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566

  “随便。”陈桃笑道。
  宋维扬打开钱夹子,掏出几张饭票,很快便打了两份饭菜。
  复旦的饭票一度让宋维扬很无语,每张面额4毛钱,用那种又薄又脆的传单纸印刷,连草纸都不如,稍不注意就会被揉碎成粉末。
  两人坐下闲聊吃饭,隔壁也是一男一女。
  男生埋头阅读一本小册子,偶尔扒一口饭菜,接着继续看,完全把女伴给忘了。
  女生被晾了好半天,终于发怒:“韩华锋,你是哑巴吗?还是把我当空气?”
  “啊?”男生抬头愣了愣,扶眼镜道,“你先吃饭,等我把这篇小说连载看完。”
  “小说比我还重要?”女生气得更凶。
  男生完全没有察觉到对方的情绪变化,兴致勃勃地说:“这期科幻社的社刊,有一篇非常好看的小说,叫《生化危机》,我推荐你也读一下。”
  女生不说话,闷头吃饭,咬牙切齿。
  男生开始滔滔不绝:“这小说讲的是几十年后,有家叫保护伞的美国科技公司,他们研发出一种超级病毒。凡是中了病毒的人,都会变成丧尸。丧尸你知道吗?他们的脑神经已经被破坏了,无法正常思考,也没有任何痛觉,只知道撕咬活人的血肉。作者真是太有想象力了,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人类在面临大灾难时的抉择……”
  女生还是不说话,但眼神已经可以杀人了。
  男生继续说:“我猜测,小说里的国家社会系统将彻底崩溃,丧尸占据着地球的每个角落,而人类则在夹缝中苦苦挣扎……”
  女生已经快把饭吃完了。
  男生见对方似乎没兴趣,稍显尴尬,然后继续埋头读小说。
  李耀林和聂军端着饭菜结伴而来,直接坐宋维扬旁边。
  “老宋,听老彭说你表姐来了,这位就是?”林耀林问。
  “嗯,”宋维扬介绍道,“聂军,李耀林,我表姐陈桃。”
  “表姐好!”
  “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
  李耀林还带了一罐牛肉罐头来食堂,用刀子撬开,笑道:“谢谢表姐的罐头,这两个月都可以加餐了。”
  “没什么,一点小意思。”陈桃微笑道。
  李耀林嚼着牛肉,对宋维扬说:“老宋,《生化危机》太受欢迎,以前科幻社刊每期只印几十份,都没几个人愿意看。自从连载《生化危机》以后,这才第二期,就印了600份,连不是我们科幻社的同学都愿意掏钱买。”
  “同学,你也看《生化危机》?”旁边的男生突然找到知己。
  李耀林笑道:“何止是看啊,《生化危机》的作者就在你面前。”
  “你写的?”男生惊喜道。
  “不是我,”李耀林指着宋维扬和聂军,“这二位共同创作,老宋提供故事创意,老聂把故事变成文字。”
  男生激动得就要跟两人握手,甚至带着三分崇拜:“今天运气真好,居然能在食堂里遇到《生化危机》的作者!两位大作家,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的创意的?我太佩服了,完全构造出另一个真实的世界。我建议你们往《科幻世界》投稿,争取让更多的科幻爱好者看到《生化危机》这种精彩绝伦的故事。”
  宋维扬和聂军还没说话,食堂里又有学生站起来:“谁是《生化危机》的作者?”
  “《生化危机》的作者在这里吗?”另一个学生问。
  科幻学社的期刊只印了600份,但看过《生化危机》的学生,绝对超过1000人,食堂里分分钟就站出来16个。
  那些学生端着饭菜往这边凑,一边聊剧情,一边看看作者长啥模样。
  “大作家,突击小队是不是最后死光了?”
  “艾莉丝会感染病毒吗?”
  “肯定不会,那是女主角。”
  “我又没问你,我在问作者。”
  “男主角到底是谁啊?我到现在还没搞清楚。”
  “能不能每期多连载一点内容?一个月才出一期,根本看不过瘾。”
  “……”
  聂军本来就是那种怕麻烦的人,此刻被烦得不行,起身指着宋维扬说:“我只是代笔的,真正的作者是他!你们先聊吧,我吃饱了。”
  众人信以为真,目送他离开。
  等聂军走出食堂,宋维扬才微笑道:“我呢,只提供创意,真正的作者是刚才那位。至于后续剧情嘛,我真不知道,还需要跟朋友慢慢讨论。那个,今天就不说了,大家有缘再会!”
  “大作家,你别走啊!”
  “就是,都是科幻爱好者,可以多交流一下。”
  “……”
  面对纠缠,宋维扬毫无心理负担的踢皮球:“你们如果想快点看小说,那就去找科幻学社的社长,让他把月刊变成半月刊。再见了!”
  让社长老兄头疼去吧,顺便还能逼聂军加快更新速度,哈哈,把这两个家伙一起坑。
  陈桃看着宋维扬狼狈而逃,不由嫣然一笑,这坏蛋在哪里都能出风头,天生就是搞事情的能手。
第132章
一不小心获奖了
  我们前面说,90年代的中国高校,论文科,北大第一,复旦第二。
  这个排名并非以学术和教育水平为标准,而是特指社会影响力。北大和复旦的文科生极为活跃,经常搞出一些具有轰动效应的事情——1993年的“狮城辩论赛”,全国电视播出,把复旦之名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场国际高校辩论赛而已,放在20年后,估计还没有LPL联赛受关注。
  但当无数观众从电视上看到复旦学生舌战群雄,击败一个个国际名校团队,又在决赛当中喷得对手狗血淋头,其所代表的意义直接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全国媒体疯狂报道,甚至《妇女生活》杂志都在赞美辩手们如何努力读书,如何刻苦学习。
  那些穿着西装侃侃而谈的复旦学生,展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睿智、凌厉、清新和朝气,成为中国新时代大学生的缩影,被媒体评价为“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辩论赛电视播出以后,不仅复旦的报考率提高了,还在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中衍生出两句流行语:请不要偷换概念!请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也是从那时起,中国的学校里开始出现五花八门的辩论赛,电视台亦热衷于举办辩论赛。超级辩手可以成为全国性的明星,其影响力甚至足以抗衡某些影视明星,这是新世纪的小朋友们无法想象的。
  虽然进入90年代,诗歌已经没落,复旦没了旗帜性诗人。但刚刚卸任诗社社长的韩博,依旧属于全校风云人物,并在全国也小有名气,这就是名校带来的辐射效应。只要你在复旦能搞出一点东西,必然受到校内外关注,并且还可以在毕业之后转化出实际用途。
  复旦诗社的前任社长韩博,是个大帅比,一头长发,不仅写诗,还搞实验戏剧,风格冷峻幽默,大概相当于此时的“复旦韩寒”。
  而随着《生化危机》的两期连载,宋维扬和聂军迅速走进大众视线,跟韩博一样,也成了全校风云人物,盛海的科幻杂志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直接转载。
  就这么出名了?
  还是那句话:真他妈神奇!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能知道这种“神奇”的原因。
  杨信通过一次中外企业家交流会,就能让喜丰罐头打入欧洲市场,是因为此时的中外商业交流渠道太稀少了。
  “狮城辩论赛”让复旦声名鹊起,让辩手成为全国明星,让“偷换概念”、“正面回答”成为流行语,是因为此时的中国大学生,能难有在国际上展现风采的机会。
  至于《生化危机》突然在复旦走红,并渐渐向校外扩散影响力,其实也很简单。
  整个90年代初、中期,中国科幻界主要充斥着三类作品:
  第一类:硬核的传统科幻。
  第二类:政治隐喻和政治反思型,一些小说抛去科幻外衣,其实可以直接归为伤痕文学。
  第三类:历史神话类。此时的中国科幻小说作者,喜欢把历史和神话元素融入科幻作品,让人读起来总觉得怪怪的。
  以上三类,不管是哪一类,作者都热衷于讲道理,引导读者对科学、政治、历史、文化、人性进行思考。而他们共同的缺点,就是剧情干巴巴的,主角除了大爱几乎没有别的情感,就算写情也写得很空洞。
  这导致中国科幻小说一直很小众,太硬核了,严重缺乏娱乐性。
  而《生化危机》正好填补了这种空白,独一无二,兼具科幻和娱乐性质,让不喜欢科幻的读者都看得很爽。
  复旦科幻学社的社长郭涛顺应民意,虽然依旧是月刊,但第三期《生化危机》的连载内容直接增加一倍。同时,他还征求了宋维扬和聂军的意见,把《生化危机》寄往《科幻世界》杂志社。
  《科幻世界》本来已经确定了刊发内容,收到稿件之后,立即腾出版面把《生化危机》放进去。
  一经连载,直接在中国科幻界引起轰动。
  虽然许多作者认为《生化危机》没内涵,但架不住读者喜欢啊!
  《科幻世界》杂志社在半个月内收到了几百封读者来信,全是讨论《生化危机》的,这让主编杨潇欣喜若狂。
  实在是科幻文学在中国属于后娘养的,复旦学生在国际辩论赛拿冠军就能轰动全国,还被赋予了崇高的爱国意义。但《科幻世界》三年前主办“世界科幻协会年会”,被WSF评为自成立以来最隆重最成功的年会,这么光荣的事情,在国内居然没有溅起任何水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