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8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4/1156

  李通轻叹口气,说道:“陛下是知道的,当年,微臣也是跟着陛下,从底层的小兵做起,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他什么样的苦没吃过,什么样的凶险没经历过?
  刘秀笑道:“可现在次元已经不是小兵了,而是大汉的驸马,堂堂的固始侯,官拜前将军!”
  “陛下……”
  刘秀继续说道:“后来,伯姬也接受了你转做前将军之事,不过她又提出个条件,就是不让你去蜀地征战。”
  李通一脸的茫然不解。刘秀解释道:“听伯姬说,以前她曾让子陵为你卜过一卦,说你五行缺水,宜南不宜北,宜东不宜西。”
  听闻这话,李通都差点笑出来,这叫什么理由?仅凭这一点,陛下就不选自己做讨伐延岑的主将?他正色说道:“陛下,命数之言,又岂可当真?”
  刘秀意味深长地说道:“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不相信命数?但有时候,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真的会灵验。《赤伏符》出现的时候,还没有刘秀呢,但《赤伏符》却能准确的预测到刘秀能做皇帝。
  那么博才多学的刘歆,把圆周率都算定在了3.15,后人称之为刘歆率,他也相信《赤伏符》中的谶语,不惜把自己名字改成了刘秀。
  这些玄学,你真的能说它是无稽之谈吗?
  李通当然明白刘秀的意思,他正色说道:“如果人的命数早已注定,那么微臣想避也避不过去,陛下,此战就让微臣去吧!”
  刘秀眉头紧锁,沉吟许久,他缓声说道:“容我再斟酌斟酌!”
  李通了解刘秀的为人,他这一斟酌,自己肯定没戏了!
  他急得抓耳挠腮,说道:“陛下,再没有谁能比微臣更适合!陛下,微臣愿立下军令状,此战若不能胜,微臣愿受军法处置!”
  刘秀不担心李通不能胜,而是担心他无法活着回来。
  看着记得脸色涨红的李通,刘秀苦笑,摊着双手说道:“伯姬已经提醒过我,不能让你去蜀地,我若派你前去汉中,让我如何向伯姬解释?”
  李通沉默片刻,说道:“陛下可说,我是去南阳屯田。”目前南郡在打仗,南阳与南郡相邻,有兵马在南阳屯田,以备不时之需,倒也合情合理。
  刘秀扬起眉毛,反问道:“次元是让我去骗伯姬?”
  李通眉头紧锁地说道:“陛下,此战微臣一定要去!”在洛阳朝廷里,李通绝对属位高权重的大臣之一,可尴尬的是,洛阳朝廷的建立,和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当初,是刘秀带着邓禹、吴汉、耿弇、冯异、盖延、铫期、马武等人打下的河北江山,建立起汉室基业。
  他什么都没干,一到洛阳,便被封为固始侯,任卫尉之职,位列九卿。
  私下里,有不少人都说李通没什么本事,之所以能做卫尉,只因他好运气,娶了一位好夫人,成了天子的妹夫,当朝的驸马。
  对于这些说词,李通有听到,但从不反驳,不反驳不代表他没往心里去。
  李通心中一直都憋着一股子怨气,一直都在寻找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这次偷袭汉中的延岑,正是他苦苦等候的良机。
  刘秀思虑再三,举目看向李通,正色问道:“次元,你真的考虑清楚了?”
  “是的,陛下!”李通重重地点下头。
  刘秀眯缝着眼镜,说道:“此战,我最多只能派给你三万兵马!”
  李通闻言,面色顿是一喜,他躬身说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刘秀摆摆手,说道:“先不要急着谢我,你可知道,延岑麾下有多少兵马?”
  李通摇头。刘秀正色说道:“不下五万之众。”稍顿,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深入敌境,以三万打五万,凶险异常,而且,成都的公孙述,随时可能调兵入汉中,增援延岑,这一仗,可不简单啊!”刘秀不是在故意吓唬李通,他说的都是事实,也是在提醒李通,不要以为这一战很容易赢,不要以为延岑被岑彭打得落花流水,你去了就能大胜于他,延岑本身是非常有能力的将领,何况,现在他的背后还有一个公孙述。
  听完刘秀的话,李通正色说道:“陛下,此战微臣若不胜,当提头回见陛下!”
  刘秀扶额,他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同意让李通出征,究竟是对是错。
  他沉默片刻,幽幽说道:“次元,此战能打就打,若不能打,万万不可勉强,需及时撤兵,退出汉中。”
  李通不以为然地说道:“此战,微臣不成功,则成仁!”
  “……”刘秀就怕李通是报着死战的心理去的。
  他皱着眉头,目光深邃地看着李通,一字一顿地说道:“我只要你活着回来,不想看到将士们抬着你的尸体回来!”
  李通默然,过了片刻,他突然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说道:“微臣……不会让陛下失望!更不会……愧对伯姬!”
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征汉中
  在李通的一再请缨之下,刘秀最终还是同意了让李通率兵去往汉中。
  汉中离长安近,离南阳也近,而且对汉中这个地方,李通并不陌生,当年他还没和刘秀在舂陵造反的时候,刘秀和李通就曾来过汉中平贼。
  当时,蛮族入侵益州,王莽派出以廉丹为首的十万京师军南下平蛮。
  地方官府组织义军,协同京师军作战,刘秀和李通便是义军中的一员。
  在汉中,李通跟着刘秀打过好几场硬仗,最后能活着离开汉中,回到南阳,也算是死里逃生。
  这次李通要再次进入汉中作战,刘秀是担忧不已,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不过李通自己可没有丝毫的担心。
  在他心目当中,汉中可是他的福地,他正是在汉中认识的刘秀,这才有了他的今天。这次他再次到汉中作战,他相信,自己这次依旧能大获全胜。
  刘秀派出冯异南下,进入南郡,增援岑彭,李通率领着三万京师军,到南阳屯田,这在外界看来,都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李通要去南阳,刘伯姬忧心忡忡。她皱着秀眉,问道:“陛下为何突然派夫君去往南阳?”
  “现在南郡正在打仗,十多万的大军在那里,粮草只靠洛阳这边补给,难免会不足,在南阳屯田,可缓解南郡将士之压力。”
  虽说不是去南郡打仗,只是在南阳屯田,刘伯姬依旧是放心不下。
  她禁不住叮嘱道:“夫君到了南阳后,只管把田地种好,至于南郡之战事,有征南大将军和征西大将军去打就好,夫君千万不要去逞强。”
  打赢了,是抢了岑彭和冯异的风头,两人心里肯定会不痛快,打输了,更是落下话柄,遭人诟病。所以只要李通去参战,无论输赢,都是费力不讨好。
  李通握住刘伯姬的手,柔声说道:“我明白,伯姬尽管放心就是。”
  刘伯姬思前想后,说道:“我还是和夫君一同去南阳吧!”
  李通吓了一跳,连忙摆手,说道:“不可!”
  见刘伯姬诧异地看着自己,李通清了清喉咙,解释道:“我刚刚到南阳,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条件自然会很艰苦,等过段时间,一切都稳定下来,伯姬再来南阳也不迟。”
  听他这么说,刘伯姬更加担心,说道:“我担心夫君的身体……”
  李通笑了笑,柔声说道:“我的病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现在身强体壮,就算是一头野牛冲来,我都自信能一拳打死它!”
  刘伯姬被他的话逗笑了,她恍然想起什么,从枕头下面拿出一道平安福,外面用红色的锦囊包着,她把平安福放在李通的手心里,说道:“这道平安福,是我专门为夫君请来的,夫君一定要时刻戴在身上。”
  李通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锦囊,上面绣着山水,在锦囊的一角,还有个小小的‘通’字。李通看罢,心头一暖,抬起手来,轻轻抚摸着刘伯姬的脸颊,一时间心里也说不出来是个什么滋味。他深吸口气,说道:“伯姬等我回来!”
  洛幽传给公孙述的情报,明确点出,洛阳这边的战略重心正在转向南边,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驻扎在长安的十万征西军,被抽调走五万,连主将冯异,也被调派到南方的南郡,只剩下五万的征西军,对蜀地业已不构成威胁。
  另外,新上任的征西军主将,乃执金吾朱浮,公孙述完全没把他放在眼里。朱浮做文官可以,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但做武将,他还差得远呢!
  当初,彭宠因他而造反,朱浮身为幽州牧,率领的幽州军被彭宠的渔阳军,打得落花流水,那叫一个惨。
  连彭宠那样的庸人,他都尚且不如,公孙述自然视朱浮为草包。
  长安的西征军,只剩下五万人,而且主将还换成了朱浮,这在很大程度上,的确麻痹了公孙述,也麻痹了身在汉中的延岑。
  延岑率军到汉中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取三辅。
  临行之前,公孙述和延岑还做过一次长谈,公孙述许诺,只要延岑能打下三辅,他可让延岑做汉中王,整个汉中郡,他都可以分封给延岑。
  延岑就是在汉中起家的,延岑部众又被称为汉中流亡军,其麾下将士,基本都是汉中人,公孙述开出的这个条件,对延岑的诱惑力太大了,他对公孙述夸下开口,他延岑一定能拿下三辅。
  公孙述对延岑倒也看重,一下子派给他六万大军。延岑率部到了汉中后,一直没消停过,将麾下将士分成若干分支,不停的袭扰长安、扶风、冯翊三辅地区。
  延岑的目的是想激怒朱浮,让朱浮主动领兵来攻,只要朱浮进到汉中境内,那么,他便可让朱浮以及麾下的五万汉军,有来无回。
  汉中的险峻之地很多,只要选中合适的地方设伏,哪怕双方兵力相差不多,延岑也有自信能全歼敌军。
  朱浮是不太会打仗,缺乏天才将领的谋略、才智和魅力,但和武将相比,他更能忍让,更能沉得住气。
  不管延岑的兵马怎么袭扰三辅地区,朱浮就是按兵不动,在长安周边,该屯田的屯田,该操练的操练,完全像没事人似的。
  朱浮不上钩,延岑还真拿他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若是让延岑率部去强攻长安,他也没有那个胆量。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长安之城防,易守难攻,他六万兵马,想要攻破五万人驻守的长安,简直难如登天。
  且说李通,率军进入南阳。这次出战,刘秀还派给李通三员得力大将。一位是捕虏将军马武,一位是讨虏将军王霸,还有一位是破奸将军侯进。
  马武和王霸这两位都是刘秀麾下的猛将,自然不用多说,侯进亦是位骁勇善战的名将,但还是那句话,刘秀麾下,将星璀璨,很多名将的风采,都被吴汉、邓禹、岑彭、耿弇、冯异、盖延等将星掩盖住了。侯进便属于其中之一。
  对于此战,马武表现得很是兴奋。他和李通一样,这次到汉中作战,也属旧地重游,他和李通,当初都是在汉中与刘秀相识,之后便是不离不弃,一直走到今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4/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