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校对)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536

  程燃不动声色,笑道,“远赴美国上市的蓝点linux那群年轻人的团队,我也是其中一员。”
  程燃这里的话术很巧妙,他如果说自己推动而且投资了蓝点,那味道就变了,但如果说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那即起到了打掩护的目的,也达到了他要显示能力的作用。
  旁边程飞扬和郑剑锋交换了一个眼神。郑剑锋显然是讶异,程飞扬也有些哭笑不得,心想难怪赵青这崽子最近经常不在自己这边露面,看来和程燃勾肩搭背的在背后做了不少事情啊,莫名的,自己对赵青有些淡闲气啊。
  李太行恍然,看着程燃用力点头,眼神明亮而又掠过一些黯淡,道,“原来就是你们,我听过的,你们很好,后生可畏,前途无量!”
  “就是现在股价跌得厉害……”程燃做出苦主表情。他大概知道李太行方才神色的变化,先是为年轻的蓝点团队惊讶和欣喜,另一方面,一群年轻人的少年得志的成功,也肯定映照到他现在的处境,多少相形失落。
  “股价这个,最不需要去看的!能得到发展资金就够了!年轻人要艰苦奋斗,股价低是好事,能激励你们埋头苦干,只有苦干才有未来!”
  程燃微笑点头。
  结果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倒是聊得异常投机,大有忘年之交之感。程飞扬和郑剑锋反倒晾在了一边,不过两人倒也不着急,四人喝着程燃泡的茶,把话语权交给这一老一少。
  程燃是因为重生的两世阅历,而且自己知道后世的历程,所以现在跟李太行说起相关领域,那是站在四维角度来看眼下进行着的三维世界。对于李太行这种行家而且是长期在这个时代迷雾中探索的行家来说,程燃透露出的资讯,其中一些思路,在李太行这边是越听越是穷根究底,恨不得挖出程燃底牌,程燃知道,这是他看到迷雾中的路径了。
  但是在专业领域上面,程燃就不得不承认一位院士的水平确实不一样,他就难以插上嘴了,这部分就是同是专业人士的郑剑锋在旁穿针引线起解释勾连作用。
  而李太行心头的震撼又哪是旁人能够知晓,眼前这个青年别看年纪不大,但无论是国内海外,圈内圈外,传统和前沿,总会一针见血的直指重点,这种洞察力,实在是极让人惊叹。
  跳出框架以独特视角看行业的格局,甚至李太行以前没有注意过的核心技术无法脱离一个生态圈单独存在的这种思路,更是不亚于重锤直击内心。
  他以前所做的很多事,可不就是这种只顾着奔一个核心技术,结果产品做出来根本没有支撑的生态,才迎来败局的吗?
  好比做一个CPU芯片,需要三棒传力。
  第一棒是做核心元器件的企业。第二棒是围绕第一棒的无数做第三方设计的公司,这些是公板,是产品创意,是产品原型,是差异化,是优化,是这些细分领域的佼佼者。第三棒才是面向市场的那些企业,商品包装啦,品牌啦,销售和客户服务之类。
  
2000年的中国企业,电子百强,几乎全是第三棒,也就是处于这个链条最下游的公司。南星集团,就是想把这第三棒拿得最稳,做到最大,却绝没有向上游进军的雄心。而李太行却是误以为第一棒就是整个体系。
  所以哪怕当他做出核心元器件,缺失的也是第二棒的生态环。
  可是一旦清楚这一点,李太行现在内心深处又是深深的一股无力和绝望。
  一个生态,那不是一家公司的事情,那是一百家,一千家公司的聚合。这样看来他原本还想通过伏龙再攻坚一个高地技术的想法,其实也只是空中楼阁。
  而程飞扬甚至不用自己告诉他,仅仅是通过自己的儿子,就让他明白了以前他想搞的那一套,行不通。
  若不是伏龙公司的当头棒喝,他可能还要绕一大个圈子,才会明白这样的道理。
  李太行艰涩着,喃喃道,“难道我们,就真的没办法搞出自己的独立系统和核心芯片……”
  “可能是有一条路的。但这条路注定荆棘遍地。”
  李太行看他。
  程燃道,“那就是允许无数次,大面积的失败。”
  李太行醍醐灌顶般,目光烁烁瞪着程燃,然后喃喃道,“官员不能只想着做高政府投资资产,以保证投资成果……要官方主导大面积的投种子……一年往市场以千亿为单位的持续的不断的投入……死中求生!”
  程燃不发一语。郑剑锋则是从旁看着两人对话,真的觉得这是“一场对话”。
  程飞扬道,“李老你来我们伏龙这边,是竖起我们芯片的一面旗帜。不好说承诺什么,但是你可以知道,伏龙是你可以背靠背的战友,我们是可以共谋大事的伙伴,也是可以扛下大压力的组织。”
  李太行只是短暂的失态,这个时候回应过来笑道,“若非如此,我今天也不会在这里了。”
  说着李太行眼神不住往程燃身上瞄,然后笑,“听说你成绩稳上清华北大,现在决定选哪所了吗,我琢磨着也该有想法了吧?”
  程燃看着他微笑。
  李太行迟疑了一下,漫不经心说,“要不这样,我好歹也是南科大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想不想来我们南科大?今年清华北大虽然是第一批985高校,但我们南科大不屑和他们争名夺利,我们虽然是211,但就按照研究领域来说,南科大绝对超过他们两所,综合实力上,要说就在他们两所后面,也不是不可以。”
  郑剑锋在旁笑道,“李老不厚道啊,利用关系这就开始挖清华北大墙角了,我们程燃可是清华北大都争相开了条件的。”
  “条件,可以有啊!”李太行连忙拿出手机径直出门就去了门口,“等我打个电话!”
  没过多久李太行回来,攥着手机,“南科大那边说你来给你十万助学金。不能再多了!我的面子,这是今年助学金的最高档!”他梗着脖子,一副打死自己也不心虚的表情。
  程燃点头,“好。”
  整个全程,程飞扬和郑剑锋都看着这一幕。
  天地寂然无声。
  ……
  ……
  这还是高考都在七月的年代,三年后为了减小台风和洪涝灾害对高考的影响,中国将这大概对一个学生而言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改到了六月。
  时至今日,人类宣扬着自己飞天遁地,移山填海的威能,然而相比起自然,那不过是最微不足道的部分。
  临考前夕放了一周假。记得最后在校的那天是星期六,也是所有人最后的一个星期六,有壮丽的火烧云,在很多染着红光的教室里,有人做着试卷,前面女生持笔书写的手稳定而白皙,在光影中手上的汗毛都纤毫必现,经常有人会偷偷看她,但也会发现这大概也是最后一次这样偷偷地看她吧。
  操场上蹦跶的男生继续卷着裤腿踢球打球,旁边的园林区会有踱步的人,聊天的人,合影的人,有在林荫下看着那些男生的人,大概也会发现这是最后一次这样偷偷看他吧。
  人们会相互传递着同学录,或者递来一个本子甚至写满名字的校服,说你给我签个名吧。
  像是无数次平常日子里的一样,学校小卖部人满为患,有人喝着那种要退瓶子的可乐和雪碧,与熟人打招呼。
  也有人偶尔会问起志愿去向,有的人说要去北方,而回答的人说去南方,他们应该是熟人吧朋友吧暗恋着的互相心生喜欢着的吧,或者其实仅仅是刚好认识的点头之交吧。
  这是个闷热的,微风很少的季节,那天的长久笼罩的火烧云中,每个人所经历的事物,其实只是他们曾经时时刻刻在进行着的,而今却突然感受到分量的人生而已。
  那天临走前夕,传闻有人会在天台的那面石壁上刻下很多平时难以启齿的话语,所以张平撺掇着程燃去看看,没准能发现些什么惊喜。程燃上到那片天台,发现确实有不少刻着男女慕艾的文字刻痕。找到好几个写着对姜哥爱慕的刻字,都见怪不怪了。
  但是忽然张平又来了一句“我靠!“然后程燃上去就看到了一个很可疑的”J.H.S——C.R“的白印。
  张平狐疑的看过来说“这该不会是老姜刻下的吧?你看着严谨的顿号,这字体带着的剑气,分明是高手所留!”,但程燃后面在CQ上问姜红芍,她概不承认。
  那天的张平很肉麻的刻下了自己和郝迪的名字,写下要永远在一起。但事实上张平打算留在川内,郝迪打算去哈尔滨,想学建筑,那是她一直梦想的方向,所以张平跑来无意义的留下些印记,信誓旦旦要做一个见证。事实上后来程燃知道大一上半学期两人就分了手,张平打电话来的那一夜,几度哽咽。
  那火烧云笼罩的最后在校一天,人们总以为会如何的不平常,但其实结束的就是那样的平静。
  一个星期后,七月七号高考来临。
  这一年的高考是7月的7,8,9三天,是文理分科的“3+2”组合形制,每科150分,总分750分。这也是最后一届3+2的组合,这个时候的川省考试还是全国卷,要在2006年,才会自主命题。
  
1999年全国人民都在讨论高考作文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是“答案是多样性的”,似乎一改曾经一潭死水的作文命题形势,各种答案也丰富多彩起来。也同时因为进入网络时代,对高考作文的讨论热度持续升温,网络上各大论坛聊天室CQ聊天上面,都有对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的吐槽戏谑和拍砖质疑,可谓是全民参与的狂欢。
  至此以后,在“网红”这个词语还没有发明的时候,高考作文每年都会成为引领一时的网红话题。
  高考当天中雨,人们风雨无阻。
  第一天早上数学,数学有道选择题是个人所得税测算,那还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800元的年代。而分段征税对于城市考生来说是个常识,农村孩子就一无所知,多年以后一篇“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红遍大江南北,内里一定程度反映的是城市化建设导致的城乡差距拉大,社会阶层的固化和越来越难以逾越的界限。高考,成为了无数人追求公平改变命运的最后一条阳关大道。
  下午是语文,波澜不惊。第二天早上英语,因为下着雨,所以听力考试可能会受到些干扰,不知道多少人心境会受到干扰。接下来就是物理和最后半天的化学。
  高考结束,无雷霆密布,无喧天锣鼓。好像旋上笔帽,监考老师说“考试结束!”的时候,所有人才意识到,最终结束了。
  走出来对答案的,或者沉默不言迅速离开的,最后都将知道,一切都尘埃落定,这时候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无数人早约好了最后的放纵。
  程燃这边也是一样,十中的,张平等人,十二中的,俞晓,姚贝贝等人,大家都约好了唱歌喝酒,这也是所有人对家里最可以理直气壮的通宵。
  那一天众人辗转了好些个地方,各大KTV网吧都被包场,而电影院前排的后排的,都可能是自己人,散场的时候打招呼打个不停。
  晚上的蓉城各个餐馆夜间大排档,都是杯盏不停的声音。
  有些交际好的往往要从南到北辗转几个地势,见过平时关系好的,讨厌的,爱慕的许多人。
  程燃属于名人,也在人们包围之中,很多人见了面,但很多人也来不及见面了。
  最后是在KTV里,杨夏过来的时候,路上崴了脚,她坚持不去医院,应该没有伤到骨头,但走路就困难了。正好程燃给所有人说过了今天他不通宵,到十二点就回家,所以一干人怂恿着程燃就干脆把她一起送回去了。
  杨夏现在家已经在伏龙大院,程燃打车回去也正好可以把她送回家。
  程燃招了个出租车,把一个劲还执拗着说不用程燃送的杨夏扶了进去,两人离场,众人继续狂欢。
  一路有光斑从车窗打在杨夏脸上,程燃发现她为了今天,其实特意打扮过,T恤和短裤,大概还化了一下妆,而且她也喝了不少酒,脸红扑扑的,睫毛黝黑而长。
  两人倒是一时无话,到了伏龙大院的时候,程燃把杨夏扶下车来,扶着她走了一段,实在是相当不方便,程燃指了指花坛,“要不你上去,我背你好了。”
  杨夏乖乖上去,趴在程燃背上,手微微的支着自己胸口前,另一只手绕过程燃脖颈,稳住身躯。
  大概最尴尬的还是自己的短裤……今天确实有些短。
  两人就这样走进林荫掩映的院子里。
  杨夏伏在程燃身后道,“我记起小学的时候,我跑步摔倒了,膝盖都摔破了,哭得很厉害,你就是这么撞开人群,背着我去的医务室……”
  “有吗,我不记得了。”
  杨夏打了他一下,“我记得当时我痛的直哭,你背的不好,总是摩擦到我膝盖,所以我一个劲埋怨抱怨你,你还说过,你再打我头我把你甩下来了啊!”
  不知道是不是今天喝得有点多,她红着脸道,“结果我一边打一边说,就是打你又怎么样,打了你又怎么样?到头来你还是没把我甩下来,可我到底还是记恨了你,因为其实当时我一个很有好感的男生准备来背我……没抢过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