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355

  可惜公孙瓒恼这袁术害他,虽看到了袁绍的表情,却并未有何表示。
  “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冀州刺史韩馥上前一步道。
  “那便请潘将军出战。”袁绍看了韩馥一眼点头道。
  那潘凤体态魁梧,身高九尺,若单看样貌身材,丝毫不比关羽差多少,手中一杆大斧,走的也是力量型武将,向袁绍拱手做礼之后,雄赳赳气昂昂的朝外走去,然后盏茶功夫,又有小校来报潘凤也战死了。
  有关羽的身材,却无关羽的本事。
  “还有何人可斩华雄?”袁绍有些无奈的看向众人道。
  这一次,诸侯没有再出言,很明显这华雄是个狠角色,诸侯显然也不确定自家猛将是否能够战胜华雄,所以选择了偃旗息鼓。
  袁绍见无人应答,叹息一声道:“我联军三十万大军,今日莫不成被一华雄如此折辱?”
  夏侯渊闻言想要出战,却被曹操暗中拉住,叶昭扭头瞥了夏侯渊一眼,曹操麾下,如今班底已经初成,单是曹家、夏侯家这两家给曹操提供的人才便足够支撑起曹操初期的框架,不像自己孤家寡人一个。
  “典韦,去会会那华雄。”叶昭扭头看向典韦示意道。
  “喏!”典韦躬身一礼,也没理会袁绍,转身踏步而出。
  这次,倒轮上袁绍等人惊讶了,自叶昭加入联盟以来,很少参与正事,打仗什么的,都是旁人去打,如今突然派出部下出战,反倒让人有些不适应。
  却说典韦听了叶昭之言,并未骑马,扛着两把铁戟便走出大营。
  “是你!”营外此刻已经横七竖八的躺了十具尸体,华雄扛着大刀,在营外耀武扬威,突然看到营门打开,典韦大摇大摆的出来,将华雄吓了一跳,随即面色有些不好看的看着典韦,咬牙切齿道。
  在洛阳时,好几次被典韦欺负,偏偏还打不过,只能忍气吞声,没想到今日这联军竟然派出典韦来战,不是说那叶昭跟主公是合作关系?
  “怎么?啪啦?”典韦扛着铁戟,嘿笑着看向华雄道。
  “我会怕你!?”华雄冷哼一声,不屑道:“关东联军,几十万大军在此,竟然连匹马都不舍得为你备上,我看将军一身本事,倒不如投了我军,为相国效力,岂不快哉?”
  “你到底打不打?”典韦将双铁戟拎在手中,看向华雄道:“之前几个将领,不是被汝说死的吧?”
  “我好心劝你弃暗投明,既然你不识好歹,便休怪本将军刀下无情了!”华雄面色一黑,不再多言,直接策马朝着典韦冲去。
  “咣~”典韦举起一柄铁戟将华雄的刀加住,不住往后退了三步,另一边,华雄也被典韦的巨力给震退了好几步,看起来,似乎平分秋色,但华雄可是借着战马的冲力才打到如此效果,算起来,还是他输了。
  心中暗骂典韦那一身怪力,一边重新调整战马,虎视眈眈的看着典韦,绕着典韦盘旋片刻后,突然策马前冲,再度扑向典韦。
  典韦这次没有硬抗,而是闪身让开,人马交错的瞬间,反手就是一戟劈向战马的肚子,这一戟若是劈实了,那这匹马就算不死,也无法再战了。
  华雄见状大惊,连忙将刀杆一倒,挡住典韦的铁戟。
  “唏律律~”错身而过的瞬间,却见典韦飞快转身,一戟将那战马一跳后腿给齐根斩断,战马吃痛,发怵一声嘶鸣。
  “卑鄙!”华雄见势不妙,连忙翻身下马,看着失去一条腿的马儿犹在不断挣扎着,华雄不由大怒,指着典韦喝骂道。
  这马可是他好不容易才从董卓那里求来的,乃大宛良驹,虽不及赤兔那般神骏,却也是千里挑一的好马,此刻却被典韦一戟斩断了一条腿,这让华雄感觉心都在滴血,咆哮一声,挥刀便斩向典韦。
  只是到了地上,他的功夫可不似马背上那般纯熟,只是跟典韦过了十几招,便有些招架不住,被典韦趁机将手中大刀敲掉,上前一脚将他踹倒在地上,嘿笑道:“随某去见主公吧。”
  说完也不管华雄的挣扎还有周围将士敬佩的目光,直接拎着华雄后颈便往营帐跑。
第二十六章
分兵
  “主公,人带来了!”典韦拖着华雄进入中军大帐,对着叶昭拱手一礼道。
  “这等贼寇,留他作甚,来人,拖出去,斩了!”袁术看着垂头丧气的华雄,恼他杀自己大将,落自己面子,眼见华雄被擒,当即喝道。
  “嗯?”有两名甲士上前,想要拖走华雄,却被典韦扭头瞪了一眼,顿时不敢动了。
  “袁公路,我抓的人,何时轮到你来处置?”叶昭看向袁术,皱眉道。
  “此等助恶之贼,留他何用?”袁术怒道。
  “有没有用,与你无关,他是我的战俘,如何处置,本侯说了算。”叶昭示意典韦将人带下去,若要杀华雄,直接让典韦在战场上砍了就是,何必多此一举将人擒来,这袁术,脑子秀逗了。
  “可他杀我大将!”袁术站起身来怒视叶昭。
  “与我何干?”叶昭闻言有些好笑的看向袁术:“沙场之上各为其主,生死有命,你若有能耐,我放开他,你若杀得了他你尽管杀,对着一个失去抵抗能力的俘虏耀武扬威,你也就剩这点能耐了。”
  “叶修明,莫要欺人太甚,我麾下有五万雄兵,若真交手,谁胜谁负尤未可知!”袁术怒道。
  “五万?”叶昭瞥了袁术一眼道:“本侯领兵作战,麾下兵马很少超过三万,但被本侯所败的敌军,又何止五万?公路,你想表达何事?”
  一旁的曹操见两人动了真火,连忙起身笑道:“叶侯莫要恼怒,公路他也是失了爱将,心中烦闷,才会有此言,并非要与叶侯为敌。”
  袁绍有些晦气,本来收拾了华雄,对联军来说是一件好事,但现在袁术跟叶昭这么一吵,胜利带来的喜悦也就消散的差不多了。
  见曹操劝解,也点头道:“孟德所言不错,如今我等只是胜了一个华雄,虎牢关尚未攻破,如今胜了那华雄,正好趁此士气大震之时进攻虎牢,贼军失了华雄,锐气已失,正是破敌之时!”
  “盟主所言甚是,我等酸枣会盟据今日已有半月,却寸功未建,再这般拖下去,时日一久,军心思退,要破董卓更难。”陶谦抚须点头道。
  “只是这虎牢关地势狭隘,联军兵力优势无法施展开,操以为,可分两路偏师,进攻伊阙、轩辕两关,一来可以分散董贼注意,二来这三关但有一关被破,其余关卡,都将形同虚设。”曹操出列,对着众人笑道:“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孟德所言,也不无道理,如今陈王不幸战败,那董贼可以全力防守虎牢关,若我联军依旧在这虎牢关与董贼耗着,这兵力优势便难以施展开。”公孙瓒点头道:“另外,还可选一支精锐人吗,攻占旋门关,虽然旋门关道路难行,但若能借此地将一支偏师送至董贼腹地,便可令董贼阵脚大乱,若是洛阳城中,能有接应之人,或许能直下洛阳亦未可知!”
  说完,公孙瓒瞥了袁绍和袁术一眼,虽说如今洛阳是一家独大,但在这权利中心,怎会没有士人在其中?若真能借着旋门关将一支兵马送入董卓腹地,恐怕还需要袁家人出手呢。
  袁绍闻言默默地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等便兵分三路,伊阙关紧邻南阳,不如就由公路主持如何?”
  一开始袁绍是想将诸侯军权都抓在手中,不过这显然有些不现实,这段时间,诸侯因为各种问题发生的争端已经让他疲于应付,要协调统筹太难,不如借此机会将诸侯分开,或许更好。
  而且袁术和叶昭两个在这里也让袁绍颇为无奈,这两人都是不怎么将他命令放在眼里的人,袁术自恃袁家嫡子,不屑听命于他,而叶昭,官位比他高,爵位比他高,说实话,有叶昭在场,总有股无形的气场让袁绍无法放开。
  “好!”袁术闻言也没回绝,他早就想单干了,正好借此机会摆脱袁绍,自己建立功业,将袁绍给比下去。
  除了袁术之外,曹操还让广陵太守张超、并州司马张扬以及刘备随同,配合袁术,毕竟伊阙关也是大关,若能在伊阙关给董卓形成压力,虎牢关这边可以轻松许多。
  至于陈王刘宠攻打伊阙关时,为何不派人相助,都已经被诸侯选择性的遗忘了。
  “至于轩辕关……”袁绍目光不由看向叶昭,相比于伊阙关和虎牢关来说,轩辕关并不算雄关,但作为洛阳东南方向的关卡之一,想要破关可不容易,也需要一路镇得住场面的诸侯前去,诸侯之中,适合独自领兵的,也只有叶昭和曹操两人了。
  “不知叶侯……”见叶昭没什么回应,袁绍只好主动提出,相比于曹操,袁绍显然更不想看到叶昭整天在自己眼前晃悠,若能将叶昭排开,自是再好不过,因为只要叶昭在这里,袁绍有什么想法,都绕不开叶昭,而袁绍本身,也总觉得叶昭有些不对。
  “也好,督运粮草有一大将操办便可,本侯既然来了,自然也想出一份力。”出乎袁绍的预料,叶昭竟然就这么干脆的答应了,这让袁绍反而有些狐疑,怎么看叶昭都不像是这么好说话的人。
  至于为汉室尽忠……若三年前说这话,袁绍倒是相信,当时叶昭表现出来的,完全就是一副汉室忠臣的样子,但自刘宏死后,再说这话,袁绍却是连一个字都不会信,若真是如此,叶昭在洛阳曾有好几次机会可以帮助汉室,虽然未必会有多好,但肯定不会比现在更差。
  只是话已出口,此时也不好再改口,袁绍笑问道:“叶侯乃我大汉名将,叶侯愿意出马,轩辕关怕是不日便可拿下,只是不知叶侯需要兵马几何?”
  “轩辕关并非雄关,而且此行目的,乃是牵制董贼兵力,只需本部人马足以应付。”叶昭笑道。
  “不可,轩辕关虽非雄关,却也是易守难攻,叶侯还身兼督运粮草之职,怎可如此懈怠?不如便让……”袁绍闻言,更觉得不该让叶昭独自去轩辕关,毕竟叶昭手中还握着督运粮草的大权,目光在一众诸侯身上扫过,最后落在孔融身上道:“便由文举公与叶侯同往,也好有个照应。”
  叶昭闻言看向孔融:“文举公若愿同往,昭自是求之不得。”
  他知道这是袁绍不放心自己,孔融有些迂腐,但为人却颇为正气,哪怕并非袁绍嫡系,若叶昭有什么危害联军的举动,也肯定不会任由自己胡来。
  孔融也没多想,见叶昭不反对,也点点头道:“也好,老夫也想看看叶侯领兵之风采。”
  分兵之事解决,袁绍当即下令行动,袁术、叶昭各自点齐兵马,分往伊阙、轩辕二关而去,袁绍则总督其余兵马向虎牢关迫近,准备发动进攻。
  叶昭也没在物资上拖联军的后退,一应粮草、器械有条不紊的安排下去,足以在联军发动进攻之前,运送到位,这也让诸侯对于叶昭有些微的改观,至少办起事来,不用担心叶昭跟他们玩儿心眼,确实比之袁术要强不少,不过也只此而已,要说认可,却是绝对谈不上的。
第二十七章
董卓思退
  诸侯联军,兵分三路,直扑三关而来的消息很快传入洛阳,无数士人为之振奋,刘协闻讯之后,却是心情沉重,连夜召集群臣议事。
  “陛下不必担忧。”董卓立在朝堂之上,淡然道:“虎牢、伊阙、轩辕三关皆乃雄关,自光武开始,便数次加固,关东鼠辈,想要攻进来,却是休想。”
  “只是贼势浩大,不知我洛阳有多少兵马可以御敌?”刘协还是有些不放心,诸侯百万联军,就算如董卓所说的一般,大多都是诸侯征发的民夫,单是听着,就有些骇人。
  “回陛下,如今洛阳守军,大概在十万之众,三关皆有重兵把守,陛下不必忧虑。”董卓淡然道。
  刘协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但见董卓如此笃定,也不好再说什么,转而道:“朕听闻近日坊间有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不知这是否……”
  原本站在班列之中闭目养神的李儒闻言豁然睁眼,站出来看向刘协道:“陛下,不知此言是何人所说?”
  李儒的目光变得有些阴冷,令刘协畏惧的缩了缩脖子道:“乃中常侍高贺所说。”
  “霍乱圣听,当斩!”李儒冷哼一声,看向刘协身后那面色骤然惨变的宦官,厉声喝道:“甲士何在?还不将此妖言惑众之人拿下!”
  董卓虽然不解其意,却也并未阻止,殿外冲进来一队甲士,不由分说,便将那宦官给拖下来。
  “太傅救我!太傅救我!”那高贺乃新任中常侍,从宫中残留下来的宦官中选出,论官职的话,跟昔日的十常侍是一个级别,可惜,自那场宫廷政变之后,这宦官早已没了昔日十常侍时的风光,更何况如今刘协只是名义上的天子,洛阳大权尽在董卓手中,哪有资格跟董卓叫板,只是令人意外的是,此刻那高贺死到临头,却并未向天子求救,而是朝着班列中的袁隗呼救。
  “慢!”李儒伸手,阻住甲士,看了一眼面无人色,涕泪满面的高贺,微笑着看向袁隗道:“高贺,你死到临头,不求陛下或是董相宽恕,怎的却求太傅救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