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1156

  环视周围的众将,孙礼脸色一沉,厉声喝道:“战斗才刚刚开始,此时撤退,岂不被人笑掉大牙?”
  稍顿,他眼中寒芒一闪,狠声说道:“将荡水北岸的船只,全部砸沉,我已经说过了,今日之战,要么敌死,要么我亡,谁都别给我心存侥幸!”
  听闻这话,在场众人无不脸色大变。将北岸的船只全部砸沉,这不是自绝退路吗?人们齐声说道:“将军,万万不可啊……”
  “让你们去,你们就去!当年项羽破釜沉舟,五万能破四十万,我军现有十余万,敌军也只十余万,破釜沉舟,我军岂能不胜?”
  巨鹿之战,之所以能五万破四十万,因为领兵的人是项羽啊,可将军你是项羽吗?昆阳之战,之所以三千能破四十万,因为领兵的人是刘秀啊,可将军你是刘秀吗?你非但不是刘秀,你现在对阵的,恰恰是刘秀!和刘秀用破釜沉舟这一套,能行吗?众将面面相觑,一个个呆站在原地,谁都没有动。
  见状,孙礼勃然大怒,手握佩剑,厉声喊喝道:“都没听见我的命令吗?”
  在孙礼的威逼下,众将无奈,只能按照孙礼的命令,去将荡水北岸的船只全部凿沉。
  很快,这个消息便传入青犊军的阵营当中,人们听说己方的船只全沉了,士气非但没能提升起来,反而是全军上下,如丧考妣。
  船只没了,也就是说己方已经没有退路了,这仗还怎么打?
  青犊军军心动荡,人们的喊叫之声,对面的汉军自然也听到了。时间不长,消息便传到了刘秀那里。
  听闻手下军兵的回报,说是孙礼竟然将青犊军的船只都凿沉了,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向报信兵卒再次确认了一下,确定自己没听错,刘秀忍不住仰面大笑。
  他对身边的谢躬说道:“项公不知,他在巨鹿之壮举,害了后世多少人啊!”
  这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破釜沉舟,那是有特定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需要有一位像项羽这样,具备超强凝聚力,且勇冠三军、无人能敌的领导者,要具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那种决心和气魄,要有我就算是死,也要在你身上咬下一块肉的狠劲。
  当初甄阜在南阳玩这一套,把自己给玩进去了,现在孙礼又学项羽玩这一套,你不死谁死?
  刘秀看着还一脸茫然的谢躬,面带笑意,语气笃定地说道:“此战,贼军必殁于荡水!”
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颜无耻
  孙礼破釜沉舟的做法有没有激发起青犊军将士的士气,这不知道,但战场上的局势,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双方的战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无论是单兵战力,还是武器装备,乃至整体的配合、主将的临阵指挥等等,青犊军都与汉军相距甚远。
  孙礼下令凿沉己方自己的船只,并未能扭转青犊军在战场上被动的局面,随着汉军阵营的步步推进、挤压,青犊军在不断被迫后退的同时,阵型也越来越混乱。
  眼瞅着己方已渐渐招架不住汉军的攻势,孙礼不得已,只能使出自己的杀手锏,他手下的骑兵部队。
  孙礼手里,有一支五千骑的骑兵,这支骑兵,既是他敢于与汉军正面交锋的底气,也是他压箱底的宝贝,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动用这支骑兵的。
  现在战斗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倘若再不能扭转局势,此战必败。
  随着这支骑兵从青犊军的身后杀出来,对于青犊军将士而言,比破釜沉舟要管用得多,起码是立竿见影的见到了效果,青犊军方面的气势明显提升起一大截。
  可是人们还没来及兴奋得太久,孙礼这支压箱底的骑兵便撞上了以贾复为首的奔命军。
  奔命军只有两千人,而且都是步兵,只这么点兵力,迎上五千骑兵,战斗本应该毫无悬念才对。
  但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奔命军中奔命郎,个个手持斩马剑,与骑兵接触时,人们伏低身形,满地翻滚,时不时挥出的一剑,必能斩断战马的一条腿。
  五千骑兵,与奔命军对战到一起,如同陷入了泥沼一般,骑兵的冲锋完全发挥不出来,战马接二连三的嘶鸣着,倒在战场上,马背上的骑兵也纷纷摔下来。
  人们都没有从地上爬起的机会,便被扑上前来的奔命郎用斩马剑刺死在地。
  此情此景,让作战中的青犊军将士们看傻了眼,也让在后面观战的孙礼同样傻了眼。
  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五千骑兵对阵两千步兵,场面竟然会是一边倒,不是骑兵碾压了步兵,而是步兵反过来碾压了骑兵。
  骑兵的出战,对青犊军的士气产生了多大的提升,此时,便对青犊军的士气造成了多大的打击。
  甚至在青犊军眼中,对面的汉军简直不是人,倘若他们是人的话,又怎么可能打出这么有违常理的战斗?
  骑兵的冲锋完全发挥不出来,这给奔命军斩马腿的战术创造出绝佳的机会,这回都不用骑兵去冲击奔命军,奔命军主动强攻了上来。
  豆大的汗珠子顺着孙礼的脑门、面颊流淌下来,看着己方的骑兵一个接着一个的被斩杀在地,孙礼心头发寒,浑身的汗毛都竖立起来,他忍不住喃喃说道:“这群汉军,怎生如此厉害?”
  战场上的局势可容不得他感叹。在奔命军抵挡住青犊军骑兵的同时,汉军这边的骑兵也发起了进攻。
  吴汉统帅着五千幽州突骑,猛攻青犊军的左翼,耿弇统帅着五千幽州突骑,猛攻青犊军的右翼,两支骑兵,如同两把尖刀,深深插入青犊军的左右两肋。
  随着汉军的两支骑兵攻入进来,青犊军将士是彻底坚持不住了,前面的兵卒还在拼死作战,而中后方的兵卒已成群成片的向后溃败。
  本就已经脱节的青犊军阵型,现在彻底分裂成了两部分。
  看到对方只剩下前军在抵抗,中军和后军都在向后败逃,汉军士气大振,将士们不断的向前推进,左右两翼的谢躬军,逐渐凸前,对留在战场上的青犊军前军,展开了合围之势。
  当青犊军的前军意识到不好,再想后撤,已然没有机会,余下两万多人的前军,已被汉军团团包围。
  这时候的战斗,已基本失去悬念,两万人想冲出十多万人的包围圈,而且还是在双方战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可能。
  被困的青犊军,左突右冲,结果皆是无功而返。
  随着青犊军的伤亡越来越大,汉军的包围圈也越来越小,很快,连汉军阵营里的弓箭手们都不敢再放箭了,因为包围圈已经变得太小,这一箭射出去,没准就落到自己人的头上。
  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残存的一万多青犊军,全部选择了向汉军缴械投降。
  吃掉这批青犊军的前军,刘秀立刻指挥手下的大军,去追击逃走的青犊军,至于这些投降的俘虏,刘秀依旧是交给谢躬处置。
  现在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机会,谢躬也没时间去管这些俘虏,留下数千人看守他们,他率领其余的兵力,跟随刘秀军,一并追击溃败的青犊军。
  青犊军一路向南逃窜,没过多久,他们便到了荡水的岸边。
  这时候,人们都傻眼了,原本停靠在岸边的船只,现在已一条都不剩,全部被孙礼下令砸沉,望着波涛汹涌的江面,人们大眼瞪小眼,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被众多将领、侍卫团团护住的孙礼,这时候还在大喊大叫:“重整旗鼓!我军将士,立刻重整旗鼓,与刘秀、谢躬,决一死战!”
  现在,青犊军上下已经慌乱成一团,根本没人听他的。就在孙礼还打算重新排兵布阵,再与汉军打一场决战的时候,汉军将士已然追击过来。
  有些水性好的青犊军兵卒,连战斗的欲望都没有了,扔掉武器,脱掉身上的甲胄,噗通通的纷纷跳入江水当中。
  可是水性好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要么不会水,要么只会些皮毛,他们想游过江水滚滚的荡水,除非发生奇迹。
  前面是如狼似虎的汉军,背后是滔滔江水,青犊军将士,几乎都濒临绝望。
  汉军的推进可不会因为青犊军绝不绝望而停止,人们列着整齐的方阵,一边向前行进,一边以手中的武器敲打盾牌,同时齐声喊喝道:“杀!杀!杀——”
  人们的喊喝,配合着武器击打盾牌的声响,仿佛锤子似的,一下又一下地敲在青犊军将士的心头上。
  六神无主的青犊军将领们纷纷看向孙礼,颤声问道:“将军,我们……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如果孙礼知道该怎么办,早就想办法了,还至于等到现在?他汗如雨下,沉吟片刻,问道:“所有的船只都凿沉了吗?”
  此时,他想到的不是麾下的十多万将士,而是他自己该如何保命。
  众将官面面相觑,其中有一名将官小心翼翼地说道:“将军……将军令我等凿沉全部船只,我等……我等不敢抗令!”
  平日里,孙礼为人残暴,即便是对自己的部下,稍有不顺心,也是非打既杀,所以他的命令,即便人们觉得不对,但也不抗有丝毫的违抗。
  现在,孙礼终于为自己平日里的残暴吃到了苦头。
  听闻部下说没有船只了,他咬了咬牙关,说道:“快,把你们的水囊都给我!”
  “啊?”
  “我说,把你们的水囊都给我!”
  周围的众将以及侍卫们不明所以,但还是按照孙礼的命令,把水囊解了下来,递给他。
  众人的水囊,在地上垒起好大一堆。孙礼下马,将水囊里的水全部倒掉,而后向侍卫要了根绳子,把所有的水囊都系在一起。
  这时候,众人终于看明白了,原来孙礼是打算用水囊过江。
  一名将领急忙上前,拱手说道:“将军,你不能走啊,你若是走了,下面的弟兄们怎么办?”我们又怎么办?
  “滚开!”孙礼没好气地把那名将领推开,而后他拽着好长一串的水囊,直奔江边走去。水囊大多都是用牛皮做的,清空内部,放在水上,的确有很大的浮力。
  孙礼把一长串的水囊放入江水中,感觉浮力还挺大的,他转头看向麾下的众将,沉声说道:“你们也快去找水囊,能不能跟随我过江,就看你们的命了!”
  这时候,人们总算看清楚,孙礼不要脸到了什么程度。大敌当前,己方这么多将士身陷绝境,他身为全军主将,竟要带头逃走。
  可更不要脸的是,他把己方这些人的水囊都拿走了,反而要己方再去找其它的水囊。
  一名将官走到孙礼近前,牢牢抓住他的胳膊,颤声说道:“将军,我军十数万将士,危在旦夕,将军不能弃我等于不顾啊!”
  其余的众将也都围拢上来,眼巴巴地看着孙礼,纷纷哽咽道:“将军,你不能走啊!”
  孙礼环视众人,点了点头,说道:“你们想留下等死,那你们就去死吧!”
  说完话,他狠狠一挥胳膊,想把麾下将领的手甩开。哪知对方抓得太紧,他竟然没能甩动。
  眼瞅着汉军已经攻了上来,前方已经交上手,再不走,可真就来不及了。孙礼大急,回手把肋下的佩剑抽了出来,对准死抓着他胳膊不放的那名将领,恶狠狠就是一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