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566


第213章
足球队
  陈桃不懂足球,宋维扬也不懂足球。
  两个伪球迷煞有介事的讨论组建足球俱乐部,这在90年代属于非常普遍的情况,老板一个个全他妈是球盲。
  隔日,宋维扬正式在公司高层会议上,提出想要组建球队的想法。杨信、郑学红等人居然表示赞成,实在是足球这玩意儿在西康省太火爆了,全兴队实力顶多排在甲A中游,但全兴队的球迷却是全国首屈一指的。
  中国有两个球迷口号流传甚广,国安傻逼,全兴雄起。
  去年底的全兴队三场保级大战,场均观众超过4万人。此时山城还未直辖,仍属于西康省,800多山城球迷专门坐火车去为球队加油。
  全兴大曲因为投资足球队,已经赚翻了,其他人怎么可能不眼红。
  半个月前,蓉城那边就新组建了五牛队,也即是后来的蓉城谢菲联,百分之百是被去年的“蓉城保卫战”给刺激出来的。
  喜丰公司高层全票通过决议,立即派人打听行情,然后大家都傻眼了。
  此时全兴队并不属于全兴大曲,而是全兴大曲每年投资100万,与西康省足球队合作成立俱乐部的产物。说是投资100万,但每年都在追加投入,去年以42万高价卖掉马明宇,又花200多万从巴西引进3名外援,还叫嚣着要投资上千万修建训练基地。
  足球是富豪的玩具,每年投100万元只够去打业余联赛。
  由于投资太大,杨信、郑学红和郭晓兰都打了退堂鼓,陈桃却很坚持。宋维扬为了照顾大家的想法,拍板决定先玩小的打乙级联赛,第一年投资500万元看效果。
  乙级联赛此时尚属于半职业性质,除了足球俱乐部以外,机关单位、企业学校都可以报名参加。1996年的乙级联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预赛属于省市地区选拔赛,胜利者可以参加五大赛区的复赛。
  光是容平市这破地方,就有四支球队参与角逐,分别为:市体委足球队、轻化工学院足球队、东方红锅炉厂(央企)足球队和教育局足球队。
  这四支球队先在市里打业余赛,冠军才能够参加省级选拔赛。
  不用说,肯定是市体委足球队最厉害,年年拿冠军,其他三支球队纯属陪太子读书。
  喜丰公司二话不说,就跟容平市体委签订合同,一次性支付10万元把市体委足球队签下,然后以喜丰足球俱乐部的名义参赛。同时,俱乐部以高达50万元的签字费,买下津门二队(甲A降级队,降级后直接解散)的主教练。
  宋维扬返校前往盛海的时候,市里的业余比赛就已经打响,喜丰足球队以绝对优势碾压对手,分别打出5:0、8:1和4:1的扯淡成绩。等到3月初,喜丰足球队前往省里参加选拔赛,第一场就大比分输了,幸好第二场遇到弱鸡找回脸面。
  第二场比赛刚结束,喜丰足球俱乐部的经理,就拿着钞票找到自己的手下败将,花3万元高价买下对方的厉害门将。
  第三场更有意思,对手集体划水。比赛结束,喜丰俱乐部立即宣布买下对方的一名前锋和一名后腰——对面是隔壁市体委的足球队,没想过能打进复赛,15万元轻轻松松搞定。
  第四场开打之前,喜丰俱乐部再次发布消息,分别以20万元、23万元和25万元的价格,买下三名甲A降级队的边锋、前卫和前腰。
  人民币玩家,至少省内选拔赛的对手们惹不起。
  四场比赛打完,喜丰足球队实力大涨。一名甲A降级队的主教练,三名甲A降级队的职业球员,外加好几个在乙级联赛中表现出色的球员,这个阵容都可以拖去打甲B联赛了,放在半职业的乙级联赛纯属殴打小朋友。
  然而,喜丰足球俱乐部的买人之旅才刚刚开始。
  在正式参加乙级联赛的复赛之前,喜丰足球队已经在主教练的建议下,又花掉90万元买来四名职业球员。
  中国足球的职业联赛开始于1994年,满打满算也才两年时间。由于去年的足球俱乐部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到了1996年突然就有无数企业进场,喜丰公司只是其中的一员。
  这些企业足球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挥舞着钞票打乙级联赛,一边打球一边买人,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冲进甲B。
  比如深城金鹏足球队,比喜丰足球队早一个月成立,是中国第一个民营企业组建的球队,喜丰足球队算第二个。深城金鹏也是钱多,第一年进甲B,第二年差点进甲A——实际上是能打进甲A的,结果关键时刻遇到黑哨和划水,功亏一篑,气得老板把球队卖给了红塔山。
  好巧不巧,万科的王石头也在今年开始玩足球,同样挥舞着钞票到处撒钱。
  历史上,今年乙级联赛前三名全是新组建的“豪门”,冠军为津门万科,亚军为深城金鹏,季军为蓉城五牛,平均建队时间不超过一年。
  哈哈,王石头组建球队的班底是津门二队,但主教练张贵来被喜丰俱乐部提前挖走了。
  于此同时,喜丰公司派人前往陈桃的老家,跟当地镇政府谈打造药材基地的事情。
  本来没想搞多大,先期投资只有50万元,找镇政府签山林承包合同即可。结果当地县政府闻风而动,半卖半送把整座山都承包给喜丰公司,材料基地的预期规模扩大了两倍有余。
  陈桃抽空跑回去跟县政府的领导吃了一顿饭,没过几天,镇领导就进村给老村长做思想工作,陈实很快担任村主任,并全权负责村里与喜丰公司的衔接。
  ……
  宋维扬刚刚返校那会儿,长虹的倪总终于发疯了。
  由于股票大跌、库存积压,外加政府宣布要降低进口彩电的关税,倪总终于咬牙亏本大甩卖。
  90年代的电视机行业本就暴利,长虹还属于本土企业,生产、运输和销售成本更低。但倪总降价降到无法盈利的程度,进口彩电哪里撑得住?价格悬殊将近一倍啊!
  TCL、创维和康佳等国产品牌立即跟进,这三位老总是同班同学,他们私下商量过了,长虹降多少,他们也降多少。
  面对凶残的价格战,不仅进口彩电品牌全线阵亡,国产小品牌也死了一大堆。
  经此一役,长虹在中国电视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5%,TCL、康佳、创维、熊猫等品牌又瓜分掉36%,中国工商界抗战在电视机领域大获全胜。
  借着这股爱国的民族主义东风,被外资买下又扔掉的国产品牌美加净,也被盛海家化的董事长巨资赎回。只两年时间,年销量3亿元的美加净被外资折腾得只剩下600万,盛海家化老总痛心疾首的宣布:“坚持美加净发展15—20年不动摇!”
  1996年刚刚开始,中国社会的爱国舆论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请洋鬼子打广告都会被报纸批评。
  非常可乐借着大瓶装在春节期间火了一把,春节过后虽然销量回落,但也远远超过宋维扬的预期。一方面是爱国舆论使然,一方面是大瓶装让许多消费者接受了喜丰产品,非常可乐在3月份的市场占有率仍旧保持着26%!
  真正三足鼎立的可乐时代到来了!
第214章
植树
  整个1995年和1996年的上半年,中国企业的口号是“收复失地”。一些成功了,一些失败了,还有一些浑水摸鱼做大了。
  三株口服液的吴老板,当初做出的未来五年计划是:“1995年销售额达到16亿—20亿,增长速度为1600%—2000%……1999年以50%的增长速度,争取达到900亿元的销售额。”
  乍看是不是像做白日梦?
  然而,第一年的计划已经达成,三株口服液去年的销售额确实突破20亿元。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某名校毕业生非常纠结地考虑:“我现在有两个选择,是该去当副县长呢,还是该去三株公司做地区销售经理?”
  不是笑话,是真事儿。
  去年底,《财富》杂志首次将所有领域的公司纳入500强评选范围,张总立即非常高调地宣布:“海尔的目标是在2006年进入世界500强。”
  此言一出,“收复失地”的口号再次得到升华——我们不光要赢得国内抗战,还要走出亚洲冲向世界,争当世界五百强!
  于是,做家电的喊着要进500强,做地产的喊着要进500强,做餐饮的喊着要进五百强,做保健品的喊着要进五百强……进五百强,成了无数中国企业的远期目标。
  中央政府和学术界也跟打了鸡血一样,制定出“抓大放小”的策略,全力扶持那些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把它们尽快送进世界500强,这成了一项国家经济建设的目标。并且,国家还将挑选海尔、宝钢、长虹等多名种子选手,成为中国企业冲刺世界500强的先头部队。
  1996年由此成为中国企业史上最激情四射的年份,国家经济腾飞,企业收复失地,然后朝着世界500强的目标迈进。
  大宇老总的自传《旷世伟业》,正版盗版都卖脱销了,官员谈“大宇模式”,企业家谈“大宇模式”,媒体也在谈“大宇模式”。无数集团和公司,张开大嘴疯狂并购濒临倒闭的国企,而政府为了甩包袱,也积极鼓励这种做法。
  于是就出现这种普遍现象:一家资产只有几亿元的企业,业务却横跨地产、医药、家电、服装等十多个领域,背负着巨额贷款,学习韩国大宇公司打造“航空母舰”。
  狂飙突进!
  企业家们不再想着好好的做产品、做渠道、做市场,而是不停的贷款、贷款、再贷款,兼并、兼并、再兼并,一口吃成大胖子,摇身把自己变成庞然大物。
  疯了,全都疯了,包括各级官员。
  黄市长也被这股风潮所影响,竟在三月底找到杨信和宋其志,想把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市县级国企,打包卖给喜丰公司和仙酒集团。这完全相当于半卖半送,价钱低得吓人,而且政府还帮忙善后,甚至是帮忙联系贷款。
  宋其志、杨信、郑学红、陈桃等人全都心动了,白捡啊!
  郭晓兰强行压了下来,先去监狱里跟丈夫商量,又打电话跟儿子沟通。
  宋维扬连忙在电话里告之杨信和宋其志,吃多了会撑死,别被糖衣炮弹诱惑了。于是,仙酒集团只答应收购啤酒厂,而喜丰公司则收购了市里的包装箱厂。
  政府为啥迫切的想把国企卖掉?
  因为实在撑不下去了,全国国企的平均负债率已经超过80%,负债经营的同时,每天还在坚持生产。而这些国企产品又无法赢得市场,往往是从生产车间直接运往自家仓库。全国几百上万千的国企员工都要吃饭,政府无力喂饱,只能寄希望于企业兼并。
  政府白送,企业白捡,双方皆大欢喜。
  在这种集体疯狂当中,只有少数企业家看到了危险。经历了生死蜕变的王石头,在公司内部刊物上写道:“新兴企业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扩张的时机,现在对‘无产者’来说是个机会……他们干不好无非还是一个‘无产者’。但对那些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立的企业来说,现在不是扩张的时候,要控制自己。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国家都管不了(国企),你怎么管?”
  而像王石头这种清醒者,往往被人嘲笑:你看那个傻子,白捡的东西都不要。
  等到明年亚洲金融风暴,这些“暴食者”大都要把白食吐出来,吐不出来的就等着被撑死,很难消化!
  ……
  3月10日,周末。
  阳光明媚,春风扶暖,还有两天就是植树节。
  复旦大学的操场上,100多号志愿者整装待发,手里拎着水桶,以及从其他企业单位借来的铁锹。
  宋维扬肩上也扛着一把铁锹,笑呵呵的举起来说:“出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