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1156

  调派刘植去密县平乱的人是他,如果他当时派旁人前去平叛,是不是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了?刘秀对刘植的死,是既感悲痛,又自责不已。
  原本刘秀以为刘植的阵亡,只是意外,等刘植的尸体被运送到洛阳,看到从刘植身上取下的那些弩箭,刘秀这才意识到密县的叛乱绝不简单。
  他召见光禄勋伏黯,将射杀刘植的弩箭摆在伏黯面前,问道:“稚文,你看看这些弩箭,是否眼熟?”
  伏黯拿起一支弩箭,定睛细看,脸色顿是一变,脱口说道:“是墨袖堂!”
  刘秀眯了眯眼睛,说道:“果然是墨袖堂所用的连弩!”
  稍顿,他说道:“伯先是被这种弩箭射杀,偷袭伯先的人,肯定出自于墨袖堂,那么密县叛乱之事,想来也必和刘永有关。”
  伏黯点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墨袖堂早已投靠到刘永的麾下,既然密县县兵谋反之事有墨袖堂参与其中,那么,此事定和刘永脱不开干系!微臣以为,密县县兵的谋反,十之八九是受到刘永的挑拨!”
  刘秀深深吸了口气,他已经派遣盖延,统帅五万大军驻扎开封,提防刘永趁虚而入。
  结果刘永还是把手伸进了河南,将墨袖堂的人悄悄布置在密县,换句话说,他派刘植平乱,会遭受墨袖堂的黑手,他换成旁人去平乱,也同样会遭受墨袖堂的黑手。无论派谁前去,下场都未必会比刘植更好。
  想到这里,刘秀狠狠一拍桌案,怒声说道:“刘永该诛!”
  伏黯低垂着头,没敢接话。刘秀深吸口气,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他唤道:“张昆!”
  “奴婢在!”张昆急忙走进大殿,躬身施礼。
  “召非烟前来见我!”
  “是!陛下!”张昆答应一声,快步走了出去。
  时间不长,花非烟从外面急匆匆走了进来,她先是看眼伏黯,而后向刘秀福身施礼,说道:“属下参见陛下!”
  刘秀摆摆手,说道:“密县作乱,伯先阵亡,想必非烟都已经听说了吧?”
  花非烟颔首说道:“还请陛下节哀。”
  刘秀说道:“要彻查!无论刘永向河南安插了多少部下,你二人要统统给我揪出来,我不想密县的事再发生第二次。”
  伏黯和花非烟齐齐躬身应道:“微臣(属下)遵命!”
  刘秀挥了下手,他二人躬身退出大殿。到了外面,两人相视苦笑。伏黯说道:“刘永麾下,江湖人士甚多,偌大的河南,想将其一一揪出,又谈何容易啊。”
  花非烟说道:“非烟以为,墨袖堂危害最大,当务之急,应将潜伏在河南境内的墨袖堂帮众全部擒获!”
  伏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墨袖堂的人,武艺未必有多高强,但个个都是暗器高手,墨袖堂的连弩霸道,但类似的暗器还有许多,这些人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危害之大,的确难以估量。
  他问道:“非烟可有良策?”
  花非烟说道:“非烟对墨袖堂并不了解,若想揪出墨袖堂的人,还需大人多多相助才是!”
  “非烟客气了,我必竭尽所能!”两人说着话,并肩而去。
  刘植阵亡,刘秀下旨厚葬。刘植生前的爵位为昌城侯,他死后,昌城侯爵位由其子刘向继承。
  另外,刘秀还召见了刘植的弟弟刘喜,让刘喜接任刘植骁骑将军的职位。
  刘秀对自己麾下的大臣,的确是很够意思,刘植死后,官职由弟弟继承,爵位由儿子继承。即便后来刘喜病故了,刘秀又让刘植的堂兄,继续担任骁骑将军之职。
  在给大臣们的诏书中,刘秀一再表示,他们皆为开国功臣,为汉室江山,出过力,流过血,立下了汗马功劳,他都有铭记在心,现在初有所成,劝诫大臣们不要自满,不要骄傲,都应洁身自爱,把爵位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永为汉家藩属,永享锦衣玉食。
  他是这么说的,也的的确确是这么做的。
  有功的大臣们阵亡,换成别的皇帝,恐怕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把权利赶快收回来,刘秀从来不这样,而是全力照拂忠烈的家人,继续放权给他们。
  刘秀的做法,让死者的家眷们安心,也让活着的大臣们倍感窝心,对刘秀也越发的忠心耿耿。
  接下来的几日,弘农和南阳相继传回战报。景丹率部,在弘农大败赤眉军,现在已占领弘农大半的城镇,基本上是堵住了赤眉军的东进之路。
  与弘农的战报相比,南阳的战报比较有意思。坚镡和万脩率兵去往宛城,按照刘秀的意思,两人让南阳太守刘驎出城相见,刘驎当然不肯出城。
  坚镡和万脩正商议着如何强攻宛城的时候,城内的董訢突然造反,活捉了刘驎,一举掌控了宛城的军政大权。
  董訢的造反,倒不是想投靠刘秀,完全是为他自己谋私利。他控制宛城之后,便想着要自立为王。
  趁着宛城内部生变的机会,坚镡和万脩连夜对宛城发起进攻。坚镡亲自率领一批敢死队,趁夜摸上宛城的城墙,然后率领着这批敢死队,硬是打开了城门。
  城外的汉军一拥而入,董訢见势不妙,带着残部,仓皇而逃,一直逃回到他的堵阳老家。
  坚镡和万脩攻陷宛城,其实并没费多大的力气,这当然要感谢董訢的突然谋反,如果城内不发生这么大的乱子,他二人想强行攻下宛城,还真是那么容易的事。
  董訢逃回到堵阳后,开始了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准备重整旗鼓,杀回宛城,一雪前耻,与董訢交好的许邯,于杏聚起兵,响应董訢。
  他二人的势力迅速扩张、壮大,另外,更始旧臣秦丰,也在南阳的南部作乱,南阳局势,急转直下,各路反军,已然对宛城形成包夹之势。
  宛城局势吃紧,洛阳这边不能坐视不理。刘秀经过仔细考量,最终决定,派出大司马吴汉,率军洛阳汉军八万,南下驰援宛城。
  吴汉麾下兵马有八万,驻守宛城的坚镡和万脩,有兵马两万,合计十万之众。以十万大军,平定南阳的各路反军,对于此战,吴汉很有信心。
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团聚
  刘秀派遣吴汉,统帅十万大军,平复南阳之乱局。
  吴汉率军抵达南阳后,责令身在荆州的岑彭部,进攻于杏聚起兵的许邯。岑彭部的兵马并不多,只有一万来人,在吴汉看来,攻破许邯部,应该没什么问题。
  他自己率领着汉军主力,向南推进,解坚镡和万脩在宛城的被困之危。吴汉军先取鲁阳,再取博望,一路势如破竹,推进到宛城,与坚镡和万脩顺利汇合。
  之后,吴汉留下坚镡和万脩,继续镇守宛城,他率兵南下,目标是先取棘阳,再取新野,最后攻打帝乡蔡阳。
  当吴汉率军向棘阳方向推进的时候,一名斥候快马加鞭的跑进汉军,直奔吴汉这边而来。
  到了吴汉近前,斥候在马上插手施礼,急声说道:“大……大司马,前方……前方……”
  吴汉皱了皱眉头,沉声训斥道:“有话慢慢说,急什么?”说着话,他示意身边的侍卫,给斥候递过去水囊。
  斥候拿起水囊,咕咚咚的灌了好大一口水,而后喘息了两口气,说道:“禀报大司马,前方发现国三老,以及大将军的两位公子!”
  听闻斥候的话,吴汉颇感莫名其妙,扬起眉毛,不确定地问道:“你的是谁?”
  “呃……是刘良刘公,以及刘縯大将军的两位公子,刘章、刘兴!”
  吴汉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刘玄称帝之后,封刘良为国三老,斥候以国三老相称,倒也没错。刘良那可是天子的亲叔叔,刘章、刘兴则是天子的亲侄子,这次能遇到他们三人,可是太巧了。
  他正色问道:“他们现在何处?”
  “就在前方!”
  吴汉说道:“在前引路!”
  在斥候的指引下,吴汉带着一队侍卫,直奔前方赶去。远远的,只见前方行来一队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概有二、三十人的样子。
  看到好大一群官兵策马奔跑过来,这队男女老少吓得急忙向路边闪躲。到了他们众人近前,吴汉勒停战马,环视一圈,问道:“请问,哪位是刘良刘公?”
  “这……这位将军,小老儿姓刘名良,不知将军是……”
  听闻话音,吴汉向人群中的那位老者看去。老者的衣服很华丽,锦缎的材质,做工精细,只不过也不知道有多少天没换洗过了,脏得不成样子,其他众人的模样也都和老者差不多,原本华丽的衣裳,现在都是又脏又破。
  听闻老者的回话,吴汉二话不说,翻身下马,拱手施礼,说道:“在下吴汉吴子颜,在此拜见刘公!”
  他突如其来的施礼,可把刘良吓得不轻,过了一会他才反应过来,急忙拱手还礼,说道:“不敢当、不敢放,小老儿怎敢受将军之礼?”
  听得出来,刘良根本没认出自己。吴汉说道:“我乃洛阳大司马,吴汉吴子颜!”
  刘良难以置信地张大嘴巴,过了好半晌,他不确定地问道:“你……你是阿秀的部下?”
  吴汉清了清喉咙,躬身应道:“正是!”
  得到吴汉肯定的回答,刘良禁不住老泪纵横,在场的众人,也都忍不住低声抽泣起来。
  刘玄死了,更始朝廷覆灭,长安被赤眉军占领,打从这起,刘良一家的日子就开始急转直下。
  好在赤眉军的将领杨音,暗中照拂了刘良一家,才让刘良一家幸免于难,没有死在长安。
  后来在杨音的帮助下,刘良一家逃出长安,辗转来到南阳。本以为回到南阳老家,可以过上安生的日子,可是南阳又被各个割据势力占领。
  感觉在南阳的日子也不好过,刘良便打算领着刘縯的儿子刘章和刘兴,去洛阳投奔刘秀,只是眼下兵荒马乱,想顺利去到洛阳,又谈何容易?
  刘良这一大家子,算上仆人,原本有百余号人,现在就只剩下他们这二十来人,仆人大多都跑光了。刘良一家人能平安无事地活到现在,已实属是运气。
  现在听说来人是刘秀的部下,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中的众人,无不是喜极而泣。
  吴汉关切地问道:“刘公这是想去哪啊?”
  刘良用衣袖擦了擦眼睛,说道:“我等想去洛阳,投靠阿秀,可是在半路上,遭遇匪盗,钱财被抢走大半,剩下的一点钱财,也被仆人们偷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