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6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4/702

  冯玉祥道:“绝对不能要,那是一颗钉子,拔不得。对了,滇缅公路什么时候能重开?”
  常凯申郁闷道:“英国人胆子太小,宁愿归还租界,都不敢重开滇缅公路。”
  冯玉祥说:“见好就收吧,如果英国愿意重开滇缅公路,这个苦肉计就不要再唱下去了。”
  “我懂,我懂。”常凯申当然懂,这段时间的国内舆论对他极为不利。
  冯玉祥感慨说:“周老弟这招剑走偏锋确实厉害,还是文化人的脑瓜子好使,等他回国我要请他喝酒。”
第945章【坚持妥协的丘吉尔】
  英国,内阁会议。
  印度事务大臣埃默里表态说:“关于滇缅公路问题,我强烈反对与日本妥协,妥协只能引出日本人新的要求,就像前几年德国做的那样。我们正处在一种困境之中,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向全世界做出一种勇敢的姿态并且拒绝任何威胁!”
  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也说:“我支持埃默里先生,我认为日本只不过在虚张声势,英国不必太紧张。只要有中国拖住日本,他们就没有充足兵力入侵东南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予中国一定帮助,而不是把中国推入法西斯阵营。”
  掌玺大臣艾德礼接着说:“首相阁下,我们现在进行的不是局部战争,也不是欧洲战争,而是一场世界大战。任何潜在的盟友都需要拉拢,包括中国、苏联和戴高乐流亡政府。确实,现在对日开战很不利,但如果我们继续妥协,中国被日本吞并了怎么办?用现在的轻松,换来今后更加糟糕的局面,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众人纷纷表态,超过80%的内阁大臣都支持重开滇缅公路。
  要知道,哈里法克斯乃是张伯伦指定的首相继承者,一直都主张对外妥协的绥靖政策。但现在连绥靖主义者都想要对日强硬,说明英国老爷们是看不起日本的,更不觉得日本能对英国有多大威胁。
  真正的对日妥协者,恰好是一向强硬的丘吉尔,若非他一意孤行,英国不可能关闭滇缅公路。
  丘吉尔安抚众人说:“日本是一头野兽,就像纳粹德国那样。重开滇缅公路,很容易招来日本的攻击,那时所有的重担都全部落在英国肩上,而不是落在它应该落的地方——美国的肩上。美国已经明确表示不介入欧亚冲突,我们必须拖时间,就算拖到中国对日投降,只要美国愿意参战,那么一切都有回旋的余地。”
  印度事务大臣埃默里立即质问道:“若中国选择投降,日中两国的军队一起进攻远东殖民地,甚至是入侵印度,那英国该怎么面对?”
  丘吉尔笑道:“中国对日投降,美国比我们更着急。说句不负责任的话,我巴不得中国赶快投降,到时美国必然提前参战。我宁愿放弃印度,换来美国的入局!”
  艾德礼气得拍桌子:“我们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美国身上,胜利是靠自己争取的!”
  哈里法克斯也说:“首相阁下,如果按照你的策略,那么英国就算赢得了战争,也会输掉自己的国际名誉和地位。那个时候,东南亚将是美国的,印度也会是美国的,你是大英帝国的罪人!”
  外交次长巴特勒补充说:“据访华特使密电,日本已经放缓了对华攻势,而德国驻华大使也在重庆积极游说中国官员。外交情况对我们很不利,中国这次很可能是真要投降。另外,据驻日大使克莱琪先生密电,日本内阁已经在修改所谓的‘大东亚共荣’政策,他们最新的提法是‘大亚洲共荣’,甚至把西亚都划入了日本的势力范围。一旦日本打穿印度进兵西亚,则我们的中东和北非殖民地将遭受意大利和日本的夹击。”
  艾德礼说:“必须立即重开滇缅公路,防止中国投入日本怀抱!”
  丘吉尔力排众议说:“先生们,我认为不需要太早做出决定。美国也有使团出访中国,我们可以静观他们的措施,英国现在不能独立拯救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进,丘吉尔在内阁说话是越来越硬气,很难想象他在两个月前还被外交部门胁迫着对意大利求和。
  见内阁官员们还是反对,丘吉尔又是一通长达两个小时的演讲,不断诉说着英国的艰难处境,成功把众人的关注点转移到本土安全上,关于远东的话题就此不了了之。
  当晚,周赫煊带着马珏到丘吉尔家里享用晚宴。
  首相夫人克莱门蒂娜亲自下厨,端上来一些英国传统美食,另外还弄了几个美国菜。嗯,首相夫人曾在美国住了两年,跟一位年轻帅哥同居,丘吉尔对此选择了原谅。
  丘吉尔也不亏,他半年前还有个情妇,不过当首相以后就断了往来,毕竟名声和事业要紧,而且他也没那么多精力顾及女人。直到战事缓和下来,丘吉尔才出钱接回情妇——那情妇远嫁美国,生活并不如意。
  丘吉尔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并有各自的生活事业,因此并未住在唐宁街,今天的晚宴就他们四人。
  克莱门蒂娜主动拉着马珏聊天:“听说马小姐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那可真了不起,他们很少出女博士的。”
  马珏笑道:“多谢夸奖,我只是努力学习而已,并不是太聪明,首相阁下才是具有大智慧的。”
  克莱门蒂娜笑着说:“他并无才华,只有别人不具备的坚毅。”
  周赫煊道:“英国现在最缺的就是坚毅,所以丘吉尔先生做了首相,这是英国人民正确的选择。中国同样如此,我们从军事、经济和科技各方面,都远远不及日本,只剩下坚毅支撑到现在。”
  丘吉尔皱眉道:“周,今天只谈文学艺术。”
  周赫煊笑道:“当然,我不会扫兴的。”
  克莱门蒂娜缓和气氛道:“温尼(丘吉尔)年轻的时候,曾想过当一位作家,你们应该有很多共同话题。”
  丘吉尔笑呵呵地说:“当作家的梦想,我现在还保留着。说不定在战争结束以后,我就会放下所有职务,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
  “那预祝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周赫煊笑着说。
  丘吉尔乐道:“这谁都说不准,或许真的能够获奖呢。”
  说实话,丘吉尔的文学功底很强,但他后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恐怕是社会价值高过于文学价值。除了丘吉尔之外,谁见过历史读物拿诺贝尔文学奖的?
  餐桌上,大家一起聊着文学,仿佛世界大战的阴影根本不存在。
  晚宴结束后,克莱门蒂娜拉着马珏聊天,丘吉尔和周赫煊则进入了书房。
  扔过去一支雪茄,丘吉尔划燃火柴问:“周,你认为美国什么时候能够参战?”
  周赫煊道:“日本向太平洋地区全面扩张的时候。”
  丘吉尔说:“难道日本不扩大战争,美国就永远不参战吗?”
  周赫煊道:“罗斯福必须说服国会议员。”
  “那很困难。”丘吉尔道。
  周赫煊笑道:“我们可以帮忙啊。”
  “怎么帮忙?”丘吉尔问。
  周赫煊说:“比如印一张地图,以德国政府的名义。在那张地图里,整个南美洲和中美洲都是德国的疆域,而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则是日本的地盘,意大利则吃掉非洲、地中海和东欧。”
  丘吉尔拍手说:“到时候再找一份美国报纸,把这张地图刊载出来大肆宣传。虽然可能骗不了美国政客,但美国民众的反应肯定很有意思。”
第946章【起来】
  其实不用帮罗斯福什么忙,因为美国一直都在为战争做准备。其陆军和海军都在悄悄扩充,更是加强了在菲律宾和太平洋的兵力,显然早就意识到了会跟日本打仗。
  但在资本家的利益面前,美国总统也不敢轻举妄动。
  更何况,罗斯福正在准备大选,想做史无前例连任三届的美国总统。在这个时候,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也不能得罪任何一个大财团,罗斯福只想安安稳稳的保住位子。
  在此前提下,即便财政部长摩根索和陆军部长史汀生都主张对日全面禁运,国务卿赫尔却代表利益财团向罗斯福施压。最终,在德国对英国狂轰滥炸的时候,美国政府只发了一份“道义禁运”声明。
  这份禁运声明完全就是扯淡,只禁运了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和某些铁矿、废铁,而日本飞机使用的都是辛烷值87以下的汽油。
  罗斯福的策略跟丘吉尔一样,都是“先欧后亚”,只要亚洲不彻底崩盘,中国被打成废墟都无所谓。
  怎奈中国突然要“投降”,还真把罗斯福给吓了一跳,连忙派出使团到中国稳住。
  ……
  伦敦。
  旧城区已经被炸成月球表面,议会大厦被炸毁,下议院被炸死三人。白金汉宫也被炸塌了一面围墙和部分房间,有三位王室仆人受伤,若炸弹落点再偏离十多米,英国国王和王后直接就要见上帝。
  轰炸结束后,周赫煊于公于私都该去慰问一下。
  白金汉宫外已经围满了记者,大家端起相机对着弹坑疯狂拍照,并不断向侍卫打听国王夫妇的安危。
  乔治六世携妻子露面,他们刚才都被炸得惊慌失措,但此时已经恢复了镇定。乔治六世对记者们结结巴巴地说:“在这样一个……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我向我的子民们……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英国公民……承诺……国王永远不会放弃……他的子民……国王和王后不会离开白金汉宫……我将会和我的子民们……一起迎接德国的轰炸……我们一起……抵抗……上帝保佑英国……我们……终将胜利!”
  “国王万岁!”
  “大英帝国万岁!”
  市民和记者齐声高呼,乔治六世这个口吃国王,就是如此一点点赢得国民尊敬的。
  周赫煊迈步走过去,跟乔治六世握手道:“上帝保佑,幸好你们没事,否则就将是世界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巨大损失。”
  乔治六世道:“周,感谢你的……关心,我和英国都……不会屈服。我要去视察伦敦被轰炸……最严重的地方,你愿意陪同我……一起去吗?”
  “当然。”周赫煊点头说。
  乔治六世的镇定与勇敢,当然都是装出来的。在轰炸与死亡的威胁下,他变得越来越偏激暴躁,经常动手打老婆,甚至私底下说出英国要完蛋、德国不可战胜之类的话。
  一路上,乔治六世都面无表情,这在旁人看来属于悲痛严肃。实际上他不知自己该干啥,连慰问市民都由王后伊丽莎白负责,毕竟国王陛下是个口吃嘛。
  在情况最严重的旧城区,一具具残缺的尸体被挖出来,乔治六世恶心得想要呕吐,但他只能忍住胃里的翻江倒海。
  汇聚在国王周围的市民越来越多,王后低声提醒道:“伯蒂,你应该讲一些什么。”
  在白金汉宫讲的那些话,乔治六世足足准备了半个小时。他现在脑子里一片混乱,完全被轰炸后的惨状给吓呆了,下意识对周赫煊道:“周,你是出色的演说家,你来说……说几句吧。”
  伊丽莎白王后很不高兴,这种情况怎么能让一个外国人讲话抢风头?
  由于大火已经被扑灭,周赫煊爬上一辆闲置的消防车,大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4/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