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5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4/1156

  肖典吞了口唾沫,毕恭毕敬地接过绢布,低头一看,上面只寥寥数字:擒下冯愔者,必为黄防。
  看罢这几个字,肖典倒吸口凉气。在军中,和冯愔关系最好的人可就是黄防,陛下为何说黄防会擒下冯愔呢?
  不过他也不敢多问,向刘秀躬了躬身子,小心翼翼地说道:“微臣遵命!”
  “好了,你下去休息吧!”说着话,刘秀先是看向张昆,说道:“重赏!”
  然后他又看向贾复,说道:“肖校尉一路辛劳,君文,你安排好肖校尉的住处和饮食。”
  “是!陛下!”
  贾复躬身应了一声,带着肖典退出偏殿。
  他二人前脚刚走,张昆便忍不住说道:“陛下,这次执金吾强行闯宫,实在是……不合规矩,不合礼法,更是冒犯了天子啊!”
  刘秀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说道:“事出紧急,可以谅解。”稍顿,他说道:“张昆,宣宗广进宫见我。”
  目前,刘秀已经撤掉伏湛尚书的职务,让他专心代理大司徒。不然,伏湛一边要做尚书的工作,一边又要做大司徒的工作,实在是忙不过来,刘秀也是看他辛苦,才免去他尚书的职务。
  接替伏湛做尚书的人,便是宗广。宗广本是冀州信都郡太守,处理政务,颇有能力,也深得刘秀的赏识。
  等张昆又出去后,刘秀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呵欠。龙渊提着一壶茶水,走到刘秀身边,帮他倒了一杯茶,说道:“陛下,喝杯茶,提提神吧!”
  刘秀冲着他一笑,拿起茶杯,缓缓喝了一口,颇感无奈地说道:“我让仲华进讨长安,可仲华非要去打北地、上郡等地,而仲华留守枸邑的冯愔、宗广,又素来不睦,仲华竟未察觉……此次,冯愔造反,实为仲华之过啊!”
  龙渊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他感觉主公称帝,还不如没称帝的时候呢!没称帝时,虽说南征北战,东奔西走,但也没像现在这么劳累,要管要操心的事情也远没有现在这么多。
  “陛下何不把司徒调回洛阳?”
  刘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摇头说道:“我现在若调仲华回洛阳,等于是摆明了对仲华的西征很不满意,这样,太有损仲华的颜面了。”
  其实,邓禹的西征,还是颇有些建树的。当初邓禹只带着两三万人,从河内打到河东,又由河东打到并州,还攻占了并州的上郡和北地两个大郡,称得上是战功卓著,战绩斐然。
  如果这次不是冯愔突然造反,邓禹的这次西征,到目前为止,都堪称完美。不过也正是冯愔的造反,让邓禹这次近乎于完美的西征,开始步入下坡。
  宗广奉召入宫,面见刘秀。刘秀把邓禹的书信拿出来,交给宗广过目。宗广看罢,脸色顿是一变,说道:“陛下,司徒现在遇险,当及时出兵援助才是!”
  刘秀说道:“司徒暂时无危。宗尚书,你持节去往扶风,放出风声,招降黄防。”
  枸邑位于右扶风与左冯翊的北方交界附近,距离长安已不到一百里,是邓禹军进逼长安的前沿重镇,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宗广边听边应是。刘秀继续说道:“冯愔生性多疑,黄防贪生怕死,你到右扶风,只需放出招降黄防的风声,冯、黄二人之间,必生罅隙。冯愔刚刚造反,急需用人,对黄防,他只会忌惮,暂时还不会动他,但黄防则不然,他一定会抓住这次机会,擒下冯愔,将功补过!”
  “陛下,微臣明日就动身!”
  “嗯!”刘秀点点头,说道:“明日,你可与司徒部下肖典,一同去往扶风,路上,相互之间也能有个照应!”
  “是!陛下!”
  刘秀给邓禹的回信中说,最终擒下冯愔的人,一定是黄防。刘秀不会未卜先知,他之所以敢如此笃定,是因为他足够了解人性,知道自己怎么做,可以引起这两人之间的内斗。
  他派尚书宗广,持节去往扶风,招降黄防。宗广到了扶风郡后,根本没去枸邑,现在在枸邑当家做主的人是冯愔,他去了岂不是肉包子打狗?
  他到了扶风后,只是散播风声,说自己是奉天子之命,前来招抚黄防,而且天子对黄防十分赏识,得知他跟随冯愔,做出谋反之举,甚是痛心。
  黄防本来就不愿意造反,杀死宗歆的是冯愔,怕担责任的也是冯愔,整件事,和他黄防一点关系都没有,现在他跟着冯愔一起造反,完全是赶鸭子上架。
  此时,他又听到宗广传出的风声,连天子都极为赏识自己,甚至还专门派尚书持节,前来扶风招抚自己,黄防整个人都飘飘然了,自己明明有大好的前途,为何还要跟着冯愔提着脑袋造反呢?
  不得不说,刘秀对于人性揣摩简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完全是玩弄于股掌之间。
  就如他在书信中写的那样,黄防果真对冯愔出了手,他出其不意的擒下冯愔,然后率领着全军万余将士,前去找宗广,向他投降。
  冯愔作乱,把邓禹吓出一身的冷汗,可到了刘秀这里,如同小菜一碟。
  刘秀只略施小计,便勾起了冯愔和黄防之间的内斗,最终黄防擒下冯愔,也就此终结了冯愔之乱。
  值得一提的是,宗广持节到了扶风后,原本已投降赤眉军的绿林元老王匡、胡殷等人,觅得机会,跑出长安,来向宗广投诚。
  王匡、胡殷这些绿林系的元老,投降赤眉军之后,一直不被重用,要命的是,他们在赤眉军没有兵权,毫无话语权可言,受尽白眼和屈辱。
  再加上这段时间赤眉军已经断粮,日子过得太苦,早已享受惯了的王匡、胡殷等人实在是熬不下去了,恰在这时,他们听说宗广到了扶风,几人聚到一起一合计,干脆去找靠宗广,投靠刘秀算了。
  王匡、胡殷等人与刘秀的关系并不好,他们都是害死刘縯的罪魁祸首之一,不过朱鲔帮着他们开了个好头。
  要说害死刘縯最大的元凶,非朱鲔莫属,可和刘秀有这么大仇恨的朱鲔,在投靠刘秀之后,非但没有被杀,反而还被封为扶沟侯,官拜少府,占了一个大肥差。
  刘秀尚且能如此厚待朱鲔,他们前去投奔,想必刘秀待他们也不会太差。反正只要不死,无论去到哪里,都比待在赤眉军这里强。
  几人商议一番,最终态度一致,去找宗广,投靠刘秀。
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杀人
  王匡等人叛逃,脱离赤眉军,向宗广投降。赤眉军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尤其是樊崇,觉得自己是受到了王匡等人的羞辱,恨不得把这些绿林军的人千刀万剐。
  看到樊崇气得暴跳如雷,陌鄢微微一笑,说道:“将军莫急,要杀王匡等人,易如反掌。”
  樊崇连连摇头,说道:“刘秀这个人,向来假仁假义,连朱鲔他都容得下,更何况王匡之辈?”
  陌鄢含笑说道:“属下有办法,让王匡等人到不了洛阳,就死在半路上!”
  “哦?倘若如此,那是再好不过。”王匡等人毕竟在赤眉军中待了这么久,对赤眉军的情况十分了解,他们若是到了洛阳,见到刘秀,把己方这边的情况一说,己方对于刘秀而言,还有何秘密可言?
  王匡等人前去投靠刘秀,对于赤眉军的威胁太大,如果有办法让他们死在半路上,见不到刘秀,那自然是消除了赤眉军方面的一个心腹大患。
  且说尚书宗广,看到王匡、胡殷等人前来投降,他也很是惊讶。不过惊讶过后,便是满心的气恼。
  绿林军这些人,简直是没脸没皮,有奶就是娘,没奶就骂娘。
  赤眉军之所以能攻破长安,和王匡等人的投降有直接干系,他们先是厚颜无耻的背叛了刘玄,现在又背叛的赤眉军,厚颜无耻的来投靠己方,倘若陛下真收留了他们,弄不好,这些人以后还会再次做出背叛之举。
  虽说宗广打心眼里厌恶王匡等人,甚至看到他们都觉得恶心,但人家来投,他也不能拒之门外,要怎么处置王匡这些人,他一个个小小的尚书无权做主,得陛下定夺才行。
  宗广下面的属官,向他建议,当趁着现在,把王匡等人杀掉了事。王匡这些人,当年都是害死陛下大哥的罪魁祸首,现在杀掉他们,在陛下那里,也等于是立了一大功。
  思前想后,宗广觉得不妥。首先,他无权杀王匡这些人,其次,朝廷里面可有个活生生的例子呢,朱鲔!
  当初陛下都没杀朱鲔,现在,陛下能杀王匡这些人吗?自己贸然做决定,弄不好非但没立下大功,反而惹来杀身之祸。
  思虑再三,宗广没有难为前来投降的王匡等人,甚至对王匡等人的态度,比被俘的冯愔还要好上许多。
  他只派出几名军兵,象征性的看管王匡一行人,路上,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们。
  这日,队伍行到河东的安邑,也就是河东的郡城,这里距离洛阳已经不算太远,宗广也想好好休息一下。
  河东郡早已被邓禹打了下来,太守是刘秀的大臣,得知尚书前来,又哪能不热情款待。
  太守设宴,于郡府招待宗广以及他的属下,就连住在驿站里的王匡等人,也跟着改善了伙食,有酒有肉。
  同样是俘虏,他们的待遇可比冯愔好上太多太多。王匡等人觉得,等他们到了洛阳,见到刘秀,也会像朱鲔一样,得到刘秀的重用。
  他们正吃吃喝喝的时候,后院传来低低的交谈声。
  刚开始,他们还没放在心上,但对方交谈时,提到好几次王匡和胡殷等人的名字,这终于引起他们的注意。
  王匡示意众人,继续吃喝说笑,他和胡殷,瞧瞧走到后窗前,侧着耳朵仔细聆听。
  “……陛下的密使,昨日就到了安邑,今日见到宗尚书,就会传达陛下的口谕了!”
  “陛下真的要杀王匡、胡殷?”
  “当然!使者和太守交谈的时候,我就在外面,听得清楚。”
  “可是陛下都没杀朱鲔,又怎么会杀王匡、胡殷呢?当初谋害大司徒的元凶,可是朱鲔啊!”
  “那不一样!朱鲔投降的时候,可是带了二十万的洛阳军,现在王匡这些人投降,又给陛下带来多少兵马?何况,当初朱鲔坚持汉家祖制,坚持不接受封王,陛下可是因此十分赏识朱鲔的,而且还夸赞过朱鲔好几次呢!”
  “原来是这样。这么说,他们都活不长了?”
  “没准今晚就动手!”
  “唉,真是白瞎那一桌的好酒好菜了!”
  “行了,反正都是要死的人,就让他们临死之前做个饱死鬼吧!”两名穿着仆人服饰的小厮,在后院这里嘀咕完,继续说着话走开了。
  等他俩走后,贴在后窗下偷听的王匡和胡殷都吓出一身的冷汗,原来刘秀没打算放过他们,而是要杀他们!王匡和胡殷把刚才自己听到的话,小声告诉给其它众人,人们听后,无不是脸色大变,直冒冷汗。
  王匡和胡殷对视一眼,低声说道:“洛阳我们是去不了了,安邑我们也待不去了,我们得赶快逃走才是,再不走,我们就只能去到黄泉路上作伴了!”
  众人都没有异议,纷纷看向王匡,问道:“比阳王,我们怎么跑?”王匡在更始朝廷里,被刘玄封为比阳王。
  王匡眼珠转了转,说道:“我们就说,在城内随意逛逛,然后再伺机逃出安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4/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