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355

  “邱迟!”叶昭又将目光看向许久不见的邱迟笑道:“你精通商事、交涉,我欲于汉中西部建一牧场,需得大量牛、马,未来数年,想办法多拉一些,耕牛最好,野牛也可以,总之,多多益善。”
  “喏!”邱迟躬身答应,这是他的强项,当年叶昭在马城时,与塞外胡人的贸易都大半经手于邱迟。
  “至于黄劭……”叶昭将目光看向黄劭笑道:“此次入汉中,带来大量工匠,工匠之能,诸位想必也见识到了,我准备在汉中效仿少府再设一官署,便叫神工营,以军功待之,召集天下巧匠研究新物,同时会招收一些老农进来,继续研究粪肥,此营便由你主持。”
  黄劭出身微末,虽然在加入太平教之前,读过些书,算是寒门,但在此之前,种过地、做过木工、当过泥瓦匠,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虽无大才,但对于这些事情,却能做的更好。
  “满宠继续担任汉中太守,主持政务,汉中书院之事……”叶昭看向满宠道:“准备的如何了?”
  汉中书局已经重建,在此基础上,叶昭准备先建立一座书院,然后再逐步将文化普及。
  “书院已经建成,不过却无人可做先生。”满宠苦笑道。
  建筑好说,但教书之人才是关键。
  “书院便暂由军师代管吧。”叶昭看了看众人,如今也只有他和戏志才两个算是闲人,自己要主持的事情很多,所以这书院之事只能交给戏志才了,等日后物色更好的人选再说。
  “至于学生,暂将各位将领、官员子弟送入书院就读,另外各县官吏也可以将子弟送来。”叶昭看着满宠笑道,这也是一种笼络人心的手段,如今自己手下这批人,只要日后不作死,就是叶昭手下的骨干,自然得有个出身,这汉中书院也算是一处过门石吧。
第四十章
得陇还是得蜀
  初平元年的一场大仗,很难说清楚谁输谁赢。
  董卓撤兵,以势而言,董卓算是输了,被破迁都,但元气却未伤,虽然放弃了司隶,但整个洛阳一带人口尽数被迁入关中,不但没有损失元气,反而令关中人口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对关中地区的掌控力,也随着大批主力兵马返回以及大量人口的填充而增强。
  至于关东诸侯,就一言难尽了,二十几路诸侯,一战之后,活着回来的都不多,一场瘟疫,令浩浩荡荡的三十万讨董联军差点儿全军覆没,诸侯包括袁绍、袁术在内都是元气大伤。
  袁绍自不必说,麾下将士几近全部死在那场瘟疫之中,而袁术……南阳都被叶昭给端了,百万人口的大郡,被叶昭连哄带骗的迁走了六十多万,在活下来的诸侯当中,袁术算是最悲催的一个,两次被叶昭按着打,人口大量损失,南阳的战争潜力几乎被叶昭给挖空。
  在叶昭退入汉中之后,袁术自领了扬州牧,将治所迁至寿春,南阳交给了大将张勋镇守,势力可说是不减反增,就算是袁绍,对南方之事也插不上手,只能眼看着袁术借助汝南袁家的影响力,迅速扩张势力。
  而袁绍在失去大批精锐部队,只带两千残军返回渤海之后,便遭到韩馥全方位的压制,原本,韩馥就没打算参加这场讨董之战,是袁绍暗中联合刘岱、桥瑁等诸侯联手施压,才迫的韩馥不得不参与。
  虽说名义上是诸侯胜了,但参与会盟的各路诸侯却都清楚,这不过是他们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已,这一仗,除了拿下洛阳这座空城以及名义上的胜利之外,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带去的兵马在那场瘟疫之中死伤惨重,在接下来几年的时间里,恐怕都无力再西进,只能默默地去舔舐伤口。
  也是因此,当董卓以天子名义密令韩馥铲除袁绍的时候,韩馥就毫不犹豫的做了,只是碍于袁绍的声望,不敢大张旗鼓的讨伐,只能这样一步步压榨袁绍的生存空间,将袁绍从冀州撵走,从而彻底成为冀州之主。
  除此之外,因为这一仗死去大量诸侯的关系,也使得中原之地出现不少空缺,如河内太守、东郡太守、广陵太守、青州牧、颍川太守、豫州刺史、荆州刺史、南郡太守、长沙太守、陈国相,大片的地盘失去主人,自然也引得中原诸侯相互争夺,令整个中原大地战乱四起。
  要说赢家,细说下来,还真有,一个就是叶昭,联盟一战,损失兵马可以忽略不计,却擒来一个华雄,又在南阳迁徙了六十万人口,汉中一郡之地,但如果能将这些人口尽数消化,足矣凭借这一郡之地与一州抗衡。
  人口、人才还有大量自南阳劫掠过来的粮草,叶昭在实物上,绝对是这一仗最大的赢家。
  而另一个,就算是曹操了,相比起来,曹操有些惨,带去的兵马回来的不多,独力追击董卓,麾下八千精兵活着回来的只有数百之众,若只看这一点,曹操绝对跟赢家扯不上关系,但借此一战,曹操义名远播,不但令陶谦、刘岱等诸侯对曹操产生几分愧疚情绪,同时也得到大量人才的青睐。
  这些都是隐性资源,有时候甚至比实利都管用,在返回谯县之后,先是刘岱将他举为东郡太守,又先后有于禁、程昱来投,在程昱的介绍下,曹操成功将颍川荀彧请出,而随着荀彧的加入,荀家的人脉也为曹操所用,曹操借此迅速站稳脚跟,成了名副其实的一路诸侯,虽然地盘儿不大,但帐下却已经是人才济济,相比之下,叶昭在人才方面的收获就有些寒碜了。
  抓了个华雄,还得等董卓败亡之后,才算真正是自己的,至于文官方面,虽然已有戏志才、满宠,但依旧薄弱,甚至连治理汉中各县的官员,都是叶昭从军中挑选出来的几个。
  汉中的冬天虽然没有北方那刀子一般的朔风,但却依旧很冷,不同于北方的那种干冷,因为地处盆地的缘故,这汉的冷是那种很闷的冷。
  南郑新建的卫将军府中,戏志才裹着一条狐裘,将一道诏书递还给叶昭,吸了吸鼻子笑道:“此乃董卓驱虎吞狼之计,主公如今名声太大,所选治地又紧邻三辅,也难怪董卓如此。”
  三天前,阳平关接到长安方向送来的诏书,叶昭因平乱有功,擢升为骠骑将军,叶县侯,从爵位上来说,拜到县侯,已经算是顶级爵位了,与吕布的温侯一级。
  其实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官爵什么都是次要的,手中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董卓显然不止是好心给叶昭提升爵位来的,诏书中明令叶昭,诏书到日,便立刻启程入洛阳述职,此外,又封叶昭麾下大将丁力为巴郡太守,这恐怕才是董卓的真正意图。
  “若我所料不差,那刘焉手下,怕是也有一位重臣被封到了汉中做太守!”叶昭将诏书丢在桌案之上,哂笑道:“我看这是二虎争食之计。”
  “说法不同尔,但以臣观之,那董卓是想借此将主公牵制在此,汉中四面险要,外敌想要入侵汉中极难,但我军要出汉中攻伐却要容易许多,而且能出其不意。”戏志才笑着摇了摇头道:“此乃阳谋,就算主公不应,那刘焉岂会放过占领汉中之机?”
  汉中可是块肥地,本就有十万户人口,再加上叶昭自南阳迁来的大量人口,周围诸侯哪个不眼红?
  “蜀中方才新定,便急不可耐的跑来吞并汉中,刘焉对自己的胃口颇有自信啊!”叶昭冷笑道。
  当年他在幽州时,因为刘瑁之事,虽然刘焉没有明言,但恐怕在之后对付自己的事情上,也做了暗中推手,如今涉及到利益之争,而汉中刚刚接收南阳人口,还未完全整顿,若等叶昭将汉中梳理好了,再想攻入汉中可就不容易了,董卓正是看准了刘焉这一点,才会在此时下诏,挑拨二者本就不存在的关系。
  “刘焉此人,颇具眼光,主公占据汉中,便是断了蜀中未来出兵中原的路径,他自然不愿。”戏志才冷笑道。
  “志才以为,此时该出兵?”叶昭看向戏志才询问道。
  “主公可是有所顾虑?”戏志才没有回答,反问道。
  “都说这得陇望蜀,如今陇尚未得,便先入蜀地,我怕这蜀地……易进难出啊!”叶昭摇了摇头,按照他的战略,等自己在汉中修炼好内功之后,便先入关中,得了观众沃土,封锁函谷关,然后才是将重心放在蜀地,但如今刘焉如果打来,他也不可能不应战,但没好处的战争,叶昭实在不怎么想打。
  “主公岂可被过往所限?”戏志才闻言摇头道:“依在下看来,主公如今攻取蜀中方式最佳时机。”
  “哦?”叶昭诧异的看向戏志才:“此言何意?”
  “一者,蜀地消息闭塞,主公如今大练兵马,经营汉中,许多东西,都不足现于人前。”戏志才笑道:“然汉中终究地域有限,主公要发展,无外乎三条路,其一便如主公所言,出兵三辅,尽得关中之地,只是关中好得,谁人能替主公治理?”
  人才,始终是叶昭的短板,虽然汉中书院已经建立,但要培养出人才,少说也得十年之功,甚至得更久,这自家培育出来的人才才能派的上用场,而在这段时日里,叶昭就算拿下关中,治理上也会出现巨大的空缺无人添补。
  虽然印刷术的出现,已经开始冲击士人阶层的地位,但还远不足以将其推翻。
  “蜀中人杰地灵,而且蜀中各族久居川中,与中原士族不同,主公若能得蜀中,则川蜀人才将会被主公收归囊中,何愁无人可用?”
  “再者,如今中原纷乱,若主公此刻出兵,就算能够战败董卓,吞并关中,也只会引来中原诸侯的同仇敌忾,四面受敌之下,想要如主公所言一般发展难如登天,相反,若得蜀中,主公可坐守天险,坐观中原诸侯成败,伺机而动,同时将蜀中按照主公的归化建成,未来将会成为主公最安定的根基之地,而后出兵关中,虎视中原,其势便如当年强秦一般,只待时机成熟,便可横扫天下!”
  “三者……”戏志才忽然认真的看向叶昭:“蓦虽不知主公心中筹谋,然主公所为,蓦也可大致猜到些许,若主公真要与天下世家为敌,更不该计较眼前得失,此刻便是能得关中,主公欲行之事,也会遭到更大排挤,远不如蜀中。”
  叶昭要做的,不止是侵吞天下,更是要打破缘由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如此一来,便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
  若是向蜀中发展,则遇到的阻力之事蜀中世家,但若是往关中发展,则叶昭将要面对的就是天下世家的诘难,在自身还算不上强大的时候,自然是先挑容易的下手,再逐步改势。
第四十一章
高处不胜寒
  巴郡乃是蜀中大郡,下辖十四县,人口不算蜀中最多,但占地却极广,几乎横跨半个益州,阆中、葭萌、梓潼、白水这些险要关卡都属于巴郡。
  叶昭要图谋巴郡,白水、葭萌、梓潼三处险要是必须面对的雄关,当然,若是这三道关卡被攻破,叶昭绝不会去管什么巴郡,而是直接挥军蜀军,先将蜀中平原给占下,天府之国大半的名头,都是靠这块平原得来的。
  但如何破这三道关卡,眼下叶昭还每隔全盘计划,若是突然发难的话,可以攻破一座,但其余两关必然会加强防御,再想攻破,就得强攻了。
  而强攻,是叶昭最不想用的手段,一旦强攻,不管能否攻破,大量伤亡是在所难免的,看看虎牢关就知道了,就算由叶昭来指挥,军令能够彻底执行的情况下,叶昭曾估算过,一座虎牢关不死五万人是攻不下的。
  至于联军用民夫来耗对手锐气的做法,叶昭还真做不出来,若非如此,也不会有后面那场瘟疫,虽说死了很多人,但看诸侯那凄惨下场,叶昭只有一个字送上:该!
  或许在袁绍等人眼中,那些民夫也不过是一串数字而已,但那种做法,跟驱民攻城有何不同?
  三关如何破,眼下还不着急,董卓送往蜀中的诏书,被叶昭给截下了,重新送的话,就得绕道荆州,绕上一个大圈儿,没半年是送不到的,被动了那么久,也该主动一次了,叶昭让戏志才和众将士先行商量此事,反正名义他现在有了,接下来就是部署攻略三关之事了,只要三关拿下,那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叶昭手中了。
  随着大量移民不断被安置,一批批粮草也下放下去,汉中也逐渐恢复了稳定,有些人在抵达汉中后,不免又开始思乡,之事如今人已经被安置下来,别说叶昭已经下了锁关命令,就是没锁,这一路单是路费,都不是他们所能承担的,更何况从汉中去往南阳,一路上山高水远,难免遇到些劫道蠢贼劫道,而且叶昭也不可能如来时一般提供吃住,当初为了迁徙,南阳筹到的粮草,几乎都花在了路上,叶昭不可能把汉中的粮仓也搬出来再送他们回去。
  更何况汉中如今的政策,听起来的确挺诱人的,莫说三年后只有两成赋税,便是现在的三成赋税,也好过南阳或者说整个大汉天下大多数地区了。
  汉中,在经过一番梳理后,逐渐恢复了平静。
  汉中的事情,自有满宠处理,这两年来,满宠在汉中也培养出一批官吏,帮他管理政务,如今虽然骤然涌入大批百姓,令行政负担加重了不少,但也足够应付。
  黄劭正式脱离了太守府,独自负担神工营之事,这神工营看似一处闲职,但只有叶昭清楚这神工营对自己的意义。
  ……
  叶昭的将军府坐落在城中,门前便是贯通南郑东西的一条主街,因为有了水泥的缘故,将军府要比寻常阁楼高上一倍,府中的主楼上还专门建了一处平台,站在平台上面,不但可以俯览整个南郑,甚至能看到城墙之外的风景。
  高处不胜寒,叶昭却总喜欢一个人待在这高足有七丈的高台之上,远离喧嚣,但城中百姓的行为却能尽收眼底,站在这里,总能给人一众宁静感,让他的思想能够集中起来去思考问题。
  刘薇抱着小叶征,带着馨儿出现在叶昭身后,看着双手负在背后,俯览城池的叶昭,哪怕是昔日刁蛮任性的公主,每当看到这种状态下的叶昭,总会忍不住生出一股难言的敬畏感。
  夕阳的余晖落在叶昭身上,似乎为他身上渡了一层金边,明明近在眼前,却让人生出一股遥不可及的感觉。
  自从叶昭这次返回汉中之后,身上总会有股若有似无的威严感,尤其是站在这里的时候,那份威严会更重许多,哪怕是当年的刘宏,身为天子之尊,握天下之权,也从未让刘薇生出过这般感受。
  这大概也跟所处环境有关,当初在洛阳,各方势力角逐,叶昭身处其中,也只能算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人物,夹缝之中求生存,步步谨小慎微,直到后来刘宏病故,叶昭才算有了足够的权势从棋子的位置一跃成为执棋者。
  此后诸侯讨董,叶昭作为诸侯之中官爵最高者,哪怕袁绍都不能令其折腰,一直以来内敛的气势逐渐放开,乾纲独断,那属于决策者的威势,自然也就形成了。
  “夫人怎的来了?”叶昭收回了远眺的目光,摘下肩头的貂裘,几步走到刘薇身前,很自然的将那貂裘盖在刘薇肩膀上:“风大,夫人产后不久,身体虚弱,莫要来此。”
  怀中的小婴儿咿咿呀呀的对着叶昭将那双胖嘟嘟的小手伸出来,叶昭顺势将其抱起,一边朝阁楼内走去,一边笑道。
  “晚膳已经做好,见夫君一直待在此处,心中担忧,是以上来看看。”刘薇微笑着跟在叶昭身后。
  虽说当初叶昭说过,她可以过问一些政事,但也正是因为叶昭放下了这句话,刘薇在兴奋了几天之后,反而没了兴致。
  她性子本就跳脱,也可以说是三分钟热度,尤其是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一颗心也渐渐放在了儿子身上。
  “夫君为何总爱来此地?”刘薇回头看了一眼被叶昭称作天台的地方,除了高之外,既不雄伟,也不狰狞,她想不通叶昭为何总喜欢待在那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