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1156

  十二万的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过了曲梁,直逼易阳。易阳位于赵国郡境内,与邯郸近在咫尺,刘秀军若是攻占了易阳,也就等于兵临城下。
  这时候,王郎也急了,连续派人,向李育和张参发出调令,让他二人赶紧率领麾下大军,回撤邯郸,阻击刘秀军。
  一天之内,李育和张参连续接到王郎的三封诏书,可见王郎现在之焦急。李育和张参一商量,己方已经不能继续留守巨鹿城了,必须得赶回邯郸,解邯郸之危。
  以李育、张参为首的二十万王郎军,仓促离开巨鹿城,一路向邯郸方向急行,欲追上正向邯郸逼近的刘秀军。
  其实不用他们去追,刘秀就在易阳附近等着他们呢!
  这二十万的王郎军,对于刘秀而言,无疑是心腹大患,己方在大举进攻邯郸之前,必须得先把这支王郎军主力歼灭掉。
  不然的话,己方根本无法安心攻城,弄不好战事就得打成拉锯战,而刘秀手里可没有那么多的粮草和王郎军长时间的耗战。
  一方有心等,一方有心追。以刘秀为首的汉军,和以李育、张参为首的王郎军,终于在易阳城南二十里的平原地带相遇。
  这场即将到来的大决战,规模可不小。一方是十二万大军,一方是二十万大军,双方的兵力合到一起,已达三十多万。
  三十多万的大军阵前对垒,规模宏大。
  在交战前夕,刘秀特意派出刘植,骑快马去往邯郸,请谢躬出兵,助己方一臂之力。
  在邯郸城外的谢躬军大营里,刘植有顺利见到谢躬,他把刘秀的战略意图向谢躬仔细讲述一遍。
  刘秀在正前抗住人多势众的王郎军,他希望谢躬能趁夜悄悄离开邯郸,绕行到王郎军的背后或者侧翼,在两军正面交战正酣之际,谢躬突然率军杀出,如此一来,己方必能大败王郎军主力。
  听了刘植转达的话,谢躬禁不住连连点头,认为刘秀的策略极佳。
  以十二万打二十万,劣势还是很大的,最后谁胜谁负,真就不好说,如果己方突然出现,猛攻王郎军的背后,使其陷入被两面夹击的困境,王郎军必败。
  谢躬只略微思虑了一番,便当即表态,请刘植回去转告刘秀,己方今晚悄悄动身,明日便可抵达易阳一带,只要刘秀明日开战,他必能率军赶到,与刘秀联手,共歼敌军。
  刘植闻言大喜,向谢躬道谢,而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回易阳外的汉军大营,向刘秀复命。刘植走后不久,谢躬被他的夫人找了过去。
  谢躬的夫人姓秦,名子婳。许汐泠对她的评价,并没有高抬她,秦子婳的确称得上是一位奇女子。女红之类,她一窍不通,但琴棋书画,她是样样精通。
  而且秦子婳还精通兵书战法,无论是才学还是领兵打仗的本事,她其实都在谢躬之上。秦子婳的年纪并不大,才二十出头而已,身材修长,容貌娟丽,清冷脱俗。
  “夫人!”谢躬对自己的这位夫人十分尊敬,进入营帐里,主动招呼了一声。
  “妾听说,刚刚刘植刘将军来访。”
  “正是!”
  “所为何事?”
  谢躬随即把刘秀的策略向秦子婳讲了一遍。后者听完,立刻皱起了眉头。见状,谢躬不解地问道:“夫人以为武信侯的战术不妥?”
  秦子婳没有直接回答谢躬的问题,反问道:“夫君以为,武信侯其人如何?”
  “胸怀若谷,雄才大略,能屈能伸,非等闲之辈!”刘秀能忍下兄长被害之仇,向陛下俯首称臣,单凭这一点,谢躬对刘秀便充满了忌惮之心。
  秦子婳点点头,微微一笑,说道:“夫君对武信侯看得很透彻!一个具备雄才大略的人,手中又恰恰握有重兵,夫君以为,他会不会生出非分之想?”
  谢躬倒吸口气。秦子婳继续说道:“现在武信侯手握十二万大军,且获得上谷、渔阳、中山、真定、信都诸君的支持,假以时日,武信侯手中的兵力将会更多,倘若再让他击败王郎军主力,接收下王郎军中的降兵,刘秀麾下的兵马,只怕二十万都挡不住!”
  听完这话,谢躬脸色大变,下意识地追问道:“夫人的意思是?”
  “与其援助武信侯,夫君不如作壁上观,让武信侯和王郎军拼个两败俱伤,如此一来,夫君才是真正为陛下铲除了心腹之患!”
  在秦子婳心目当中,王郎只跳梁小丑而已,可以说十个王郎捆在一起,所造成的威胁,都没有一个刘秀的威胁来得大。
  何况,这次刘玄派谢躬到河北,真正的意图可不是平定王郎之乱,倘若刘玄真想对付王郎,又哪会只派过来三万兵马?
  他最真实的意图,就是让谢躬来抑制刘秀,不让刘秀在河北做大。
  秦子婳这席话,让谢躬颇有醍醐灌顶之感。他愣了半晌,而后长长呼出一口浊气,向秦子婳连连点头,说道:“夫人高见!夫人之才,远胜为夫啊!”
  现在谢躬也意识到自己答应刘秀的求助,太过于草率。
  这次的机会多么难得,既可以消耗王郎军,同时又可以消耗刘秀军,己方坐山观虎斗即可,又何必参与其中?
  帮刘秀打赢了王郎军主力,就等于帮刘秀在河北做大,进一步壮大他的声威和势力,实乃养虎为患之举。
  谢躬反复思量,面带苦笑地说道:“可是,为夫刚刚已经承诺了武信侯,今晚便会率军去往易阳,等明日决战之际,助他一臂之力!”
  秦子婳一笑,说道:“等到今晚,夫君可派人去往易阳,转告武信侯,我军于邯郸附近发现敌情,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固守营盘。”
  谢躬苦笑道:“如此说词,武信侯又岂能会信?”
  秦子婳暗叹口气,深深看了一眼谢躬,正色说道:“夫君效忠的是天子,而非武信侯。”
  所以,刘秀信不信你,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能把陛下想做之事做好,自然会得到陛下的宠信和奖赏。至于刘秀,陛下迟早都会对他下手。
第四百五十六章
决战开始
  易阳南二十里,刘秀军大营。刘秀业已收到刘植的回报,谢躬表示愿意出兵,合力歼灭王郎军,这让刘秀安心了不少。
  可惜,就算刘秀再会推算,也推算不到谢躬的夫人秦子婳会突然出来作梗,并且成功打消了谢躬出兵来援的打算。
  当晚无话,翌日一早,刘秀传令下去,全军饱餐战饭,准备出战。连日来,刘秀军一直都在省吃俭用,全军将士已经缩减到一天两顿饭。
  但即便如此,军中的粮草有出无进,也消耗得极快,毕竟这是十二万人的大军,每天所需的粮食最少也得上千石,这可不是小数目。
  倘若后勤补给充足的话,那倒无所谓,可问题是,刘秀军的补给线早已经断了。
  全军的将士心里都明白,今日之战,便是提前到来的决战,只要打赢了这一仗,己方便再无后顾之忧,可直取邯郸,杀掉王郎,结束这场战事。
  这顿早饭,将士们吃的是既紧张,又兴奋。
  早饭过后,以刘秀为首的汉军分批分次的行出大营,队伍一批批的于营前列成方阵,列好方阵的队伍,向前推进,后面的队伍继续列阵。
  刘秀军这边出营列阵,驻扎在对面的王郎军自然是第一时间发现,探子立刻把刘秀军的异动禀报给李育和张参。
  听闻探报后,李育、张参对视一眼,相视苦笑,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刘秀军倾巢而出,这摆明了是要与己方展开决战。
  李育深吸口气,说道:“此战,我军已避无可避,只能拼死一搏!”
  张参站起身形,一字一顿地说道:“大司马,下命令吧!”
  李育看了一眼张参,宁了宁心神,向外大声喝道:“传令下去,全军出战!”
  随着李育一声令下,王郎军大营就如同炸了锅似的。放眼望去,人头攒动,成群成片的兵卒跑到空地列队,然后又被各自的将官带领着,快速跑出大营。
  一块块的方阵,于王郎军大营前排列整齐。李育和张参不是把二十万大军都聚拢到一起,而是李育率领十万,张参率领十万,分成左右两大块方阵。
  向前推进时,两大方阵齐头并进,打算对刘秀军形成包夹之势。
  坐镇中军的刘秀看罢,眯了眯眼睛,沉思片刻,说道:“敌军分为左右两军,欲左右夹击我军。邓禹听令!”
  “末将在!”邓禹催马出列,向刘秀插手施礼。刘秀说道:“你率领五万将士,马武、冯异、傅俊、王霸、祭遵、臧宫等诸将为辅,迎击敌军左部!”
  “末将遵命!”
  “吴汉听令!”
  “末将在!”
  “你率领五万将士,耿弇、寇恂、王梁、刘植、耿纯等诸将为辅,迎击敌军右部。”
  “末将遵命!”
  刘秀继续说道:“其余诸将,随我率两万将士,坐镇中军,伺机而动!”
  “末将遵命!”
  根据李育和张参摆出的阵营,刘秀对己方阵型快速做出调整。十二万大军,由原本的一块大方阵,迅速分裂成了两大一小的三块方阵。
  以邓禹和吴汉为首的两快大方阵,分向左右移动,各自迎向李育军和张参军,而刘秀亲自率领的小方阵,则是走在两块大方阵的中央。
  从对面推进过来的王郎军,当然也都看到了刘秀军的变化。
  这时候,李育和张参倒是心有灵犀,各自派出麾下的骑兵,向刘秀所在的两万人方阵率先突进过去,试探虚实。
  别看这块小方阵的兵力不多,只两万人左右,但却处于两块大方阵的中央,无论哪一边战事吃紧,它都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增援。
  可以说刘秀摆出的这个阵型,中央的这块小方阵是核心所在。
  李育和张参都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不约而同地派出骑兵,想利用骑兵的速度,出其不意的先将这块小方阵击溃。
  两支骑兵,突然从王郎军的两块方阵中冲杀出来,战马奔驰,仿佛两支离弦之箭,直奔刘秀方阵而去。
  看到敌人派出骑兵来冲击本阵,贾复快步来到刘秀近前,插手施礼,说道:“主公,末将前去迎敌!”
  “君然可有把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