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566

  遇到这么个看似不成问题的大难题,宋维扬只能步步解决。手机主板暂时是别想自己生产了,顶多拿去让弯弯代工,暂时先把贴装技术搞出来再说。
  不做不知道,做技术真的难,在解决大问题的途中,要遇上无数的小问题。
  所以,每一个认真研发技术的企业,无论中外,都是可贵且可敬的。
  特别是中国的尖端行业,可能你掌握了核心技术,却突然发现特么的国内没有配套企业!
第323章
一步一个脚印
  回学校参加完考试,宋维扬立即飞往绵州的长虹总部。
  秘书把宋维扬请到休息室,微笑道:“宋老板请稍等,倪总正在会见客人。”
  “没事的,你去忙吧。”宋维扬喝着茶说。
  想见长虹老总倪瑞峰一面真不容易,先要提前预约,到了时间还要喝茶等候。不是倪瑞峰面子大,而是贵人事忙,不仅忙着生意,还忙着官方的应酬。
  此时的倪瑞峰,已经走到他人生的巅峰时刻。
  前年大牛市,长虹属于全国证券市场的龙头股。去年,倪瑞峰被选为人大代表,他的风头甚至碾压了联想的柳总。
  巅峰之后,就是走下坡路。
  主要原因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和国内市场转冷,导致中国彩电企业大面积库存积压。为了卖电视机,长虹继续打价格战,低价倾销迎来业界同行的集体抵制,并且卖一台彩电就亏一台,只能通过不断配股拉升股价从股市圈钱存活。
  长虹现在是没钱的,只要股价一崩,资金链马上断裂。
  长虹依靠剑走偏锋成为彩电业霸主,但这种方式属于邪道,应该趁着96年大牛市转变发展策略。但倪瑞峰明显玩嗨了,停不下来,到现在想转型也困难,干脆选择一条邪道走到黑,把整个长虹一起拖进深渊。
  不过此时长虹的神话还没被戳破,倪瑞峰身上的光环仍在,等再过半年的年中财报发出来,那才真是一身骚。
  “咔!”
  门把手拧动的声音传来,倪瑞峰快步走进房间,爽朗笑道:“哎呀,宋老板真是稀客!”
  宋维扬起身握手道:“冒昧来访,还请倪总海涵。”
  “都是西康省的企业,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倪瑞峰握着宋维扬的手说,“宋老板快请坐!”
  两人东拉西扯的说了半天,宋维扬终于道明来意:“倪总有没有兴趣引进最新型的SMT贴片生产线?”
  倪瑞峰笑道:“我买那玩意儿做什么?亏本买卖。”
  宋维扬说:“手机、电脑、录像机……好多产品都会用到啊,怎么可能亏本?”
  “真的要亏本,”倪瑞峰说,“前些年,长虹有人提出做录像机项目,我还专门派人考察过市场,后来因为彩电价格大战就搁置了。当年录像机市场火爆的时候,国内就有不少厂家引进贴片机,现在估计都堆在仓库里生锈了。”
  “为什么啊?”宋维扬真不懂。
  倪瑞峰说:“不管是做录像机还是VCD机的板子,都需要用到SMT贴装技术,国内厂商就是看到有前景,才去引进贴片生产线的。但没用,下游厂家都直接到弯弯拿货,国产板子没有竞争力。主要是规模小,出货量不够,成本太高,良品率也低。”
  宋维扬说:“这是为什么?”
  倪瑞峰道:“国内片式元件品种奇缺,质量和数量都不能满足需求,而且价格非常高。这么说吧,在中国做一块VCD机的板子,需要到全球各地拿货,然后运到中国组装。费时费力不讨好,还不如在弯弯那边进口,人家早就规模化配套了。”
  好吧,宋维扬终于明白,刘强说的材料问题是什么了——国内的主板元件,品种不齐、质量不高、还死贵死贵。
  而且根据西方33个国家签订的《瓦森纳协定》,某些电子元件是对中国禁运的。
  宋维扬又旁敲侧击一番,确定倪瑞峰没有任何合资做高端SMT的意向,这才闲聊一阵告辞离开。随即,他立即给倪院士打电话:“倪老,长虹倪总说国内有SMT贴片机,好几年前就已经有了。”
  “是吗?我去问问。”倪院士说。
  倪院士也非神仙,不可能什么行业都了解,但人家面子大啊,直接跑去问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和机械工业部,即将合并组建为信息产业部)。
  仅用了半天时间,倪院士就再次电话联系宋维扬,说道:“是我搞错了,国内确实有SMT生产线,而且有400多条生产线,但大部分都是几年前进口的机器,已经有点过时了。这几百条SMT生产线,大概有70%处于停机状态,根本拿不到订单,下游厂商都选择购买国外的板子。”
  “这些停机的生产线,可以做小灵通主板吗?”宋维扬问。
  倪院士苦笑不已:“说起来很荒诞,SMT技术需要一系列机器,那些厂商在引进的时候,为了省钱,往往缺这个缺那个,这就导致了良品率不高。有的生产线,甚至连最终的检测设备都没买,质量好不好全看运气。”
  宋维扬又问:“剩下的正常工作的30%生产线呢?”
  倪院士说:“那30%的生产线,都处于全负荷运行状态,大部分用于军工、科研设备制造,不对外接民间生意。也有一些生产线,就那么几台机器,专门生产自家的板子,跟小作坊差不多。对了,我国已经自主研发了一些设备,比如丝印机……呃,手动的。”
  手动丝印机?
  还是留着打磨火箭或者战斗机板子吧,咱民用厂商惹不起,那玩意儿的人力成本得多搞,生产效率得多低啊。
  倪院士又说:“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民用SMT生产线,在京城电视设备厂,主要做录像机、VCD和高端彩电的板子,恐怕还不能满足手机主板的工艺需求。既然长虹不愿意合作,你再找京城电视设备厂看看。”
  “能帮我引荐一下吗?”宋维扬问。
  “算了,我直接帮你问吧。”倪院士又跑去打电话了。
  两三个小时过去,倪院士再次来电:“京城电视设备厂不打算合作,他们的SMT生产线是去年才引进的,暂时没有其他想法。你知道,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国企也不敢盲目投资项目。恐怕,你要自己建厂子才行。”
  宋维扬笑道:“那就自己建呗,机器花钱买,工人也好找。现在遍地都是下岗职工,总有几个是贴装方面的熟练工。”
  倪院士说:“我顺便帮你问了一下,小灵通主板的元件,不在国际禁运范围内。但是吧,如果在国内生产,算上电子元件的运费和关税,你自己做一块手机主板,可能比直接从弯弯进口还贵,顶多也就是价钱持平。”
  “能价钱持平就可以了,”宋维扬大笑,“先把厂子做起来,培养研发团队和工人队伍。以后肯定有越来越多的电子元件工厂,会被外商转移到中国生产,我们国内的厂商也会成长起来一部分,到时候元件成本就下去了。把队伍锻炼好了,配套环境也成熟了,那就再做电脑主板和其他手机的主板,总是会慢慢变好的。”
  倪院士欣慰道:“这个想法可行,高新行业不能一蹴而就,总要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去发展。你如果要到国外买机器,我可以介绍几个人给你,帮你从技术上进行把关。当然,你得准备一笔劳务费。”
  “那是肯定的,特聘技术顾问嘛,不能让人白干活。”宋维扬说。
第324章
失业大军
  比亚迪在长阳谷附近的电池厂已经破土动工了,甚至过年期间都不打算休息,争取明年春天就能开始生产。
  之前区里领导比较嫌弃电池厂,可现在态度180度大转弯。
  究其原因,无非是辖区内下岗职工太多,下岗再就业成为领导首抓的政治任务。一家电池厂,一家手机外壳厂,只要落户在这边,怎么也能解决一两千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听说神州科技打算建造主板工厂,区领导无比热情,派遣专人帮着办手续。
  这只是1998年下岗潮的一个缩影,从1996年到2002年之间,全国上百万家国企破产,将近4000万国企职工下岗。与此同时,各地的乡镇集体单位,也有2000万工人失业——这还只是登记数据,没有登记的不知凡几。
  现在的煤炭、钢铁、水泥等建材资源价格也是暴跌,相关企业倒闭无数,被坑得撤资的外企也一堆一堆。
  这要从1992年说起,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基建规模巨大,各种基础资源都价格疯涨。外资见到有利可图,疯狂投资中国的钢铁和煤炭行业,国内同样各种上马大型项目。
  今年终于崩了,产量太多,供大于求。
  某省一家投资几十亿元的大型煤矿,96年就剪彩了,到现在还没开工,实在是把煤挖出来也卖不出去。
  那些斥巨资进军中国的国外钢企,99%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许多甚至连投资都没赚回来。现在能撤的都开始撤了,撤不掉的只能烂在那里,巴不得有人赶来快接手。
  宋述民依旧在观望,他的水泥厂还停留在计划当中,只有等政府放出确切消息才会上马——等不了多久的,开完两会就能确定方针,具体部门再商讨一阵子,中国基建的黄金时代就将来临。
  中央决定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除了带动产业发展、扩大内需之外,也是在解决燃眉之急,因为遍地的煤矿、钢企、建材企业都快饿死了!甚至,彻底开放且扶持房地产行业,也有这个因素在内,能够大量消耗积压的资源和材料。
  ……
  宋维扬在厂区走了一遭,回到总经理办公室问:“最近小灵通销量怎么样?”
  沈复兴说:“元旦活动期间卖疯了,之后就平稳下来。对了,电信部门又传来消息,第三批城市的业务开通计划作废。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邮电部递话了,未来一年内不得在省会城市新开通小灵通业务。”
  “能够想象得到,电信部门的领导压力也大啊。”宋维扬道。
  沈复兴说:“我正在跟电信部门商量,绕开省会城市,专挑那些经济相对发达的中等城市。而且要一个一个的开,平均两个月开通一座城市,不能一下子开太多,免得又招来非议。”
  宋维扬问:“有没有人来打秋风,比如想入股分一杯羹什么的。”
  “打秋风的不少,谈入股的暂时没有,”沈复兴笑道,“毕竟政策不明,说不定哪天邮电部就取缔小灵通了。”
  “容怀礼做得怎么样?”宋维扬问。
  容怀礼是神州科技的采购部负责人,从喜丰公司调来的。对于现在只能做组装的神州科技来说,采购部属于第一部门,职权重,油水多,让人眼红得很。
  沈复兴笑道:“这个人还算比较规矩,是个真正能做事的。”
  “比较规矩”就等于“贪得不过分”,你想在中国找一个完全不贪的采购负责人,那是绝对找不出来的,无论是私企国企。而“能做事的”这个评价,说明容怀礼不仅自己“规矩”,还能让具体的采购人员“守规矩”。
  生产无人机那个大疆公司,内部管理就是一片混乱,采购方面更是不可言说。最后竟然让技术人员来背锅,还闹得全国皆知,生生毁了自己的良好声誉。
  宋维扬可不想自己的神州科技变成大疆那样。
  宋维扬说:“让容怀礼组建一个考察团队,去日苯考察几家高端SMT厂商。倪院士会帮忙联系一些技术人才,甚至请动了京城电视设备厂的干部。那个干部是参与了贴片机引进项目的,他比较了解行情,让容怀礼多多听取此人的意见。还有,你派个心腹给容怀礼做副手,尽量把采购价格压到最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