家,此时跟徐悲鸿、潘天寿等人一起担任全国美术界抗战协会理事。
  居亦侨昂首挺胸,立正敬礼道:“周先生,我奉总座之命保护你的安全,从今天开始寸步不离!”
  周赫煊抱拳笑道:“有劳亦侨兄。”
  这两个人都属于老蒋的绝对亲信,汪日章是常凯申的老乡,两人还是远房表兄弟,尼古拉同志得喊汪日章一声娘舅。
  顺便一提,汪日章后来留在了大陆,他对影视作品里关于老蒋的描述非常不满。据这位汪先生说,老蒋从来不骂“娘希匹”,实在气急了也是骂“混蛋东西”。
  所以,咱们这本书也是乱写的,汪老先生看到了肯定不高兴。
  至于居亦侨,则是黄埔六期毕业生,连戴笠都不敢得罪此人,每次见面必恭恭敬敬的喊声“老哥”。而且居亦侨在常凯申的侍卫里面,算胆色比较冒尖的那种。
  当初台儿庄战役打响,老蒋飞到前线只能跟李宗仁一起干瞪眼,因为作战部队31师已经失去联络。在不清楚31师是战是降还是溃散的情况,指挥部难以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
  就在此时,居亦侨主动请缨。他坐火车来到距离台儿庄二里地的地方,顶着炮火步行穿越战场,成功与31师取得联系,指挥部凭此信息对台儿庄的日军进行合围。
  几句寒暄过后,汪日章很快说到正事:“周先生,出发路线已经安排好,我们从重庆飞昆明,再从昆明飞新加坡,接着从新加坡飞埃及,再从埃及直飞伦敦。”
  周赫煊顿时有些担忧:“一路飞过去啊?恐怕容易出事。”
  汪日章道:“任务紧急,片刻耽误不得。另外,周先生不要带太多随员,咱们轻车简从,人数控制在七人以内。”
  “好吧。”周赫煊决定随时背着降落伞,一有情况直接往下跳。就算遇到德国飞机拦截,只要不被当场打死便可,大不了被抓去柏林继续当神棍。
  汪日章又说:“周先生,我们今天就住在你家了,明天一同出发。”
  周赫煊点头道:“没问题,我让佣人给两位安排房间。”
  当天晚上。
  汪日章正待睡觉,突然敲门声响,他开门见到一个美丽女子,顿时狐疑道:“请问你是?”
  马珏说:“汪先生,我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我的导师是英国外交部门的高级顾问。我希望能跟你们一起出使英国,或许我能帮上一点小忙。”
  汪日章惊讶道:“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那可是顶尖学府,想不到竟有个中国女博士。对了,令尊是谁?”
  马珏说:“家父马裕藻。”
  汪日章顿时笑道:“想不到是幼鱼先生的千金,我在十年前见过令尊。他来上海开会,我在上海教书,我还向他请教过音韵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8/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