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566

  钟大华道:“他又怎么知道?”
  那人说:“整个简州才多少公用电话啊,几百号人守着打,早就传开了!”
  汤勇突然出声:“不是,他们怎么知道《焦点访谈》已经派记者了?人家是中央台的节目,不能一打电话就来啊,就算来了也不会随便告诉谁。”
  那人哭丧着脸说:“他们太缺德了,几百号人守着几百台电话,从早上一直打到晚上,一直不停的按复拨键,听说把《焦点访谈》的接线员都搞疯了。几个接线员全都去看了精神科大夫,靠吃安眠药才能睡着,说梦话都在喊三叔你的名字。”
  “还能这样的?”钟大华目瞪口呆。
  汤勇愣了半天,终于憋出几个字:“这他妈真是人才!”
  “可不是嘛,谁能干出这种缺德事啊。”那人赞同道。
  钟大华突然咆哮道:“肯定是宋维扬,那小子鬼得很,只有他能想出这种馊主意!”
  汤勇连忙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那人说:“从他们打电话那天算,已经快一个月了。”
  “不行,我得赶紧回厂里,谁敢在记者面前乱说老子弄死他!”钟大华立即小跑着离开。
  汤勇心想:恐怕已经来不及了,这回钟大华肯定要栽。
  那可是《焦点访谈》啊!
  不行,得赶快去找宋维扬合作,大不了少要点股份,否则这次屁都捞不着。还有,省里那边应该收线了,不能再蹚这摊浑水,别吃不了猪肉还惹一身骚。
  汤勇拿出大哥大,拨通号码,边走边说:“袁哥,嘉丰酒业的生意别做了,赶快收拾干净首尾,把咱们摘出来……怎么回事?我刚收到消息,《焦点访谈》已经派出记者暗访,专门调查嘉丰酒业改制的事情……千真万确,不是闹着玩的……我马上去找宋维扬,咱们顺手推舟,帮着宋维扬兼并酒厂。这次算平等合作,股份可能拿不到多少,就当交个朋友吧。这小子太损了,有前途。我跟你说啊,他雇佣了几百号人,每天不停地给《焦点访谈》打电话举报,把人家节目组的热线都给整崩溃……行,就这样,我一定跟他谈好合作。”
  汤勇快速赶到喜丰公司,然后被告之,小宋厂长昨天就坐火车去复旦大学报到了……
第108章
老将出马
  钟大华这个人怎么说呢?
  他卑微的时候像条狗,愚蠢的时候像头猪,跳反的时候像毒蛇,贪婪的时候像饿狼。真正感受到危险,他又变了……
  当确定《焦点访谈》已经派出记者暗访后,钟大华立即把开在外地的两家销售公司给关掉,所有库存的白酒全部转移。家里的高档电器全部清空,不知从哪里淘来二手破电视、二手破冰箱装穷。随即,他又让三个当副厂长的亲戚秒办病退,将跟他没有亲密关系中层干部提拔上来。然后,他宣布给全体工人发奖金,并成功制造了一起小火灾——酒厂的账目给烧个精光。
  一连串操作,看得不知底细的酒厂职工莫名其妙,都在猜测钟大华到底又抽什么风。
  最后,钟大华选择装死。他买通医生,在自己胸口贴箔片,检查出肺部、胃部、心脏有多处阴影,同时患了好几种癌症,直接趟医院里不肯再露面。
  如果只是虚惊一场,钟大华就说是医院误诊,继续回来当厂长。如果真的大难临头,只要不判死刑,他还可以保外就医,甚至能够一天牢房都不用蹲,捞到的钱足够他滋润半辈子了。
  酒厂办公室主任邵卫东虽然不明就里,但也猜到钟大华肯定要倒霉。
  正在考虑该怎么操作的时候,邵卫东突然接到宋其志的电话,把前因后果知晓个透彻,并愿意充当宋家最忠诚的狗腿子。
  一番串联,邵卫东带着老厂长陈忠华直奔市长办公室。
  陈忠华是酒厂十年前的老厂长,大概在1985年的时候,当时还不是厂长负责制,他跟厂x书记闹矛盾,被调往政协部门当中层领导直至退休。
  这些年,他一直关注着酒厂的发展。
  当酒厂被厂x书记搞得乌烟瘴气的时候,陈忠华痛心疾首,各种批评告状;当宋述民决定兼并酒厂的时候,陈忠华积极响应,分文不取的帮忙跑路子;当宋述民想要把酒厂股份私有化的时候,陈忠华又是第一个反对的,多次臭骂宋述民是白眼狼;当钟大华在酒厂胡作非为的时候,陈忠华又三天两头实名举报,拖着病体去省里上访。
  从头到尾,真正大公无私的人,就只有陈忠华一个!
  解放前,陈忠华16岁就进厂当学徒。他在这里娶妻生子,他在这里入党提干,酒厂就是他的家,是他一生魂牵梦绕放不下的存在。
  黄运生去年就接待了陈忠华好几次,不接待不行,一个半截入土的病老头,天天守在市政府门口,万一倒那儿死了怎么办?渐渐的,黄运生开始了解陈忠华的事迹,并打心底被这个老干部所感动。当然,也仅仅是感动而已,外加表面上的尊敬。
  黄运生亲自走到办公室门口,握着陈忠华的手,搀扶着他进屋:“老厂长,医生都说了,你的病需要多卧床休息。”
  “酒厂没死,我就死不了!等酒厂哪天死了,也用不着你黄市长给我收尸。”陈忠华虽然走路都走不稳,但脾气依旧暴躁,把市长当孙子一样训骂。
  黄运生都不敢摆谱,他怕一句话不对,就把陈忠华给当场气死,苦笑道:“老厂长说的哪里话,嘉丰酒业是省里的明星企业,我不可能让它从我手里倒下去。”
  在经济挂帅、改革为重的年代,一个地方领导刚刚上任,就弄死一家明星企业,必将成为无法抹去的政治污点,基本上做到省厅级就到头了。
  换成其他破厂,比如茶叶厂吧,死十家都不被黄运生放在心上,只要能甩掉财政包袱就行。
  “哼,”陈忠华猛地一杵拐杖,不留情面道,“你黄市长的为人我知道,乌纱帽为重。酒厂肯定不会在你手里死,但活成什么样子,你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黄运生的表情颇为尴尬,说道:“老厂长你放心,我已经在考虑让喜丰公司兼并酒厂了,绝对不会坐视酒厂衰败下去。”
  “就不能不搞股份制,不搞私有化?”陈忠华道。
  黄运生说:“国企改革势在必行,这不只是酒厂的事情,全国的大环境如此。”
  陈忠华有些无奈,摇头说:“让宋家接手酒厂,我还是比较放心的,他们有那个能力。唉,这宋述民安安心心办企业多好,非要贪心,非要把酒厂变成他们家的。现在好了,宋述民自己进监狱坐牢,厂子落到了钟大华这个王八蛋手里!”
  黄运生主动认错道:“这也是我的一个失误,我看错了钟大华的为人,也高估了他管理工厂的能力。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所以我决定纠正自己的错误。”
  陈忠华颤颤巍巍坐在沙发上,用拐棍猛戳地板几下:“我是个党员,肯定要服从党的纪律,坚决拥护中央的政策。中央都说要国企改革,那就肯定是对的,我阻拦不了,也不能够阻拦。酒厂交给宋家我放心,但有一个前提,工人必须安置好!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我就吊死在酒厂大门口!”
  “一定安置好,喜丰那边已经提出了安置计划。”黄运生连忙说。
  陈忠华对一直没吭声的邵卫东说:“你来讲一下情况。”
  邵卫东连忙说:“黄市长好,我是酒厂的厂办主任邵卫东,有个消息我必须向您汇报。”
  厂办主任可是个重要职位,这人居然跟陈忠华一伙,在这种时候跳钟大华的反,让黄运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说道:“什么消息?”
  邵卫东道:“《焦点访谈》已经派出记者暗访,专门调查嘉丰酒业的改制问题。”
  “真是《焦点访谈》?”黄运生都有些慌了,比面对老领导斥责时都慌。
  “千真万确,”邵卫东说,“钟大华那几个当副厂长的亲戚,已经全部办了病退,厂里的账目也被烧了,钟大华自己装病住进了医院。”
  黄运生的脑子飞速运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会不会受影响。思来想去,他终于安心,毕竟他跟酒厂没有任何金钱往来,而且这次坚决反对钟大华收购酒厂,最多,也就是识人不明,用人用错了而已。
  邵卫东又说:“喜丰公司的宋其志副总经理找到我,说他愿意私人收购酒厂,而不是以喜丰公司的名义。这一点,酒厂的员工大部分都表示赞同,热烈欢迎宋其志先生回来领导酒厂发展壮大。我本人和一些厂里的干部,对此也是举双手赞同的,希望黄市长能够考虑一下。”
  黄运生立即明白宋维扬的打算,喜丰公司属于股份制企业,还有其他股东存在。换成宋其志个人收购,就等于是宋家独吞,但这个办法必须政府方面配合,而且还有可能要调集银行的资金完成收购。
  “老厂长是什么意见?”黄运生问。
  邵卫东笑道:“老厂长也是同意的。宋其志先生表示,将聘请老厂长担任顾问,主导负责工人的安置问题。同时,老厂长还将作为酒厂的终身顾问,为酒厂今后的发展保驾护航。”
  陈忠华虽然摆着一副臭脸,但他心里肯定高兴坏了。因为这把老骨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可以继续为酒厂效力,甚至死在酒厂的岗位上,为酒厂和全体职工奉献他忠诚的一生。
  黄运生哭笑不得,宋维扬这小子是在逼宫啊,让老厂长带着全体酒厂工人逼他配合收购。
第109章
言传身教
  跟宋维扬一起前往盛海的,还有陈桃及两位大学生。
  喜丰在浦东那边,开设了一家分厂,专门生产冰茶饮料。厂长是喜丰公司生产管理部副经理魏德雄,该厂的原生产科长被提拔为副厂长,于是问题就来了。
  魏德雄只带了几名骨干过去,分厂大致保留了原来的框架,在管理方面可谓是一塌糊涂。
  魏德雄本人也就初中毕业,管理能力一般般,但执行能力很强。他在总部已经适应了宋维扬制定的企业管理系统,到了盛海分厂完全照章而行,这当然没错,错就错在他没跟本地人搞好关系。
  各种阳奉阴违,各种暗中抵制,厂长的命令只能传递到中层干部那一级。再下面就开始和稀泥了,即便有工人违反规定,小组长也是嘻嘻哈哈,随便训斥两句就算完事儿。
  魏德雄亲自巡视工厂车间,一个星期之内辞退了十多名员工,这更加激起本地人的敌视态度。就在小舅疯狂拨打《焦点访谈》热线的时候,工厂终于出事了,被辞退和被扣薪的工人总共有80多个,集体拉横幅堵门静坐,甚至有人冲进配电房里,导致整个工厂的机器停止运转两个小时。
  魏德雄的做法并不算过分,辞退10多人,扣工资60多人而已。
  但是——
  第一,他矫枉过正了。有些只需口头训诫的行为,他为了树立威信,直接选择扣工资,这就让工人心里很不服气。
  第二,他是外地人。盛海人本来就看不起外地人,他一上任就雷霆手段,怀柔欠缺,导致原厂的干部不愿配合。
  第三,如今下岗的国企工人,还没转变过来思想,许多都把自己当大爷,实在受不了那个委屈,有人一煽风点火就要搞事。
  此事让总经理杨信颜面大失,由于魏德雄执行力超强,因此极受杨信重用,专门指派他去担任盛海分厂的厂长。现在好了,第一个月就出事,分厂管理搞得一团糟,这让杨信的面子往哪儿搁啊?
  卧铺包厢内。
  宋维扬对陈桃说:“要控制一家工厂,就要先控制干部。你现在去接任分厂厂长,手上只带去两个大学生,还有魏德雄留在那里的几个骨干。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你去接手一只部队,基层军官全是陌生人,高级军官也有一大半是陌生人。真正打仗的时候,你一个命令下去,发现军官和士兵都懒洋洋的不动,你让他们冲锋,他们就给你在战场上散步。”
  “我们有惩罚制度,同样也有奖励制度啊,为什么不能提高干部和工人的积极性?”陈桃疑惑道。
  宋维扬问:“‘移木建信’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
  陈桃还没说话,旁边的一个大学生就开始抢答了:“我知道,商鞅在秦国变法的时候,怕老百姓不相信他颁布的条令。于是,商鞅就立起三丈高的木杆,说谁能把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就奖励50金。老百姓都不相信有这种好事,但有一个人去搬了,果然获得50金奖赏。从此,商鞅的法令就得到了秦国百姓的认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