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536

  这个震撼的场面,让他直接呆在原地。
  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个小孩是谁啊!?
第三章
颠覆
  会议室集体表决那一幕的震撼还深深影响着顾城西,当下来得知那个少年就是如今的少东家,程飞扬的儿子后,顾城西第一时间感觉到的,是深深的无力和失望。
  因为是作为学者出身,历来有些规律,是看透了的,改革开放这么几十年,富一代赶大潮起来的人物不胜枚举,但下一代却鲜有能够守住财富的,一方面是没有父辈的机遇,经验阅历。另一方面,不乏倒行逆施,内部集团功臣反噬,或者甚至被下面众星拱月,昏招频出,最后导致败了江山的情况,都是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案例。
  所以当程燃这么大言不惭一句话,倒是有雄心壮志,但客观规律,说得好听简单一个词,当你违背它的时候,就是洪水猛兽,管你有什么雄心壮志,什么梦想为王,都一并给吞噬了。
  败了好好的企业江山后,才知道那些所谓的豪情壮志,在现实面前,真的是一毛钱都不是。
  如今公司还没走出省内,甚至连主要战场省会蓉城都没有攻克呢,内部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唯权威马首是瞻的局面,一个小孩,在他这个专家面前妄谈大局,还说什么不走在前列,和咸鱼有什么区别。竟然也能引得人人附和?真是打肿脸充胖子。
  顾城西其实选择伏龙,无非就是去年年底京城召开的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展览会,当所有参展厂商展台都千篇一律的时候,唯有伏龙这家西南的民营企业在会展上大出风头,别致的装修,一目了然的伏龙交换机优势原理图,做了调查的良好用户口碑和稳定性,直接给人传达了这家公司欣欣向荣的创造力。
  顾城西眼睛很毒,看一家公司上下各个环节展现出来的干劲,精神面貌,处理问题的方式等种种细节,就能看出一家公司到底有没有前途。顾城西相中了伏龙,后面和在场的程飞扬进行了一番畅谈后,他当即才决定来年进入伏龙。
  他是真的抱了助推伏龙,做一番功臣事业的。
  结果这天会场的这一幕,直接像是一盆冷水,淋头浇上。
  田丰是顾城西的接洽人,看顾城西在会后的恹恹模样,田丰找上去,顾城西对其苍白一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还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啊。什么是事业,事业是和个人理想重合。否则,就只能称之为工作。田技术应该知道我顾城西之所以接受程飞扬邀约来伏龙,不是仅仅找一份工作?怎么,继续下去,任人唯亲,专行独断,你我都只是家仆。我顾城西前半辈子的专业,不是用来被外行人指挥的!”
  田丰笑了笑,“顾兄,怨气很大啊……喝两杯去。”
  田丰把人带到了个小饭馆,位于单位两个街道外一个叫王家坡的苍蝇馆子,叫了里面的包间,煮了二锅头,两人吃着,田丰又听着顾城西发了一通脾气,知道顾城西这是已经生出了离职的念头,否则也不会当着田丰这个程飞扬“亲信”说这些事情,变相也要把他这番话传到程飞扬耳朵里。
  “老顾是在信息产业部的展览会上见到我们程总的,你知不知道,在此之前……我们是没打算参加这个展览会的……”
  顾城西喝了几杯酒,更无顾虑,“对啊,这又是怎么回事?按理说,你们算是那天全场最小的厂商吧,其余的哪个不比你们大,换做其他人,恐怕连亮相都不敢,我知道几家厂商,是死都不来京城,不敢出席信息产业部这种会,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啊。你们反倒敢来,而且声势最是浩大。这就是奇了怪哉,看到信产部大人物专门去了你们展台观摩,那其他家,脸色都不好看!”
  顾城西当时其实也是因此对程飞扬刮目相看,就这么点实力,反倒敢在信息产业部的展览会上高调亮相,生怕别人不知道,当即他就认为这个程总很有魄力,“那到后面,为什么又参加这个展览会?”
  田丰神秘一笑,“我说句直白点的话,程总是被程燃说动了。这小子最懂他爸,一个激将法,我们程总不服输的心态也就上来了……当即表示,怕死不当老革命,有什么低调不敢见人的,展览会给了我们邀请函,我们就上!而且包括了展台的配置,各种引人注目的噱头……其实……”
  “你想说都是程总那儿子的主意?”
  田丰点到即止的笑了笑,不在多说,又道,“我知道老顾你来咱们这,还因为一件事。”
  “《伏龙基本法》,说老实话,我觉得你们下得功夫不浅,后面是请了一整个专家团队来做的这套规章制度和各种理念吧……这可是不小的工程,据我知道的,北大的王文宏教授搞过类似的方案,有点像《鞍钢宪法》那一套,如出一辙的也是韦尔奇在八十年代开始振兴GE公司的‘通力合作’方案,依我看,多的不敢说,要是伏龙真的有所成就,后世人恐怕会抱着这套管理法,引为圭臬研究吧……说到底,找了不少关系人脉吧,可不是钱能搞定的事情……”
  “你刚才说外行领导内行……其实不然,”田丰道,“这套管理细则,确实我们内部做了很多规范和补充,但最早的起草拟定者,可是来自于程总和他这个儿子。”
  对于这套《伏龙基本法》,其实在公司逐渐壮大起来后,也在不停的补充,所以对于原始的起草,只有一些元老和高层知晓,大家平时也并不多提。
  而且程飞扬以此管理公司,也在淡化原始起草这件事,尽量让这个成为大家一起共同制定遵守的章程,而并非某个人英明神武的功劳。
  但这些从田丰口中说出来之后,顾城西目瞪口呆。
  作为学者,他才能看得出来这套管理法案的价值。当时大觉伏龙公司有前途,这一点也占了重要因素。虽然不知道他们背后动用了多少能量巨大的群体,以及亲身经历过的实战总结,字字珠玑的打造了这么一套章程。但这一点,委实让他这个走学术派路线的从业者是心服口服。
  要知道管理学这门科学,穷根究底,无非就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这三点原则。
  这套伏龙的管理纲要,直接把后两点“定什么样的战略,如何带队伍”都言明言透了,其中的厉害处,顾城西是深有体会。
  而此时,田丰告诉他,这不是一个团队。
  仅仅是来自于一名少年。
  他这么多年的管理学术经验,顿时感觉有些颠覆。
  末了田丰说起种种神奇之处,最后再露出那个高深莫测的微笑,“还打算走人?”
  顾城西再和他碰了一杯,搁下杯子,“我就不信了,你们伏龙这运势,还能上了天?”
第四章
不见便不欠
  通信供应商行业的竞争其实很残酷,大浪淘沙,也大概没有任何人能够像是程燃这样清晰的看到未来。
  伏龙的成立,其实已经落后了。
  在目前还是七国八制的时代,目前在国内占据市场第一集团的,是美利坚的朗讯,瑞典的爱信,德国的西门子,日资的NEC和富士通,比利时的BTT和法国的阿尔卡特七家公司。
  这些公司提供着国内当初农话到电信骨干网的几乎所有设备,一水的进口,因为价格壁垒,都是用国家外汇付出高昂代价购置的。
  而位于第二集团的,就是力图打破这种局面,在乱局中杀出来扛起大旗,或者在政策支持下诞生的南北四家中国公司。
  来自北方的大唐,北电,以及来自南方的兴通和南电。
  组合起来,就是所谓的“大、兴、南、北”,这四家公司目前是国内通信设备供应领域的佼佼者,能和跨国巨头一战抢市场的集团军。
  而伏龙,充其量只是位于第三游,属于无数的小型通信公司之一,从市场和营收上,还是无法和这些公司抗衡。
  更遑论此时在国际市场上,一个巨大阴影也在浮现。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商,曾经靠着路由器起家的科恩公司在今年已经成为了美利坚财富杂志榜上有名的五百强企业,随着未来互联网的日渐发达,依托互联网在全球领域里扩张的这家公司将成为未来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
  互联网的来临,使得通信和网络相辅相成的结合,如果要多元化扩展,也必然会对上科恩这样的全球巨头。
  时光如流水,时代就是奔流的江河,在这片江河中,确实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无常,浮沉兴衰难料。
  至少程燃所熟悉的前世几大国内通讯公司,到后头也是只存一二,其余若非苟延残喘身陷囫囵,就是已经灰飞烟灭泯然于众,而跨国企业的巨人身影,因为底蕴雄厚,几经合纵连横,到未来仍然活跃于时代之中。
  在这样的时空中,伏龙能够于夹缝中存活下去,还是最终被挤垮,或者最后撕开一道天幕,杀出重围?
  犹未可知。
  程燃意识到,其实自己所掌握的一切先机,未必真有决定一切的力量。
  这个世界的规律江河,虽然主流大致方向一致,但却多出很多支脉分流,任何一个分流,都可能暗藏漩涡,以伏龙目前的情况,难保说不会掉落一个漩涡中,然后被吞噬淹没。
  时代在快速前进,似乎每天一睁开眼,就有很多事物在蓬勃新生,很多事物正值壮年,很多事物却已然消逝死去。
  伏龙的当务之急,还是得先全面攻陷西南,蓉城是枢纽之地,也是朗讯在国内的旗舰中海贝拓的地盘,这一仗,就要硬碰硬的打。刘备当年取益州而鼎立天下,一旦打下来,依托西南省市作为立足点,有了投送能力,伏龙才能向更大的市场和地盘进军。
  山海作为基地的话,毕竟太小了一点。
  现在在伏龙内部,整个都能感受到在为这一仗蓄力的各种精神气。
  这一场进军战,程燃大略一推算,估计也就是这几个月里就要见分晓。
  ……
  现在下到县份,或者城市市区,随处可见伏龙的广告。这是他重生回来的元年,这一年里,山海市发生了很多的故事和传闻,伏龙从这里成立,也成为了山海市算是一个明星级的企业,出现在了很多政府工作成果报告,或者红字头文件里的关键字眼,倒不是说现在的营收多么傲视群雄,雄霸山海。其实山海一些老牌支柱企业,能源矿产,营收还是在伏龙之上。
  但那些都是对环境排放产生影响和对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甚大的企业,和伏龙这样的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科技公司公司是两码事。甚至在山海这样一个省内二级城市里,能够诞生出这样的企业,对于政府来说,是妥妥面上有光的事情。
  甚至山海市旅游节的宣传对外招商合作上面,伏龙都是作为一个新星标杆树立,年初时,政府进一步开放政策,对伏龙进行了更深入的支持。
  新厂的地很快批下来,消防税务,各个环节都一路绿灯。没有任何卡滞……每次取现金作为奖金发放,都是警方的车保驾护航……
  还有很重要的工厂生产,为了确保电压的稳定,避免因为这个时期经常有的能源供应不上,限电断电导致生产的问题,都是市政府牵头,给伏龙建设最稳定的电网系统,几个电站白底黑字,保证一天二十四小时,伏龙都能用上最稳定的电能,确保正常生产。
  任何一件事情,有政策和没有政策,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两面结果。
  政策也是资源。
  伏龙这样的企业,无论在哪一个城市诞生,都是可以在当地拿来讲故事做文章。对于山海市而言,这也是为山海添光增彩的事情。
  若是以后伏龙能够在省里打开局面,知名度更上一层,这对山海和为之做过很多努力的政府政策,甚至未来作为良好典型引进更多开发资金和企业,是个极好的表率和口碑。
  这种实绩带来的影响力更加的明显,也更能够凸显出山海良好的企业发展前景和风貌,吸引到企业落户,放长远来看,大有裨益。
  政府为伏龙开放政策,各方面都亮起绿灯,乃至于旅游节招商引资会,都在为伏龙拓展市场,这让伏龙更方便的搭建了辐射省内各个市县的桥梁……到了这样层面的支持,一些统筹和动用很高等级的能量,没有市长的点头,是绝不可能的。
  但至今为止,伏龙和山海市政府的好些碰头会议上面,最高就是负责这一块的副市长对接。
  副市长和程飞扬见面的频率,都快到了相见两厌的地步。
  作为主官的李靖平,却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不露正脸。
  分管商业的副市长赵晓玲也是多次安抚伏龙高层,说李市很忙碌,一直没有空闲会见他们伏龙,过一阵肯定会跟他们开个会,但明明一次在市招待宾馆开会,李靖平就出席了旁边的扶贫项目分会场,却偏偏对他们电信局的会场过而不入。
  于是在伏龙内部和外界,浮现出了一些声音,诸如李市长和程飞扬不合,李靖平并不看好伏龙这样的说法,大概是有好事之徒搬弄是非的成分,但毕竟还是有这么传的声音。
  只不过明眼人还是能看得出来,至少伏龙内部,就驳斥过这种说法,“伏龙在新棉市开局的时候,就是山海政府官方出面邀约了新棉市政府考察团前来做客……后面新棉副市长才亲自过问,让当地各部门配合伏龙开局。还有此类种种……上面都有李靖平在活动的!要是李市长不待见伏龙,这种事情,可能吗!?……”
  的确不可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