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702

  来者是英国外交部长的心腹、丘吉尔的首席助理、资深外交官贾德干,他风风火火地冲进来,毫无绅士风度的质问:“先生们,你们的领袖疯了吗?”
  周赫煊回答说:“我想是的。”
  贾德干被这句话噎得不行,平稳情绪道:“先生们,我需要一个解释。”
  周赫煊皱眉说:“中国是否对日投降,那是中国的内部问题,英国有什么理由要求我们解释?法国投降得更快,你怎么不去找法国政府讨说法?”
  “我……”贾德干彻底无语了。
  郭泰祺急道:“卡多根先生,中国还没正式宣布投降,一切都还有回旋的余地。现在,我们需要当面跟丘吉尔首相谈谈,中国需要获得英国的支持。”
  汪日章说:“是啊,请丘吉尔先生亲自致电中国的领袖,我们这些人说什么都是无用的。”
  周赫煊说:“事实上,我们都不同意中国投降,但我们没有决定权啊。”
  贾德干已经完全没脾气了,说道:“都跟我来吧,首相阁下要见你们。”
  汽车飞快驶向唐宁街,除了周赫煊以外,其他人的情绪都很低落。
  丘吉尔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中国准备投降并加入德国阵营的消息,比意大利入侵北非还更加让他难以接受。如果此事成真,则澳大利亚、东南亚都全完了,日本必将势如破竹的攻入印度,而失去印度的英国就成了瘸腿的狮子。
  “阁下,中国人来了。”贾德干敲门道。
  丘吉尔点燃雪茄稳定情绪,坐下说:“请他们进来!”
  刚开门,郭泰祺就心急火燎道:“首相阁下,请你务必联合美国政府,给予中国实质性的帮助,一定要阻止中国对日投降!”
  “谁能告诉我,中国为什么突然要投降?”丘吉尔的愤怒难以抑制。
  周赫煊向丘吉尔讨了一根雪茄:“伙计,请不要激动,我来分析一下局势吧。”
  丘吉尔道:“你讲。”
  周赫煊说道:“从十年前到现在,中国的军政界一直倾向于对日求和。汪兆铭你知道吧?他投敌的联络人叫高宗武,而高宗武早在三年前,就奉常凯申的命令引导中国的主和舆论。只不过日本的和谈条件太苛刻,让常凯申无法接受。现在整个中国政府,从政客到军阀,其实都是倾向于和平谈判的。”
  丘吉尔说:“这跟我知道的不一样。”
  “外交宣传当然跟实际情况不同,”周赫煊继续说,“中国的财政已经崩溃了,开战三年以来,物价暴涨了200多倍,连少校级别的军官都难以度日。中国的大学教授,每月薪水只够买墨水,普通平民则饥荒遍地。中国一直不肯投降,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日本的条件太苛刻,二是寄希望于英美两国的支援。但是,现在美国依旧作壁上观,英国又一败涂地,而且还要关闭中国交通线。这让中国如何抵抗日本?中国唯一的选择,就是向日本投降,成为日本的附庸,中国军队成为日本的仆从军。丘吉尔先生,我可以很肯定的说,英国出卖朋友的做法,必将自食恶果。就像你们出卖捷克,出卖波兰,出卖法国那样!”
  丘吉尔辩驳道:“英国没有出卖法国!”
  周赫煊说:“你自己心里很清楚,我不想再说废话。”
  丘吉尔已经以私人身份,给常凯申发了电报。常凯申的回复是否认投降,让英国安心对抗德国,中国即便没有滇缅公路也会抵抗到底。
  但越是这样,丘吉尔就越疑神疑鬼,他甚至认为老蒋是在故意麻痹他。
  周赫煊又说:“请阁下放心,就算中国政府投降,中国人民也不会投降的。法国有一个戴高乐,中国将出现无数个戴高乐,我们会组建流亡政府,也会在中国领土上跟日军打游击!”
  这话让丘吉尔更加不放心,他才不管中国有没有戴高乐,他只想拖延和日本的开战时间。
  郭泰祺插话道:“首相阁下,请立即派使团访问中国,相信一定能扭转局面!”
  “我会的。”丘吉尔深吸一口雪茄。
  又谈了一阵,周赫煊等人就被打发离开,大家垂头丧气的返回大使馆。
  丘吉尔紧急召开外交部会议,任命贾德干为访华特使,并调了几个财政、军事人员随行。虽然英国财政也捉襟见肘,但还是愿意提供对华借款,并派军官到中国担任军事顾问,以此来说服中国放弃对日投降。
  美国那边就更急切了,直接派出个副国务卿访华,罗斯福也在努力的说服国会参战。
  中国掀桌子的举动,彻底把英美两国给惊到,他们感觉这局游戏已经崩盘了。中路的英国放弃了一二塔,下路的中国被直接推上高地,偏偏上路的美国还在打钱发育当中。
  这还怎么玩?
  拿头嬴啊!
  日本对此也是震惊莫名,军部还以为是假消息,很快从特高课得知确有初步接触。于是乎,日本内部又产生了争执,一派叫嚣着不接受投降,要以绝对武力征服中国,另一派则欢天喜地的准备转移主要战场。而到底该北上还是南下,也再次产生矛盾,还有高呼打穿印度杀进东欧的。
  希特勒亲自接见了陶希圣,拍胸脯说,只要中国愿意投降,德国一定促成好事,并尽量给予中国足够的自由主权。他希望中国配合日本,分别进攻英国殖民地和苏联远东。
  苏联那边,斯大林措辞严厉的发电质问常凯申,一边让外交官稳住,一边计划着朝远东地区增兵防御。
  周赫煊给老蒋出的馊主意,把所有列强都搞乱了。
  若干年后,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料公开,以及各种名人回忆录和日记曝光,周赫煊设计老蒋假投降、设计引诱德军空袭伦敦的内幕真相大白。他被西方史学家称呼为“二战阴谋家”,被中国网友戏称为“民国贾诩”,日本媒体送了他一个中二无比的外号“无类の暗黑谋士”。
第944章【发展】
  如果说法国开局就送人头,美国万年塔下猥琐发育,那么苏联就是一直在打野。
  这不,继瓜分波兰、侵占芬兰边界之后,波罗的海三国又被苏联给吞了。对于斯大林而言,这一切都是在为今后的战争做准备,即加强防御纵深,扩大与德国的缓冲地带。
  而在英吉利海峡,德国进行了一番试探性轰炸之后,终于正式实施“鹰日计划”。
  英国沿岸的雷达站遭到疯狂轰炸,不过只被炸了外部天线,雷达控制室分毫未损,经过简单修复又投入了使用。德国此时还没有太过重视雷达,高层指挥官更是对雷达认识不够,当德军再次侦测到雷达信号时,他们觉得炸雷达站没卵用,于是集中火力继续轰炸空军基地。
  就在英国空军基地接连遭受重创的时候,丘吉尔终于决定使用周赫煊的馊主意。他没有试图说服国防委员会,而是直接命令空军轰炸柏林,对外宣称这是一次迷航误炸。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英国空军又误炸了柏林两回,成功把希特勒和戈林给激怒了。
  德国对伦敦市区的大轰炸提前开始,工党议员随即对丘吉尔进行严厉指责,认为他这是在把伦敦市民当诱饵。别怪工党眼光太短,毕竟人家负责内政建设,现在手上接了一大堆的烂摊子。
  丘吉尔打死都不承认,他坚称自己炸的是德国军事设施。就像后来听到考文垂被轰炸的消息一样,他的演技非常精湛,让所有人都认为他真的不知情。
  我们再来把视线转到中国,随着英国和美国特使团的到来,老蒋终于过了一把“万国来朝”的瘾。英美两国不断做出让步,分别提出给予中国300万英镑和5000万美元的贸易借款,但英国还是咬死不肯开通滇缅公路。因为借款可以打着国际贸易的幌子,但开通滇缅公路意味着与日本开战。
  希特勒非常有意思,让驻日大使和驻华大使频频出动,想牵线搭桥加快中日谈判的速度。
  此举正中日本军部下怀,就算没有周赫煊唱的这一出好戏,1940年夏天的战事也并不激烈。日本减轻对国军战线的攻势,转而对华北地区进行大扫荡,并不断诱惑国民政府投降。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几位老总毅然发动“百团大战”,目的是抗击日寇对敌后战场的扫荡,以及遏制国军地方部队的投降倾向。
  现在德国站出来主导中国投降,老蒋又释放出投降的意愿,日本军部自然大喜,甚至把各战线的攻势都彻底放缓了。
  汪兆铭顿时慌得不行,亲自跑去东京见近卫文磨,说这都是常凯申的阴谋。常凯申不可信,高宗武更不可信,日本千万不能中了常凯申的奸计。
  ……
  重庆,云岫楼。
  冯玉祥猛拍着桌子:“不能投降,投降就是罪人啊!你老兄要是投降,我就拉部队去打游击,我们从此绝交!”
  常凯申笑着安抚:“焕章兄,你不要听信谣言,我怎么可能投降?”
  “那高宗武和陶希圣是怎么回事?一个跟日本密谈,一个跑去出使德国,”冯玉祥怒道,“这两个该死的汉奸,亏我还觉得他们能半途醒悟是条汉子,想不到狗改不了吃屎!”
  常凯申说:“真的是谣言,那都是日本人的阴谋。”
  冯玉祥还是不信,学《三国演义》劝道:“老兄啊,你是中国的领袖。汪兆铭可以投降,李宗仁可以投降,阎锡山可以投降,龙云可以投降,甚至我都可以投降,但唯独你不能投降。抗战你是民族英雄,投降你是千古罪人。投降了我们可以苟安,还可以得到好处,你是肯定要背骂名下台的,到时候汪兆铭才是投降政府的头子!”
  常凯申无奈苦笑:“我要怎么做,你才肯相信嘛?”
  冯玉祥说:“马上召回高宗武和陶希圣。”
  “他们有重要任务,不能召回。”常凯申道。
  冯玉祥顿时蹦起来了,指着常凯申说:“你看看,你看看,这两个汉奸果然是你派出去的!今天要是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不走了!”
  常凯申知道冯玉祥是个大嘴巴,不想透露消息,立即板着脸道:“我还有要事处理,焕章兄请便。”
  “要事?什么要事?是不是投降的要事?”冯玉祥接连发问,气势汹汹地说,“你信不信,我马上去延安投共,我西北军也会跟着集体投共!”
  常凯申顿时头大无比,冯玉祥对几支西北军部队还是有影响力的,而且他自己也名气巨大,绝对不可以放任他们投共。不但如此,甚至是左派和自由学者,常凯申都是以笼络为主,还专门建了个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来接纳。
  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成员,大部分暗中受共党领导,剩下的也都倾向于共党。老蒋前段时间想裁撤第三厅,但又怕这些人去延安,于是打算设个新部门来稳住。
  连有名气的学者和文人,常凯申都不想放他们去延安,更何况是对西北军有影响力的冯玉祥?
  常凯申思虑一番,说道:“焕章兄,我可以给你一个说法,但你要保证守口如瓶。”
  “你快说,我要是走漏了风声,那我就是个龟儿子!”冯玉祥长期住在北碚,四川方言张口就来。
  常凯申低声道:“这是周明诚谋划的苦肉计,假投降,目的是逼英国人重开滇缅公路。”
  冯玉祥听得目瞪口呆,惊道:“军国大事,这也太儿戏了。”
  常凯申笑道:“目前看来效果很好,甚至比预想中好。英国和美国都答应对华借款,甚至我还想在德国那边敲诈一笔。不瞒你说,最近我对‘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又有了新的感悟。”
  “德国人的竹杠怕是不好敲,在中国真正投降以前,他们是不可能给实际好处的。”冯玉祥摇头说。
  常凯申道:“不管如何,可以试试看。英国人已经彻底慌了,甚至答应废除以往的不平等条约,取消治外法权和在华租界。”
  “香港也愿意还给中国?”冯玉祥问。
  常凯申摇头说:“就算他们愿意归还香港,我也不能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