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4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7/566

  “秘书?”秘书心里有点忐忑。
  史育柱说:“就是游戏秘书,专门帮我打游戏。这个秘书要随时在我身边,我玩游戏时他不用做事,我做事的时候他帮我玩游戏。明白了吗?人品一定要可靠。”
  秘书早就习惯了史育柱的骚操作,波澜不惊道:“我明天就把人找来。”
  “好了,下班吧,”史育柱把剩下的小半瓶红酒交给秘书,“帮我放酒柜里。”
  回家又玩了半宿,史育柱早晨起床眼睛都是红的,哈欠连天的来到公司,等电梯时听到自家员工和隔壁公司的员工正在议论。
  “昨晚你上网了吗?搜狗博客知不知道?”
  “怎么不知道?我昨天正在泡论坛,被网友发链接拉过去的。啧啧啧,宋维扬可真是厉害,博客上有一堆富豪在挺他。”
  “你们说这件事是真的假的?不会是宋维扬在商界面子大,请了一堆老板给他撑场子吧?”
  “难说。”
  “我也觉得玄乎。当时宋维扬还不满18岁,给一堆创业者讲课,居然教出好几十个富豪。”
  “也是有可能的。我看网上的一些人说,各大名校的MBA班,现在都还采用宋维扬的《企业家精神》做教材。人家在读本科的时候,就被特聘为工商管理硕士讲师,专门给复旦MBA班的学生上课。那个时候他也才20岁,听他课的学生都30多岁了。”
  “你们都被转移注意力了啊,这件事的起因明明就是宋维扬搞诈骗。”
  “诈骗怎么了?有本事你也17岁去诈骗啊,谁骗谁还不知道呢。而且人家宋维扬根本不叫诈骗,他给的东西都有用,不然怎么可能有公司花5万块钱买个奖杯。你以为那些公司的领导都是傻子?”
  “话说,现在都还有卖假奖杯的,宋维扬在这一行应该是鼻祖吧?”
  “肯定是开山祖师,什么事情都只有第一个吃螃蟹的赚得最多,现在卖假奖谁敢卖5万块一个?”
  “我当时就觉得宋维扬的创业经历有问题,他家的罐头厂都被人追债了,工人也闹着要发工资。在他爸坐牢的情况下,他一个高中生怎么可能说服工人开工?他连进原材料的资金都拿不出来!现在就对上号了,这人用骗来的钱做的启动资金。”
  “我倒是喜欢现在这个版本,以前宋维扬的创业故事太假了,就是那种……对,心灵鸡汤,一看就是《读者》风格。现在的宋维扬才叫传奇,17岁因为家庭变故,被逼得跑去深城行骗,用诈骗的钱创业,居然一路发展成中国首富。”
  “对,比你们公司的史总还传奇。”
  “啊,老板,你也在啊。”
  “……”
  史育柱由于熬夜,眼睛里全是血丝,此时戴了一副墨镜。其他人都面向电梯,而且聊得起劲,居然没有注意到后面的史育柱,直至进电梯时才被人发现。
  来到办公室,秘书立即进来,搞完日常程序后说:“老板,你要的游戏秘书已经物色好了,一共找了三个,什么时候叫来面试?”
  “先不急,”史育柱问,“你昨晚回去有上网吗?知不知道宋维扬的事情?”
  秘书拿来一份报纸说:“我没上网,但这件事登报了。”
  昨晚许多报社的编辑和记者,都被从床上叫起来换稿子,关于中国首富的大新闻可不能拖到下一期去报道。
  史育柱还没翻开报纸,就看到头版的导读标题:《中国首富宋维扬被质疑诈骗,数十位学生富豪集体发声》。
  由于发稿时间紧迫,新闻里没啥新鲜内容,都是从网上汇总而来的讯息。
  史育柱抽着烟把报纸看完,啧啧称奇道:“这他妈是真牛逼!”
  放下报纸,史育柱给铁哥们儿四通段总打电话:“老段,看今天的报纸没有?”
  “你说宋维扬吧?”段总笑道。
  “对啊,就是他,”史育柱说,“我能东山再起,都自认为很厉害了,而且还有一些运气因素。这个人简直就是妖怪,搞诈骗都能玩出花来,我17岁的时候还在傻读书呢。”
  段总调侃道:“首富嘛,怎么也要与众不同一些。对了,《晨报》还拿你跟他做比较,你们都是青年创业偶像,而且都经历过大变故。”
  史育柱说:“几年前我见过一次宋维扬,他主动来我公司,想要买我手里的民生银行股份。说实话,当初我还有点看不起他,一个做饮料的年轻人,名气都是被媒体吹出来的。现在有点后悔了,该卖些股份给他,顺便结下点交情。”
  段总说:“宋维扬现在是‘希望系’的中坚主力,不声不响成了民生银行第三大股东,这家伙的眼光是真好,提前几年就在布局。今天好几个朋友给我打电话,问我认不认识宋维扬。我认识个屁啊,张旋龙倒是跟宋维扬关系好,但我已经跟张旋龙闹翻了。”
  “宋维扬那些学生,你有认识的不?”史育柱问。
  “你是觉得那些人都是给面子帮宋维扬站台的?”段总笑道,“刘知雄这人我知道,他是做电子产品配件的,已经在谋求上市了。他的性格不会轻易帮人站台,应该真的听过宋维扬讲课。再说了,宋维扬的面子再大,也不可能跨了那么多行业。他那些学生,做啥生意的都有。”
  在电话里聊了一阵,史育柱又跑去逛论坛和博客。
  天涯论坛被顶得最高的一个帖子,标题赫然是《好想回到八年前,花500块钱听宋维扬讲课,这样我可能现在就是公司老总了》。
  还有网友在这个帖子里问:“现在听宋维扬讲课要多少钱?”
  有人回答:“500万都不可能,那只是人家的零花钱。”
  立即有人调侃:“所以说,当初花500块钱听课的家伙,不管现在成功还是失败,理论上都已经赚到了好几百万。”
  一帮子无聊透顶的家伙,居然在网上复盘宋维扬的诈骗过程,把于杰文章里漏掉的细节全部脑补上。
  还有个自称是《羊城晚报》的记者,开通博客写文章说:“这个事我比较清楚,事实上我们报社很多人都知道,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报道而已。《羊城晚报》是一家报道此事的媒体,当时派去采访的是高记者,这位高记者已经辞职多年了,同去的还有中山大学一位管理学院的教授、几个地方部门的官员。宋维扬当时还是高中生,自称是20多岁的港城博士,把记者、教授、官员和那位厂长骗得团团转,所有人都信以为真了。现在那些骗子都不专业,宋维扬当初行骗的时候,软件硬件找不出一丝漏洞,招商局那边都吃了个哑巴亏,还因此真的创建了私发会……顺便一提,那位高记者采访完宋维扬之后,回到报社推崇备至,甚至还想做追踪报道。后来也因为这件事,高记者在报社沦为笑柄,这才辞职跑去外地工作。”
  知情者的爆料,更加点燃了网友热情。那个记者在网友的追问之下,把自己所知道的细节全说出来了,顺便还添油加醋的吹嘘一番,把网友们看得是如痴如醉,佩服得五体投地。
  大家一致认为,做骗子做到这个境界,已经脱离了骗子的范畴,达到了至高境界。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史育柱不亦乐乎的浏览着帖子,居然半上午就这样混过去。等他回过神来,立即扼腕叹息浪费时间,连忙登陆《传奇》一直玩到吃午饭。
  嗯,史育柱的游戏ID是“收礼只收脑白金”……
第539章
谁还没点黑历史?
  华中,某私企。
  正是中午休息的时候,邓新华面前摆着一张报纸,周围挤满了同事。他骄傲的挺直腰杆,手指敲打着桌子,用俾睨万物的眼神扫视众人,得意道:“我一直说我认识宋维扬,当初在深城跟他拼过桌做生意,你们还不相信。现在信了吧!报纸上都登出来了,宋维扬在开公司之前没去盛海,去的就是深城。他化名为马博士,做的是无本生意,当初他还要叫我一声邓哥!”
  小年轻们一脸崇拜,中年员工则面带鄙视,但都聚精会神的听着。
  一个员工道:“邓大哥,宋维扬是怎么搞诈骗的,你就详细说说呗。”
  “诈骗?那怎么可能是诈骗!”邓新华慢悠悠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才继续说话,“我跟你们讲啊,宋维扬的身份是假的,卖的奖杯也是假的,但人家肚子里的货是真的。那奖杯、那获奖证书,做得比真的还真,企业买回去一宣传,销量蹭蹭的就往上涨。你们是没听过他讲课,我站在外边儿听了两节,讲的那是真好,属于做生意的绝世秘籍……”
  突然有人打断,调侃道:“老邓,你既然听过宋维扬两节课,现在怎么跑来公司收发室打工了?应该变成大老板才对。”
  邓新华颇为郁闷的瞪了那人一眼,也不提自己当初也是给人打工,吹牛不打草稿道:“我毕竟是站在外边旁听的,跟宋维扬的正式学生还是有差距。但我肯定学了人家宋维扬几招,半年时间不到,我的公司就从一张桌子,发展到两间办公室。到98年的时候,我已经是百万富翁了,遇到亚洲金融风暴才破产的。那属于大环境不行,我比较倒霉,欠了一屁股债只能来私企干活。”
  人事部门的一个员工立即拆穿:“不对啊,老邓,我记得你以前是下岗职工。”
  邓新华面不改色心不跳,品着茶水说:“你一个年轻人懂什么?伟人当年号召下海,是可以在单位留职的。我当年在国营厂子也算小领导,符合留职下海的标准,一边做生意一边拿工资的当年多得是。”
  又有人问:“那宋维扬怎么跟你拼桌子?”
  邓新华咳嗽两声,指指茶杯,立即有人倒水。他接着说:“当时特区的写字楼紧张,有钱都租不到,许多公司都只有一张桌子,我那家公司也只有一张桌子。宋维扬当初多落魄啊,还有刘主任和陈秘书,哦,就是郑学红和陈桃。他们三个都是穷光蛋,到特区以后已经没剩几个钱了,做奖杯和假证也要钱了,所以连一张桌子都租不起。还是宋维扬脑子灵光,不然人家怎么能当上首富呢?他就跟我打商量,说要跟我合租一张桌子来办公,还要分担一半的租金。我当时又不缺钱,一眼就看出这小子不简单,立即就同意了,都懒得找他要租金!”
  “这么说,你还是宋维扬的恩人,他就没有报答过你吗?”有人问道。
  邓新华神秘莫测的笑了笑:“施恩不望报嘛,我又不是那种小人。我跟你们说啊,我现在要是跑去喜丰公司,只要能见到宋维扬、郑学红和陈桃其中一人,他们至少都会给我100万。可惜联系不到,人家都是大忙人。当初马博士突然失踪,多少学生找他啊,真的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还有那个陈桃,她的假名字叫陈梦希,当年一口一声邓哥的叫我,现在人家都成喜丰的C啥O了!唉,人生就是这样变幻莫测,今后的事情谁都料不到。”
  一直到了上班时间,邓新华的牛逼才吹完。
  很快,公司老总的秘书亲自来到收发室,把邓新华请去见老板。
  老总和颜悦色地问:“听说你认识宋维扬?”
  邓新华稍微有些忐忑,但还是硬着头皮说:“我当时在深城下海做生意,宋维扬没钱租办公桌,就跟我拼桌合租了半个月。”
  “你以前是做生意的?”老总问道。
  邓新华又把牛逼吹了一遍,这些内容他已经说利索了,甚至能够骗到自己,恍惚间他真以为自己曾经发过财。
  老总又随便问了些生意上的事情,结果这家伙说得颠三倒四,一看就是生意场上的外行。老总顿时板起脸:“说老实话,不然直接给我滚蛋!”
  邓新华瞬间被打回现实,只能把以前的经历都讲出来。
  老总大喜:“宋维扬还真跟你拼过桌子啊!这样吧,收发室的工作我让别人来做,你以后专门跟我出去应酬吃饭,不管是遇到领导还是别的老板,就专门给他们讲宋维扬的事情。我一个月给你开3000块工资,讲得精彩我再给你发奖金。这工作轻松得很,你愿不愿意?”
  “愿意,愿意!”邓新华小鸡啄米连连点头。
  从此之后,这位老总每次有饭局都会带上邓新华,然后给人介绍说:“这是宋维扬在深城捞钱时的同桌,对那位宋老板熟悉得很,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随便问他。”
  也就那么翻来覆去的一套说辞,这位老总居然在当地混得风生水起。各级官员和商界同行都乐此不疲,听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各自回去应酬时也当做谈资来吹嘘——用来活跃气氛和拉进关系很有效果。
  ……
  关于宋维扬“传奇”经历的报道,热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牟其中用罐头换飞机。甚至还犹有过之,毕竟宋维扬已经跻身中国首富,一举一动都会放在聚光灯下供人审视,更何况还是这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行为。
  在一片惊叹和佩服的声音当中,当然也少不了质疑和攻击。
  好在喜丰公司一直跟媒体关系很好,每年的公关费用就要撒一大笔。而且宋维扬也颇受官方认可,各大官媒并没有站出来声讨,仅有一些迫切需要销量的小报在蹦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