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66

  “嘿嘿,也没啥,就是去了趟特区,骗了些钱。”宋维扬毫无保留,把事情经过说得清清楚楚。
  听着听着,宋其志猛踩刹车,扭头道:“你一个多月骗了100多万,那辆公爵也是你骗来的?”
  “也不叫骗,互惠互利嘛。”宋维扬道。
  郭晓兰简直哭笑不得,都不知该为儿子骄傲,还是该把儿子痛揍一顿。但更多的还是担心,害怕儿子出意外,她板着脸说:“股市那些钱也互惠互利?”
  宋维扬摇头道:“这年头能炒股的,有几个是普通家庭?不是我瞎说,交易所里全是赌徒,根本就不是正经股民。他们啥都不懂,就敢往股市里钻,跟赌徒扔钱等着开骰子有什么两样?撞得头破血流,他们才知道收手。”
  “你还有理了,”郭晓兰没好气道,“那个郑老板和陈小姐,也是跟着你搞诈骗的?”
  宋维扬点头道:“嗯,合伙人,火车上认识的,现在我是他们的头儿。”
  郭晓兰扶额无语,她又想起自己的老公。
  那个混蛋知青,看起来弱不禁风,半个月就成了所有知青的头儿。还把村里的青年糊弄得晕头转向,傻乎乎跟着他干,甚至心甘情愿偷自家的鸡给他吃。
  当初省里下文件,要在全省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整个公社都因风向不明而撂挑子。为什么范正阳敢提着脑袋响应政策?就是被宋述民给忽悠的!这家伙还冒充市报记者,写改革文章寄到省里,立即引起省城大佬的注意,把范正阳树立为联产承包的基层典型。
  范正阳能够平步青云,都是宋述民一手推上去的。
  而宋家的酒厂能够做大,也多亏了范正阳的帮助。别看范正阳似乎冷血无情,其实暗中出力甚多,否则宋述民就不止被判八年半那么简单。罐头厂的事,范正阳也属无奈,他跟去年新到任的市长颇多矛盾,不能因工人闹事而被抓把柄。
  十七岁的宋维扬,活脱脱就是十七岁宋述民的翻版。
  郭晓兰心想:儿子以前表现得很乖,可能是因为没遇上事,现在家里一出事,他就像他爸那样站出来了。
  “你们想在市里怎么骗?”郭晓兰直接问。
  宋维扬说:“我寄回家10万,买车60多万,手里还有30多万。老郑和陈桃加起来80万左右,而且还寄到老家没拿过来。这点钱是肯定不够的,靠骗总有一天要穿帮,所以当务之急是让罐头厂摆脱困境,把咱们的产品卖出去。”
  “卖不掉的,”宋其志说,“这跟你骗的那些饮料厂不一样。饮料市场一直很红火,只是竞争比较激烈而已,有你弄出来的假奖做广告,立即就能吸引老百姓购买。但罐头市场不同,整体销量低迷,老百姓已经不想买罐头了,就算有美国总统亲自发奖杯,他们还是不会买,因为没有那个需求。现在国内的水果罐头,只在偏僻农村H县城,还有一些销路。你弄那个金奖,还不如说咱家的罐头吃了包治百病,往保健品那条路走。”
  宋家没一个是傻瓜,宋大哥的思路清晰着呢,只不过没有宋维扬那么灵活。
  “那你怎么不把罐头当保健品卖?”宋维扬问。
  宋其志道:“你当我不想啊,问题是谁信?我要是做保健品,直接就在罐头瓶里装水,那样可信度还高一些。”
  宋维扬回到正题:“那个所谓的金奖,并不是拿来忽悠消费者的,只是为了增强债主和工人的信心,同时让老郑的来历更可信,不然一个港商好端端的为什么来投资罐头厂?”
  “那你准备怎么打开销路?”郭晓兰问。
  宋维扬说:“有两点。第一,去库存,降价销售,回笼一些资金。”
  宋其志道:“我已经在做了,联合经销商直接卖半价,虽然卖出去一些,但还是不太起作用。”
  “降价销售也得有策略,”宋维扬说,“你可以搞买一送一,也可以搞有奖销售,这样效果绝对更好。”
  “可能吧。”宋其志道。
  宋维扬继续说:“第二,出新品种,把罐头当工艺品、日用品卖。”
  “没听明白。”宋其志道。
  “很快你就知道了。”宋维扬说。
  “我该怎么配合你们?”郭晓兰直接问。
  郭晓兰太懂这一套了,以前配合老宋演了很多回,关键时刻随时能化为戏精。而且,她的外在形象是老实人,老实人说起谎来一骗一个准。
第030章
分配行动
  容平市,新百货大楼。
  我们前面说过,这栋全市最高的楼,是宋述民投资修建的。
  酒厂拥有绝对控股权,但酒厂管理层都占有股份,包括宋述民本人。现在管理层被一锅端,私人股份被全部收回,成了彻头彻尾的国营大楼。
  三楼以上为餐饮娱乐区,这里设施“齐全”,其中旱冰场、歌舞厅和保龄球馆,属于城里青年的最爱。
  没钱的就去滑旱冰,五块钱可以滑半天,即便收费比其他旱冰场贵,但小青年们就是喜欢来这里,够档次,有牌面。
  稍微有点钱的,可以进歌舞厅,男男女女搂在一起,新潮而时尚,还贼特么刺激。
  保龄球馆属于最贵那档,带女朋友来消费几个钟头,小青年们得辛辛苦苦存一个月钱。
  郑学红和陈桃被安排住进顶楼的宾馆,豪华套房,专人服务,平时只有省领导才有这种资格。
  套房客厅。
  陈桃把门关好,郑学红笑道:“木压人啦,我门阔以港赠四啦!”
  “麻烦说人话,”宋维扬笑骂,“你那破粤普,估计连粤省人都听不懂。”
  “粤省人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我是说给西康人听的,”郑学红揉了揉脸,“妈的,装了大半天,舌头都捋不直了,腮帮子疼。”
  宋维扬说:“我妈和我哥已经知道了,不用再装。”
  郑学红立即笑道:“郭大姐,宋小哥,两位好!”
  陈桃也问候道:“阿姨,宋大哥,你们好。”
  郭晓兰说:“扬扬让你们费心了。”
  “没什么可费心的,他厉害得很,我们都跟着他混。”郑学红道。
  陈桃说:“是啊,他骗人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套接一套的。”
  郭晓兰道:“都是小孩子胡闹。”
  郑学红配合着笑了笑,心想:如果这也叫小孩子胡闹,被骗的那些人就连小孩儿都不如了。
  宋维扬躺沙发上,直奔主题:“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地皮、厂房、机器、商标、库存这些加起来,罐头厂的评估价是1200万。但就算对外公开拍卖,这些东西也没人肯买,等于一分钱不值。而外债呢,总共欠了银行400多万,还欠了社会上300多万。如果老郑和桃子愿意投资入股,那就先商量个股权分配方案。”
  郑学红没心没肺道:“你说了算,随便看着给就行,我相信跟着你能发财。”
  陈桃稍微犹豫了两秒钟,也点头说:“我也是。”
  “既然是合伙做生意,那就得分清楚,”郭晓兰提醒道,“两位要明白,你们一旦入股,那总共700多万的债务就有你们一份了。”
  “我知道,但我相信宋老弟能赚钱。”郑学红依旧笑嘻嘻。
  宋维扬说:“我可是骗子。”
  郑学红道:“你虽然一直在骗人,但从头到尾,钱还是分得清的。就拿卖企业管理系统的钱来说,你完全没必要分给我和桃子,可你还是主动给了。”
  “是啊,虽然你满嘴谎话,但就是让人觉得可以信任,”陈桃笑着说,“反正那些钱都是骗来的,投资罐头厂赔光了,对我们来说也没有损失。”
  郑学红和陈桃的这番话,让郭晓兰瞬间无语,仿佛又回到了老公忽悠村里青年一起办酿酒作坊的那年。
  有个傻小子,把家里给自己结婚的二百块钱,连夜送到宋述民手中,欠条收据都没打一张就走了。
  还有个傻小子,偷卖了家里的两头大肥猪,死活要跟宋述民一起做大事。
  这些人,如今全进了牢房……
  郭晓兰非常担心,儿子会跟老公一样,把郑学红和陈桃也忽悠去吃牢饭。
  人格魅力这种东西,说起来很玄乎,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着。
  首先,你要办事公道,让人尊敬。
  其次,你要说话算话,让人信任。
  再次,你要才能出众,让人佩服。
  然后,你要有亲和力,让人归心。
  最最最重要的,是你要让身边的人,看到更加光明的前景。让他们明白,只要跟着你走,总有一天能够成功。
  宋维扬在特区的时候,看似除了骗人啥都没干,但把以上这些都表现出来了。
  嗯,主要还是骗人骗得太利索,完全刷新了郑学红和陈桃的三观,简直惊为天人!
  郑学红和陈桃如今还记忆犹新,宋维扬把厂长、记者和教授糊弄得团团转。最多的时候,有300多号人像小学生一样,听宋维扬讲课听得如痴如醉——那些可都是在特区闯荡的老板。
  人们总是崇拜英雄,相信英雄,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狂野的时代。
  还是拿牟其中来举例,好多青年只看了报道,就对此人奉若神明。这些青年抛家舍业,自带干粮投靠牟其中,帮他行骗的同时,还认为是在做正经生意,并且始终有一种创业的神圣感。
  在旁人看来,那些投靠牟其中的青年,已经完全疯了。
  郑学红和陈桃,也疯了,理智全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