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6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5/702

  “女士们,先生们,我是来自中国的周,我对伦敦的惨状感同身受。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因为常年大雾,被称为雾都。中国现在的首都是重庆,因为常年大雾,也被称作雾都。中国和英国,重庆和伦敦,都在面临着相同的遭遇。”
  “英国被迫卷入了一场战争,中国也被迫卷入了一场战争。伦敦遭到德国的无差别轰炸,重庆也遭到了日本的无差别轰炸。所不同的是,伦敦只被炸了一个月,而重庆已经被炸了两年!”
  “去年,重庆在两天之内,主城区的七条街道成为废墟。那是重庆仅有的七条繁华街区,十多万百姓流离失所,只能搭建窝棚辛苦生活。但我们没有放弃抵抗,更不会选择投降。”
  “在重庆最大的弹坑之上,人们用废旧木料和石头,树立起了一座精神堡垒。已经一年多时间了,那座精神堡垒依旧没有完工,因为每次建到一半又被炸毁。中国人的精神堡垒建了又炸,炸了又建,只要日本一天不退出中国,我们的精神堡垒将永远建下去。”
  “中国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其中两句歌词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法西斯侵略者能够摧毁我们的肉体,却不能摧毁我们的意志,不能摧毁我们的精神堡垒。”
  “今天,我在伦敦见到了相似的一幕。英国的国王陛下,跟中国的领袖常凯申先生一样,正带领着民众走在反抗的道路上。法西斯侵略者正在摧毁我们的家园,正在蹂躏我们的国家,但请不要沮丧和害怕,因为我们是正义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我希望,中国和英国,以及全世界被迫卷入战争的人们,能够携手起来互相帮助。日本如今不但在侵略中国,还将入侵英国的远东殖民地,作为朋友,中国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拖住日本。”
  “我相信,当正义的战争胜利,中国和英国必将成为患难与共的兄弟,必将带领世界人民走向永远的和平!”
  周赫煊的演讲段位还是很高的,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演讲,都说得抑扬顿挫,富有一种律动的节奏感。
  同样的内容,如果从乔治六世的口中说出,那效果肯定呈几何倍下降。
  在伦敦市民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以后,周赫煊突然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英文版:“Arise!You
who
refuse
to
be
bound
slaves……”
  《义勇军进行曲》在成为新中国国歌以前,那也是非常厉害的。
  美国此时虽然还没有参战,但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却已经在音乐晚会上演唱了这首歌,而且是中文和英文各来一遍。他对在场的7000观众说:“今天晚上,我要唱一支中国歌献给战斗的中国人民,这支歌叫做《起来》!”
  保罗·罗伯逊的演唱完毕以后,全场掌声雷动,甚至有许多人高呼再唱一遍。音乐会结束,人们一边离场一边哼唱:“march
on
march
on
march
on(前进,前进,前进进)!”
  二战即将胜利之际,在挑选反法西斯胜利日演奏的各战胜国音乐时,美国政府就建议选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表中国的音乐。
  这首歌的气势太足了,激昂奋进的歌词和旋律,能让所有处于国家危难的人们震撼莫名。周赫煊此时唱的英文版,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改为“全世界人民都在面对暴政侵略”,更是让英国人听起来毫无隔阂。
  “march
on
march
on
march
on(前进,前进,前进进)!”
  “march
on
march
on
march
on(前进,前进,前进进)!”
  “march
on
march
on
march
on(前进,前进,前进进)!”
  反复唱了好几遍,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跟唱,特别是最后的“前进”唱得无比洪亮。
  “中国万岁!”
  “英国万岁!”
  “中英友谊万岁!”
  “世界反法西斯万岁!”
  周赫煊最后振臂高呼,无数路人都跟着他喊起来,乔治六世的眼里充满了羡慕和钦佩。
第947章【滇缅公路重开】
  第二天。
  周赫煊的演讲与国王视察旧城区,同时登上英国各大报纸,乔治六世是头版头条,周赫煊则屈居于第三版。
  演讲内容与《义勇军进行曲》都大受赞美,特别是周赫煊拿中国与英国、重庆与伦敦作比较,让英国人对中国生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或许该叫做同命相怜吧。
  我们前面说了,英国内阁80%以上的阁员,都不赞成对日妥协。这次立即有十多份报纸顺势发力,从情感和局势各方面写文章,恳求英国政府赶快开通滇缅公路。
  整个印度事务部都跳出来,天天喊着要帮助中国。背后的原因嘛,无非是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殖民地,牵动着太多英国老爷的利益。
  丘吉尔的压力很大,他被内阁集体逼宫了,但依旧死不松口。
  英国和美国都在拖时间,能拖一天是一天,甚至派去中国的使团都以“拖”为谈判目的。丘吉尔自然是想拖到美国介入,而罗斯福是想拖到顺利连任总统,于是老蒋发现各种好处就在眼前却吃不着。
  终于,日本人连番送上大礼。
  9月23日,日本获得法国傀儡政府的许可,把军队开入越南,踏出了吞并东南亚的第一步。美国和英国对此极为紧张,立即加快和中国的谈判速度,丘吉尔对重开滇缅公路的态度也有所松动。
  9月27日,德国和意大利接受日本加入轴心国,签署《三国公约》,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形成。
  9月28日,日本外务省以英国利用滇缅公路援助中国为借口,谴责英国在新加坡的武装力量威胁了远东和平,要求所有英国军队撤出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如果英国拒绝,日本将发动战争。
  面对日本莫名其妙的战争威胁,丘吉尔整个人都懵逼了,这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丘吉尔狂怒之下,立即让驻美大使洛西恩询问美国的态度。美国国务卿赫尔回复说:“美国一贯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并考虑增加对日禁运的物资范围,继续反对日本的侵略行动,同时强烈希望滇缅公路重开。一旦英国和日本发生冲突,美国将利用尽可能的手段,特别是经济手段来支持英国。”
  好嘛,美国爸爸都表态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9月30日,英国战时内阁通过决议:滇缅公路将重新开放。10月1日,丘吉尔正式宣布该决议,并同时照会中国、美国和日本。
  滇缅公路的重新开通,比历史上提前了17天。
  虽然只有半个月时间,但却反应出了很多情况,那就是英美两国更加重视中国战场——都是被老蒋的假投降吓出来的。如果周赫煊不玩那一出,丘吉尔绝对会拖到三个月合约到期,因为离期限只有半个多月时间了。
  ……
  伦敦。
  中国驻英大使馆内一片欢呼,对于外交人员来说,不啻于打了个大胜仗。
  郭泰祺穿上新订做的华丽礼服,头发梳得油光可鉴,拄着文明杖说:“先生们,今晚去欣赏舞台剧怎么样?”
  “同去,同去,应该好好庆祝一番。”汪日章大笑道。
  周赫煊说:“还是别乱跑了,德国的飞机最近都喜欢夜袭,我可不想大晚上的吃炸弹。”
  汪日章突然问:“周先生,你现在该坦白了吧,是不是一开始就有什么计策。”
  马珏也说:“是啊,你一直都不担心。”
  周赫煊笑道:“蒋总裁是假投降,做给列强们看的。”
  “果然是这样,我就说总座绝不可能投降!”居亦侨高兴地说,他上个月就伤愈出院了。
  郭泰祺笑道:“日本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连中国都吃不下,居然勒令英军退出太平洋和东南亚。现在好看了,英国和日本必然开战,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马珏崇拜地说:“周先生早就预料到了。我记得在《菊与刀》里面,他就说日本注定南下,并且还会跟英美等国发生冲突。”
  汪日章感慨道:“是啊,周先生料事如神,做出的局势推演从来没错过。”
  郭泰祺问:“明诚兄,你觉得英国和日本什么时候正式开战?”
  周赫煊道:“短期内肯定不会,两国都还没做好开战准备。但日本既然已经驻兵越南,下一步就是要占领整个越南。”
  汪日章惊讶地说:“日本不是得到法国傀儡政府的同意,和平驻军越南吗?难道日本还想武力打下越南!”
  周赫煊笑道:“已经打起来了,日本与越南殖民政府签订协议才几个小时,就公然违反了协议,并且和法国殖民军队展开了激战。等到完全占领越南,日本必然进攻荷属东印度(印尼群岛)。荷兰虽然已经被德国占领,但荷兰政府流亡英国,依旧掌握着远东殖民地。荷属东印度群岛兵力薄弱,资源众多,日本攻打那里又有帮助盟友德国的借口,简直就是一只大肥羊,他们绝对不会放过的。”
  马珏疑惑道:“周先生,日军的这些动向,美国政府应该能看出来吧?”
  周赫煊点头说:“肯定看得出来,但罗斯福忙着大选,暂时不可能对日本动真格。我估计吧,等到日本完全占领越南,美国总统大选也该结束了。到时,罗斯福肯定对日本施行更严厉的经济贸易制裁,而中国所面临的困境将要轻松得多。”
  郭泰祺叹息道:“希望如此。”
  就在此时,使馆工作人员突然拿着电报跑来:“周先生,牛津大学发来电报,希望授予你哲学博士学位,并邀请你担任该大学的荣誉教授。”
  郭泰祺笑道:“周博士,恭喜恭喜!”
  牛津大学还真喜欢玩这套,郭泰祺在两年前也被牛津大学授予法学博士,现在又轮到周赫煊了。至于“哲学博士”嘛,这玩意儿在西方属于万金油,原则上可以授予任何学科的博士毕业生。
  反正外交任务也完成了,周赫煊非常愉快的答应去牛津,半路上顺便还可以去看看图灵——那个在苹果上咬了一口的男人。
  虽然乔布斯否认苹果标志是因为图灵,但传说还是很美丽的。
第948章【萧乾】
  巴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佩服这几个人的才华,一是曹禺,一是沈从文,一是萧乾。我自愧不如他们,才能要差好几倍。”
  就名气来看,此时的萧乾还远远不如曹禺和沈从文,而且他如今还没有成为二战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记者。
  出发当日,萧乾在大使馆门口把周赫煊堵住:“周先生,我是萧乾!”
  “是秉乾啊,你什么时候来英国的?”周赫煊笑问。他当然认识萧乾,因为去年萧乾还在做《大公报》副刊的主编,周赫煊视察报社的时候遇到过几回。
  “我去年底到英国的。”萧乾有些尴尬地回答。
  萧乾的尴尬不仅在于国难当头之际离开祖国,更因为他离开的原因——婚外情。他喜欢上了一个女钢琴家,无法在妻子和情人中间做选择,干脆两个都不选而一走了之(妻子离婚后投奔了延安)。
  可见萧乾在感情问题上非常优柔寡断,这也就导致他连续好几段婚姻失败。他过几年要跟一个英国混血女郎结婚,但那女人刚生完孩子就跟接生医生出轨。这不算完,萧乾的第三任妻子是个心机婊,看重他名气才嫁给他,婚后发现名气不管用就跑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5/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