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10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9/1156

  “嗯!我知道。”刘秀伸了伸筋骨,一下子睡了这么久,刘秀颇感神清气爽。
  他出了西宫,刚走出没多远,隐隐约约听到有歌声传来。刘秀脚步顿了顿,转头问道:“张昆,何人在唱歌?”
  张昆侧耳分辨了一会,抬手向左边指了指,小声说道:“陛下,歌声好像是从建德宫传出来的。”
  建德宫,高景慧?刘秀皱了皱眉,迈步继续往前走去。他本来懒着理会,但歌声却一个劲的往他的耳朵里面钻。
  如果是他熟悉的汉乐倒也罢了,关键是,歌声的曲调很怪异,明显不是汉家的歌曲。
  刘秀停下脚步,转身向建德宫走去,同时低声嘟囔道:“她这是唱的什么鬼东西?”
  张昆笑了,向刘秀欠了欠身,紧随其后。不管高景慧唱的是什么,总之,她的确是成功吸引了陛下的注意。
  这皇宫里又多了一位聪明的女人啊!
  刘秀来到建德宫。建德宫紧挨着西宫,西宫的南面是长秋宫,西宫的东面就是建德宫。
  可以说两宫的距离,近在咫尺。高景慧经常到西宫窜门,估计也有距离太近的关系。
  看到刘秀走进来,建德宫里的内侍、宫女们皆吓了一跳,要知道天子这还是第一次来建德宫呢!
  众人正要施礼,刘秀摆了摆手,制止住他们,而后,他向坐在凉亭里,面对着宫墙,背对着自己的高景慧走过去。
  到了凉亭近前,他停下脚步,侧耳倾听。
  歌曲的歌词没有很文雅,曲调也不是刘秀所熟悉的汉曲,但高景慧的嗓音却很好听,曲调从她口中飘荡而出,仿佛泉水叮咚,让人感觉悦耳,也让人很是享受。
  等她一曲终了,刘秀站在原地,低垂着头,似在沉思,久久都是一动没动,也没有说话。高景慧也是坐在凉亭里,动也不动。
  在场的内侍和宫女们都心急不已,陛下好不容易才来趟建德宫,如果高美人抓不住这次的机会,等陛下再来建德宫,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呢。
  但他们又不敢出声提醒高景慧,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又毫无办法。
  主子得宠,他们这些内侍、宫女才会有舒坦的日子过,主子不得宠,他们这些下人,就只是宫中的一团杂草而已。
  呆坐在凉亭许久的高景慧,终于站起身形,转身打算回大殿,也就在她转身的瞬间,正好看到了背着手站在凉亭外的刘秀。
  一时间,她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中唰的一下蒙起一层水雾,眼圈湿红,颤声说道:“陛……陛下?”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代郡之难
  刘秀点下头,问道:“你刚才在唱什么?”
  高景慧红着眼圈,小声说道:“是臣妾家乡的一首歌谣。”
  刘秀哦了一声,说道:“丸都山城。”
  高景慧点头应道:“是的,陛下!”
  丸都山城又叫国内城,是高句丽的都城。直至四百多年后,高句丽才迁都平壤。
  刘秀随口说道:“调子不算好听,但你唱的不错。”
  高景慧玉面一红,小声说道:“陛下到大殿里坐坐吧!”
  刘秀想了想,正要答应,这时候,龙渊从外面快步走进来,到了刘秀身边,小声低语道:“陛下,代郡传书。”
  闻言,刘秀暗暗皱眉,对高景慧说道:“我还有事,改日再来。”说完,也不等高景慧回话,他转身向外走去。
  目送着刘秀走出建德宫,一名宫女来到高景慧的身旁,低声说道:“公主怎么让陛下走了?”
  这名宫女是高句丽人,跟随高景慧一同入宫的贴身侍女。
  高景慧无奈地叹息一声,说道:“陛下要走,我又岂能拦得住?”说完,她话锋一转,正色道:“还有,以后不准再叫我公主,要叫美人!”
  小宫女缩了缩脖子,低声应道:“是!美人!婢子知道了!”
  刘秀回到清凉殿,从桌案上拿起代郡传来的书信。
  这是一封告急书信,内容很简单,卢芳军再次侵入代郡。
  刘秀看罢,眉头紧锁,这个卢芳倒是会抓时机,偏偏赶在汉阳之战最关键的时候侵入代郡。
  翌日早朝,刘秀拿出代郡的告急书信,交给大臣们传阅。
  大臣们看罢,心头同是一沉。朝廷为了支持汉阳之战,就差砸锅卖铁了,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卢芳又再次向代郡发难,这可如何是好?
  现在李通已经巡视完黄河,回到洛阳。众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看向李通。代郡有难,朝廷肯定要出兵救援,可关键的问题是,朝廷有兵,但粮食问题怎么解决?
  李通沉默未语,邓禹抬起笏板,说道:“陛下,代郡遭受敌军入侵,不能不救啊!”
  刘秀说道:“可是,朝廷已无粮可用。”
  邓禹迟疑了片刻,转头看向李通,问道:“大司空可有良策?”
  李通看看邓禹,又瞧瞧刘秀,语气缓慢地说道:“微臣以为,朝廷可于冀州、幽州就近征粮。”
  刘秀若有所思地说道:“祭太守在辽东厉兵秣马,幽州的粮草,大多已被征调到辽东,至于冀州,又能抽调出多少粮食呢?”
  河北冀州,乃全国大州,不是说冀州的面积有多大,而是冀州的人口多,粮产丰盛。
  但冀州又是起义军的重灾区,像赤眉、铜马、青犊、尤来、五校等等,都曾在冀州出没,将冀州搅得天翻地覆,十村九空,直到现在,冀州也没完全恢复元气。
  只在冀州征粮,真是够京师军救援代郡的吗?
  李通沉思一会,开口说道:“陛下,微臣认为,从冀州可以征调到两万石粮食。”
  一听这话,众大臣皆心凉半截。只两万石粮食,充其量够十万大军吃上十天的,还不足以让十万大军从洛阳走到代郡呢。
  刘秀揉着下巴,问道:“司空,偌大的冀州,就只能凑出两万石粮食?”
  李通点点头,说道:“陛下,这已是冀州的极限!”
  刘秀扶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打仗不仅是在打人,更是在打资源,在众多的战争资源当中,粮食是最为重用的资源,可惜,朝廷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
  侯霸说道:“两万石粮食,即便再节省着吃,也只够十万将士吃半个月的。”
  从洛阳到代郡,差不多就得走半个月,两万石粮食意味着,京师军抵达代郡的那一天起,就要面临断粮的问题,这仗还怎么打?
  吴汉跨步出列,向刘秀拱手说道:“两万石粮食,够十万将士吃半个月,倘若增援代郡的是五万将士,那么两万石粮食就可吃上一个月了!”
  侯霸眉头紧锁,说道:“卢芳军敢于再次侵入代郡,必是做好了万全之准备,只五万将士增援代郡,岂不是以卵击石?”
  吴汉嘴角上扬,微微一笑,对刘秀说道:“陛下,微臣愿率五万将士,前往代郡,解代郡之危!”
  侯霸闻言,心头一震,连忙说道:“万万不可!大司马只带五万将士救援代郡,这……这太冒险了!”
  大臣们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道:“大司徒言之有理!”“大司马不可莽撞冲动啊!”
  刘秀目光深邃,拇指的指肚轻轻搓着食指,久久没有接话。
  吴汉向劝说自己的大臣们感激地点了点头,又冲着一脸关切看着自己的侯霸笑了笑。
  他对刘秀说道:“陛下,微臣率五万将士足矣,若不能击溃来敌,微臣愿提头回见陛下!”
  刘秀思虑再三,问道:“子颜想带哪位将军前往?”
  吴汉想了想,说道:“朱祐、王常、杜茂、侯进四将!”
  这回刘秀没有再多做考虑,应道:“准!”
  目前,朱祐在南征军,王常在西征,他二人都需刘秀下诏书召回。
  在刘秀下诏的同时,吴汉在洛阳军营里没日没夜的操练兵马,李通则亲自去了冀州,征集粮食。不日,朱祐和王常返回洛阳。
  朱祐回到洛阳,刘秀十分高兴,他二人可是许久未见了。
  早朝,朱祐有前来参加,散朝后,刘秀直接把朱祐留了下来,两人一听去到清凉殿,刘秀还特意让张昆准备了茶水、果汁和点心、水果。
  清凉殿是刘秀经常办公的地方,通常情况下是不备吃食的,不过朱祐好吃,刘秀特意为他准备这些好吃的,好喝的。
  落座之后,朱祐看着桌案上丰盛的吃喝,咧嘴笑了,说道:“还是陛下了解微臣的喜好啊。”说着话,他伸出手来,抓起一块点心,整个塞入口中。
  刘秀笑问道:“阿祐在南征军过得如何?”
  朱祐说道:“肯定不如在西征军里过得痛快!”
  “哦?”
  “南征军虽然经常和蜀军交战,但硬仗打得不多,通常都是迂回牵制,和西征军那边肯定没法比!”要说硬仗打得最多的,还得是西征军。
  刘秀闻言,仰面而笑,接着,他上一眼下一眼地打量起朱祐。
  朱祐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低头向自己的身上瞧瞧,问道:“陛下,微臣身上哪里不妥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9/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