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7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3/1156

  言下之意,谁都可以拖我刘秀的后腿,但是叔父你不应该拖我的后腿啊。
  刘良也是做过县令的人,一听刘秀的这番话,立刻明白了刘秀的意思,他面红耳赤,许久都没说出话来。
  刘秀意味深长地说道:“不管出自什么原因,赵王府眷属杀了右中郎将的官属,皆是有错在身,鲍从事的处置是严厉了一些,但并未僭越,我又当如何处罚鲍从事呢?”
  刘良的脸色一会红,一会白,憋了好半晌,他问道:“陛下,难道此事就这么算了不成?”
  刘秀苦笑,说道:“天子要求天下人尊法,自己更要守法,鲍从事无错,我……又能如之奈何?”说着话,他摊着双手,一脸的无奈之色。
  道理,刘良都懂,但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也过不去自己心里的那一关。
  看着跪在一旁的鲍恢,再看看一脸无奈表情的刘秀,刘良知道,自己今天是很难讨到便宜了。
  他心有不甘,意味深长地说道:“陛下啊!”
  “叔父就不要再难为我了!”刘秀苦笑道。
  刘良还要说话,但心中突然一动,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他说道:“陛下,微臣听说怀县令年事已高,要告老还乡。”
  他的话题转变得太快,刘秀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不太确定地说道:“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刘良说道:“南阳都尉方翟,能力出众,微臣以为,可接任怀县令之职!”
  刘秀眨了眨眼睛,转头看向鲍永。鲍永看到刘秀投过来的问询眼神,立刻说道:“回禀陛下,怀县令的确年事已高,即将卸任。”
  他只说他知道的事,至于要由谁来接任怀县令之职,那不是他该管的事,而是河内太守和陛下该操心的事。
  但有一点,无论由谁来做怀县令,都必须得遵纪守法,一旦有违法之举,被他查出来,不管是谁推荐的人,他都会严惩不贷。
  怀县隶属河内郡,河内郡隶属于司隶,这可是他这个司隶校尉正经八百的监管区域。
  刘秀哦了一声,心思转了转,不由得微微一笑。
  叔父不再揪着鲍恢的事不放,而突然说到怀县令的事情上,显然是要退而求其次,在鲍恢身上找不回便宜,便想在怀县令这件事上占些便宜。
  自己这个叔父啊,小聪明还的确是有一些的!
  这次鲍恢惩治了叔父,刘秀也不想把自己的叔父逼得太紧,既然叔父主动做出退让,刘秀也乐于做个顺水人情。
  他沉吟片刻,说道:“既然叔父举荐方翟接任怀县令之职,那么,就依叔父之见吧!”
  刘良闻言,脸色立刻缓和了许多,他向刘秀欠身说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叔父不必多礼!”说着话,刘秀拉着刘良的胳膊,笑道:“叔父快起来吧,这么坐在地上,着凉了怎么办?”
  刘良下意识地看眼一旁的鲍恢,怒哼哼地说道:“我老头子是上了年岁,但一时半会还死不了呢!”
  刘秀被刘良的气话逗乐了,说道:“叔父身体安康,能让侄儿尽孝,也是侄儿之幸事!”
  刘良心里舒坦了不少,又白了刘秀一眼,说道:“老臣这次回城受辱,说起来还是因为陛下啊!”
  刘秀一脸的茫然,这怎么又和自己扯上关系了?
  刘良说道:“老臣听说有一支舞姬来到洛阳,技艺精湛,才貌双全,便想把她们带入皇宫,献于陛下,哪知在回城的路上却遇到了这样的糟心事。”
  刘秀哦了一声,也没太当回事,笑道:“叔父的好意,侄儿心领了。”
第八百二十六章
刚柔并济
  刘良借着自己受委屈的机会,向刘秀提出让方翟接任怀县令。方翟是南阳都尉,刘秀又哪能不知道他这个人?
  方翟和南阳太守刘顺的关系特别好,当初也是受到刘顺的举荐才坐到南阳都尉的位置上。
  方家是南阳的豪门大户之一,家世雄厚,家财颇丰,或许也正因为这一点,方翟的为官很是清廉,能力也可以,刘秀对方翟的印象还挺不错的。
  现在刘良举荐方翟为怀县令,刘秀也没有多做考虑,便点头同意了,其一,他的确觉得方翟可以胜任怀县令,其二,刘良刚刚受了委屈,他也不好再开口拒绝他。
  最终,刘良苦着一张脸,离开皇宫,打道回府了。而鲍恢也没有受到任何的惩处,还继续做他的都官从事。
  刘秀的手下当中,总是有那么一些大臣,敢于严格执法,铁面无私,当皇亲国戚犯了错,都敢与之对着干。
  前有强项令董宣,敢于强杀湖阳公主刘黄宠爱的家奴,后又有鲍恢,敢于惩治赵王刘良的家仆。
  这当然和刘秀善于用人有关,不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天子的刘秀会竭尽所能的维护这些奉公执法的官吏们,让他们在行使职权的时候,心里都能有底,哪怕自己把天捅出个窟窿,但只要自己做得对,只要自己做得合乎法纪,那么,天子就是自己最大的保护伞,就是自己背后最大的靠山。
  天塌了,也有天子帮自己撑着。
  刘秀麾下能有这么一批敢于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的官吏们,是刘秀的幸事,但话说回来,这些官吏能在刘秀麾下称臣,又何尝不是他们的幸事?
  倘若他们去给王莽称臣,去给刘玄称臣,恐怕过不了两天,就被杀个精光。
  刘秀的为人偏向柔和,他的治国理念,也倾向于道家的以柔之道。
  但君主一味的柔和,那就是懦弱,刘秀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刘秀执政期间,启用了一大批的酷吏。
  这些酷吏都和董宣、二鲍一样,为官清廉,作风凌厉,执起法来,六亲不认,什么皇亲国戚,在他们这里都是一视同仁。
  而这些酷吏的存在,也让刘秀的执政变成了柔中带刚,刚柔并济。
  翌日早朝,刘秀特意召来洛阳的刘氏宗亲们。宗亲们虽然不是被封王,就是被封侯,但他们在朝廷里没有实际的官职,若无天子召见,他们也没资格参加朝议。
  这次刘秀把宗亲们都召到朝堂上,说起了昨日刘良的事。
  刘良也在朝堂上,听着刘秀的讲述,刘良面红耳赤,羞得无地自容。刘秀刚把此事讲完,鲍永出列,双手抱着笏板,说道:“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刘秀微微一笑,说道:“鲍校尉请讲!”
  鲍永向外面挥了挥手,有两名羽林侍卫抬进大殿一口大箱子。鲍永走到箱子前,将箱盖掀开,朝堂上的众人探头一看,只见箱子里装着的都是竹简。鲍永随手拿起一支竹简,解开绳子,将其展开,念道:“二年,秋,赵王逼迫城东王氏,以低价卖出大药坊一间。”
  刘良身子一震,急声说道:“本王并未强迫王氏,是王氏自己要卖出店铺的!”
  鲍永看了看竹简,说道:“王氏称,赵王认定他为王莽余孽,王氏怕受到迫害,不得已,只能以低价将大药坊转让给赵王,以此避难!”
  刘良脸色涨红,气得身子哆嗦,怒声道:“胡说!简直是一派胡言!”
  对于刘良的恼羞成怒,鲍永视而不见,说道:“王氏已搬离洛阳,但他现在的住处,下官能找得到,倘若真如赵王所说,是王氏诬陷,下官可以派人找来王氏,与赵王当面对质。”
  刘良的脸色已经不是红,而是铁青,怒视着鲍永,一言不发。
  鲍永放下手中的竹简,又拿起另一只,展开,说道:“二年,秋,广汉侯于平县与地方渔民发生冲动,至渔民钟仑重伤。”
  广汉侯是刘信,刘信的性格和他的叔叔慎侯刘赐一样,冲动易怒,脾气沾火就着,说起来,在没造反之前,这叔侄二人都属亡命之徒。
  听完鲍永的话,刘信急忙出列,向刘秀屈膝跪地,结结巴巴地说道:“陛下,这……这件事微臣可以解释……”
  刘秀摆了摆手,而后站起身形,从御座上走下来。站于箱子旁的鲍永随之屈膝跪地。刘秀走到近前,向箱子里面看了看,竹简还真不少,罗了有大半箱子。
  他随手拿起一卷,展开,这里面的内容是弹劾刘赐的。他又连续翻看了好几卷,都是弹劾刘氏宗亲的。
  刘秀将竹简狠狠摔在箱子里,转回头,目光向刘氏宗亲们看过去。
  众宗亲这时候都像是霜打的茄子,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大气都不敢喘。
  鲍永向前叩首,说道:“陛下,这些只是微臣最近一个月收集来的,倘若审查,一定还有更多的案子!”
  听闻这话,跪坐在地的宗亲们身子皆哆嗦起来,一个个满脑门子都是汗珠子。
  刘秀做了皇帝,他们这些亲戚,都跟着飞黄腾达,谁又没做过几件欺男霸女的事?真要深究起来,有一个算一个,谁都跑不了。刘秀低头看着箱子,眉头紧锁。
  过了片刻,他向外面挥了挥手。两名羽林卫走进来,插手施礼。刘秀指了指箱子,说道:“抬出去!”
  两名羽林卫答应一声,抬着箱子,出了大殿。刘秀随之从大殿里走出来,向一旁的虚英扬了扬头。
  虚英会意,快步上前,将一坛子的火油倒在箱子里,然后拿着火把,向箱子里面一扔,就听呼的一声,箱子起火,冒出熊熊的火焰。
  “陛下!”鲍永见状,露出急色,急声说道。
  刘秀向他摆摆手,示意他先不要说话,他走回到大殿当中,来到众宗亲近前,站定,说道:“诸君以前的作所作为,朕可既往不咎,但朕也要提醒诸位,倘若以后再犯,被鲍校尉、鲍从事查实,朕不会再插手过问,会全权交由鲍校尉、鲍从事处置。”说完话,刘秀一甩袍袖,迈步走回到御座上。
  众宗亲面面相觑,齐齐向前叩首,说道:“微臣谢陛下不究之恩!”
  看着跪下一片的亲戚们,刘秀轻轻叹口气,意味深长地说道:“贵戚且宜敛手,以避二鲍!”(这是史书记载的刘秀原话。)
  敛财的、作恶的宗亲们现在都该停手了,不然以后被二鲍查出来,我也护不了你们!
  众宗亲跪伏在地,汗如雨下,心里对鲍永、鲍恢皆生出深深的忌惮之情。
  鲍永、鲍恢不是没有本事的人,他们连建武二年的老案都能翻出来,更要命的是,这两位都是不怕死的主儿,连赵王刘良都敢招惹,而刘良在他二人手里,还真就没讨到便宜。
  这次,刘秀借着刘良的事,算是大大打击了刘氏宗亲们的嚣张气焰,这也让在场的大臣们无不在心中拍手称快。
  对于一些无法无天的宗亲,大臣们不是不知道,只是不太愿意去管,天子是比较重视亲情的人,自己若是管到宗亲的头上,很可能会惹得天子不痛快,不高兴。
  现在天子重用二鲍,严厉敲打宗亲,相信从今往后,洛阳的风气肯定会为之一正,这当然是大臣们都愿意看到的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3/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