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536

  伏龙的发展,和山海官面的鼎力扶持,是分不开的。若是说市长不待见,主抓这一块的副市长也不可能对伏龙下那么大工夫,其次政府各部门,对伏龙的态度有目共睹,所以这种说法,是说不过去的。
  但就算李市长忙,去年伏龙成绩不显,李靖平不见也就算了。今年旅游节忙碌,也说得过去。但四五月招商引资季节,李靖平仍是没有和程飞扬正式会面,一切事宜都交给赵晓玲。还是没时间,还是忙?
  大家都摸不着头脑,但私底下众说纷纭。
  有年长的人磕着瓜子,教育那些愣头青,说,“这是人家李市马放南山哩,什么叫举重若轻,这就是,不需要你们伏龙表功,但事情却办得地道而熨帖,这是要让人记在心里的好领导啊!
  有人私底下竖起大拇指,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才是高超的政治智慧。
  但程燃心头却浮现出一个念头。
  兴许黑面神李靖平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想法,工作上面,该怎么配合怎么配合,这是本分。而私交上面,则是能免则免,不需建立情分。
  所以相见不如不见。
  不相见,则两家不必相欠。
  这该不会是……对某人严防死守的思想很强烈啊。
第五章
决战光明顶
  程燃重生的元年,也就是九七年到九八年,这段时间,世界喧嚣的依旧喧嚣,狼藉的一地狼藉。
  一如全球最热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悲情,席卷全亚洲的金融危机先从泰国开始,量子基金瞄准泰国国家政府经济过热,赤字危机的空挡,大举抛售做空泰铢,哪怕泰国政府动用前后二百五十亿美金救市,也是一触即溃,无法阻挡国际炒家的收割,狙击泰国之后,以量子基金为首的炒家一路斩杀,席卷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韩国……
  所过之处哀鸿遍野,这些国家用了至少十数年时间积蓄的财富和经济,遭到金融手段洗劫一空,所涉及国家的居民财富跌去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三十七不等,只要步行在这些国家的街道上,就可以看到昔日繁华的商业街,大量的私人银行和金融机构都遭到关停,而这些垮了的金融机构又变相影响到工业,农业等等实体经济,引发一片片倒闭破产潮,哀鸿遍野。
  很多人第一次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金融创伤那种即便是在世界大体和平的时期,仍能带来的核弹严冬一样的威力,他们摧残着人们的生活,损毁生而为人的精神,自尊和自信,以至于此后几十年,很多国家和地区仍然没能从当年的伤害中复原。
  这样的影响甚至波及国内的产业经济,民众心态,全球股市大跌,过去颇为活跃的国内股市也走入低迷,消费市场一片低迷,由此产生的威力,让很多国内超速发展却全无预警的著名企业也因此崩塌。
  山东白酒,太阳神公司,瀛海威时空,亚细亚集团……一个个当时业界名噪一时的巨人,相继陨落。一个个当时登高一呼就能呼风唤雨身价不菲的大佬,有人江河日下,光环不在,深居简出。有人凄风苦雨,败走麦城,背负骂名。甚至有人因为负债欠款遭供货商软禁,殴打,身心俱疲……
  但也正是在这种国内消费市场日益低迷的情况下,政府扩大内需,开放地产经济,从金融上放开银行购房贷款,从政策上终止福利房制度,以至于深远的造就了日后中国以地产经济作为支柱性经济的局面。因此也诞生出了一批人们耳熟能详的地产界头面人物,正是一代新颜换旧颜。
  大时代下,看得见的潮头无数人在争相竞逐,有的人是想留名于世,有的人想在这个时代制定规则,有的人想击败对手,有的人单纯就是为了活下来,于是他们都成为了一时执牛耳者。
  却也又有无数人舟覆船沉,徒留下一个个令后来人扼腕叹息的漩涡。
  正如有句老话所说的那样,“时代不再让人着迷。”
  但同时,一个大时代却也正在开启。
  ……
  在一切喧嚣和狼藉都如同过境烟云的程燃眼里,好像那些令世人争议,聊起来可以三天三夜都言之不尽的兴衰沉浮,就像是皮影戏,这一世,有熟悉的东西,也有多出来的东西,但因为主流的走向不变,在程燃看来,就像是一条江河,哪怕是石子河岩排列不同,但仍旧是曾经的那一条主流。
  从中可以找到新奇的地方,或许会“咦”一声,有的事和过去重合,那就会心一笑。
  到头来,那些仍然和只是经历着高一生涯的他,好像没有太多关系。
  时间进入五月,暮春即将过去,盛夏就要到来,而夏末之时,就该是那场他原先准备去参与的考试了。
  没有重生一次有如新生的人,大概很难明白程燃这样的心境。用个话糙理不糙的道理来讲,就是既能钟鸣鼎食,山珍海味,也能暮鼓晨钟粗茶淡饭,穿上得体衣装订到米其林餐厅和甩开膀子吃大排档和麻辣烫本质上并不冲突。这其中享受的,都是同一个东西,生活的滋味。
  开设一家令人赞叹的公司,在一个行业开疆拓土,和征服一座超级高中。本质上对于程燃来说都是同一件事。
  所体会的,不过也是个中滋味而已。
  所付出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也并不会轻松多少,至少程燃在全力冲刺那套蓉城十中招考资料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一种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逸趣。
  刷题刷得头昏脑涨,程燃记得当年读书时期他就如此过,为了在那五分一阶,十分一档的阵地上行进一步都是无比艰难的体会,哪怕重生,至今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直到重生之后的加持,两世人生所积累的各方面全方位认知的能力,运用到做题上,就像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往下俯瞰。
  诸如刷题并不是盲目的做得越多越好,而是从头到尾都要构建一个属于自我的知识体系,一个提纲挈领的框架,所有的刷题都不应该是盲目的,而是该将所有的解题思维和经验归结于大的框架之中,每做一道题,就在丰富自我体系。以后遇上类似题目便不再是简单粗暴的求解,而是能够迅速将这一题属于哪一种门类,出题人考点是哪里,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类似直觉的东西。
  所以直觉不是玄之又玄不可捉摸的事物,相反都是建立在大量相同类别和触类旁通知识点的延伸上面,从而产生的应激反应。
  这些都是他重生前的那一辈子,没有想透领悟到的东西。
  这一世却能让他有新鲜的感悟。
  头昏脑涨,是因为思维混乱,还没有形成体系。而刷题刷到酣畅淋漓,如卸重石,才算是有营养的刷题方式。
  当然,对这样的体系构建和领悟总归是非常费脑力体力的事情,以至于程燃做一段时间,还是要停下来休息一下,走出去教室呼吸新鲜空气,换换脑子。
  ……
  一个奇特的现象是,每当他出现在教室外面的走廊围栏处,那些外面三五一簇聊天的人们,那些鸦鸦之声就会突如其来的小下去。
  山海音乐节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现在一中的学生们,在家庭聚会,或者亲戚父母朋友的碰面中,时不时都会被人问及到他们学校走出来的音乐老师秦西榛的事迹。
  其实一中还是走出过一些有名的人,从政的,经商的,但似乎秦西榛走得这条路子,知名度散播得倒是相当快,当时音乐节许多电台直播,也变相让影响力扩散。
  多少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不过一中的学生们在山海市民众的讨论间,有一种身处核心的参与感。而至于那些秦西榛教过的班级学生们,在最初的震惊和对秦西榛的怀念过后,则是更多的人戴着耳机,在下课闲暇时听着歌,总觉得自己的人生中经历了一个很多年后回忆起来也很有辨识度的大事。
  而一些知晓个中细节的学生们清楚,人们谈论的秦西榛的歌曲中,年长的人偶尔也会哼唱的“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有着旧日狂热的梦”,亦或者有些年轻人喜欢挂在嘴边的“都选C”,最初的来源,究竟在何处。
  小道消息不胫而走。
  口口相传。
  所以很多人也无法淡定。
  最初时是不少人来到九班门口观摩,打听程燃的,只是这种情况自然不可能长期持续,有不少用写信的方式,表达想要和程燃做朋友意图的,信很多,程燃很难一一回应,就让俞晓帮忙打理了,结果筛选了百分之七十的情书,其中有几张来自于同性。
  但每每像是程燃这样走出教室,就会出现这样被无数目光聚焦,人们说话的声音小下去的情形。
  走廊尽头楼梯那里,有学生在下课时围着,分享着收音机的耳塞,他们听着耳机里传来那秦西榛在电台榜单上点播率高居前列的歌谣,歌声清冽如泉,或激昂如奔马,亦或者如泣如诉,气象大千。
  电台榜单上那些歌曲对乐坛展开了腥风血雨的杀伐,秦西榛的名字青云直上令人不由自主遐思……而与之相比,手撑在护栏,眺望远处林木放松眼睛的程燃,仿佛是两个世界。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如此的平静。
  像是时光长河中,巍然不动的岩石。
  他究竟在想些什么?无数人猜测着。
  但其实没有人知道,程燃只是在估摸着,面对蓉城十中自主招考的那些享受着各种津贴职称待遇变态出题者的联手出击,这次他有多大的把握。
  站在教学楼处,看着眼前的建筑和一中再熟悉不过的花园林荫路。
  程燃竟生出一种张无忌得了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要和六大派决战光明顶的豪迈。
  自己这是刷题刷到走火入魔了啊!
第六章
什么毛病!
  和其他大院的子弟不同,譬如以前山海一度辉煌的华通公司夕阳末年,公司内部就是人心思变,各显神通各谋出路。
  姚贝贝父母则是因为以前经营的人脉,搞起了外面的门路,拿几份工资,倒也吃穿不愁。柳英母亲本身就在市教研组,父亲柳军自己开了家器材销售公司。杨夏那位本身在山海有些话语权的外公那时候还没退休,即便现在退了休,只要人还在,一个电话还是有很多人买账,更何况当年,其实当时就摆了好几条路在他爸面前,杨夏父亲杨跃文最后选择去了邮电局。
  类似于此,大院里有门路的家里,多少在背后会被人高看一筹。人要懂得变通,要给自己多留一条后路,不要选择在一棵树上吊死,这种说法,当时在大院里很有些市场,到头来,倒是有了准备和后路的,就多少有优越感。
  而类似于程飞扬这样死守最后阵地的,敬佩是敬佩,但人都是善变的生物,当公司确实举步维艰,而自己这边因为找到后路反倒不受冲击,对程飞扬的评价多少就有些愚忠和不思变通,甚至可能说其栈恋研究所那个巴掌点大的位置和权力。
  因此无论程飞扬此前是拿了多少个模范标兵,得到多少荣誉,最终在辉煌退潮之时,负面的猜疑诋毁总会如期而至。
  因此姚贝贝,柳英这样受家庭影响耳濡目染较早成熟的大院子弟,对程燃的看法多少剥离不了父母的一些评价,都说三岁看大,十岁看老,程燃大概就是和一些有前车之鉴的大院子弟一样,因为家境每况日下,成绩又不好,最后到头来也是早早出没社会,过着那种几十年如一日的人生。
  但俞晓不一样,从小到大俞晓就看到程燃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就不说小时候程燃基本上算是院子里的孩子王,有时候和隔壁大院打架,政府小区的,旁边五金公司的,地质大队的,华通公司虽然是个大公司,但同一批的子弟就那么十来个,和政府小区五金公司一大饼相比,人数上还是有些落单。
  有时候发生龃龉摩擦,自己这边吃了亏,后来知道的程燃就会出头找补回来,譬如以前因为他们和政府大院那边的孙继超打架,也曾经单枪匹马找大群人讲道理,最终别人不讲道理导致被揍得鼻青脸肿。
  正面没法刚,就私底下动手,领着俞晓砸对方窗户,拔自行车气门芯,譬如偷姜红芍家枇杷,就是一次类似“报复”壮举后,溜达着找了姜红芍家享受胜利果实。
  虽然平时和程燃嘴硬,互损,大祸临头彼此推诿,但当初跟着程燃干事情,那种新世界大门在眼前打开,双目雄奇有神的情形,多少次想起来,俞晓仍然觉得心情激荡。
  很长时间俞晓都没法形容这种感觉,直到有一次在租书店看到一本大受欢迎封面都被翻烂的武侠书封面,他觉得封面上的名字再贴切不过,金鳞岂是池中物啊!
  这之后发生的事情,越加让他越加笃定这种判断,初中毕业前夕的黑板报,以大院当期最高成绩直升第一高中的惊破眼球,紧接着又力压宋时秋一筹,夺得上个学期的一高第一。
  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山海音乐节秦西榛的那场演出,程燃的指挥闲定,在乐台上为秦老师的绝地反击。那一刻俞晓和大院子弟后面交流起来,都觉得好像那是个不真实的程燃,是他们前所未见的样子。反正类似姚贝贝这样,好几次梦里面,都能够重回那天的现场,然后惊醒过来。
  其次就是程燃的父亲,自从改制了公司之后,新成立的伏龙公司名声是步步拔高,他的父母有股份在里面,甚至重新入了职……不仅如此,像是有股份,甚至家里重新入职的姚贝贝,柳英,杨夏等子弟,好像一眨眼之间,程燃一家就成了他们的东家了。
  当然,这些都还不是让俞晓最钦佩的,他最最钦佩的事情,是往时往日,总是能听说哪个高年级,或者外校的,家世不凡自身很能混得开某个风云人物,在校门口堵门追求女孩。
  一中这种全市目光聚焦之地,本身也不缺乏很多气质和样貌都出类拔萃的女孩,要不然外界怎么都用“美女如云”这样的词汇加以描述。美女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因为一中的超然地位,更是向外校辐射,而往日俞晓和一群狐朋狗友放了学不忙着走,很多时候也能欣赏到一些门口拦道追求的场面。
  是免不了打望之余评头论足的,诸如“这个女生不如上个星期的谁谁谁……”,“哪个今天是第几次来了,这次估计也是要撞墙啰,肖筱哪里那么好追求!?”,“其实别说,高二四班的范萱长得小乖小乖得嘞……”之类,但多半俞晓这那帮狐朋狗友的评论都有贼心没贼胆,只敢徜徉一下,哪怕对哪个女生有好感心动,一想到追求者的强大,就自然退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