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6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6/1156

  身在广乐的苏茂早已听闻汉军大举来攻的消息,率部龟缩在广乐城内,同时派人向睢阳求救。
  刘永返回睢阳后,召集残部,现在他挥下又聚集起数万兵马,另外,刘永麾下的大将周建,在湖陵一带集结起十万之众。刘永经过再三思虑,觉得广乐的苏茂于他而言,还是极为重要的,不能不救,他随即命令周建,率军驰援广乐。
  接到刘永的命令,周建立刻率领麾下十多万的兵马,向广乐进军。
  周建还在增援广乐的半路上,吴汉统帅着汉军,已经对广乐城发起了猛攻。
  吴汉麾下,有骠骑将军杜茂和强弩将军陈俊这两员副将。进攻广乐的时候,吴汉亲帅一路汉军,杜茂和陈俊各率一路汉军,三面猛攻广乐城。
  苏茂这个人,统兵征战的本事的确不太强,但他却很善守。广乐城内的守军,满打满算也就三万来人,但在苏茂的指挥下,硬是抵挡住了八万汉军的强攻。
  第一天的攻城,汉军无果,第二天的攻城,汉军无果,第三天的攻城,汉军依旧未能撕开广乐的城防。
  连续三日强攻,一无所获,反而自身的伤亡极大,这让吴汉都打红了眼。
  第四天,吴汉还要继续进行强攻,杜茂和陈俊双双阻拦。前者说道:“吴公,我军将士,连续三日攻城,伤亡惨重,且兵困马乏,还是暂且休整两日吧!”
  陈俊紧接着说道:“广乐城高墙坚,易守难攻,现我军疲敝,而敌军以逸待劳,于我方十分不利啊!”
  吴汉眉头紧锁,看了看杜茂和陈俊二人,最终还是采纳了他二人的意见,命令全军将士休息两日。
  这休息的两日,可不是什么都不干,只是暂时不攻城罢了。吴汉命令麾下的汉军,环绕广乐城安营扎寨,打算用连营把广乐城给围起来。
  广乐不是一座小城,而汉军的兵马,也仅仅只有八万人而已,现在要扎下连营,把偌大的广乐城给包围住,这也太不现实了。
  对此,杜茂和陈俊都向吴汉提出了异议,认为此举不可行。
  吴汉坚持己见,如果己方做不到环城扎寨,那么就每隔一两里,布置一座小营寨,总之,就是要把广乐城给围起来,让城内之人,插翅难飞。
  现在吴汉已经打出了火气,摆出一副就是要和苏茂拼个鱼死网破的架势。
  吴汉的这一招,还的确挺唬人的,看到城外的汉军环绕着广乐,扎下一座座营堡,城内的守军将士,皆是心惊不已,即便的苏茂,看了汉军的环城扎寨,也在暗暗咧嘴。
  就在汉军开始了对广乐城又展开新一轮强攻的时候,周建率领着十多万刘永军,赶到了广乐。
  周建的到来,立刻改变了广乐的战局。广乐之战,原本是汉军多,而刘永军少,现在周建带来十多万的大军,局势立刻发生了逆转,变成刘永军多,汉军少。
  刘永军主力抵达广乐的时候,汉军正在大举攻城,听闻消息,吴汉吃了一惊,苏茂的援军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到己方攻城的时候来了,现在,己方即将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局面。
  此时,汉军想停止攻城,全军撤退下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周建的十多万大军,也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吴汉当机立断,命令杜茂和陈俊,组织己方的主力大军,撤出攻城战场,他自己则亲帅两千幽州突骑,迎击周建部。
  吴汉下达命令,在正常人眼中,他简直是疯了。要知道周建统帅的可是十多万的大军,他只率两千突骑前去迎击,这太疯狂了,但吴汉就是敢这么干。
  在旁人眼中的不可能,在吴汉这里,根本不算个事儿。
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战
  吴汉率领着两千轻骑兵,在周建军的前方排列出战斗阵型。吴汉骑在战马上,环视一干骑兵将士,大声问道:“你们可知,今日我们是为何而战?”
  众骑兵齐声回道:“匡扶汉室,诛杀奸佞——”
  吴汉深吸口气,振声说道:“更是为了我们背后的兄弟而战!我等若是抵挡不住敌军,数万兄弟,将腹背受敌,此战必败!”
  “我有必死之心,你们呢?”
  “我等战死沙场,同乡带我等尸骨回乡!同乡战死沙场,同袍带我等尸骨回乡!”
  “说得好!”吴汉一抬腿,从战马的得胜钩上拿起虎威亮银戟,大声说道:“倘若我吴汉今日战死沙场,兄弟们便带上我吴汉的尸体回洛阳!”
  “杀!杀!杀!”两千骑兵,齐声呐喊。
  吴汉拨转马头,对向迎面而来的刘永军,他将手中的战戟向前一指,以此同时,双腿夹紧马腹。
  战马吃痛,两条前腿高高提起,咴咴嘶鸣。紧接着,战马甩开四蹄,向前冲了出去。
  后面的两千骑兵,齐刷刷地端起长矛,催促战马,紧随吴汉之后,一并向前冲出。
  两千骑兵,带起漫天的尘土,排成一条直线,如同海浪一般,向对面人山人海的敌军冲去。
  看到有骑兵来袭,周建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列出方阵,准备迎敌。
  前排的兵卒竖立起一面面的盾牌,组成了一长面的盾阵,放眼望去,如同一面钢铁墙壁。
  后排的兵卒端着长矛、长戟,锋芒探出盾阵,使得这面钢铁长城变成了铁刺猬。
  再后面,便是弓箭手。在此起彼伏的喊喝声中,弓箭手们纷纷捻弓搭箭,箭矢指向半空中。一名将官高声喊道:“定位箭——”
  随着他的喊声,一直箭矢飞射出去,飞行有百步左右的距离,啪的一声钉在地面上。箭尾处系着的红色丝带,随风飘扬。
  这一箭的定位,便确定出了弓箭手们的射程,只要敌人的骑兵越过这一箭,那么,对方就已经进入到己方的射程范围之内。
  轰隆隆——
  骑兵队伍奔驰的声音越来越近,不管是前排的盾兵,还是后排的长矛兵、长戟兵,乃至弓箭手们,手心里都不自觉地渗出了汗珠子。
  眼瞅着前方的骑兵已然进入射程,为首的将官向前挥剑,大吼道:“放箭——”
  随着他一声令下,弓箭手们齐刷刷地射出箭矢。
  就听嗡的一声,一面黑云从刘永军的阵营里腾空而起,飞到高空,画出一面弧线,然后挂着刺耳的呼啸声,砸向骑兵阵营。
  吴汉麾下的骑兵,都是久经沙场,战斗经验丰富的幽州突骑,看到敌军的箭阵倒了,不用吴汉指挥,人们纷纷趴伏在战马上,将自身受到攻击的面积降到最低。
  嗖、嗖、嗖——
  箭矢仿佛雨点一般,从人们的头顶上飞射过去,骑兵队伍当中,时不时的有人惨叫出声,战马摔倒的闷响声也是此起彼伏,地面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起一层密密麻麻的‘黑草’。
  骑兵的速度不减,反而更快。与此同时,吴汉挥舞手中的虎威亮银戟,在空中画了两个圈。见状,后面的骑兵立刻展开变阵,由拉着横排,迅速变化成长长的竖列。
  放眼望去,原本海浪一般的骑兵,变成了一条长长的蛟龙。一字长蛇阵!这也是骑兵破箭阵最常用的阵法。
  看到敌军的骑兵越来越近,指挥弓箭手的将官,脑门也渗出了冷汗,他连声喊叫道:“放箭!继续放箭!”
  在一字长蛇阵面前,弓箭手箭阵的杀伤力锐减,一马当先的吴汉,挥舞着虎威亮银戟,全力拨打迎面而来的箭矢,叮叮当当的脆响声,在他的周围不绝于耳。
  双方的距离更近,吴汉再次高高举起战戟,向前猛挥,一字长蛇阵的骑兵又变回了横向排列,全力向对面的敌军盾阵冲去。
  等到双方距离已经足够近了的时候,前排的骑兵,纷纷从脖颈处抽下汗巾,蒙住了马眼。
  马对尖锐物有天下的惧怕感,所以当前方刀剑林立的时候,战马是不会听从主人的指挥,不管不顾往上硬撞的,马儿要么是驻足不前,要么是会本能的避让开。
  蒙住了马眼,不管前方是刀山还是火海,战马都不会再有恐惧心理,会按照主人的命令,往前猛冲。
  终于,双方接触到一起,耳轮中就听咚、咚、咚持续不断的巨响声,狂奔的战马没有丝毫的减速,径直地撞在盾阵上。
  战马的哀鸣声四起,马上的骑兵们受惯性跌落下来,但同样的,强大的撞击力让盾牌后面的兵卒都快飞了出去,骨断筋折,口鼻窜血。
  吴汉是用虎威亮银戟硬生生劈开前方的盾阵,杀入人群当中。长戟横扫出去,血雾喷出一面,数名敌军的前胸被利刃划开,惨叫着扑倒在地。
  他双手持戟,左右开弓,周围的敌军,粘上就死,碰上就亡,只眨眼工夫,吴汉杀进敌营十数米远,在他的背后,也留下铺了十数米长的尸体。
  “啊——”一名刘永军将官骑着战马,手持长矛,向吴汉冲来,到了他近前,一矛刺向吴汉的胸口。
  吴汉身子后仰,铁矛在他的鼻尖上方刺过,同时,他持戟横扫,咔嚓,那名敌将被战戟的锋芒懒腰斩断,上半身掉落在地,下半身还在马背上坐着呢。
  随着吴汉杀开一条血路,后面的幽州突骑也跟着冲杀进来,一走一过之间,长矛贯穿人们的身体,把人都活生生的钉在地面上。
  骑兵们也不去再把长矛拔出,而是抽出肋下的环首刀,持刀劈砍左右的敌军。
  骑兵对阵步兵,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刘永军的数量实在太多,杀倒了一群,又涌上来更多。
  这两千突骑杀入十多万的敌军当中,真好像向湖水当中投了一块石头,很快就被人山人海的刘永军所淹没。
  吴汉不再往前突进,此时,他想突进也突进不了,前方全都是敌军,黑压压,密匝匝,一眼望不到边际。
  就在吴汉全力砍杀周围的敌军时,人群当中,突然飞射过来数支冷箭。吴汉瞅准机会,挥舞长戟,叮叮叮,几支冷箭全部被弹开。
  他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又听背后恶风不善,他想都没想,持戟向后回扫。当啷!又是一支冷箭被弹飞。
  不过吴汉只挡开了上面的一箭,却没能挡开下面的一箭,噗的一声,一支冷箭正中他的大腿。
  吴汉闷哼一声,趁此机会,周围的兵卒蜂拥而上,一支支的长矛,齐齐向战马上的吴汉刺过来。吴汉断喝一声,猛的抡起手中的长戟。
  咔咔咔,刺过来的一圈长矛被战戟斩断,吴汉向前狠狠刺出一戟,正中一名兵卒的胸口,他臂膀用力,横着向旁一抡,将那名兵卒的身体被狠狠甩了出去。
  那名兵卒横飞着,撞倒了一群同袍,吴汉抓住大腿上插着的箭矢,深吸口气,将其硬生生地拔了下来。这时,背后又有两支冷箭射来,吴汉向下低身,嗖嗖,两支冷箭在他头上掠过。
  吴汉拨转马头,向冷箭飞射过来的方向冲杀,不过他还没冲杀到人群里弓箭手的近前,四周又飞射过来数支冷箭。
  骑在战马上的吴汉太醒目,简直都快成人家弓箭手的活靶子了。
  他咬了咬牙关,直接从战马上翻了下来。四周的军兵还以为吴汉的中箭落马,纷纷欢呼一声,围拢上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6/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