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6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5/1156

  他暗暗握紧了拳头,又再退一步,问道:“倘若我接受东莱太守之职,不知伏大夫可否愿意留下来,与我共同治理东莱?”
  他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把伏隆留下来做个人质。他现在还不能信任刘秀,万一刘秀对他,像对樊崇等人那样,卸磨杀驴,到时候他找谁讲理去?
  留下伏隆,起码会让刘秀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对他下毒手。
  其实张步的这个顾虑,完全合情合理,不过听在伏隆的耳朵里,这简直就是个笑话。他可是堂堂的光禄大夫,留在东莱郡,给张步做个助手,这算怎么回事?
  再者说,他的宏图大志可是在朝堂,而不是在东莱,留在东莱,那岂不是在自毁前程?
  伏隆没有领悟张步留下他的用意,含笑说道:“文公兄,我不会留在东莱,等文公兄接到陛下的受封后,我得立刻返回洛阳,向陛下复命!”
  他的这番话,似乎没什么问题,可听在张步的耳朵里,味道可就不一样了。
  伏隆不肯留下,那只能说明一点,刘秀压根就没想给自己活路,哪怕自己接受了东莱太守的头衔,刘秀最终还是要置自己于死地。
  意识到这里,张步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睛,心头杀机顿起。刘秀和伏隆这些人,不想给自己活路,自己还用再对他这般客气吗?
  张步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伏隆,时间久到让伏隆都感觉浑身发毛,他不解地问道:“文公兄可还有话要对我说?”
  “哈哈——”张步站起身形,突然仰面大笑起来。他说道:“伏大夫,我若归顺洛阳,你们只肯给我一个太守的官职,可你知不知道,我若归顺睢阳,我会得到什么?齐王王位!”
  伏隆脸色顿是一变,紧接着,他淡然一笑,说道:“刘永已是一败涂地,现在犹如丧家之犬,倘若文公兄还要与刘永沆瀣一气,无疑于自取灭亡!”
  张步走到伏隆近前,说道:“伏大夫要我归顺洛阳,可以,我的条件的是,齐地归我管辖,我麾下的兵马也依旧归我调派!”
  伏隆腾的一下起身,沉声说道:“这断无可能!现在文公兄唯一的出路,就是归顺于陛下,陛下能封文公兄为东莱太守,已经是天恩浩荡,倘若文公兄还要贪得无厌,还想要齐地和兵马,那只会引来雷霆之怒,届时,你悔之晚矣!”
  张步再抑制不住自己胸中的怒火,他张开双臂,震声说道:“我在齐地,坐拥兵马十余万,现要归顺洛阳,却只给我一个东莱太守的官职,还要收走我麾下的兵马,伏大夫,你认为这公平吗?”
  伏隆直言不讳地说道:“以文公兄的作所作为,陛下能对文公兄既往不咎,还能给文公兄东莱太守的官职,这已经是开了天恩!”
  在他看来,陛下能饶张步不死,已经是大恩,还能给他个太守的官职,这不是天恩又是什么?伏隆正色说道:“文公兄,做人要知足,做东莱太守,总好过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吧?”
  张步气得浑身直哆嗦,这真是欺负人都欺负到家了!他怒极而笑,笑着笑着,变成了仰面大笑。
  看着好似疯癫一般,狂笑不止的张步,伏隆眉头紧锁,怒声说道:“文公兄若是不能接受陛下加封的官职,我看,我们之间也没什么好谈的了,在下告辞!”
  说完话,他连礼都没施,转身向外走去。在伏隆看来,张步根本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归顺己方,可是这次他错了,他低估了爵位对张步的诱惑力有多大。
  “我死无葬身之地?哈哈——”狂笑中的张步突然把肋下的佩剑抽了出来,对准伏隆的背后,恶狠狠地一剑刺了过去。
  伏隆是文官,而非武将,哪里能闪躲得开张步在他背后偷袭的一剑。耳轮中就听噗的一声,剑锋由伏隆的背后刺入,在他的胸前探出。
  他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先是低头看看自己胸前透出的剑尖,又转回头看向张步,张开嘴巴,说道:“你……你竟敢……”
  “让我死无葬身之地?我先让你死无葬身之地!”说话之间,张步把佩剑从伏隆的体内狠狠拔出,紧接着,他又横扫一剑。
  咔嚓,伏隆的脖颈应声而断,首级滚落在地,轱辘出去好远,无头的尸体向前踉跄两步,直挺挺地扑倒。
  张步看着地上的尸体,胸口一起一伏,他甩了甩佩剑上的血迹,收剑入鞘,振声喝道:“来人,将伏隆的首级,悬挂于城头,将此贼的尸体,拖出去喂狗!”
  伏隆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这次的剧县之行,反倒成了他的黄泉路。
  就理性判断,刘永的都城都被盖延攻破,在豫州的根基都已被盖延斩断,但凡是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再选择继续跟着刘永。
  另外,张步的盟友彭宠,也被耿弇、耿舒两兄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龟缩在渔阳境内。
  在这种情况之下,张步他只能归顺己方,哪里还有别的出路?
  可是伏隆忽视了一点,不是每个人做事都是以理性为出发点的,有些人,就是容易感情用事,而张步,恰恰就是这种人。
  他贪图爵位,做梦都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王公,伏隆显然不了解他的这个心理,而刘永却准确无误的抓到了,投其所好,受封他为齐王。
  就理性而言,刘秀和刘永这两个皇帝,很容易做出选择,但就感性而言,张步实在太想要这个王位了,他太想成为齐王,太想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管辖齐地,刘永恰恰给了他最想要的王位。
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刘永
  张步杀了伏隆,也就等于彻底和刘秀决裂。而张步杀害伏隆没过多久,睢阳城内突然发生叛乱,聚集在睢阳城中的刘永残部,突然向驻守睢阳的汉军发难。
  汉军准备不足,而且驻守睢阳的汉军满打满算只有一万人左右,仓促迎战,局势已然十分被动。
  恰恰这个时候,先前逃到湖陵的刘永以及逃到广乐的苏茂,又集结起数万的兵力,大张旗鼓的杀向睢阳。
  在刘永军里应外合的情况下,驻守睢阳的汉军终于支撑不住,最后只能被迫撤离睢阳。随着汉军的撤离,睢阳也再次回到刘永的手里。
  伏隆被杀,睢阳失守的消息,几乎同时传回洛阳,刘秀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痛失爱子的伏湛,显得苍老了许多,眼圈湿红,眼眶红肿。刘秀见状,好言安慰了伏湛一番。
  当初他不赞成伏隆出使张步,认为张步这个人,利欲熏心,难以共谋,不过当时伏湛、宋弘等人都支持让伏隆去招抚张步。
  现在发生这样的事,刘秀心中亦有些后悔,如果当时自己能再坚持一下,执意不同意让伏隆出使,事情也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了。
  “陛下!”吴汉率先大破大殿中的沉闷,跨步出列,向刘秀拱手施礼,沉声说道:“微臣愿率军进发睢阳,斩下刘永小儿的首级!”
  他话音刚落,盖延出列,拱手说道:“陛下,微臣愿再次率军,兵伐睢阳!”
  看着主动请缨的吴汉和盖延,刘秀陷入沉思。
  打睢阳,盖延无疑更有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盖延打睢阳也有失误之处,就是让刘永成功逃脱,未能做到斩草除根,这才有了今日之乱。
  见刘秀没有立刻说话,吴汉振声说道:“陛下,此战微臣定能取下刘永首级,以祭奠伏大夫的在天之灵!”
  伏湛闻言,抬起头来,先是感激地看眼吴汉,而后又眼巴巴地瞧向刘秀。
  盖延据理力争道:“陛下,微臣当初围困睢阳数月之久,熟悉睢阳的一草一木,此战,由微臣前往更加合适。”
  吴汉心里啧了一声,对于盖延与自己相争有些不满。
  你先前的率兵东征,已经屡立战功,也得到了陛下的封赏,而自己因为南征受挫,现在急需功绩来弥补过失,挽回自己在军中的威望,这个时候,你还和我争什么。
  “陛下……”吴汉正要说话,刘秀向他挥了下手,说道:“子颜、巨卿,可各率一路兵马,合力进攻睢阳,此战,你二人需通力合作,只许胜,不许败,带刘永首级,回洛阳见我!”
  至于张步,现在刘秀还倒不出手来去对付他。事有轻重缓急,当务之急,就是要先除掉刘永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吴汉和盖延闻言,眼睛同是一亮,二人齐齐拱手施礼,振声说道:“微臣遵旨!微臣必不辱陛下使命!”
  刘永的反补,引来洛阳朝廷的震怒,刘秀派出大司马吴汉、虎牙大将军盖延,合计统帅十五万大军,再次出兵豫州,讨伐刘永。
  从皇宫里出来,盖延追上吴汉,向他拱了拱手,说道:“吴公!”
  吴汉回头,看盖延快步而来,他停下脚步,转回身,拱手说道:“巨卿!”
  盖延说道:“并非末将成心与吴公争功,而是刘永的死灰复燃,过失的确在末将。东征之时,末将让刘永侥幸逃脱,这才闹出今日之祸乱。”
  吴汉噗的一声笑了出来,苦笑,他拍拍盖延的胳膊,与他并肩同行,说道:“巨卿让刘永逃脱,只是小过,而我在南征的受挫,才是大过啊,只是陛下隆恩,未罚罢了。”
  两人相视苦笑,颇有些难兄难弟之感。他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前走着,恰在这时,后面有人召唤道:“大司马、大将军!”
  回头一瞧,只见伏湛颤巍巍地走过来。两人连忙拱手,说道:“伏司徒!”
  伏湛拱手还礼,哽咽着说道:“犬子年少无知,或许生性是有傲慢之处,但却是一心为汉室,这次惨死于剧县,刘永、张步,皆为罪魁祸首,还望大司马、大将军能为犬子,讨回公道……”
  说到这里,伏湛已是老泪纵横,作势要向吴汉和盖延跪伏,见状,两人都被吓了一跳,急忙把准备下跪的伏湛搀扶住。
  盖延动容地说道:“伏司徒放心,此战,延必取刘永首级,倘若再让刘永逃脱,延自当提头向陛下、向伏司徒谢罪!”
  吴汉搀着伏湛的胳膊,面露正色地说道:“伏大夫为汉室捐躯,卒于剧县,此仇此恨,汉责无旁贷!”
  听闻他二人的话,伏湛更是哭得厉害,几次都险些晕厥过去。
  吴汉和盖延一左一右,把伏湛搀扶回他的马车上,即便放下帘帐,还能听到伏湛在车厢里的哭声,吴汉和盖延对视一眼,两人的心头都很是凝重。
  这次东征,很多人都在眼巴巴地等着、盼着他们打胜仗,还没等率军出征,两人都已感受到身上所承受的压力。
  吴汉看向盖延,问道:“对于此战,巨卿可有良策?”
  盖延正色说道:“我以为,吴公和延,可兵分两路,一路直取睢阳,先困住刘永,防止他再次逃脱,另一路,可取广乐,斩杀苏茂,砍掉刘永的左膀右臂,也是让睢阳、广乐,无法再形成掎角之势。”
  吴汉边听边点头,沉吟片刻,他正色说道:“我可率军先取广乐,巨卿可率军,先困睢阳!”
  盖延想了想,觉得吴汉的安排也可行。他说道:“苏茂在广乐,势力颇深,此战,吴公万万不可轻敌!”
  吴汉一笑,傲然说道:“苏茂小儿,只一匹夫,不足为虑!”
  苏茂原本是更始旧臣,打赤眉战败,投靠了朱鲔,然后偷袭河内,被寇恂、冯异打败,最后随着朱鲔又投降了汉室,再之后,他因为觉得自己未受到重用,又倒戈投降了刘永。
  就是这么一个叛来叛去的货色,吴汉又怎会把他放在眼里?
  看着目中无人的吴汉,盖延心中颇感忧虑,但他了解吴汉的性格,又不好多劝他,劝得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不日,大司马吴汉和虎牙大将军盖延,率领十五万众的汉军,浩浩荡荡的从洛阳开拔,直奔豫州。
  因为进攻的目标不一样,两军并没有同行,而是分头进军。且说吴汉,率领着八万汉军,一路上风餐露宿,奔赴广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5/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