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8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8/1156

  幽州突骑只来得及放出两轮箭射,双方的将士基本上就要接触到一起了。骑兵们纷纷放下弓弩,汉军拿起铁铩,乌桓军拿起弯刀,两军的近身交战,全面展开。
  万马奔腾,交错而过,利刃破甲之声,此起彼伏,人们的惨叫声,坠马声,不绝于耳。
  耿舒手持虎头战戟,向外连挥,从他左右擦肩而过的乌桓骑兵,纷纷被斩落下马。
  没有任何的技巧,双方的骑兵交战,完全是针尖对麦芒的正面交锋,这就是双方骑兵战力的最直接、最野蛮的比拼。
  汉军的战力的确是强悍,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汉军的战力就从来没弱过,正面交锋的话,汉军对匈奴、乌桓之流的战损比,基本上是一比三或者一比四。
  当时,汉军的盔甲,以及骑兵所用的铁铩、环首刀、弓弩,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所以《资治通鉴》中才发出这样的感叹:故,国恒以弱灭,而汉以强亡。
  即便在汉灭亡的时候,汉军依旧是当时战力最强大的军队。
  三国时间,那么胡乱的局势,到处都在打仗,民不聊生,即便是这样,张辽还率领着魏军(汉军)灭了乌桓,把乌桓这个民族从历史上除名了。
  书归正传。耿舒率领着幽州突骑,血战乌桓骑兵,双方打得惨烈,战马上的将士们,都是成群成片的倒下去。
  耿舒一马当先,率领着汉军中的一支精锐,从乌桓骑兵的阵头,一直杀到了阵尾,透阵而过。
  不过两百多名精锐,也只剩下了三四十人。躲在乌桓骑兵后面的百余名匈奴人见状,以为有机可乘,纷纷催马上前,想来个棒打落水狗。
  战得浑身是血的耿舒,一看到匈奴人,立刻又来了精神,大吼着,抡起虎头战戟,催马迎了上去。
  以耿舒为首的数十名精锐汉军,与百余名匈奴骑兵又混战到了一起。
  刚开始,匈奴人多,是围着耿舒等人打,但打着打着,双方的人数便成了势均力敌,再打着打着,则变成了汉军多,匈奴人少。
  双方一番厮杀下来,匈奴骑兵战死八、九十人,而汉军这边,只伤亡了不到十人。见状,匈奴骑兵不敢再继续打下去,纷纷拨马向乌桓人的阵营中跑去。耿舒瞪着充血的眼睛,持戟追了过去,到了一名匈奴骑兵的背后,横扫一戟,就听咔嚓一声脆响,那名匈奴骑兵连闪躲或格挡的动作都没做出来,便被耿舒一戟懒腰斩断。
  这一场的混战,持续了将近有一个时辰,以汉军的大胜,乌桓军的大败而告终。
  数千名乌桓骑兵,最后逃走的只有一千来人,至于匈奴的百余名残兵,则一个没跑掉,被耿舒等汉军将士斩杀殆尽。
  战斗过后,冯异派来的一名将官才在到处都是残肢断臂的战场中找到耿舒。耿舒将几名乌桓军的尸体罗在一起,坐在上面,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血水顺着他的甲胄滴滴答答的向下流淌,也分不清楚那是他自己的血,还是敌人溅在他身上的血。
  那名将官来到耿舒近前,定睛仔细打量了一番,忍不住暗暗咧嘴,问道:“耿将军,你……你可是受伤了?”
  耿舒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上,银甲已经被染成了红甲,背后披着的白袍,都已变成了红袍。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顿时间,他的红脸变成了红白相间的大花脸,他站起身形,向那名将官拱了拱手,说道:“我没事,这些都是敌人之血!”
  将官松了口气,翻身下马,到了耿舒近前,拱手还礼,急声说道:“大将军知道耿将军追杀敌军残部,很是着急,让我过来,把耿将军领回去,大将军说了,如果耿将军不肯跟我走,就……”
  “就怎样?”
  “就让我押你回去!”
  耿舒闻言笑了,摇头说道:“大将军过于谨慎了!”
  “耿将军……”
  “好了,好了,我跟你回去就是!”
  连续打了两场恶战,憋在耿舒肚子里的那口怨气也算是发泄出来。他叫过来一名校尉,让他统计己方将士的伤亡,并安排人手,把阵亡将士的尸体都运回去。
  耿舒是带着三千骑兵出战的,在吴家聚,折损了数百名将士,在和乌桓骑兵的战斗中,又则损了数百将士,三千骑兵,现在已不足两千骑。
  回到本阵,和冯异汇合,看到耿舒这一身的血迹,冯异也吓了一跳。
  不等冯异开口询问,耿舒主动单膝跪地,插手认错,说道:“末将未听大将军叮嘱,贸然追敌,还请大将军恕罪!”
  冯异无奈地摇头而笑,说道:“耿将军连破匈奴骑兵、乌桓骑兵,旗开得胜,连战连捷,又何罪之有?快快请起!”
  在对付匈奴人、乌桓人这方面,冯异的经验还真就没有耿舒丰富,何况人家还打了大胜仗,冯异也没什么好说的。
  耿舒的品行和耿弇是很像的,不得不说,上谷太守耿况,教导出两个好儿子。
  虽说一口气连打了两场大胜仗,大败流窜到代郡南部的匈奴人和乌桓人,但耿舒既没有沾沾自喜,也没有表现出盛气凌人,还和平时一样。
  他拱手说道:“谢大将军不罚之恩!”
  冯异笑道:“这次,耿将军是打出了我汉军的威风,匈奴人和乌桓人的行径,也必会有所收敛!”
  耿舒站起身形,感叹道:“末将真恨自己分身乏术,不能定要荡尽所有进犯之蛮夷!”
  冯异含笑拍拍耿舒的肩膀,说道:“耿将军已经做得很好了。”稍顿,他又意味深长地说道:“你兄长还特意书信于我,说你年轻好胜,让我多加约束于你!”
  听冯异提到自己的大哥耿弇,耿舒眼睛立刻亮了起来,问道:“大哥现在可好?”
  冯异笑了,说道:“伯昭在青州,大破张步,立下不世之功,现在洛阳,除了大司马,就属你兄长的威望最高!”
  耿舒闻言,激动不已,他深吸口气,说道:“大将军,末将早晚有一天,也会像大哥一样!”
  冯异再次拍拍耿舒的肩膀,笑道:“耿氏一族,皆为虎将啊!”
  遭遇到匈奴和乌桓骑兵,这只是汉军行进中的一段小插曲,接下来,大军继续向北行进,与此同时,大批是汉军斥候先行一步,抵达灵丘,监视灵丘城的一举一动。
  贾览在灵丘布置了一万的兵马,灵丘也成为敌军在代郡南部最重要的一处军事要地。如果能把灵丘这根钉子顺利拔掉,等于汉军一下子控制了整个代郡的南部。
  不日,与冯异为首的汉军终于进入灵丘县境内,距离灵丘城只有三十里。
  大军正往前走着,一名斥候快马跑了回来,见到冯异后,斥候急忙翻身下马,插手施礼,说道:“大将军!”
  “何事?”
  “禀报大将军,驻守于灵丘的卢芳军突然撤退了,正在向北进发!”斥候急声说道。
  听闻这话,在场众人同是一怔。
  双方可还没交战呢,卢芳军就不战而逃了?就把这么重要的灵丘拱手相让了?人们纷纷凑到冯异近前,问道:“大将军,这……会不会有诈啊?”
  “是啊,大将军,贼军行事诡异!灵丘可是代郡南部的中心,敌军没有理由把灵丘就这么拱手相让?”“贾览、贾彪这两兄弟,究竟在打什么鬼主意?”
第九百六十章
灵丘死城
  贾彪率军撤离了灵丘,汉军众将士颇感意外,冯异也同样意外。听着周围众将的狐疑和讨论,冯异沉吟片刻,说道:“继续进军!”
  不管贾彪是不是真的要撤走,不管敌军在打什么鬼主意,灵丘这一战,己方都是必须要打的。
  大军抵达灵丘附近,举目望去,城头上方果然已是空空如也,没有一面旗帜,也看到一名守军的身影,仔细看,就连城门楼下方的城门都是大敞四开。
  冯异眯了眯眼睛,凝视城郭好半晌,他才收入目光,陷入沉思。
  看起来,卢芳军的确是撤离了灵丘,但是这没有道理,这么重要的灵丘城,卢芳军没有理由连守都不守,就这么被己方给吓跑了。
  他沉吟好一会,向左右看了看,说道:“赵匡!”
  “末将在!”赵匡催马出列,向冯异插手施礼。
  “你率一支骑兵,先行入城,看看城内有无埋伏!”
  “末将遵命!”赵匡答应一声,刚要拨马离开,耿舒催马上前,插手说道:“大将军,请准末将随赵将军同行。”
  “这……”
  “大将军,敌军行迹诡异,倘若城内真有埋伏,末将可助赵将军一臂之力,杀出重围!”
  冯异仔细想了想,点点头,正色提醒道:“你二人需多加小心!稍有不对,需立刻退出城邑!”
  “喏!”耿舒和赵匡齐齐拱手应了一声。
  西征军内也有骑兵,只不过数量不是很多。赵匡率领五百骑,耿舒率领两百骑,合计不到千骑,向前方的灵丘城缓慢接近过去。
  现在不是黑天,不是三更半夜,烈日当头,天气炎热,但在接近灵丘城的时候,耿舒和赵匡等人却有不寒而栗之感。
  透过敞开的城门,隐隐约约能看到城内的街道,可是大白天的,街道上竟然连个人影子都看不到,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这太反常了。
  赵匡转头看眼耿舒,耿舒也下意识地看眼赵匡,两人不约而同的拍了拍战马的马颈,让马儿走的再慢些。
  七百骑兵在耿舒和赵匡的率领下,几乎是步步为营的走到灵丘城南城的城门前。
  两人举目向城头上观望,没有人,也没不到任何的声响,更确切的说,城内也看不到人,也听不到声响,甚至连鸡鸣狗吠之声都没有。
  赵匡吞了口唾沫,小声嘀咕道:“可真是邪门了!”说着话,他小声问道:“耿将军,现在怎么办?”
  “进!”耿舒就说了一个字,而后,一提缰绳,骑着战马,一步步地走进城门洞。赵匡深吸口气,壮着胆子,跟着耿舒一并进入城内。
  穿过城门洞,环顾四周,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耿舒扫视左右,没什么发现,他抬手向一旁的台阶指了指。有两名幽州突骑翻身下马,顺着台阶,噔噔噔的跑到城头上。
  来到城墙上方,举目望去,这下可看清楚了,城头上堆积了不少的滚木、礌石,但却一个人都没有。
  两人向前后张望好一会,对视一眼,然后趴到城头上,对下面的耿舒摇晃手臂,表示城头上确实无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8/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