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566

  得,有了这句话,请姜文拍广告的事情就妥了,都是京圈的老伙计,必须给这个面子。
  马巍都好奇道:“你究竟拍了什么东西?居然审好几次都没过。”
  姜文起身把胶盘挂到放映器上:“你自己看看吧。”
  这是原始剪辑的毛片,还没有加配乐和字幕,但内容已经跟成片没啥区别了。
  三人也不聊别的,就静静坐着把片子看完。
  马巍都感慨道:“老姜,你这片子厉害,能过审才见鬼了。”
  姜文则显得有些激动:“我就不明白了,有什么不能过审的,还说我抹黑了中国人民!宋老板,你说那些审片的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宋维扬笑道:“你这片子,有没有丑化国人我不知道,但肯定涉嫌美化日军。”
  “我美化小鬼子?”姜文气乐了。
  宋维扬道:“你可以去翻各地的县志,日军在中国农村的所作所为,可没有这片子里那么讲规矩。特别是片中的时间段,应该刚打完豫湘桂战役不久。日军为了打这场仗,把后方能抽调的粮食和弹药都抽走了,日军的非一线部队过得连八路都不如,只能靠抢劫或交易过日子。不管是后方还是前线,但凡有日军的地方,在这个时间段,中国村落肯定都被抢过粮。而只要抢粮,就不单纯是抢,还附带烧杀淫掠。当时沦陷区农村是什么情况呢?第一,日军占优,无恶不作;第二,我军敌后势力占优,日军惨得出来讨饭吃。不可能有你片中的这第三种情况。”
  姜文愣了愣,没想到宋维扬会说出这种观点。
  宋维扬道:“所以,当我了解了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再来看你这部电影,就感觉非常别扭,只能当成一部纯粹的寓言故事。”
  “宋老板对抗战历史很了解?”姜文问道。
  “喜欢看杂书,”宋维扬说,“我女朋友曾经研究过一段时间抗战文学,我跟着看过不少当时的资料。当然,是我太吹毛求疵了,电影没有必要那么较真。但我这人就喜欢较真,比如日苯那部《萤火虫之墓》,国内好多影评人都说是反战电影,奉其为中日友好的杰作,甚至不少人还说看哭了。哭个屁啊,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就知道,《萤火虫之墓》的导演用心险恶,那就是一部反战败的电影。反战败,不是反战!”
  “有点意思,你跟我接触过的其他商人不一样。”姜文笑道。
第451章
历史顾问马博士
  姜文忙活一个通宵,都还没吃早饭呢。他把胶片给锁了,开车带宋维扬和马巍都来到个早餐店里,一边吃东西一边跟两人聊天。
  “拍广告没问题,一句话的事儿,”姜文嚼着大包子说,“广告费50万就够了。”
  宋维扬笑道:“是广告代言,有时候还要出席商业活动。”
  姜文豪爽道:“都可以,做活动时,提前知会一声。”
  “我就不讲什么感谢的话了,”宋维扬掏出名片道,“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直接给我打电话。”
  “痛快,”姜文随手把名片放进衣兜里,又道,“你说我涉嫌美化日军,那你可真没把我的电影看明白。我是把中日双方都放在一个水平线上,展现的是特殊环境下的人性。这部片子不讲历史,也不讲战争,只讲人性。”
  宋维扬说:“但在特殊环境下,有些人已经没有人性了。”
  “不,”姜文摆手道,“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只不过被什么东西隐藏了。就像片中的花屋小三郎。他刚开始一心求死,这就是违反人性的,是战争洗脑的结果,后来的贪生怕死和恩将仇报,那才是真正的人性。”
  “同意,”宋维扬点头说,“但我讲的美化日军,是这部片子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不对。如果放在1940年到1943年之间,我是信服的,1944年就很有问题了。”
  姜文啃着包子道:“你继续说。”
  宋维扬道:“电影一开场就展示‘亲善’,而且地点发生在华北地区,这确实真的存在过。日军为了长久统治,甚至还在华北搞过农村合作社,提供低息贷款给农民买种子、化肥,帮助农民兴修水利工程等等。按照日军的政策,华北农民甚至连打井,都可以向合作社申请‘井贷’。”
  “还有这种事?”马巍都非常惊讶。
  姜文笑道:“农民恐怕拿不到钱吧。”
  宋维扬说:“不错,农民一分钱都见不到,这些钱直接被伪政府、伪军、新民会贪污了,连基层保甲长都没机会克扣。而且农民加入合作社,还必须缴3块钱会费,华北连年大灾,农民哪里还拿得出钱?只能被逼着卖儿卖女。也就是说,日军所谓的亲善政策,成了伪政府的残民利器。”
  姜文摇头苦笑:“黑色幽默。”
  “日军的这种亲善政策,其实是为了掠夺战争资源,”宋维扬说,“他们恨不得中国农民多种粮食、多种棉花,为此不惜帮助农民兴修水利。一旦到了粮食和棉花的收获季节,立即就暴露出本性,这些作物必须统收统购,跟直接抢劫没什么区别。农民破家纳粮还好,如果敢抗税抗征,日伪军进了村子就是无恶不作。”
  姜文道:“这跟我的电影没有冲突吧?”
  宋维扬道:“我刚才说的这些,都是日军在1944年以前的政策,那个时候日军还能撑下去。而到了1944年,史迪威不顾中国抗战局势,强行把用于国内的物资,全部调去反攻缅甸,造成国军的豫湘桂大溃败。日军同样如此,虽然取得豫湘桂战役的胜利,但却抽空了华北的兵力和物资。日军在豫湘桂占领的地盘越大,需要的兵力和物资也就越多。我用做生意来比喻,当时日军等于抽调了所有的流动资金,拿去投资新公司的固定资产,直接陷入经营困境,离破产倒闭已经不远了。”
  “这比喻真是……形象。”马巍都笑道。
  宋维扬说:“《鬼子来了》这部电影就是发生在这种时期的华北,实际情况是,日军已经没有兵力下乡,只能缩在各要点据守,征粮什么的全得靠伪军。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在华北已经撕破了一切伪装,根本就懒得喊亲善口号,也不再提供农业贷款。即便是华北的‘模范村’,也不可能出现日军给孩子发糖果的情况,一是懒得做样子,二是日军自己都物资不够。还有,以片中日军的精神面貌和精良装备,不可能是1944年的华北地方驻屯军,只可能出现在东北边境或豫湘桂地区,因为当时华北日军已经属于叫花子部队。你们知道,1944年华北的硬通货是什么吗?”
  “鸦片。”姜文道。
  宋维扬说:“鸦片一直是硬通货,但总得有货币啊。”
  “法币?”马巍都问。
  宋维扬摇头道:“1944年的华北,国统区发行的法币、汪伪发行的伪币都属于废纸,真正的硬通货币是我军发行的边区票,甚至连驻防日军都在使用八路的边区票购买物资。”
  “这不可能吧?”马巍都难以置信。
  “怎么不可能?”宋维扬说,“华北的物资全都被抽去豫湘桂战场了,各地驻防日军得不到任何后勤补给,只能就地征收。但当地农民已经被蹂躏整整八年,别说农民,地主都被吃空了!反而是八路的地盘在组织生产、自力更生,驻防日军所需的粮食、棉花、食用油等等物资,都需要向八路那边购买,而八路只认自己的边区票。于是,八路就可以拿着边区票,向日伪购买药品、军火,买着买着,游击队就变成了野战军。”
  马巍都问:“日军还向八路出售军火?”
  宋维扬笑道:“饿慌了啊,除了大炮坦克飞机,日军连重机枪、迫击炮都卖。反正他们只防守据点,其他地方都放弃了,八路买了机枪也攻不下城市和碉堡。到这个时候,八路游击队已经开始成了野战军,而日军则从野战军变成了防守部队。你们想想看,日军已经抢粮都抢不到了,当时华北的农民该有多惨?这部片子里的中国农民,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了。而日军也太规矩了,他们要是有糖果,自己就吃了,还会给中国小孩?1944年的华北,没有中日亲善,他们已经懒得做样子,或者说没有经费物资做样子。而当时华北的伪军和伪政府,也不把日军当回事儿,一心只求吃饱饭,哪会闲得蛋疼宣传亲善?当然亲善也是有的,而且是真正的亲善,比如日军诚心向农民请教如何编草鞋,他们已经穷到没鞋穿了。所以,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很别扭,因为故事的环境背景有问题。”
  “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马巍都笑着说,“电影不能这么看,否则全是假的,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宋维扬点头说:“我确实是吹毛求疵,《鬼子来了》是一部好片子。”
  姜文挠着头皮,郁闷道:“我被你说得都泄气了。”
  马巍都乐道:“老姜下次再拍抗战时期的电影,干脆请宋老板来当历史顾问算了。”
  “哈哈哈!”宋维扬大笑。
第452章
傲慢与偏见
  宋维扬说什么游击队靠做买卖变成野战军,当然是在讲笑话。
  真正的情况是,日军在豫湘桂大胜之后,后方空虚,无兵无粮,缺乏弹药,被迫放弃一些不重要的地盘。
  而国共的敌后部队趁机收复失地,并大肆破坏交通补给线,导致日军的后勤直接瘫痪。国军的敌后部队还比较“稳健”,八路和新四的反攻则直接打疯了,甚至开始不断攻打防守相对薄弱的县城,并从伪军那里缴获大量装备——伪军各种成建制投降。
  直至1945年,也就是《鬼子来了》的后半段,华北日军只能收缩到重要据点,许多紧挨八路地盘的小县城,其驻防日军根本不敢出城。他们只能通过伪军征集粮食,而伪军也懒得去乡下抢粮,直接出售武器和药品换取边区票,再拿边区票到八路那里买粮,顺便还可以吃点回扣(斜眼笑)。
  姜文和马巍都虽然都是大院子弟,从小对抗战历史耳濡目染,但宋维扬说出的许多信息,他们还真是第一次耳闻。比如宋维扬所说的日伪农村合作社内容,就出自于《开发与掠夺——抗日战争时期日苯在华北华中沦陷区的经济统制》,这书1998年才第一次印刷,是王士花博士在日苯查阅大量文献之后撰写的。而且书店里很少能见到,连盗版都稀缺,销量无比凄惨,宋维扬还是在复旦图书馆借阅的。
  马巍都的嘴皮子一向利索,姜文也是个爱吹牛逼的,宋维扬在早餐店里跟他们聊了半个上午。
  姜文虽然熬了个通宵剪片子,眼睛都是红的,但他却精神得很,叼着香烟翘起二郎腿。从抗战聊到现在,从国内聊到国外,吐着烟圈说:“小宋,你那本《未来属于中国》我看了,一朋友推荐的。未来属于哪个国家我不知道,但你的立场站得正,不像现在好多人崇洋媚外,也不像许多所谓的爱国分子那样盲目自大。中国人,美国人,都是人,有好有坏,有优有劣,哪里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这话在理,好坏在个体,不在国家和族群。”马巍都附和道。
  “但很多人不是这样的,他们有偏见,”姜文笑道,“比如在美国的华人,很多都是南方沿海省份过去的矮个子,于是美国人就觉得咱们中国人很矮。我前些年去美国的时候,迈克尔·道格拉斯跟我见面,第一反应就是惊讶我的个头居然比他还高,在他的认知里面,中国人就该是1米6、1米7的身高。”
  宋维扬道:“你应该跟他说,中国的高个子一般不出国,因为中国航空公司按身高来收钱。”
  “哈哈哈哈!”姜文和马巍都爆笑。
  “中国人也是这样,”姜文继续说道,“有次我去西班牙参加电影节,碰到个中国移民。那孙子大赞西班牙的海湾多漂亮,还说要带我去领略一下,说这种景色在中国绝对看不到。我就问他在国内的时候去过哪些海湾,他回答我说‘太阳岛’。你瞧瞧,青屿、三亚都没去过,他就敢笃定中国不如西班牙。这是崇洋媚外,还有自高自大的。圈内就有个铁杆爱国分子,名字我就不提了,逢美必反,逢日必骂,问题是他反的骂的都是道听途说的玩意儿,从来不去了解实情,他有机会出国都不愿亲自看看。这种自高自大,已经到了故步自封的程度。这些都是傲慢与偏见,我觉得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首先你得把傲慢和偏见放下。”
  “很难,”宋维扬摇头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傲慢和偏见,包括你我,包括老马在内。就像这次请你拍广告,公司打了好几次电话,你一共说了不到5句话,最后两次干脆直接把电话挂了。而我作为一个还算比较成功的老板,我就不免会产生偏见,下意识认为姜文这孙子目中无人,给脸不要脸嘛!我要不是亲自来京城一趟,就不知道你是因为心烦才拒绝,我就从此把你恨上了,提起你就觉得是个混蛋。这属于信息的缺失,缺乏互相之间的沟通,跟你说的美国人普遍认为中国人很矮一样。”
  姜文笑道:“但你亲自来了啊。偏见是什么?就是不想来沟通。傲慢是什么?就是不愿来沟通。显而易见,你既然来了,你就是个能暂时放下傲慢和偏见的人。”
  “我要不是认识老马,我来个屁啊,都懒得理你,直接找葛忧拍广告去了。”宋维扬毫不客气。
  马巍都凑趣说:“好险,老姜,你差点得罪了中国第二大富豪。”
  “哈哈哈!”姜文大笑。
  宋维扬说:“许多时候,人们不是不想去沟通,不想去了解,而是没有那个途径和精力。”
  “我说的就是那些有途径和精力,却不愿踏出一步的人,”姜文道,“这样的人特别多,而且非常讨厌,我不喜欢跟他们打交道。我接触过很多外国电影人,最喜欢的就是昆汀那小子,特么的跟谁都能混在一起。他那次来中国,头一天跟北电的学生喝酒吹牛逼,第二天就跟电影部门的领导瞎扯淡。当时有好多外国导演,全愣在那里摆架子,就昆汀跟谁都自来熟,没几分钟就跟中方领导称兄道弟了。然后你再看作品,昆汀的作品总是有多国元素,常常能让人耳目一新。”
  宋维扬很想问一句:昆汀那句“牛逼”是不是你教的?
  马巍都点头说:“是该多接触多交流,就跟玩古董一样。我以前只收藏家具,只对家具有研究,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接触,才能慢慢了解瓷器、钱币、书画这些。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被框死了,你得放下身段,往外踏出几步。”
  姜文指着宋维扬说:“小宋就很好,几十亿的资产,还能坐小破店里跟我侃大山。我接触过很多生意人,因为我是明星,他们才跟我客客气气,其实从头到尾都端着架子,根本就放不开。我跟他们聊天的时候也放不开,浑身别扭,跟小宋你扯淡就很舒服。今天别走,我晚上请你喝酒。现在就算了吧,我还要回去补一觉,可困死爷们儿了。”
  “好说,喝酒随时奉陪。”宋维扬笑道。
  “够讲究,”姜文起身打了个哈欠,伸懒腰道,“我回去睡觉了,晚上一起喝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