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355

  “喏!”丁力闻言答应一声,跟邱迟一道向叶昭告辞之后,飞马向定颖方向而去。
  后方暂时无忧,所以叶昭让管亥守上蔡,方悦带着主力兵马在三日后赶来跟叶昭汇合,这是自叶昭从皇甫嵩那边抢来越骑营之后,第一次将两支人马合在一起行军,抵达葛陵之后,便命方悦调派兵马,砍伐树枝,以葛陵城墙十里距离为准,在四周拖着来回奔走,做出大军进逼的假象迷惑城中的黄巾军。
  葛陵,县衙。
  在叶昭做出大军来攻的假象之后,何仪和刘辟便暂时选择了休战,这县衙作为城池的中心位置,此刻成了三方势力的禁区,任何一方势力都不能进来,算是一个安全区。
  刘辟和龚都此刻坐在县衙之中,面色都不太好看,谁能想到局面会突然间变成这样?
  “官军为何会至此?”刘辟皱着眉头道:“汝阳那边,可有话传来?”
  “没有。”龚都摇了摇头:“或者是那皇甫嵩已经击破波才,顺势南下,那边也不可能完全掌握皇甫嵩的动向。”
  “这么快?”刘辟皱眉,表示不可思议,那波才那边,怎么说也是十万大军呢。
  “谁知道,不过听说那波才便是被皇甫嵩一把火给烧退的,与当夜偷袭我营寨的手法差不多,想来就是那皇甫嵩吧。”龚都摇了摇头,这个时候,已经没必要在意这些了。
  “皇甫嵩?”刘辟皱了皱眉:“若真是皇甫嵩的话,这一仗可就难打了,那边也不可能给我等太多的支援。”
  “大帅,渠帅来了!”就在两人愁眉不展之际,一名黄巾将领进来。
  “带了多少人?”刘辟和龚都闻言眉头一挑,看向黄巾将领道。
  “不多,只有五十人,不过四周来了不少人马。”黄巾将领躬身道。
  刘辟闻言冷哼一声道:“必是那黄巾力士随行,这何仪还当真怕死。”
  龚都无奈一叹,双方虽然暗地里不是同一阵营,但此刻官军大军围城的情况下,哪怕他们双方兵力加起来已经占据了优势,但这个时候,也不得不跟何仪讲和了,再打下去,只会便宜了官军。
  虽然跟黄巾不是一路,但这个时候官军都打来了,他们可没地方讲理去。
  “快请!”龚都见刘辟不说话了,连忙道。
  “不必,本帅已经来了!”随着一声粗豪的声音,何仪大步从门外进来,在他身后还跟着两人,左手边是何仪麾下第一猛将何曼,右手则是黄劭,这次能够挤进这葛陵,全凭黄劭骗刘辟,不管之前有怎样的想法,经此一事,何仪已经将黄劭当成了自己的心腹。
  “两位来的可真早。”扫了一眼厅中的摆设,何仪随意一笑,径直走向主位。
  “你干什么?”刘辟猛地拦在何仪身前,目光却杀机四溢的盯着黄劭,若非这混账使诈,自己如何会落得今天这步田地,还要跟何仪讲和。
  “我家渠帅乃天公将军亲自指派的汝南渠帅,统领汝南所有太平教教众,这主位若不是我家渠帅来坐,莫非刘帅想要代替我家渠帅坐这个位置?”黄劭站在何仪身后,看着眼前凶光闪烁的刘辟,却也不惧,微笑着询问道。
  “都是你这卑鄙小人,害我落得如今田地,今日,某便先杀了你!”刘辟红着眼睛瞪着黄劭,突然拔剑便砍。
  一旁早有准备的何曼冷哼一声,手中的铁棍已经护在黄劭身前。
  “铛~”
  剑棍碰撞,擦起一溜火花,何曼纹丝不动,刘辟却是被反震力震得踉跄退出几步,握剑的手臂更是一阵酸麻。
  “好身手,这位想必便是渠帅麾下第一猛将,号称截天夜叉的何曼兄弟吧。”眼见刘辟红了眼还要再上,龚都连忙闪身将双方隔开,对着何仪笑道:“今日请渠帅前来,是商议城外官军之事,渠帅当知道,你我双方再斗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只会便宜了官军。”
  “本帅自然知道,否则今日也不会来此。”何仪拨开龚都,径直坐在主位之上,来前黄劭已经跟他分析过,如今他们兵力虽然处于劣势,但城外有官军在侧,再打下去,只会是鱼死网破的局面,刘辟等人势大,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想跟他们同归于尽,所以,这个时候,何仪必须比二人更强势,才能获得更大的好处,对于黄劭之言,何仪是十分信服,所以一来就展示出高姿态。
  “那渠帅准备如何?”龚都一把按住刘辟的肩膀,看向何仪道。
  “好说,本帅也不想便宜了官军,说到底,你我皆为大贤良师做事,只要将城中的粮草分出四成于我,本帅可以死守南门,如何?”何仪看着两人笑道。
  “你一家便要四成,却只守一门,不觉得太过了吗?”刘辟看着何仪,冷声道。
  “那就是没得谈了?”何仪嘿然笑道。
  “你……”
第九十四章
一入洛阳城
  县衙之中的气氛变得凝固起来,刘辟显然不愿意放出四成的粮草给何仪,如今城中的粮草本就没有多少,以前只有他一支人马还好说,但这几天双方为了压倒对方,疯狂的从城中拉人,原本城中的百姓只要能拿得动武器的,现在几乎都成了黄巾军,使得双方的兵力不但没有因为连日混战而折损,反而比之前更多。
  然而与之相应的,却是粮草消耗日益增加,原本足够刘辟军三月用度的粮草,如今若是平摊下来,连半月都支撑不了,不夸张的说,此刻葛陵城中,只要是个活人,就算是黄巾了,黄巾人数达到近二十万,这个数量,几乎可以跟未发生内讧之前,整个汝南的黄巾相媲美了。
  而何仪,今天过来就是那好处的,如今官军主力兵临城下,他同样也担心,但看两人的样子,心中就觉得莫名的畅快。
  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三方达成了协议,何仪、龚都、刘辟平分葛陵粮草,击退官军之前,立下了互补攻伐的规矩之后,才各自离开。
  只是相比于平白得了粮草而志得意满的何仪而言,无端端将自家粮草分出去一大半的刘辟心情显然没那么好。
  ……
  对于葛陵城中三方势力的相互妥协,暂时和解,叶昭并不知道,他只需要在大方向上把握住就行了,粮草是关键,等城中的粮草消耗光了,别说何仪和刘辟、龚都之间本就有矛盾,就算没有,自己都得乱。
  此刻的叶昭,关心的却不是这件事情,已经搭建好的帅帐之中,叶昭身前摆着十几个竹笺,叶昭正在奋笔疾书,直到天光渐渐暗下来,叶昭才停笔,舒展了一下身体,揉了揉眼睛。
  “主公。”方悦见叶昭停笔,上前躬身道:“一切都按照主公的意思布置妥当,看情况,城中黄巾贼并未看出端倪。”
  “嗯。”叶昭对这件事情并不关注,伸展了一下身体之后,继续奋笔疾书,不过这次却不是专心:“明日我会带典韦离开几天,在此期间,按照之前说的部署便可以,昨日邱迟已经书信于我,汝南一带,已经有数支豪强前来相助,按照阵图布置即可。”
  叶昭停下笔,一边思索一边道:“如果城中黄巾贼看出了端倪,派兵出城,若是兵少则战之,若是兵多,则避其锋芒,他们想突围就让他们突围,莫要强留。”
  “主公身系三军之大任,何故离开?”方悦吃惊的看着叶昭。
  “我要去一趟洛阳,有些事情,必须我亲自上呈朝廷。”叶昭抬头看向方悦道:“这黄巾虽然势众,然颓势已现,不足为虑,但这大乱之后,如何治理,才是该朝廷真正考虑的问题,我希望能将此册呈于朝廷,用与不用,管不着,但这事情,我必须去做。”
  叶昭书写的,都是一些平定黄巾之后,各地如何治理的条陈,他前世做过幸存地之主,大乱之后,如何恢复民生,他还是有些心得的,这些天叶昭就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代不同,前世的东西不可能照搬过来,但作为参照,结合自己这身体前身的知识积累以及自己这几年来为官所积累的经验,著书成册却也并不费事。
  黄巾之乱,说到底,是世家与皇权的一场角逐,但这场角逐,却并没有胜者,算是两败俱伤,不管天子最初的打算是什么,但这场起义,确实已经动摇到了汉室的根基,别的不说,单是天子之前命各州郡官员自行招募兵勇杀敌,不管是迫于怎样的压力,但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却是已经从此开始不断削弱。
  叶昭将此册做出来,一方面确实有些恻隐之心,希望在动乱结束后,百姓能够尽快恢复稳定,另一方面,却也是希望借此进一步提高自己在天子乃至士林之中的地位。
  阶级虽然固化,但也没有固化到真的没有一丝晋级可能的余地,上品无寒士的情况,虽然已经有了苗头,但还没有完全彻底的成了既定的规矩,他希望在阶级彻底固化之前,将自己这个半名士彻底进入名士的行列,叶家也彻底从豪族晋级成为望族。
  这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叶昭此前拜了蔡邕为师,已经具备了晋级世家望族的资格,此刻他需要的是地位以及名声,而这份平流册,便是叶昭准备的敲门砖,至于能起到多大作用,叶昭此刻也没法估计,但只要能够派上一点用场,对他的好处就无法估量。
  “短则三日,多则五日,必回,莫要担心。”叶昭将最后一卷竹笺写完,吹干了墨迹卷上,站起身来,对着方悦道。
  “末将这便安排精壮护主公安危。”方悦连忙躬身道。
  “不必!”叶昭伸手阻住:“此行不可张扬,典韦随我同行便可,你在此主持战事,切记莫要大意,待我归来,再做计较。”
  “喏!”方悦闻言,躬身一礼道。
  当夜,叶昭将竹笺装入行囊之中,与典韦一人双乘,连夜飞马赶向洛阳。
  葛陵距洛阳相隔六百里,哪怕两人的战马皆是自草原得来的优良战马,一路换马不换人,赶去洛阳,也需一日一夜的时间,这也是叶昭和典韦体力异于常人,能够承受得住,换做旁人可无法做到如此疾行,饶是如此,两人一路过颍川,在伊阙关亮了官文,到洛阳时已是筋疲力尽。
  “主公,我们直接去见皇帝么?”洛阳可不比寻常城池,入城后,非紧急战报火势王公贵胄不得骑马,叶昭跟典韦牵马而行,典韦百无聊赖的问道。
  “哪有那般容易,要见天子,需得提前报备,而后等待天子召见,我们可没那么多时日等待。”叶昭摇了摇头,他这次过来算是有些越法,别说不好见,就算能见天子,叶昭这个时候也不敢去见。
  “那我们来洛阳作甚?”典韦愕然的瞪眼道。
  “去见我恩师。”叶昭随口道。
  虽说见张让等人也能达到效果,甚至更有效,但一来这些年好不容易联络下来的人情就这么用了有些不值,二来日后传出去,对自己名声也不好,这次他来,是为名而来,十常侍能不沾就不沾。
  “主公,您的恩师,是不是也会盲打?”典韦想起昔日叶昭展露的本事,脸上泛起一抹期待,能教出叶昭这等弟子之人,会是如何厉害。
  叶昭一脸黑线道:“恩师乃当世大儒,技击不过小道,恩师虽会,却也只是粗通,我这一身技击之术,另有传承。”
  “哦。”典韦闻言,顿时兴致缺缺,他平日里最烦的就是见那些读书人,在他的印象里,读书人都是一肚子坏水儿,骗死人不偿命那种,就算是自己这位主公也不例外,不过叶昭对他胃口而已,所以这些人,能不打交道就不打交道,能用拳头打交道,就绝不用嘴。
  大汉天下风雨飘摇,但在这大汉龙气汇聚之处,却是感受不到那份乱世带来的慌乱与不安,一眼看去,与这一路所见,仿如两个世界,行人攘攘,车马如龙,仿佛入了繁华盛世一般,街道上不时能看到甲胄鲜明的禁军将士往来巡查,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士子,在这洛阳却是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或当街点评时政,或是聚在酒楼之中谈论天下,整座城池,处处透着一股安逸气息。
  叶昭并不知道蔡府在哪,加上奔行了一天一夜,除了少量饮水之外,两人几乎没吃过什么东西,既然已经到了洛阳,叶昭倒也不急着立刻去找蔡邕,找了一家颇有些贵气的饭庄进去,准备吃些东西。
  “这位……公子可是要用食?”酒楼的伙计倒没有如同传说中一般刁难,事实上开门做生意大都讲个和气生财,越大的门面就越注意礼仪,绝不会轻易得罪人,况且叶昭和典韦虽然一路风尘仆仆,但一个从容自若,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压迫感,另一个一脸凶神恶煞,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人物,脑门儿被驴踢了才会随意招惹这等人。
  “不错。”叶昭很自然的往进走,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
  “小店最近开了间赌垱,不知公子可有兴致……”伙计眼尖,叶昭虽然风尘仆仆,但那份从容自若,显然是不差钱的主。
  “你们这饭庄还做这营生?”叶昭诧异的看了伙计一眼,随口笑问道,并没有注意到典韦听到赌垱之后,眼神明显亮了几分。
  “嘿,公子有所不知,如今这洛阳城盛行此道,我家庄主也是个中行家,索性就在庄里开起了赌垱,也算是一个进项。”
  “不了,本公子还有要事在身,吃完饭食就走。”叶昭摇了摇头,对于这种东西,他兴趣不大,若是从商,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但如今他没把手伸进这洛阳城,而且如今考虑的主要东西也不在这里。
  “那请公子上二楼。”伙计见状,也不再多说,殷切的将叶昭二人引上了二楼吃饭。
第九十五章
再遇
  这间饭庄在洛阳应该很有名,上了二楼,入目所见尽是一些士子,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二楼的布置也相当雅致,充斥着一股书香之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