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355

  此刻只有叶昭、李儒二人,双方都不是什么忠义之士,出了这帅帐,就算李儒将叶昭的话公之于众,叶昭也不会承认,李儒也不会做这种蠢事,是以叶昭也不怕畅所欲言。
  “董相做了我们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之事,自然也要承担所有人无法承担之重。”
  见李儒不服,叶昭笑道:“当然,这只是外因,董卓有关中、西凉之地为后方,只需谨守门户,而后再以天子名义挑唆诸侯作战,未必不能破解,但这只是诱因,并非主要,就以势而论,董卓确实已然具备横扫天下之势。”
  “敢问另外二因又是何故?”李儒没有否认叶昭的话,而是看向叶昭。
  “其二,西凉军暴虐,只知破坏,而不知治理,而董卓麾下,似文优这等人才貌似不多,更无治理一方的人才,仅凭文优一人,想必如今也颇为心累吧?”叶昭笑道:“这治理中原可跟治理西凉不同,西凉人口稀薄,羌汉杂居,治理不难,但这关中、洛阳,没有足够人才想要治理顺畅可不行,而董卓此番行废立之举,虽得了权势,却也因此惹怒了天下士人,而这治理地方,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之内,都离不开士人!”
  哪怕书籍如今已经被普及开来,但想要发酵,出现大量寒门人才,没有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而这段时间,对于任何一个势力而言,若无士人支持,都很难坐大做强!
  “哪怕董卓如今权势滔天,但文优当知道没有世家支持,会是何等结果,不出五年,这司隶、三辅之地,恐怕会被西凉军毁尽。”
  “其三,也是来自内部,并州军、西凉军嫡庶有别,哪怕如今吕布认了董卓做义父,也很难改善,这并非外因,而是董卓自己的缘故,从目前来看,还不明显,但已经有了一些苗头,最重要的是,不知文优是否发现,董卓如今已然开始膨胀,不再能够听得进人言,而且用人方面,也是任人唯亲?”叶昭看着李儒笑道。
  李儒闻言,面色一变,看向叶昭,眼中闪烁着狐疑之色。
  “莫要看我,这种事,无需奸细探查也能看出来,吕布乃并州军主将,但到现在都不得兵权,看来那董卓对吕布也是心有防范,此人的确骁勇盖世,但却有剑无鞘,若无高明御剑之术,很容易伤到自身,更何况朝中百官虽慑于董卓淫威,却并非真的心服,这明面上的敌人不难对付,怕就怕这潜藏在暗处的敌人,我知文优胸有辅过之才,但这洛阳百官,却也并非无谋之人。”
  看着李儒的脸色,叶昭微笑道:“我不知文优自比于我如何,但就算是我,在洛阳这数年来,也数次险些遭了那袁隗的算计。”
  “叶侯之才,自是胜我百倍。”李儒客气道。
  “客套话就不必说了,董卓如今虽然有拥立之功,但那陈留王可非一般孩童,想要让他安分可不容易,只要他有这个心思,董卓要面对的就不止是关东诸侯,还有洛阳城里层出不穷的明枪暗箭,更何况董卓日渐刚愎,诸般外患内忧之下,本侯实在想不出董卓有何胜算?”
  “至于我所求者……”叶昭笑道:“夫人乃弘农王之兄,既然弘农王如今已然失了帝位,我欲待他回去与夫人姐弟团聚。”
  看着李儒满脸不信的神色,叶昭笑道:“另外,他日董卓败亡之时,有弘农王在手,我也有大义可用,不必受制于人。”
  “董相不会败!”李儒深吸了一口气,淡然道。
  “若是入洛阳之前的董卓,这话我倒是能信几分,但如今的董卓,虽然势盛,然盈不可久,辉煌过后,怕是惨淡收场!”叶昭笑道。
  “叶侯之意,我会转告主公,只是是否能让出弘农王,非在下所能决定。”李儒站起身来道:“天色不早,在下告辞了。”
  “我知文优不服输,但凡事得给自己留条退路。”叶昭笑着站起身道:“若有一日,本侯今日之言应验,文优可来找我,另外再给你两个忠告,算是附赠。”
  李儒看向叶昭,沉声道:“儒洗耳恭听。”
  “当心那袁隗和吕布,袁隗老谋深算,更是这洛阳士人之望,至于吕布……如今倒不必太担心,但若我是袁隗他们,定会从此处下手,毕竟比较容易。”叶昭笑道。
  “叶侯的离间之计,太过粗鄙。”李儒淡然道。
  “管用便行,恕不远送。”
  “告辞!”
第一百零九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
  “叶昭……他敢不奉诏!?”当得知叶昭拒绝交出兵权的那一刻,刘协稚嫩的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在他的印象中,叶昭一直便是汉室忠臣,无论是刘宏还是刘辩在位期间,任何命令,叶昭都会毫不犹豫的执行,也因此,刘协认为叶昭不会忤逆自己的命令。
  但事实却是,叶昭这一次毫不犹豫的抗命了,而且很干脆。
  “不错,叶侯并不承认这份诏书。”李儒将诏书方到刘协桌案上面,低头看了一眼刘协,这话语中,多少有几分威胁的意思在里面。
  这段时间,小家伙并不安分,明面上对董卓毕恭毕敬,但暗地里,却常与一些士人联络,收买人心。
  他是皇帝,这些事情做起来不难,只可惜,终究年幼,拎不清大局,只会耍些小手段,殊不知,以洛阳如今的局势,连叶昭都坦言董卓大势已成,岂是几个只知高谈阔论的“名士”能够翻得转的?
  李儒看向刘协的目光里,带着几分同情,他的那些小伎俩,自以为得计,殊不知在他们眼中,不过是玩笑一般。
  虽是如此,但该给的警醒还是得给的,该让这小皇帝看清楚现实,没有董卓,他什么都不是,天下诸侯甚至都不承认其合法性。
  刘协面对李儒的目光有些慌乱,他讨厌这样的感觉,却又毫无办法掩饰内心的恐惧。
  “臣还有要事,先行告退。”微微一礼之后,李儒也没等刘协的答复,径直转身离开,只留下刘协一人怔怔的坐在嘉德殿。
  朕……该怎么办?
  刘协看着李儒离开的背影,眼神变得阴冷起来,叶昭不承认自己的地位,是否还是认为刘辩比朕更适合这个位置?既然如此的话……
  李儒没有去管刘协的心思,如今这洛阳城中,刘协只是一个象征,本身其实并不重要,他必须尽力说服董卓,跟叶昭达成和解,否则叶昭留在洛阳一日,虎牢关便在叶昭手中,他们不但无法大刀阔斧的整顿洛阳,更要时刻面临关东诸侯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
  之前李儒便有类似的念头,这次见过叶昭之后,这个念头更重了,双方本就没有必要的冲突,董卓目前的目标是天下,而非一个叶昭,叶昭纵然厉害,但跟整个天下大局相比,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此事,容我思量几日。”董卓看着李儒认真的神色,这是李儒第一次以这样凝重甚至可以说是严肃的态度与他说话,往日里,再大的困境,李儒都是一派云淡风轻的表情,任何事情在他手中,都能轻松化解,这让董卓不得不慎重考虑李儒的建议,只是对于叶昭手中的兵马,董卓又实在有些舍不得,若能够吞并叶昭的兵马,那他手中的兵马加起来,就当真是雄视天下了。
  “岳父,那叶昭如今虽然势弱,却进可攻退可守,我等要杀他不易,反而易折损兵将,反之若将他放之中原,这三万大军叶昭若无根基之地如何养活?定会去寻一根基之地,虽不是我军兵马,却能助我军霍乱中原诸侯,令其无暇与我军为敌,岳父欲成大事,如何能纠结于些许小事?”李儒看着董卓还在犹豫,忍不住急声道,声音多了几分焦虑。
  “容我再思量几日,此事不急,关东诸侯哪有那般快?”董卓有些不耐烦的道:“却说关中之地,可曾尽得?”
  李儒无奈一叹,点头道:“大半已被我军所得,可保西凉之洛阳道路畅通,沿途郡县尽数归入我军,只是还有白波贼扰乱,已派牛辅将军前去坐镇,当无大碍。”
  董卓点了点头,牛辅也是他的女婿,虽然不像李儒这般满腹经纶,却也颇有勇武,麾下也都是精兵悍将,有他镇守,自己也放心些:“那便命郭汜率军前来汇合吧,西凉方除了必要守备军队之外,其余尽数调往关中,以防那些士人生乱。”
  李儒见董卓对叶昭之事避而不谈,只能心中暗叹一声,拱手道:“岳父,如今岳父声势已足,然士人多有不满,此时岳父当招揽一些名士为岳父所用,以收人望!”
  叶昭指出的董卓军弊端,李儒自然也清楚,董卓想要称霸一方,以如今的势力已然足够,但要想席卷天下,士人这一关是必须过的。
  “名士?”董卓闻言幽幽一叹,摇头苦笑道:“难呐!”
  “岳父以为,蔡邕如何?”李儒突然笑道。
  “蔡邕?”董卓闻言挑了挑眉:“其人人望倒是足够,然他会答应吗?”
  蔡邕不但是叶昭的恩师,更是坚定的帝党,这段时间已经数次公然指责董卓一些政令和西凉军的作风,若非董卓忌惮其名声,加上叶昭便虎视在侧,董卓真是恨不得砍了这老家伙。
  “岳父,他答应与否,与岳父是否用他有何干系?”李儒微笑道。
  “你是说……”董卓微微一怔,似乎有些明白。
  “岳父可示之以恩惠,日日宴请,再加官晋爵,若蔡邕不允,就以天子诏相逼,其人愚忠,定然中计,不管他是否愿意为岳父效力,但在旁人眼中,也是那蔡邕变节,至于蔡邕本人是否愿意,与我等而言,又有何区别?我等所用者乃其人望,而非其本身!”李儒微笑道。
  “善!”董卓闻言点点头笑道:“便依文优之言。”
  之后一段时日,董卓每天都以天子诏单独将蔡邕招来府上宴请,更是一月之内,将蔡邕官职连升三次,拜为侍中,虽然蔡邕每次饮宴,都是从头到尾冷着一张脸,董卓却也不以为意,仍旧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还听了李儒之计,派人搜集古籍孤本大张旗鼓的送到蔡邕府上。
  蔡邕虽已看出端倪,却为时已晚,在洛阳士人眼中,蔡邕显然已经变节,就算是有明白的,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来点破得罪董卓。
  “这李儒手段不差!恩师危矣!”叶昭得到消息之后,不禁暗叹一声,如此一来,蔡邕可真是百口莫辩了他日董卓倒台,若是西凉军掌权还好,但若与历史上一般被士人掌权,那蔡邕恐怕就是第一个被拿来祭旗的,而且届时杀蔡邕,恐怕没有士人会再为他站出来说话。
  “主公,我带人去将老爷子救出来!”典韦上前一步躬身道。
  “此非刀兵之祸,这么救没有任何意义,董卓这是强行用人言将恩师绑在他那边!”叶昭摇头叹道,这是阳谋,算的是人心,就算看破乃至说破,都没什么大用,大家心中已经将你归到变节,惯性思维之下,再多的证据都没用。
  “人言?”典韦闻言瞪大了眼睛:“那东西怎么绑人?”
  “人言,有时候比铁链更可怕!”徐荣抬头,看了叶昭一眼道。
  “徐将军看来是个有故事的人。”叶昭诧异的看了徐荣一眼,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徐荣在这一刻情绪有些低落。
  徐荣摇了摇头,没再说话,这段时间,他在叶昭手下干的不错,如今已经被叶昭正式提拔为校尉,领一校之兵,仍旧负责城门布防,但已经不是主要职责,平日里叶昭商议军务或是与众将交流用兵心得,都会将他叫来一起,虽然叶昭如今看起来有些失势,但徐荣感觉在叶昭麾下干的还是很舒心的,而且以他对叶昭的观察,也不觉得叶昭会这么一直弱势下去。
  “那怎么办?”典韦看着叶昭。
  “董卓不死,恩师不会有事!”叶昭摇了摇头笑道:“其势已成,我等也做不了什么,此事以后再论,诸位且先……”
  正说话间,却见营外一名亲卫进来,躬身道:“主公,有北宫卫求见。”
  “北宫卫?”叶昭闻言一怔,起身道:“快请!”
  很快,李淑香身披软甲,带着一张青铜面具,背负长枪,腰悬宝剑,迈着矫健的步子进来。
  “末将李淑香,参见主公!”李淑香对着叶昭拱手道。
  “莫要客气,起来说话。”叶昭伸手虚扶,对着李淑香道。
  “喏!”
  “可是宫中发生了大事?”叶昭看着李淑香问道。
  “末将也不知算不算大事,之前有侍中周毖奉了皇命去给弘农王献酒,任将军觉得有些不对,但对方有天子诏在手,我等也不好强加阻拦,任将军以盘查为由暂且将其拖住,但拖不了太久,命末将前来告知主公,此事该如何应对?”李淑香躬身道。
  “献酒?”叶昭闻言挑了挑眉,突然面色一变,豁然起身道:“徐荣方悦!”
  “末将在!”徐荣与方悦豁然起身。
  “点集所有兵马入城,一个时辰之内,保证西门到北宫畅通!”叶昭沉声道。
  “喏!”徐荣、方悦二话不说,起身领命而去。
  “典韦管亥,率领亲卫营随我入宫!”叶昭脸上带着罕有凝重的神色看着洛阳方向,咬牙道:“却没想到这小鬼竟然如此歹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