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5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5/1156

  众人齐齐点头应好。宗广对王匡等人并没有严加看管,也没太限制他们的自由。
  听说他们要出驿站,在城内随便走走,看管他们的军兵也没有多想,更没有阻拦,跟在他们的身后,一并出了驿站。
  王匡等人不动声色,故意逛到一条幽静无人的小胡同里。趁着身后的几名军兵还没反应过来,他们突然发难,夺下几名军兵的武器,将其杀死在小胡同里。
  而后,王匡这些人落荒而逃,跑出安邑。王匡等人杀死守卫,逃出安邑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郡府。
  听闻此事,宗广勃然大怒,王匡等人可是主动来投降的,并没人逼着他们来投降,这一路上,自己待他们也不薄,非但没有严加看管,还好吃好喝好穿戴的招待,可他们又是怎么回报自己的?毫无缘由的杀死自己手下的兵卒,从安邑逃脱,这简直是欺人太甚。宗广勒令太守,出动郡军,追捕王匡,他自己也带人追出安邑城。
  别看王匡等人是先跑的,但他们现在的体力,已远不如当年起兵造反时的体力,他们的两条腿,还真跑不过战马的四个蹄子。
  宗广带着郡军,出了城后,只追了半个多时辰,便把王匡一行人给追上了。
  这次,宗广对王匡等人可是一点没客气,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下令,对王匡一行人,格杀勿论。
  王匡、胡殷,这些绿林军的元老,当年起义军的首领,他们反抗王莽暴政,与天下豪杰,合力推翻了新莽朝廷。
  结果到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身首异处,暴尸荒野,让人觉得既可悲,又可叹。
  王匡、胡殷等人恐怕直到死都不知道,刘秀根本没派什么密使到安邑,更没有什么密诏,要处死他们这些人,在驿站后院里的那两个小厮,正是陌鄢派来灭他们口的人。
  杀人,不一定非要亲自动手,不留痕迹的借刀杀人,这才是真正高明的杀人手法。
  陌鄢的手下人,利用了王匡等人心里的不安全感,只三言两语,便把他们引上了一条死路。
  一路上,王匡等人还觉得,同样是俘虏,他们的待遇可比冯愔好上许多,可是到最后,他们都死在了安邑,而冯愔被押送回洛阳后,刘秀赦免了他的死罪,冯愔反而活了下来。
  冯愔造反这件事,虽说被刘秀迅速平息了下去,但此事对邓禹的威望造成极大的影响。
  另外,邓禹在战术上也有失误之处。上郡、北地、安定等郡,的确是地广人稀,但同样的,这三个郡的粮食储备真就不多,邓禹军很快也陷入到短粮的困境。
  原本前来投奔邓禹的人,因为又开始饿肚子了,纷纷选择离去,再加上他们西征的时间已经太久,将士们都生出思乡厌战的情绪,邓禹军的士气开始迅速衰落。
  按理说,仗打到这个程度,邓禹要么选择与赤眉军决一死战,要么选择撤兵。
  与赤眉军决战,邓禹没有十足取胜的把握,何况现在军中士气低落,也的确不太适合开战。
  而撤兵,邓禹又实在不甘心。
  为了支持他的西征,朝廷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钱粮,满朝的大臣,包括天子在内,都在洛阳眼巴巴地等着他的捷报,他若无功而返,太说不过去。
  邓禹现在是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他就只能和赤眉军拖,看双方谁能熬得过谁。
  西线战场,现在暂时陷入到僵局,刘秀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向北方。
  现在在太行一带,出现了大批的赤眉军别部,也不知道这些赤眉军别部是从哪冒出来的,藏匿于太行山内,时不时的出来袭扰,抢掠周边城镇,给河内造成极大的危害。
  太行山位于河内的北部,属河内和上党两郡之间的界山。这一大片的山脉,横向连绵四百余里,几万人的赤眉军藏于山内,动用几十万人去搜寻都如同大海捞针。
  刘秀对于赤眉军之事十分重视,也深知己方若不管这支赤眉军,任其做大,恐怕过不了多久,它就能壮大到十数万,甚至数十万众。
  经过和朝中大臣们的商议,刘秀决定,亲自去往河内,督导平贼事宜。
  刘秀在动身之前,也特意派出王梁。王梁由大司空,被降为中郎将,待在洛阳也没什么事,刘秀便让他去镇守箕关,统管太行八径。
  太行山内,有几条重要通道,这几条重要通道,就如同咽喉要塞一般,它们分别是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合称太行八径。
  藏于太行山内的赤眉军,若想出山,就必须要走着太行八径中的一条。刘秀派王梁镇守箕关,就是要堵死太行八径,让山内的贼军出不来,如此一来,也就无法再袭扰河内诸县。
  刘秀没有亲往箕关,而是去了修武。前段时间,位于修武北面的浊鹿城遇袭,刘秀担心,赤眉军若有所行动,很有可能会再进一步,南下来袭击修武。
  修武是河内重镇,堪称郡城怀县的北方门户,不容有失。
  因为这次去河内,不是视察,很可能会与贼军交战,刘秀没有带阴丽华出行。随他一同去往修武的是贾复、李通、伏黯以及宗广等人。
  贾复率领的是两千戍京军,李通率领的是一千禁军,伏黯率领的是五百羽林卫,再加上一些随行的内侍、仆人,合计近四千。
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不厌诈
  刘秀抵达修武,立刻派人去往浊鹿城,召见浊鹿县的县长。
  人口过万的县,最高行政官员为县令,人口不足一万的县,最高行政官员为县长。
  县令和县长的俸禄也不一样,县令俸禄少则六百石,多则一千石,县长则是俸禄砍半,少则三百,多则五百。
  浊鹿县长到了修武之后,立刻前来拜见刘秀,而后将前段时间,浊鹿受袭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向刘秀讲述一遍。
  这次偷袭浊鹿的贼军,总共有一万多人,而且是入夜偷袭,浊鹿城准备不足,被偷袭的贼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几乎没做出太大的抵抗,城防便被贼军攻破。
  赤眉军入城之后,对城内进行的大肆的洗劫,浊鹿城的粮仓、银库,以及城中大户、百姓,基本全都遭了秧,损失的钱粮,不计其数。
  天还没亮,攻入城内的赤眉军便悉数撤走,很显然,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占领浊鹿城,就是来抢劫的。也恰恰因为赤眉军不想占领浊鹿城,县长才算捡回一条命。
  刘秀听后,琢磨了一会,问道:“可知贼军是从哪个方向来的?又是往哪个方向跑的?”
  浊鹿县长急声说道:“北方!贼军撤走之后,微臣特意派人去追查,发现贼军最终都撤进太行山内。”
  刘秀点点头,这就没错了!袭击浊鹿城的贼军,就是藏匿于太行山内的赤眉军别部。“知道贼军的主将是何人吗?”
  浊鹿县长低垂下头,小声说道:“微臣……微臣不知……”
  “贼军的装备如何?战力又如何?”刘秀问道。
  浊鹿县长吞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说道:“这支贼军,骁勇善战,而且行迹隐秘,他们是怎么摸上城墙的,怎么杀掉城头守卫,又是怎么打开的城门,城内没有听到一丁点的动静。”
  听闻这话,刘秀以及贾复、李通、伏黯、宗广都暗暗皱起了眉头。
  就他们得知的情报,这支贼军,是铜马军的别部,区区一支别部,而非赤眉主力,又怎能如此厉害,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入浊鹿城内?
  从浊鹿县长这里已经得不到太多的信息,刘秀向他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等浊鹿县长离开后,宗广眉头紧锁地说道:“陛下,看来这支铜马军别部,可不简单啊!”
  “嗯!”刘秀也有同样的感触。他看向修武县县令,说道:“高县令!”
  “微臣在!”修武县县令名叫高博,四十出头的中年人。听闻刘秀的召唤,他急忙躬身施礼。刘秀问道:“修武县兵又多少人马?”
  高博正色说道:“回禀陛下,有一千五百人。”
  刘秀说道:“这段时间,务必要加强戒备,巩固城防,以备贼军来袭。”
  高博倒吸口凉气,小声问道:“陛下认为,藏匿在太行山的贼军,能打到修武?”
  浊鹿城距离太行山就已经够远的了,而修武还在浊鹿的南面,离北方的太行山更远,他还真没想过,贼军能胆大包天的来打修武。
  刘秀说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现贼军猖獗,小心提防着点,总是没错的。”
  “微臣遵命!”高博躬身应道。
  刘秀抵达修武的第二天,一份奏疏传到刘秀这里。这份奏疏的内容是,清河郡太守鲜于冀病故,行大司徒事的伏湛,推荐赵高为新任清河太守。
  看罢这份奏疏,刘秀既意外,又禁不住一震感慨,不久前,他前去平原,请伏湛、伏黯两兄弟来洛阳为官时,鲜于冀还活得好好的呢。
  这才过了几天,鲜于冀就突然病故,当真是人生无常啊!
  刘秀批准了伏湛的奏疏,准许赵高为新任清河郡太守。
  又过了几日,王梁传来战报,王梁部和赤眉军别部,在太行八陉的太行陉遭遇,双方展开了一场交锋,最后以赤眉军的主动撤退而宣告结束。
  此战,王梁军和赤眉军的伤亡都不大,王梁军这边的死伤,有几百人,赤眉军的死伤充其量就在千人左右。
  看罢王梁传来的战报,刘秀还算满意,在给王梁的回书中,予以了褒奖。
  三天后,王梁再次传来战报,依旧是在太行陉,双方兵马又再次遭遇,还是展开了一场交战,最后依旧是以赤眉军的主动撤退而告终。
  连续两次,藏于太行山内的赤眉军都走太行陉这条路,王梁随之加强了对太行陉这条路的看守,于沿途设置许多的石垒,加强防范。
  这日傍晚,赤眉军再次出现在太行陉,得到消息的王梁,忍不住摇头而笑,感觉赤眉军的人都是一根筋,认准了太行陉这条道,就一直要走这条道,哪怕先前已经失败过两次,他们就是要走这条道。
  王梁率领部下将士,迎击赤眉军,双方于太行陉,爆发了第三场交战。这次的战斗,赤眉军明显是使出了全力,攻势要比前两次凶猛得多。
  不过王梁军早已在太行陉的路上布置了许多的石垒,这些石垒为汉军提供保护的同时,也对赤眉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和阻力。
  双方于太行陉这里展开激战的同时,另有一拨赤眉军悄悄走到飞狐陉。这支赤眉军,大概有万余人,沿着飞狐陉,一路向南,直奔出山口。
  在飞狐陉的这条路上,汉军并非毫无防备,沿途设置了许多的哨卡,明岗暗哨,不计其数。
  只是,这次赤眉军方面是有备而来,这些天,他们已悄悄把飞狐陉的岗哨位置,全部摸得一清二楚。
  一队汉军正像往常一样,在飞狐陉巡视,道路两边的树林中,突然飞射出数十支箭矢,一个小队,十名汉军兵卒,完全来不及做出反应,纷纷中箭倒地。
  这在附近不远的地方,还藏着汉军的两名暗哨,这两名汉军暗哨见己方的巡逻队遭遇敌人的偷袭,全军覆没,意识到事情不妙,两人借着草丛做掩护,悄悄后退,打算出飞狐陉去向王梁报信。
  他俩也就退出五六米远的距离,忽然听闻背后传来沙沙的脚步声,两人下意识地扭回头一瞧,连来人是什么模样都没看清楚两把利刃已深深刺入他的二人的脖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5/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