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5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8/1156

  后者站起身形,顺势将佩剑从刘细的小腹内拔出,回手又是一剑,直接斩下刘细的首级。
  而后,他目光如炬,怒视着刘杨,厉声喝道:“刘杨、刘让、刘细,密谋造反,其罪当诛!”
  随着他的话音,大堂的门外、窗外,一下子跳进来数十名仆从打扮的汉子,个个都是手提长剑,一脸的杀气。
  刘杨和刘让兄弟俩总算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中计了,两人双双看向耿纯,尖声质问道:“伯山要杀我?”
  耿纯的脸色冰冷下来,他缓缓起身,同时抽出肋下的佩剑,说道:“刘杨、刘让,刚才我已一再给你二人机会,可你二人冥顽不灵,执意谋反,现在也怨不得我翻脸无情!”
  刘让恨得牙根痒痒,他怒极而笑,手指着驿站外面,说道:“现在外面都是我军将士,你们以为自己能跑得掉吗?”
  “为国诛奸,又何惧生死?”刘隆提着剑,一步步向刘杨和刘让走过去。
  跟随刘杨等人进来的那几名随从,一同上前,想拦阻刘隆,不过他们几人,立刻被冲上来的持剑仆人们缠住,双方你来我往,刀光剑影,打成了一团。
  刘隆不找别人,大步流星地直奔刘杨而去,刘让见状,怒吼一声,持剑迎上刘隆,与他战到一处。
  危急时刻,刘杨完全没顾自己亲弟弟的死活,掉头就跑。他顺着大堂的后门跑了出去,可刚到外面,就听背后恶风不善,他下意识地向前弯腰,就听沙的一声,一道劲风从他头顶掠过,紧接着,他的头发从头顶散落下来。
  刘杨吓得啊的尖叫出声,下意识地摸向自家的头顶,同时向前踉跄出几步。
  他回头一瞧,只见跟出来追杀自家的人,正是耿纯。刘杨转过身来,气喘吁吁地说道:“伯山,我们……我们可是亲戚,你不能杀我!”
  耿纯幽幽说道:“刘杨,我并不想杀你,奈何,你竟密谋造反,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试问天下,谁还能容你?”
  说着话,他提着佩剑,继续向刘杨一步步走过去。
  刘杨拿着剑,浑身上下都直哆嗦,随着耿纯的步步逼近,他只能一退再退,最终他退到墙壁前,背后顶住墙面,再无路可退为止。
  他吞了口唾沫,说道:“你若杀我,你如何向你母亲交代?”
  耿纯正色说道:“倘若母亲当真因此事责怪于我,纯甘愿以死谢罪!”
  听着耿纯语气中的决绝,刘杨彻底绝望了。
  他和耿纯不一样,他就是为养尊处优的真定王,而耿纯可是武艺高强、胸怀大志之人,两人的武艺,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刘杨心知肚明,正面力敌,自己无论如何也不是耿纯的对手。
  他倚靠着墙壁,慢慢滑坐到地上,结结巴巴地说道:“伯山,只要你不杀我,我……我愿意跟你去洛阳,去……去向陛下负荆请罪!”
  耿纯心中一动,眯缝起眼睛,问道:“此话当真?”
  生死关头,刘杨连连点头,急声说道:“真的!我现在说的都是真心话!你若是杀我,你们也很难再活着走出驿站,留下我,带我去洛阳,向陛下请罪,这样我们都可以活命!”
  耿纯没有立刻搭腔,而是在琢磨刘杨的这番话。他正暗自思量的时候,坐在地上的刘杨,突然抓起地上的一把泥土,对准耿纯的面门,狠狠打了过去。
  啪!泥土在耿纯的脸上散开,沙土立刻进入他的眼睛里,耿纯暗叫一声不好,双眼刺疼的厉害,什么都看不到了。他一手捂住自己的眼睛,同时连连后退。
  刘杨眼中寒光一闪,从地上一跃而起,箭步追至耿纯地近前,咬牙切齿地说道:“竖子去死!”说话之间,他运足了全力,对准耿纯的胸口,狠狠刺出一剑。
  此时,耿纯的双眼已经什么都看不到,对于仰面而来的这一剑,他也无从闪躲。眼瞅着这一剑要刺入耿纯的胸膛,刘杨的脸上亦露出疯癫般的狂喜。
  可就在这时,他忽觉得眼前人影一闪,紧接着,原本在他面前的耿纯,不可思议的倒飞了出去,同时也险险避开了他这致命的一剑。
  刘杨忍不住惊呼出声,本能反应地倒退了两步,抬头向前看去。
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乱
  在千钧一发之际,把耿纯拉开的人正是刘隆。刘隆提着剑,剑尖直往下滴着血,他一边走向刘杨,一边说道:“陛下有令,胆敢图谋造反者,格杀勿论!”
  刘杨回过神来,他怒吼一声,持剑向刘隆冲了过去,抡起手中剑,恶狠狠劈砍向刘隆的头顶。刘隆只随意的把手中剑向外一挥,就听当啷一声,刘杨就觉得手掌一麻,手中剑脱手而飞。
  刘隆接踵而至的一记侧踢,结结实实地踹在刘杨的胸口处,把刘杨踢得向后倒飞出一米开外,噗通一声落在地上,又往后翻滚出一段距离,他才算停下来。
  刘杨趴在地上,挣扎着还想起身,不过一口老血先喷了出来。
  刘隆走到他的近前,将手中剑高高举起,对准刘杨的脖颈,便要劈砍下去,这时,他背后传来耿纯的话音:“刘将军,稍等!”
  此时,耿纯已经把进入眼中的沙土揉了出来,他双眼通红,连眼睛的四周都红了一圈。刘杨都以为自己这次死定了,突然见到耿纯拦住刘隆,他心中顿时生出一丝希望,急声说道:“伯山,看在你我多年交情的份上,看在姑母的份上,你得救我啊……”
  耿纯走到刘杨近前,站定,说道:“刚才,刘将军有句话说得很对!”
  “啊?什……什么话?”刘杨诧异地看着耿纯。
  “胆敢背叛天子者,格杀勿论!”说着话,他挥手就是一剑。
  剑锋在空中画出一道半月形的寒光,由刘杨的脖颈处一闪而过。刘杨的脸上还带着惊骇之色,但项上的人头已然从肩膀上掉了下来。
  耿纯之所以拦住刘隆,并非是想救刘杨,而是刘杨必须得他亲手解决,这也是他向天子表忠心的一种方式,毕竟他和刘杨存在亲戚关系,刘杨暗中谋反,耿纯难免会落人口实,由他亲手解决了刘杨,别人也就不会再说三道四了。
  低头看眼身首异处的刘杨尸体,耿纯沉默了片刻,转头对刘隆苦笑道:“刘将军不会怪我抢功吧?”
  在刘杨谋反这件事上,耿纯处境尴尬,刘隆能理解,他也明白耿纯为何要亲手杀刘杨,他淡然一笑,倒提着佩剑,拱手说道:“高阳侯说得哪里话,只要乱臣贼子伏诛,死于谁手,并无所谓!”
  听闻这话,耿纯动容,向刘隆深施一礼。
  房间里,刘让也没跑掉,被陈副等人砍下首级。谁能想到,刘杨、刘让、刘细这三兄弟,竟然在自家的门口,被人给一锅端了。
  刘秀称帝之后,刘杨便正式成为真定王,以他对刘秀的功绩,以及他和刘秀、郭圣通的关系,只要他本本分分,世代罔替,他的子子孙孙可以一直在真定这里做土皇帝。可是也不知道刘杨脑中的哪根神经搭错了线,竟然想到取代刘秀,自己称帝。
  倘若你暗中悄悄行事,不让别人知道,那也就罢了,刘杨倒好,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神石的大戏,还编出一句‘赤九之后,瘿杨为主’的谶语。
  古往今来,敢于像刘杨这么明目张胆造反的,还真没几个。
  刘杨、刘让、刘细三兄弟的死,完全可以说是蠢死的,咎由自取。
  他们以为,驿站外面有己方的一万兵马,足以震慑住耿纯、刘隆、陈副,可是他们太高估自己的一万兵马,也太低估耿纯、刘隆、陈副的胆识了。
  当他们打开驿站的大门,提着刘杨、刘让、刘细三兄弟的人头走出来时,外面的一万真定军都惊呆吓傻了。
  耿纯将手中的佩剑向地上一插,高高举起刘杨的首级,大声喊喝道:“刘杨妄受天恩,预谋造反,现我等奉天子之命,将其就地正法,以儆效尤!尔等若继续忠于反贼,执意背叛天子,当如是下场!尔等若能迷途知返,向天子效忠,可既往不咎!”
  他这话,让在场的真定军将士都冒出了冷汗。一名真定军将官翻身下马,屈膝跪地,大声说道:“末将不知大王……刘杨有谋反之举,末将对天子,绝无二心!”
  刘杨是真定军的主心骨,他若说反,真定军将士二话不说,都能跟着他一起干,但现在刘杨已经死了,他们还跟着谁去造反?
  有将官开了头,在场的其余将士,纷纷屈膝跪地,异口同声道:“我等对天子绝无反意,还请高阳侯明察!”
  耿纯和刘隆、陈副等人,没有费多大的口舌,提着刘杨的脑袋,很轻松的便把驿站外的一万真定军收服。
  接下来,耿纯带着这一万真定军,返回真定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铲除刘杨一系的党羽。
  别看刘杨是真定王,但平定刘杨之乱,刘秀这边还真没费多大的劲。在耿纯等人成功杀掉刘杨、刘让、刘细这三个核心人物之后,真定群龙无首,刘杨的党羽跑的跑,死的死,被捉的被捉,刘杨一系,几乎是一夕间便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刘杨的家眷,也一个没跑掉,都被耿纯等人擒下。稳定了真定城的局势,耿纯让刘隆回京复命,将真定这边的情况,如实汇报给刘秀。
  按理说,谋反是重罪,犯下这个罪,必然要被满门抄斩。不过在处理刘杨谋反案上,刘秀表现出了性情温和仁慈,且宽宏大度的一面。
  对刘杨,他给予厚葬,对刘杨的家眷,他非但一个没杀,反而还册封了刘杨的儿子刘得,让刘得继承真定王王位,继续在真定为王。
  刘秀的做法,极大赢得了刘氏宗亲、士大夫以及百姓们的好感。
  谁都不希望天下出个残忍好杀的暴戾皇帝,谁都希望天下能有个宽宏大度的仁爱天子。而刘秀,恰恰满足了人们心中的期盼。
  另外,他又做了一件事,把自己的声望再次推高了一大截。在刘杨因谋反被杀后,刘秀不仅没开罪郭圣通,反而将郭圣通册立为后,并册立刘强为太子。
  立郭圣通为后,刘秀完全是顺水推舟之举。他本打算立阴丽华为后,但阴丽华坚持不肯接受,刘秀没有别的人选,他也只能立郭圣通为后了。
  如果没有出刘杨这件事,他立郭圣通为后,对他的声望也没有多大提高,但巧的是,刘杨就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谋反,无形中,刘杨算是给刘秀做了一回垫脚石。
  反贼的亲外甥女,天子还能将其立为皇后,这得是多宽大的胸怀?无论是士大夫,还是百姓,皆对刘秀的做法和德行赞不绝口。
  其实,天下人倒是有些误解刘秀了。如果刘杨没有谋反,刘杨没死,刘秀要立郭圣通为后,还真的需要再三琢磨,再三思量。
  刘秀是太学生,学得又是尚书,对于历史上的那些前车之鉴,他都有牢记在胸。
  前朝是怎么亡的?就是亡于外戚之手。外戚的权力过重,导致王莽成功篡位。
  郭圣通的背后有真定王,立郭圣通为后,刘杨既是王,又是半个国丈,权力实在太大,弄不好就会重蹈前朝之覆辙。
  而阴丽华不同,她虽出身于阴家,但阴家只能算是名门,并没有多雄厚的实力,立阴丽华为后,也绝不会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
  刘秀一再想册立阴丽华为后,其一,他对阴丽华确实迷恋,有很深厚的感情,其二,预防外戚专权,这也是他很重要的考量。
  屁股决定着脑袋,坐上了皇位,成为至高无上的天子,很多时候,便无法一味的感情用事,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都说皇帝无情,只不过是考虑事情的出发点不一样。皇帝不能仅凭自己的喜好去考虑问题,而是要站在天下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
  一旦以整个天下作为自己的立场,很多时候,皇帝就显得冷酷无情,甚至是薄情寡义。
  刘秀刚刚称帝不久,属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在皇帝这个需要极高专业素养的职业里,他只能算是个毫无经验的实习生。
  他自己也在边做边摸索,到底如何才能做个既能一统天下,又能深得百姓们爱戴的好皇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8/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