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355

  甘宁:“……”
  深吸了一口气,甘宁凑上来道:“关兄弟,与我说说,或许我有办法!”
  “你?”关平看着甘宁道:“当真?”
  “你不说我怎知道?”甘宁一脸八卦的看着关平道。
  “也好……”
第八十七章
甘宁献计
  “那刘备是何人?为何我从未听过?”听完关平讲述的问题,甘宁皱眉道。
  在他看来,关羽无疑是有本事的人,这等人物,就算效忠,也该效忠叶昭这种名满天下,而且心胸气魄都十分过人的英雄,但刘备……比较能杨名的,也就是说诸侯讨董时代表刘虞参加过,算是半个诸侯,但在叶昭、袁绍、袁术、曹操这些人的光环下,刘备实在很难被人记住。
  除此之外,很难再找出什么足矣让天下人知道的事迹,再加上蜀中消息闭塞,甘宁也算这益州万金油的人物,但对这个名字却十分陌生。
  “乃我父结拜兄长,当年征讨黄巾之时,与我父还有三叔一同在主公麾下效力。”关平回忆道:“那一仗,因为轻敌冒进,差点害的主公全军覆没,事后若非看在其师卢植的分上,中郎将朱儁庇护了一下,差点被主公军法处置,如今辗转数年,在幽州牧麾下担任代郡太守。”
  “这……”甘宁看着关平,摇头道:“恩师不为富贵所动,义气深重,实在令人敬佩,只是刘备一个太守,而且还受州牧节制,连诸侯都算不上,老师若是回去,他日若公孙瓒与刘虞相争,岂非要兄弟相残?”
  “换言之,关将军为了兄弟情义,可放弃在渔阳的地位,拒绝主公好意,而那刘备又可曾顾念过这兄弟情义?”甘宁冷笑道,他混迹江湖,又是世家之人,平日里三教九流都有结交,虽年岁不及关羽,但在这人情世故之上,可比关羽更通,关羽虽也是江湖出身,但性格孤傲,不善与人结交,是以在这方面,甘宁比关羽看的透。
  “道理确是这般,但如何说服我父留下?”关平皱眉看着甘宁。
  “你都在主公麾下出仕了,还担心这个?”甘宁好笑着看向关平道,这可是亲父子,关羽就算跟刘备感情再深,也不可能丢下儿子跑去投奔一个前途未卜之人。
  “我父义字为先,怎会轻易背离?”关平摇头,对于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地位,始终有些不自信。
  “那便再多加些羁绊,比如你给他抱个孙子!”甘宁靠在门柱上面道。
  一句话,将关平闹得面红耳赤,看的甘宁心中大奇,嘿笑着搭着关平的肩膀道:“我说关兄弟,你不会还是个雏吧?”
  “好男儿自当以事业为重!怎能贪恋女色,流连于儿女私情之间?”关平红着脸怒道。
  “此言差矣,我大汉以孝治天下,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再说,圣人都曾说过,食色性也,我等节制便可,岂能绝欲,那岂非连禽兽都不如?”甘宁一脸过来人的看着关平道:“你听我的,就算老师他不怎么看重你,只要你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为他抱上个孙子,我跟你保证,老师他绝难离开这益州。”
  “这婚姻大事,自当有父母做主,怎可私定!?”关平皱眉道。
  “怎么不可以,你可以先找个妾氏,等有了孩子,你若愿意,便将她扶正,那朱提临南蛮,我可是听说,那南蛮的女人,可真是……”甘宁一脸向往的摇了摇头:“其实我更想去朱提,你找个南蛮女子,生下孩儿来,到时候纳为平妻,也可交好于这些蛮人,主公有意将南蛮归化,若你能为他打下这前站,不但你父亲,我师父能留下来,而且于主公来说,这也是大功一件,两全其美。”
  “这般做,真能让父亲留下来?”关平不确定的看着甘宁。
  “当然!”甘宁肯定的点点头道:“听我的,不会有错的,你想想,我可曾骗过你?”
  “兴霸兄,你我才认识两日!”关平无语的看着甘宁。
  “这不重要!”甘宁摇头道:“总之,照我说的去做,保管明年期满归来之时……”
  “父亲说不定会打断我的腿!”关平愤愤不平的道。
  “那我没办法了,你自己去想,我去拜会老师。”甘宁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转身便要离开。
  “等等!”关平连忙将他拉住,皱眉道:“你可莫要匡我。”
  “我这也是为自己。”甘宁拍着关平的肩膀道:“你想啊,若老师他不能留下来,不但你会为难,我日后去找何人指点我武艺?我比你更希望他能留下来,就算要匡你,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诓骗!”
  “好,我且试行之,但愿你莫要骗我,否则,他日再见,定与你分个高下!”关平总觉得这甘宁说话有些不靠谱,但为了能让关羽留下来,他准备拼一把,不就是个南蛮娘们儿吗?凭他的武艺相貌,太容易了。
  “你不见父亲了?”眼见甘宁往门外走,关平不由叫道。
  “这么晚了,改日再来拜会!”甘宁一溜烟往外跑,若让关羽知道自己教唆关平去朱提找女人,还是找南蛮的女人,保不齐关羽会直接拎着刀来找自己,看来还是先避一避风头,等小崽子出来了,自己才好见面,男人有了孙子,什么话都好说,就跟自家那一位一般。
  改日?
  关平疑惑的看着甘宁,明日众人便要动身赴任,再有机会,便是一年期满以后了。
  “少将军,你那位朋友呢?”周仓走过来,疑惑的看着关平道。
  “已经走了,他说天色已晚,下次再来拜会。”关平叹了口气,对着周仓道。
  “将军唤你过去。”周仓道。
  “好。”关平点了点头,跟着周仓一起去了关羽房间。
  房间里,关羽手捧一本书册品读,哪怕关平和周仓进来,也未将书籍放下,他知自己不足,武艺过得去,但若说兵法,也就是说知道幽州对抗外敌那一套,如今既然有机会接触学习在这些东西,关羽所爆发出来的动力可比关平这些学子还高,可惜他与叶昭算是平辈,也拉不下脸去跟一帮学子一起求学,否则他倒是真愿意去成都书院做个弟子。
  “父亲。”关平规规矩矩的向关羽一礼。
  “我听元福说,明日你便要启程?”关羽看着关平,脸上看不出喜怒来,但越是这样,越让关平心中忐忑。
  硬着头皮点头道:“主公已任我为朱提县令,试用一年,若能有所建树,一年后会予以提拔。”
  “也好。”在关平意外的目光中,关羽幽幽一叹道:“叶侯于我有知遇之恩,几番礼遇为父却无以为报,如今你能在叶侯麾下出仕,他日也可替为父报答叶侯,以全昔日之恩惠。”
  “父亲要走?”关平心中一惊,看向关羽道。
  “每个人要走的道路不同,你无法认可为父追随你大伯,但为父与你大伯之间的感情,实难以语言解释,如今眼看着你得叶侯重视,也算了却了为父一庄心结。”关羽没有回答,只是言语间,却已有离开之念。
  “父亲准备何时动身?”关平看着关羽道。
  “如今幽州公孙将军与刘皇叔之争渐烈,此时回去实数不智,虽有些愧对公孙将军,但此事,还是待幽州平定之后,为夫再去不迟。”关羽叹息道:“为父决定在此地待上一年,一年之后,待你归来,为父也可放心离去,此乃我多年武艺、领兵心得,我儿可仔细翻阅,切不可懈怠。”
  说着,关羽将一本自己写的书册递给关平:“他日不管如何,但叶侯与你我父子皆有大恩,既然我儿选择辅佐叶侯,定当全力辅佐,切不可做那背信弃义!”
  信义,乃是关羽做人的准则,他不容许自己违背,也不希望儿子违背了信义。
  “孩儿谨遵父亲教诲!”关平咬了咬牙,躬身道,心中却是下了绝断,不管甘宁的计策是否靠谱,他都要试一试,幽州之事,不管对错,但刘备任由关羽夹在两家之间左右为难,甚至不顾关羽前途的做法,关羽没觉得,但关平真感觉有些心寒了。
  “若无要事,孩儿先回房了,明日便要启程,不可耽搁。”心中打定了主意,关平心中反而轻松了不少,对着关羽躬身一礼道。
  “去吧。”有些意外的看了关平一眼,关羽以为关平还会劝说自己留下来的,没想到这次却是这般干脆,让他稍稍有些意外,却也并未多问。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叶昭任命的三十六名县令纷纷启程赴任,关羽对于叶昭那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话语却是十分认同的,因此并未随行,只是将周仓牌给了关平,也好有个照应,只是关平却拒绝了。
  理由自是历练,既然失去磨练,带个管家是什么意思?
  而实际上,除此之外,关平也是啪周仓察觉到他的动作,从中阻挠。
  “云长不同去?”叶昭也在送行队伍之中,毕竟这是自己麾下的第一批人才,叶昭是十分重视的。
  “叶侯说笑了,若是关某去了,那对其他弟子而言,又有何公平可言?”关羽摇头道:“还未谢过叶侯对平儿的知遇之恩。”
  “云长何须客气,也是他争气,否则,就算是云长之子,若无足够才能,也绝不会录用。”叶昭摇了摇头,看着关羽道:“左右无事,今日设宴招待众将,云长同去?”
  “在下身体不适,怕是要辜负叶侯一番好意了。”
  “也好,那改日再见。”
  “告辞!”
第八十八章
初平四年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对于大汉朝廷来说,绝不是一个好光景,王允联合吕布诛杀董卓,原本以为,对大汉来说是个转机,谁知王允刚愎自用,拒绝西凉武将投降,生生将这些本没有多少战意的西凉将士给逼反,十几万大军反攻长安,吕布遁逃至中原,而王允选择了跳下城楼以死殉节。
  而这只是个开端,李傕郭汜挟天子以令诸侯,得叶昭暗中策划,关中并未出现大乱,反倒是后半年与马腾、韩遂之战,令关中失了不少元气,而中原诸侯之间的相互倾轧也愈发激烈,相比于初平三年,可以发现中原之地,零散的诸侯少了许多,大诸侯却相继出现,其中最耀眼的,当属曹操。
  青州黄巾泛滥,曹操应邀前去平定,在程昱等人的邀请下,代领了兖州牧,李傕、郭汜由于要稳定政权的关系,在曹操递上文书之后,没多久,便帮曹操正名,曹操正式成为兖州之主。
  而袁绍也在同年,胁迫韩馥退位,自领冀州牧,比原本的历史上,晚了整整两年,但却并不影响袁绍的势力,河北英才几乎尽数归于帐下,文有沮授、田丰、郭图、逢纪、许攸以及新加入的荀谌、荀攸、郭嘉,武有颜良、文丑、张合、高览等河北名将。
  叶昭在初次得到情报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荀攸、郭嘉那可是历史上曹操的主要谋主,怎的却投了袁绍?
  不过看看袁绍在渤海的作为之后,叶昭倒是释然了不少,袁绍是属于那种在压力下会很精明也有足够魄力,但势力一大,就容易膨胀的人物,董卓当初以韩馥为冀州刺史,就是为了对付袁绍,当年韩馥参加诸侯会盟,多少有些无奈。
  虽然当初那场大战,联军并没有真的获胜,但对袁绍来说,盟主之位却是一个极大政治资本,他可以号令诸侯,加上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只是一番威吓,便将冀州轻易得到。
  而且因为比历史上迟了两年,在渤海这两年里,袁绍兴农业,鼓励工商,麾下文武也能人尽其用,渤海本是荒僻之地,在他治理下却颇为繁盛,再加上名望出身这种先天优势,很容易笼络到人才。
  只是接下来是否能留住这些人才,叶昭可不看好。
  无论是他还是曹操,对于袁绍都是比较了解的,手握冀州以及青州部分领土,麾下又是文武云集,这个时候的袁绍,恐怕已经开始膨胀了。
  除了这两人之外,中原诸侯之中,还有一人不得不令人重视,新任南阳太守……吕布!
  这可不是投奔袁术之后被委派到南阳的,吕布出任南阳太守,说起来,跟叶昭还有些关系。
  吕布身边,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是昔日洛阳醉仙楼中的落雁姑娘,也是当初王允挑拨吕布和董卓关系的主角,早在洛阳时,吕布对落雁便心生爱慕,可惜落雁是袁绍看重的女人,无论身份、地位,吕布都根本没资格跟袁绍争。
  后来投了董卓,辗转到了长安,官爵也升到车骑将军、温侯,但落雁却被王允先一步献给了董卓,也未后来吕布、董卓反目埋下了祸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