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6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1/1156

  刘秀说道:“刚才朕已经当众表态,要免除南阳两年的税赋,两年之后,于南阳施行十五税一,钟县令、张县尉,以为如何啊?”
  原本低垂着头,不敢正视刘秀的钟维和张庆,不由自主地挑起眼帘,满脸惊讶地看着刘秀,支支吾吾地说道:“这……这……”
  刘秀不解地问道:“你二人可是有异议?”
  钟维和张庆身子一震,急忙向前叩首,说道:“微臣不敢,只是……只是……”
  只是现在南阳可不归洛阳管啊,而是在邓奉的掌控之中,你刘秀这个洛阳天子,说在南阳减免两年的赋税,那也没用啊!
  刘秀乐呵呵地说道:“邓贼陈兵堵乡,欲在堵乡,与朕决一死战,等朕打败了邓贼,南阳,自然会重归朝廷。”
  听了刘秀这番自信满满的话,钟维和张庆小心翼翼地对视一眼,紧接着,二人异口同声地说道:“陛下圣明,厚爱南阳百姓,此乃南阳之幸!南阳百姓之幸!”
  “嗯。”刘秀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今日,朕回舂陵,一是祭祖,二是与同村乡亲多年未见,心中甚是想念。”
  说到这里,他停顿住,接着,刘秀慢慢站起身形,绕过桌案,来到钟维和张庆近前。二人绷紧了神经,头也垂得更低。
  刘秀在他二人面前站定,一字一顿地说道:“朕离开舂陵,返回堵乡后,舂陵的乡亲倘若少了一根汗毛,朕便拿你二人是问。朕的话,你二人可听清楚了?”
  钟维和张庆这两个人,没有大本事,都是属墙头草的,刘秀担心自己离开舂陵后,他二人为了讨好邓奉,报复舂陵百姓。
  刘秀的这番话,让舂陵村民们无不满心感动,钟维和张庆则是吓得浑身哆嗦,急声说道:“微臣……微臣一定竭尽所能的保护好舂陵的乡亲,不让陛下忧心……”
  “好了,你二人起来吧!”
  钟维和张庆如释重负,颤巍巍地从地上站起。
  刘秀脸上的冷峻消失,面带着微笑说道:“钟县令和张县尉来得倒是巧,正赶上了朕在宴请舂陵乡亲,你二人坐下来,一块吃些吧!”
  “微臣不敢!微臣不敢!”钟维和张庆端着肩膀,缩着脖子,连连摇头。
  刘秀一笑,语气轻快地说道:“现在是朕宴请你二人。”
  “谢……谢陛下!”在刘秀的安排下,钟维和张庆在席间坐下来。
  这顿饭,他二人可谓是食不知味,一顿饭,都不知道是怎么吃完的,等到他二人向刘秀告辞,返回蔡阳城的路上,两人感觉自己的脸颊都快笑僵了。
  钟维转头看向张庆,后者明白他想问什么,连连摇头,心有余悸地说道:“刘秀不是我们能对付得了的,大人,你刚才也看到了,刘秀身边的一名侍卫尚且如此了得,真动起手来,我们这几百兄弟,恐怕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呢!当务之急,是赶快向邓奉报信,把事情推给邓奉,我们好抽身出来!”
  听闻他的话,钟维点点头,感叹道:“也只能如此了!”
  钟维和张庆还没回到蔡阳城,便派出县兵,去往堵乡,给邓奉报信,向邓奉言明,现在刘秀正在舂陵,奈何刘秀身边,兵马众多,且兵强马壮,非蔡阳一县之力所能应对。
  也正是有钟维和张庆的通风报信,邓奉才知道原来刘秀已经去了舂陵。对此,他又吃惊,又大为震怒,找来延岑和董訢,当面质问董訢,你口口声声说堵乡是你的地盘,你在堵乡经营多年,这里的任何风吹草动,皆瞒不过你的耳目,可现在呢?刘秀离开了堵乡军营,都跑到舂陵去了,这么大的事,你对此竟然一无所知?
  在邓奉的质问下,董訢汗如雨下,结结巴巴地说道:“邓将军,这段时间,敌军……敌军真的没有大规模的异动啊!”
  刘秀乃堂堂之天子,谁又能想到,他只带着百余骑,就敢去往舂陵,堂而皇之的回家乡祭祖,宴请家乡的百姓。
  大战在即,刘秀的这次返乡,当真是起到了釜底抽薪的效果。
  舂陵、蔡阳的百姓,四处传扬刘秀的治政,说南阳是帝乡,等到南阳重归朝廷管辖之后,陛下会在南阳免除两年税赋,两年之后,南阳施行十五税一。
  两年免税,十五税一,这两条政策对南阳百姓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南阳百姓饱受战祸之苦,多年来,一直是重税压身,现在洛阳天子说,要对南阳免税两年,两年后施行十五税一,这让人们心中的天平,立刻发生了倾斜。
  邓奉在南阳的根基,就是民心,现在随着刘秀的治政政策被传扬开来,邓奉在根基立刻发生动摇,南阳百姓不想再经历征战,不想再打仗,更不想再受重赋之苦。
  在堵乡两军对峙的正面战场上,刘秀的釜底抽薪,还表现得不那么明显,而在南阳的腹地,刘秀的釜底抽薪已然开始急速的发酵,这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将表现得尤其明显。
第七百零六章
堵乡之战
  刘秀在舂陵住了一宿,就下榻在刘良家的老宅子里,翌日一早,刘秀别过前来送行的村民,带上伏黯等人,离开舂陵,返回堵乡。
  当邓奉传令蔡阳周边各县,集结兵马,合力到舂陵抓捕刘秀的时候,刘秀已经带人离开舂陵好几日,人都快回到堵乡了。
  一路无话,刘秀顺利回到堵乡北面的汉军大营。在刘秀回营后的第三天,汉军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三十万汉军,士气如虹,犹如排山倒海一般,直奔堵乡南面的邓奉军大营而去。
  邓奉表现得异常强硬,对于来势汹汹的三十万汉军,丝毫没有避战的意思,率领着麾下十五万众的大军,开出大营,于营外列开阵势,欲与汉军决一死战。
  己方的兵力,是邓奉军的一倍,可邓奉军非但没有死守大营,反而还敢出营迎战,邓奉的胆识,也着实是令人佩服。
  坐镇中军的刘秀,举目眺望对面的邓奉军。邓奉军的军容并不统一,将士们的穿着比较杂乱。
  尤其是以延岑为首的汉中流亡军和以董訢为首的堵乡军,根本没有统一的军装,两军将士,穿什么的都有。
  不过武器倒是挺齐全,兵卒们一手持盾,一手持矛,队列站的也颇为齐整。
  刘秀观望片刻,对左右说道:“子颜率左前军、君然率右前军,击敌军前军!”
  吴汉和岑彭插手应道:“微臣遵命!”
  刘秀说道:“仲华率右军,击敌军左部!公孙率左军,击敌军右部!”
  邓禹和冯异插手领命道:“微臣遵命!”
  刘秀继续道:“伯昭率我军骑兵,伺机而动,哪边敌军强势,就增援哪一边!”
  耿弇插手应道:“微臣遵命!”
  此时,刘秀摆出的阵型,是根据战场的局势,随机摆的,并没有具体的阵型名字。
  因为己方兵力众多的关系,刘秀把前军分为了两部,吴汉和岑彭各率一部,己方的左右两翼,各为一部,分由邓禹和冯异统帅。
  另外,他又安排耿弇统帅己方的骑兵,单独为一部,作为战场上的机动部队。纵观刘秀布阵的全局,汉军就如同一张张开的大嘴,要把对面的邓奉军一口吞进去。
  左右前军的兵力,合计有十五万众,左右两翼的兵力,有十万,耿弇统帅的骑兵,有三万,而刘秀所在的中军这里,只有两万将士。
  刘秀是把己方的可战之兵,全部投入到了前方,就是要在正面战场上,一鼓作气地拿下邓奉军。
  汉军这边,率先击鼓进军。
  以吴汉和岑彭为首的前军将士,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轰隆轰隆的向前行进。
  不用交战,光是听那震耳欲聋的行军声,感觉地面的震颤,便足以让人心惊胆寒的了。
  观望着迎面而来的汉军,延岑和董訢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二人不由自主地看向邓奉,说道:“邓将军,敌军来势汹汹,兵多将广,此战,我军只怕难以与敌军做正面抗衡啊!”
  邓奉眯了眯眼睛,震声说道:“此战,我军已避无可避,不能打,也得打!只要能顶住敌军一时半刻,等我方援军赶到,必能大破敌军,生擒刘秀!”
  援军?哪来的援军?
  延岑和董訢闻言,颇感莫名其妙,己方的军队,可都在这里了,哪里还有什么援军?转念一想,他二人心中顿是一动,难道,是秦丰那个胆小鬼会派军来援?
  倘若是这样,那么这一战,己方还真有得一打!虽说秦丰胆小如鼠,但秦丰麾下的将士还是不错的,南郡的老兵,颇为善战,且兵力众多。
  只要在己方和敌军激战正酣之际,秦丰军能及时赶到,定能杀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两人都认为邓奉所说的援军是秦丰军,随即,两人都不在多问,举目望向前方的战场。
  邓奉军这边,邓奉麾下的将士作为主力,位在正中央,延岑军在左,董訢军在右。双方将士,逆行推进,于堵乡外的平原地带,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正面对决。
  此战,汉军投入兵力三十万,邓奉联军投入兵力十五万,双方合计四十五万人的军队展开厮杀,这在南阳历史上,称得上是规模空前。
  当双方将士推进到弓箭手的射程之内后,两军的阵营,几乎同一时间射出箭阵,嗡、嗡,两面长长的乌云腾空而起,呼啸着向对面的阵营砸了过去。
  咔、咔、咔!军兵们纷纷把手中的木盾举起,组成了一面巨大的盾阵。哆、哆、哆、哆!等箭阵砸下来后,箭矢钉在盾阵上的声响不绝于耳。
  一轮箭阵过后,兵卒们纷纷把高举的木盾放下来,拔下钉在上面的箭矢,扔到旁边的地上。
  在人群当中,有身材矮小瘦弱的兵卒来回穿行,快速捡起地上的箭矢,每凑够五十支,便用绳子系成一捆,运到后方,交给己方的弓箭手们继续使用。
  双方将士,顶着对面一轮又一轮的箭阵,继续向前推进,很快,前排的兵卒们接触到一起,盾牌与盾牌的碰撞之声,瞬间响成了一片,轰隆隆的不绝于耳。
  前面的兵卒,使出吃奶的力气,以盾牌向前顶,后面的兵卒,手持长戟、长矛,向对面的敌军猛刺。
  前排的盾兵、长戟兵、长矛兵,不时有人中招,惨叫着扑倒在血泊中。
  数十万人的正面交锋,想一时半刻就分出胜负,那是不可能的。
  战斗刚开始时,双方将士都带着一股子锐气,卯足全力的向对面推进、冲杀,战斗进行的也异常之惨烈。
  等到双方把锐气都用尽,接下来的交战,便进入到僵持阶段。
  这个时候,战场上已然是尸体叠罗,血流成河。前方的将士,皆已拼得筋疲力尽,但又退不下战场,只能咬紧牙关,死命的坚持着。
  双方的交战,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中午,又由中午,激战到了下午。战斗这么久,无论是汉军还是邓奉军,伤亡都以极为惨重。
  相对而言,汉军兵力众多,能承受得起如此之高的伤亡,但兵力较少的邓奉军,开始呈现出不支的迹象。
  延岑和董訢急得额头冒了汗,两人时不时地向四周张望,希望能看到援军的身影,可是每一次的张望,他们都失望了,四周空空如也,根本看不到援军的影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1/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