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66

  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疯得更厉害,他叫蔡崇信。
  此人是耶鲁大学的博士,在德国工作,年薪70万美元。当他见到马云之后,也不知被灌了什么迷魂汤,竟辞去国外高薪职务,千里迢迢跑来投靠,帮着马云注册公司,每月只拿500块人民币的薪水。然后他牵线搭桥,为阿里争取到第一笔5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接着又是2000万、8000万……
  如果没有蔡崇信的加入,阿里巴巴很可能都撑不过网络泡沫,更别谈什么融资上市了。
  每个成功人士的身边,都会聚拢一些这样的疯子。说得更高大上一些,这叫贤臣遇明主。
  失败了,万事皆休,就像跟着宋述民创业的那些老哥们儿,一个个都得蹲班房吃牢饭。
  成功了,传为美谈,阿里的十八罗汉即为典型。
  史育柱为什么被视为商界传奇?
  因为他两样都经历了。
  几年时间,史育柱身家数亿,身边的创业伙伴风光无限。一朝破产,史育柱债务缠身,而他的核心团队竟然没散,甘愿跟着他一起跑路躲债,发不出工资也不离不弃,最终奇迹般的东山再起——搞得就像刘备一样,寄人篱下、东躲西那个和谐藏,却始终有一帮文臣武将衷心辅佐。
  “你们打算投资多少?”宋维扬问。
  郑学红说:“50万吧,我要留十几万在家里,就算失败了也有条退路。”
  陈桃说:“我在特区赚了19万,4万给父母和弟弟,剩下15万全部投资罐头厂。”
  宋维扬转头对宋其志说:“我加上那辆公爵轿车,一共投资100万。大哥,罐头厂在你名下,你说该怎么分配股权。”
  “小弟,还是你来分吧。”宋其志无比为难。
  罐头厂的资债相抵,拢共也就剩500万。如果以这个数目按比例分股,那肯定对不起郑学红和陈桃的付出,因为罐头厂的实际情况太糟糕,明摆着坑人钱。而且人是宋维扬带回来的,宋其志不好说话,也容易得罪这两个人。
  宋维扬说:“这样,我占股60%,我哥占股18%,老郑占股16%,桃子占股6%。”
  “可以!”大家竟然一致同意。
  宋其志是无所谓,反正控股的是亲弟弟。郑学红和陈桃则无条件信任,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宋维扬的发展计划,反正能赚钱就是了——要是罐头厂不能赚钱,马博士那么聪明,肯定留在特区继续骗啊。
  虽然没人反对,但宋维扬还是解释了一下:“股权这个玩意儿,在创业初期绝对不能分散。一旦股权分散,必然群龙无首,中小规模的公司没一个能做长久,玩分股那是大公司才拥有的权力。”
  郑学红道:“你别说那么多,直接讲怎么搞就是。”
  宋维扬道:“接下来几天,老郑和桃子装样子考察罐头厂,然后以回港调集资金的名义离开,各自回家把钱带来。我去联系玻璃厂和包装箱厂,重新制作新品罐头的包装。大哥,你去联系经销商,把库存积压的罐头搞有奖销售,中奖率最好能有三分之二,让那些不想买罐头的都贪小便宜来买。尽量去库存,回笼资金!”
  宋其志道:“经销商手里的货怎么办?那些货不处理妥善,他们是不肯合作的。”
  “照样有奖销售,经销商赔的钱,算在我们罐头厂头上,但前提是要先欠着。”宋维扬说。
  宋其志感慨道:“你这样搞,隔壁县市的罐头厂都要被弄破产,简直太狠了。”
  “我管他们死活。”宋维扬冷笑道。
  三分之二的中奖率,比半价销售还可怕。如今罐头产品的价格本来就一降再降,利润奇低,宋维扬的做法,已经完全算赔本买卖,附近市县的罐头厂全得死。
  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尽快去库存,增加现金流。
  郭晓兰看着儿子的一系列表演,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老公,颇为欣慰,突然问道:“我呢?你给我安排了什么工作?”
  “妈,你的任务最重,你负责梳理咱家以前的关系网。不用让他们帮忙,至少也要防止有人捣乱,特别是官面上的阻力。”宋维扬郑重道。
  整个容平市,并非范正阳一个人说了算,新任市长在省里的背景太硬了,宋述民就是这样栽下去的。
  在新市长上任之前,曾经是市长的范正阳,已经和宋述民联手扛走了一任守旧书记,上面的大佬对此非常不高兴。
  这里面水太深,不好细说。
第031章
新品方案
  别看容平市又偏又穷,这里可是有一所大学的。
  60年代,随着一家央企的迁入,这里莫名其妙就设立了一所工业学校,当时还只是某知名理工大学的西南分院。
  改革开放之后,学校数次改名,现在叫做西康轻化工学院。再过十年,它还会兼并几家大专和中专,最终定名“西康理工学院”,成为一所还算可以的二本院校。宋维扬穿越那会儿,学校正在申请改“学院”为“大学”,年年申请,皆不通过。
  暑假就要结束了,有些新生已经迫不及待来学校报到。
  宋维扬拎着一瓶茅台,来到学校的教职工大楼,寻着门牌号敲响房门。
  一位老太太开门,疑惑道:“你找谁?”
  宋维扬笑着说:“你好,我找梁教授。”
  “你是老梁的学生吧,快请进,”老太太转身又冲屋里喊,“老梁,你的学生来看你了!”
  客厅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半蹲着练气功。
  他双手按于丹田,虚揉十几圈,然后慢慢抬深至胸口,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练完这一式,他又走到桌前,翻阅桌上的书籍,回去继续修炼,对宋维扬说:“坐吧,有什么事等我收功再说。”
  宋维扬定睛一瞧,只见书籍封面上写了三个字:金丹功!
  这年头的气功很厉害,有大师一发功,就能摧毁爱国者导弹,还能让美国的卫星掉下来,连大兴安岭的火灾都是用气功灭的(斜眼笑)。
  梁教授功行一个周天,终于停下来,问道:“你是今年的新生?”
  宋维扬笑道:“梁教授你好,我是市罐头厂的股东,宋维扬。”
  “哦,宋述民是你爸啊,快坐!”梁教授变得更加热情。
  西康轻化工学院有个专业叫“工业设计”,梁教授就是资深人士。他以前是搞雕塑的,不知怎么就成了工业品设计专家,宋家有两款白酒的酒瓶就由此人操刀。
  宋维扬把茅台酒往茶几一放,又拿出5000块钱和几张图纸说:“罐头厂准备设计新包装,大致方案我已经有了,但细节还需要梁教授雕琢。”
  “我先看看。”梁教授把钱支到一边,直接拿起图纸。
  宋维扬的绘画功底很烂,瓶子画得歪歪扭扭,更没有具体的参数,只能在旁边附加文字说明。
  在梁教授看图纸的同时,宋维扬解释道:“梁教授,我打算做三款罐头瓶。第一款名叫‘水杯罐头’,吃完罐头可以直接用瓶子当水杯用,瓶口还有绳索拉手,这款的瓶子要设计得便于用手抓握,而且要结实耐用,最好还能设计防烫网罩。第二款名叫‘七巧杯’,用于送礼,七个杯子为一套,要小巧,但不要太结实,吃完罐头可以用来装味精、食盐、辣椒面等等,每个杯子需要附带一个玻璃勺。第三款名叫‘千纸鹤’,罐头瓶可大可小,但要精致时尚,年轻人可以用来存零钱、放千纸鹤、放纸星星。”
  梁教授突然扭头看了宋维扬一眼,笑道:“你们宋家的人,个个脑子都好使。这三款罐头一推出,肯定能打开销路。”
  “梁教授过奖了。”宋维扬谦虚道。
  接着梁教授又大摇其头,吐槽道:“就是画画太难看,跟幼儿园的小朋友涂鸦一样。”
  宋维扬说:“所以才要请梁教授操刀。”
  梁教授扶着眼镜说:“下个星期再来,我跟你一起到玻璃瓶厂做样品。”
  “那就拜托梁教授了,我先告辞。”宋维扬起身说。
  1993年的中国罐头市场,其实并没有彻底死去。
  广大乡村和小县城,还有许多消费者用罐头送礼,但基本上只有春节、中秋等大节日才好卖,而且还会被麦乳精之类的商品抢市场。
  小型罐头厂的困境在于,竞争者太多了,基本上每个市都有那么一家罐头厂。而随着欧美反倾销,原本赚足外汇的大罐头厂,纷纷把目光聚焦到国内,逼得小型罐头厂难以生存。
  再过几年,中国的小型罐头厂至少会倒闭90%。到了2000年左右,国内的小型罐头厂近乎绝迹,只有少数积极创新的能够生存下来。
  宋维扬打算推出的三款罐头,就是创新之作,而且还要分批推出。
  首先推出的是水杯罐头,这年头的人们喜欢随身带水杯。把罐头瓶做得结实点,美观点,再配上绳索拉手和防烫网套,绝对比专门卖水杯的更受欢迎。而且还能满足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水杯买了,罐头吃了,岂不是比直接买水杯更划算?这款罐头,面向全市场,老少皆宜,城乡通吃。
  其次推出的是千纸鹤罐头,主要目标市场为城市年轻消费者。瓶子美观时尚,可以放在写字桌上当笔筒、当小花瓶、当储蓄罐,还可以拿来放纸折的千纸鹤和星星。
  最后推出的是七巧杯罐头,一个大礼包装七瓶小罐头,专用于送礼。其实罐头作为礼品,很多时候留着不吃,你送我、我送你,各种转送,有时候转送两三年才开罐吃掉,大大消耗了市场需求量。而这种七巧杯罐头的瓶子,却可以作为装食盐味精等佐料的器皿,还配有玻璃勺,以及精品包装。这就能导致两个结果,第一,送礼的觉得很有面子,从而无视其他送礼商品;第二,收礼的觉得很有使用价值,有可能当天就开罐。
  宋维扬满肚子坏水儿,他特地让梁教授把七巧杯设计得不那么结实,磕磕碰碰打坏了最好,咱换新的,年年收礼都换。
  水杯系列和七巧杯系列,都不需要怎么运作,很轻松就能成为爆款。可惜生意场上跟风严重,用不了多久,市面上就会出现同类产品。
  最被宋维扬寄予厚望的,还是千纸鹤系列,可以培育年轻消费群体,并打响罐头厂的时尚品牌——在食品饮品行业,品牌效应,很多时候比口味更加重要。
  但千纸鹤系列罐头必须炒作,必须花钱砸广告,才能给它赋予文艺、爱情、小资、时尚等标签。到那个时候,人们买的不是罐头,而是情怀,畅销一二十年都有可能。
第032章
否极泰来
  城郊,筒子楼。
  宋家已经被赶出了酒厂职工小区,现在住罐头厂的工人宿舍。
  相比起村里自建的小洋房,以及酒厂分配的200平米大宅,筒子楼的情况可就差了许多。
  两室一厅加厨房,总共只有60多平米,厕所需要跟几户邻居共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