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1156

  现在绿林军都跑到宜秋聚去了,那只能说明绿林军是真的被莽军吓到了,是真的不想打了,已经开始跑路了。
  当初刘秀也支持柱天军与绿林军结盟,而现在,他觉得与绿林军结盟就是个坑,给己方找了个不成器的猪队友。
  绿林军是不是猪队友,那倒是不一定,但与绿林军的结盟,的确是跳进坑里了,起码对于刘縯、刘秀来说,是跳进了一座深不可测的巨坑当中,这一点,在日后也会有很好的证明。
  没过多久,外面传来喊声:“报——”
  “进来!”刘秀扬头说道。
  一名军兵从外面走了进来,插手施礼,说道:“报将军,绿林军的王匡、陈牧两位将军现在城外,求见大将军!”
  呦!新市军和平林军的主将都来了!刘秀说道:“有请!”说着话,他对一旁的铫期说道:“赶快派人,把大将军找回来!”
  刘縯现在不在军营,而是和邓晨一道在召集壮丁。刘縯的亲自出马,还是挺有效果的,起码今天这一天,召集上来五、六百人,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过了有两刻钟的时间,刘縯先回到军营的中军帐,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子,又喝了一大碗水,问道:“阿秀,王匡和陈牧来了?”
  他很奇怪,这两人现在还有脸来棘阳找自己?
  刘秀点点头,说道:“也不知道王匡和陈牧究竟是何意图。”稍顿,他又道:“我方探子查明,有一支五千多人的绿林军已退至宜秋聚。”
  闻言,刘縯先是一怔,紧接着一拍桌案,怒声说道:“真是一群贪生怕死的懦夫!言而无信的小人!”
  刘秀耸耸肩,说道:“所以说,这次王匡和陈牧来见大哥,实在让人搞不懂他们意欲何为?难道是来劝大哥随他们一同撤到宜秋聚?”
  刘縯都差点气乐了,下意识地抬起手来,握住肋下佩剑的剑柄。
  他们正说着话,外面传来话音:“大将军,王将军、陈将军到!”
  “让他二人进来!”刘縯语气冷漠地说道。
  按理说,盟军的主将来了,刘縯应该亲自出帐相迎,可他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连个‘请’字都没说,可见他现在已经愤怒到什么程度了。
  刘縯脸色难看,从外面走进来的王匡和陈牧脸色也没好看到哪去。他们亲自前来,刘縯连接都不接,就让他俩这么进来了,这是在给谁摆谱呢?
  即便心里不痛快,面子上的功夫还得要过得去。王匡和陈牧向刘縯拱了拱手,说道:“大将军!”
  刘縯也是拱手回礼,说道:“王将军、陈将军!”没有请他二人落座,他开门见山地问道:“两位将军前来,可是向我辞行的?”
  他这句话,把王匡和陈牧都说愣住了。辞行?辞什么行?他二人是率军离开了棘阳城,但是也没有走远,还没出棘阳县呢!
  两人对视一眼,王匡不解地问道:“大将军何出此言?”
  刘縯一笑,心里冷哼,你们在装糊涂给谁看?他慢悠悠地问道:“两位将军不是打算率军撤到宜秋聚了吗?”
  王匡和陈牧眨了眨眼睛,恍然大悟,难怪刘縯对己方的态度突然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原来他是误会了。王匡含笑说道:“大将军误会了,我军并无撤退宜秋聚的打算!”
  要撤也是往蔡阳方向撤,又怎么可能会往宜秋聚那边撤?陈牧面无表情地解释道:“目前驻扎在宜秋聚的绿林军,既不是新市军,也不是平林军,而是下江军!”
  此话一出,在场的柱天军众人不约而同地吸了口气。刘縯下意识地问道:“下江军已到南阳了?”
  王匡和陈牧一同点点头。前者说道:“我和陈将军也是刚刚收到的消息,现王常、成丹两位将军率部分下江军,已抵宜秋聚。”
  刘縯追问道:“下江军总共来了多少兄弟?”
  “五千余人。”
  见刘縯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王匡补充道:“这五千余名兄弟,都是下江军中的精锐之士。他们是从豫州,一路急行军进到的南阳,后又赶到的宜秋聚!”
  可是只有五千人啊!还远远不足以弥补己方兵力上的劣势。刘縯心中暗叹。
  王匡和陈牧对视一眼,前者说道:“大将军,这次我和陈将军前来,是劝大将军放弃棘阳,我们合兵,退守新野!新野墙高城坚,易守难攻,我们两军合计数万将士,定能抵御住莽军!”
  “然后呢?”刘秀突然开口问道:“倘若莽军追至新野,围而不攻,我方又当如何应对?”
  王匡和陈牧眨眨眼睛,都不言语了。
  新野的城墙再高,城防再坚固,但城内不会自己生粮,己方被困一两个月,或许还能坚持,倘若莽军围困个一年半载,最后都不用攻城,他们统统得饿死在城内。
  沉默了好一会,王匡问道:“秀将军认为我方当如何?”
  刘秀正色说道:“现下江军已至,绿林军阵营齐整,士气大壮,正是我军反攻莽军的好时机!何况,莽军于两水之间扎营,且自断桥梁,自陷绝境,我方若能团结一致,奋力一击,定能大破莽军!”
  陈牧都差点被刘秀的话逗乐了,还大破莽军?己方的兵力加到一起都没到五万,而莽军可是有十万之众,己方不求自保,还要反击,那不是成心找死吗?
  话不投机半句多。陈牧向刘縯拱了拱手,沉声说道:“大将军,我们的意见,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大将军不听,我们也没办法,告辞!”
  说着话,看到王匡还站在原地没动,陈牧没好气地拉了他一把,阴阳怪气地说道:“王将军,快走吧,人家还一心想着主动反击莽军呢,又岂是我等能比?”
  王匡叹息一声,看着刘縯,意味深长地说道:“莽军势强,我方势微,势微战势强,当避其锋芒才是,大将军,棘阳已成死地,撤退吧!”
  刘縯眯了眯眼睛,眼角的余光正好瞥到刘秀在微微摇头,他语气决绝地说道:“我早已说过,棘阳就是底线,我军在棘阳,将寸步不让!”
  王匡也没词了,他沉默少许,向刘縯拱了拱手,与陈牧一并向外走去。
  目送他二人离开,过了片刻,刘秀说道:“王常虽后入绿林,但在绿林地位不低,且此人深明大义,性情刚直,非王匡、陈牧之流能比,大哥,我想亲自去一趟宜秋聚,面见王常,邀下江军与我军一同出击莽军!”
  刚才刘縯就想问刘秀,只不过当着王匡和陈牧的面,他没好意思开口。他问道:“阿秀,你说主动出击莽军,可有胜算?”
  刘秀起身,走到地图前,等到刘縯等人围拢过来时,他的手指边在地图上指点,边说道:“现莽军于黄淳水和沘水之间扎营,并且拆了黄淳水的桥梁,而莽军的屯粮重地设在蓝乡,且守军不足一千。”
  听着刘秀的讲述,刘縯心思猛的一动,喃喃说道:“拆了黄淳水上的桥梁,而粮草之地又在蓝乡,倘若我军偷袭蓝乡,莽军根本无法做到及时增援!”
  “正是!”刘秀正色说道:“莽军囤积于蓝乡的粮草和辎重一旦被毁,军心必然大乱,只要我军的兵力足够,便可趁机偷袭,定能大获全胜!所以,我们现在急需绿林军的参战!急需绿林军具备与莽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和勇气!”
  刘稷揉着下巴,突然问道:“倘若我们自己单干呢?偷袭蓝乡,摧毁莽军的粮草,让莽军军心大乱,莽军会不会因此撤兵?”
  “绝对不会!无论是甄阜还是梁丘赐,他们都丢不起那个人,更无法向王莽交代!倘若是我们自己单干,只会导致莽军即刻攻城!而且还是毫无保留的全军猛攻!因为等到那时,莽军只剩下速战速决这一条路可走!”刘秀肯定地说道。
  “所以,要执行偷袭蓝乡的策略,就必须得先把绿林军拉拢过来!”刘縯说道。
  “下江军的到来,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王常就是绿林军的突破口!”刘秀两眼放光地说道。
第二百七十三章
贤将王常
  刘秀向来重视情报,柱天军还没有在舂陵起事,刘秀仍在家里种地的时候,就很重视对情报的收集。
  当初,柱天军要与绿林军结盟,刘秀又怎么可能不对绿林军的主要将领进行了解和研究呢?
  在他看来,新市军的王匡、王凤,平林军的陈牧、廖湛,甚至连下江军的成丹,这些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无论是人品,还是德行,都远远不如王常。
  按照刘秀对人性的揣摩,整个绿林军的高层,唯一能做到言而有信,也唯一能值得己方信赖的人,也只有王常王颜卿。
  听完刘秀的分析,刘縯心思转了转,说道:“看来,我得亲自去宜秋聚走一趟了!”
  如果能把王常的下江军拉拢过来,那么王匡的新市军和陈牧的平林军别无选择,只能跟着己方参战。
  新市军和平林军可以不管柱天军这个盟军,但绝不能不管下江军。
  毕竟新市、平林、下江同属绿林军,如果下江军参战,新市、平林还坐视不理,那么绿林军就要从内部分裂了,王匡和陈牧都冒不起这个风险。
  刘秀说道:“大哥,我跟你一起去!”
  “不行!阿秀,你必须得留在棘阳!”刘縯说道:“十万莽军近在咫尺,随时可能大举来攻,你我兄弟不能都离开棘阳!”哥俩至少得留下一人,看守城池。
  刘秀琢磨了片刻,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虽然他很想跟随大哥一同去宜秋聚,会会下江军的主将王常,但大哥的话也有道理,现在棘阳的局势岌岌可危,大战一触即发,的确需要有人留在这里主导大局。
  当天傍晚,刘縯便离开棘阳,只带着刘嘉和刘稷二人,快马加鞭的直奔宜秋聚。
  棘阳到宜秋聚的确不近,刘縯三人赶了一宿的路,等到翌日天亮,他们终于抵达宜秋聚。
  现在,宜秋聚几乎变成了一座大军营,里里外外,到处都是下江军的兵卒。
  五千多人,和十万京师军比起来,是少得可怜,但到了宜秋聚这么个小地方,还是显得人满为患。
  听闻柱天军的主将刘縯来到宜秋聚,下江军的将领们同是一惊。目前,下江军的主要将领是王常、成丹和张卬。其中王常为主,成丹和张卬为辅。
  到底要不要见刘縯,又该由谁去见刘縯,他们三人也做了一番讨论,最终还是决定由王常接见刘縯。
  毕竟柱天军和绿林军是盟军,柱天军的主帅亲自前来,下江军的主帅王常没有避而不见的道理。
  既然决定要见,那就没什么好保留的。王常很是热情的亲自出营迎接刘縯。
  见面之后,王常哈哈大笑起来,拱手说道:“旧闻伯升大将军之威名,今日得见,大将军果然器宇不凡!”
  王常对刘縯的印象谈不上有多好,但也没有很坏。
  其实他二人的性格很相似,都是为人豪爽,又很重义气,不过有一件事,让王常的对刘縯甚是不满。
  当初柱天军如日中天,连战连捷的时候,绿林军有派出使者去找刘縯,寻求两军结盟之事。
  如果刘縯不愿意,大可以当着使者的面回绝己方,但刘縯却对己方的使者连见都不见,态度傲慢无礼,也等于是公然打绿林军的脸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