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8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9/1156

  赵匡眉头紧锁,说道:“耿将军,就算贾彪带着部下撤离了灵丘城,但……但城内的百姓呢?探子可没说城中的百姓也随着他们一并撤走了!”
  耿舒现在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缓缓摇头,表示自己也想不明白。他向前挥挥手,说道:“继续前进!”
  他带头继续向前走。时间不长,他进入城内的主街道,向街道两旁看,所有的店铺已全部关闭。
  耿舒催马到来一家店铺的门前,抬起手中的虎头战戟,向店铺的房门上点了一下。
  他没有用力,但房门却缓缓打开了。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就听呼啦一声,在场的骑兵们纷纷端起弩机,弩机的锋芒一直对准那扇慢慢敞开的房门。
  耿舒瞅了瞅身边的众人,而后,他跳下战马,端着战戟,一步步地走进店铺。
  店铺里面好像被飓风扫过似的,乱七八糟,各种物件,散落一地,地面上还铺着不少的杂草。
  他提鼻子,用力吸了两口气,感觉店铺里面的味道怪怪的,隐隐含着一股臭烘烘的气味。跟随耿舒走进来的赵匡等人,不约而同地用汗巾捂住口鼻。
  耿舒向店铺的里端走去,到了一间内室的门前,他用战戟将房门点开。随着房门打开,他举目向里面一瞧,不由得倒退了两步。
  原来内室里躺着七、八具之多的尸体,看体型、毛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男人衣服上的血迹已变成黑褐色,女子身上则没有衣服,显然是被人凌辱后杀害的。
  因为尸体憋在内室的时间已久,早已腐烂,生满了蛆蝇,随着房门一开,冲天的臭气迎面扑来,险些把耿舒当场熏晕过去。
  他连退两步,与此同时,手中的战戟向前一挥,将房门重新关闭。
  他看清楚了内室的情况,赵匡等人都没看见,人们纷纷上前,七嘴八舌地问道:“怎么了?屋子里面有什么?”
  一名兵卒还要上前开门,耿舒抬起一只胳膊,遮挡住口鼻,另只手臂向旁一伸,用战戟拦住兵卒的去路,摇头说道:“不要开!”
  兵卒一脸疑惑地看着他,耿舒面色凝重地说道:“里面都是尸体,死亡的时间可能有七、八天,或者十几天,腐烂生蛆,可能会有疫病!”
  听闻这话,在场众人皆变色,纷纷向外跑去。所谓的疫病,就是瘟疫,在当时,瘟疫可是十分可怕的,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一旦染上瘟疫,十之八九是会死人的。
  所以只要一说到疫病,人们无不是闻之色变。
  耿舒和赵匡等人急匆匆地退出店铺,赵匡重新把脸上的汗巾系了一遍,对耿舒说道:“难怪城内的气味怪怪的,总有一种发臭发霉的味,难道……城内的百姓都……”
  说到这里,他说不下去了,难道这若大的灵丘城,现在已然变成了一座死城?倘若是这样,贾彪不战而逃就解释得通了,他们也怕待在城内,染上疫病。
  耿舒面色凝重,他将缠着脖颈上的面巾扯下来,用力地系在脸上,而后大步流星地走到下一家店铺,将房门推开,走了进去。这家店铺和前一家店铺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里面被翻得乱七八糟,凡是值钱的物件,几乎都被搜刮干净,剩下的都是一些木头的家居,由于体积太大,不容易搬运。
  他推开内室的房门,里面也有好几具尸体,同样的腐烂发臭,生满蛆虫。
  他一连查看了五家店铺,家家都是如此,直到此时,耿舒才算确认,灵丘城的确是被屠城了,城内的百姓,已被斩尽杀绝。
  他不知道这是谁干的,有可能是卢芳军,也有可能是先卢芳军一步赶到灵丘城的匈奴骑兵、乌桓骑兵。
  无论是谁干的,无论是卢芳军,还是匈奴骑兵、乌桓骑兵,有一个算一个,他们没一个是无辜的,都是屠城的罪魁祸首。
  耿舒胸肺都快要炸裂开,他从第五家店铺里出来,猛然断喝一声,将手中的战戟狠狠劈砍在地面上。地面上的两块青砖爆出火星子,被他的战戟硬生生劈裂开。
  赵匡走上前来,看到灵丘城内的惨状,他也是满心的愤慨和悲痛。他拍下耿舒的肩膀,嗓音沙哑地说道:“耿将军,我们回去向大将军复命吧!”
  灵丘城内的敌军的确是撤走了,但这偌大的城邑也变成了一座死城!太惨了,家家户户都堆满了尸体,简直惨不忍睹!
  耿舒忍不住仰天嘶吼一声,拉着战马的缰绳,跳上马背,向麾下的将士们一挥手,原路退出灵丘城。
  到了城外,众人快马加鞭地跑回本阵,向冯异复命。看到耿舒和赵匡等人安全无恙地回来,汉军将士们无不长松口气。
  见到冯异,众人纷纷下马,耿舒情绪低落,低垂着头,一声不吭。冯异探着脑袋,好奇地看着耿舒片刻,一脸的茫然。
  进城的时候,耿舒的情绪还挺高的,怎么出城之后,变成这副模样了。他转头看向赵匡,问道:“赵将军,出了何事?”
  赵匡的脸色也难看至极,他抬头看眼冯异,接着又低下头,小声说道:“回禀大将军,灵丘……灵丘已变成一座死城。”
  “什么?”冯异眉头紧锁。
  赵匡小声说道:“城内的百姓,早已……早已被敌军杀光,百姓们的尸体被扔在家中,无人收拾,皆已腐烂,城内……城内恐怕、恐怕会有疫情。”
  冯异听后,这才明白,众人为何会如此反常。他下意识地握了握手中的缰绳,幽幽说道:“是卢芳军屠光了城中的百姓?”
  耿舒抬起头来,狠声说道:“也有可能是匈奴人、乌桓人做的!被杀的百姓,死了已不下十天。当初,匈奴、乌桓是先卢芳军一步占领的灵丘!”
  冯异深吸口气,转头说道:“传令下去,城内可能有疫病,让兄弟们去收集艾叶、雄黄。”
  艾叶和雄黄都是预防疫病的特效药。
  用艾叶煮水,人喝了可以增强对疫病的免疫,燃烧雄黄,产生的烟也可以驱散疫病。
  当然了,燃烧雄黄可不是儿戏,需要用多大的量,燃烧多久,都是有讲究的,不然,雄黄还没驱散疫病呢,反而能先把人给熏死。
  雄黄用现代化学解释,就是四硫化四砷,燃烧会产生化学反应,生出三氧化二砷,而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雄黄虽是中药,但自身也能产生剧毒。
  由于城内藏了大量的尸体,且尸体放置的时日已久,冯异不敢率军贸然进入,只能先让将士们去收集艾叶和雄黄,做预防疫情之用。
  艾叶好收集,北方的特产,遍地都是,雄黄是矿石,要收集可太难了,需要去附近村子的百姓家征收。可灵丘这一带的村庄,早已人去楼空,根本找不到活人。
  没有雄黄,汉军只要大量使用艾叶,汉军将士于城外架锅,开始煮艾叶水。
  将士们的水囊,里面的清水一律倒掉,全部更换为艾叶水,不管将士们渴不渴,总之,每人先喝上三大碗。
  一番忙碌下来,时间已到了下午。该准备的都准备了,该预防的也都预防了,冯异下令,全军入城。
  就在汉军将士已经走到城门近前,正准备分批分次的进入城内的时候,耿舒突然催马跑到冯异的近前,急声说道:“大将军,且慢!城内可能有诈!”
第九百六十一章
另有埋伏
  城内有诈?听了耿舒的话,在场众人同是一怔,冯异与耿舒对视片刻,问道:“耿将军何出此言?”
  耿舒自己也不太确定,他正色说道:“请大将军准末将再入城探查一次!”
  一名西征军将领说道:“现在天已经不早了,再耽搁,我们恐怕在天黑之前都进不了城!”
  接下来,他们的工作还是很多的,要收拢城内各处的尸体,还要将尸体统一焚烧等等。
  耿舒面色凝重地说道:“大将军,末将总觉得事情不简单,贾彪撤离灵丘,太过诡异!”
  另一名将官说道:“城内的尸体太多,已经腐烂发臭,自然会生出疫病,贾彪率军撤离,也很正常。”
  耿舒摇头说道:“如果贾彪真要死守灵丘,他们早就该处理掉城内的尸体,不会一直留到今日!”
  那名将官想了想,说道:“也许敌军想的,就是要用疫病来击溃我军呢?”
  耿舒依旧摇头,觉得不对劲。疫病是很可怕,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但预防疫病也不是多困难的事。
  除非己方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大军贸然进入灵丘这座死城,才有可能导致疫病大范围的爆发。
  贾彪真的是这么想的,真的是这么计划的吗?恐怕不太可能。
  己方不可能在不做出任何侦查的情况下就贸然进城,只要进城调查,就不可能查不到那些藏于屋子里的尸体,难道贾彪会想不到这一点吗?他会蠢到布置这么一个很容易被人看穿的圈套吗?不会!耿舒暗暗摇头,其中一定还另有隐情,只是己方没有侦查到罢了。
  他面色一正,对冯异说道:“大将军,事关重大,哪怕多耽误一日,末将也觉得,应该把灵丘城仔仔细细的调查清楚。”
  冯异沉思片刻,点点头,说道:“好!耿将军,你入城再探!”
  赵匡急忙上前,插手说道:“大将军,末将随耿将军一同查看!”
  冯异没有异议,点头应了一声好。
  耿舒和赵匡二人,率领两百骑兵、三百步兵,再一次进入灵丘城,查看城内的情况。
  入城之前,每人都先喝下大量的艾叶水,每个人的身上都挂着两只水囊,里面撞的也是满满的艾叶水。
  除此之外,军中的医官还给他们配备了一些雄黄,将雄黄粉末洒在火把上,让他们点燃火把,再进入城中。
  进入城后,耿舒回头对两百名骑兵说道:“你等速速前往城内各处查看,速度要快,快去快回!”
  “是!”两百名幽州突骑齐齐应了一声,而后各自催促战马,高举着火把,向城内各处探查。
  赵匡小声问道:“耿将军,你成为城内还有伏兵?”
  耿舒说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说着话,他催马向前走去。
  赵匡和三百步兵急忙跟上来。别看城内空无一人,但人们都是如临大敌,边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边不时地左右张望,全神戒备着。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前去各处探查的骑兵,也相继跑回来,他们带回来的消息一致:城内空无一人!
  听闻幽州突骑的回报,赵匡长长松了口气,对耿舒一笑,说道:“灵丘城就这么大,敌军想在城内埋伏下能与我军相匹敌的兵力,也不太可能,我看,耿将军这次是多虑了。”
  他这句话,反倒是提醒了耿舒,正如赵匡所言,敌军不太可能于城内布置伏兵,那么,他们会不会采用其他的手段呢?
  耿舒眼珠转了转,突然把蒙住口鼻的汗巾拉下来。
  见状,赵匡吓了一跳,急忙说道:“耿将军……”
  耿舒向他摆摆手,提鼻子仔细闻了闻,问道:“赵将军,灵丘城内究竟是什么气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9/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