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精校)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415

  赵大笑了笑道:“王爷从领兵至今,还未曾一败。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别的的地方。”
  苏笺黎捧着茶杯的手微不可查的颤抖了一下,随即笑道:“我大汉有汉王在,何愁不能开疆拓土,定鼎中原?只要汉王手里有兵有将,这天下只怕没有人会是汉王的对手。即便强如大辽,西夏也不会在轻视我大汉,只能结好而不敢兴兵吧。”
  她话里的意思,可不仅仅是字面上那么简单。
  赵大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笑容也变得越发的和善起来:“前阵子在晋州的时候,王爷还对微臣说过,若是攻灭了大周,应该奏请陛下迁都开封。毕竟太原的位置太不好了,离着大同太近,有契丹人这头狼做邻居难免会有些担心。王爷的意思是,既然还没有能力将狼打死,那就先躲着狼。等到手里有了屠狼的猎刀之后,再回过来杀狼就是了。”
  苏笺黎心里一震,她知道自己刚才话里隐藏的意思已经打动了这个汉王最信任的属下。不然的话,赵大不会说出迁都这样的话来。若是自己没能打动他的话,自己和小皇帝的下场是什么犹未可知,又何须迁都?这说明,汉王对自己,对小皇帝还是念着一点的。若非如此的话,汉王只需自己占据开封,何须让小皇帝和自己也过去?
  她用大辽和大夏打比喻,隐隐的表示自己不敢和刘凌作对。而听出了她话里意思的赵大,则也表达了善意。苏笺黎很明白,自己和儿子一旦失去了汉王的庇护,很快就会乱世中的饿狼撕的粉碎。毕竟汉王如果想要杀了自己和小皇帝的话,那是太简单的一件事了。即便汉王自己不动手,他只需将太原的防守撤开,不管是契丹人还是党项人,恐怕都会对太原垂涎三尺吧。
  至于建雄军的骆缚,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忠于陛下忠于朝廷,实则是不敢和汉王作对的。建雄军不过五万人马,而且还分兵在几个地方防御北方。凭这点单薄的实力,他如何敢违背刘凌的意思?若是刘凌点头的话,只怕骆缚就敢派兵伪装成契丹人攻入太原,一口气将太原皇族杀个干干净净!
  在如今这样的乱世,一切以实力为尊。她们孤儿寡母的,除了依附强者,还能有什么选择?
  她并不怎么担心刘凌真的会对她们母子下手,这么多年,她是了解刘凌的。现在和刘凌之间有些尴尬的局面,完全是自己丈夫逼出来的。若是丈夫当初不是那么……苏笺黎苦笑,忽然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才年仅八岁的小皇帝刘立,好像受到他父皇的影响太深了。他如今还小,对权力的渴望还不是那么强烈,随着年纪的增大,她实在不敢想象儿子若是沉溺于权力的渴望,将会落到一个怎样的结局?
  她不敢去想,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尽力的去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三百一十八章
得耀州
  
  大汉大统二年八月,回到雍州之后的谢俊不甘心失败,抽调乾州,耀州,商州三地兵马,汇合雍州大本营的人马,再征集新兵,各州府县衙的郡兵差役总共十八万大军,分兵三路,反攻华州。
  八月初,左路军四万人马出耀州进逼同州以威胁汉军后路。右路军四万出商州,雍州兵十万北上,互相策应,于八月十四渡过鱼须河,距离华州六十里安营。
  同州守将是汉军大将茂离,是晋州大将茂元的族弟。同州只有三千汉军,兵力明显不足,但还有一万多人的灰衣军降兵,这些人经过了两个月的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且守城不同于野战,虽然投降的灰衣军战斗力有限,不过用于在城墙上防御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永兴军左路军大将马文,率领四万大军攻城十余日,汉军坚守不出,同州虽然被围的铁桶似的却依然稳固。刘凌占据华州之后,调运了大量的粮草运到同州以备不时只需,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刘凌未雨绸缪,同州守军并不缺少粮草,倒是周军自耀州而来所带粮草有限,同州附近百十里的百姓又都被汉军迁入了同州城内,搜刮不到粮草的周军在围城十余日后,粮草已经有所不济。
  而最让马文担忧的是,有一支数千人的汉军骑兵,来去如风,只在耀州往同州的官道上劫掠周军的运粮队伍。烧了粮草便走,援军接到报信赶来的时候他们又早已远遁,找都找不到。无奈之下,马文只能分出重兵运粮,可是这样一来,攻打同州的兵马力量又显得单薄起来。
  当初他被谢俊任命为左路军大将的时候,曾经夸下海口五日内攻克同州。可是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日,同州依然在汉军手里,倒是自己有些骑虎难下了。粮草不济,军心不稳,百姓们不支持残暴的周军反倒帮着汉人,士兵们厌战的情绪越来越大,尤其是新招募来的士兵,素质根本就无法和永兴军那些老兵相比。而华州一战之后,二十万永兴军生生的被汉军杀死了一半,现在他所率领的这四万周军中,老兵的数量只有一成。
  刚刚又接到了斥候的禀报,派出去运粮的队伍再次遭到了那支神秘汉军的袭击。五十车粮草被烧了个干干净净,护粮的周军大部分都是新兵,虽然有三千人之众,却被汉军一个冲锋就打了个落花流水。汉军烧了粮草,抢夺了马匹之后扬长而去。马文气的将桌案都掀翻了,大怒之下派亲兵带了自己的将令再往耀州催粮。
  八月二十三这天,因为昨日下了雨,今天天也阴着,所以显得格外的凉爽。前阵子的燥热一扫而空,让人感觉到一种难得的舒适。一对从耀州跑出来准备到蒲州去投奔侵袭的小夫妻,趁着天气凉爽加快了步伐赶路。两个人并没有带什么行李,只是一人背了一个包裹,带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带了耀州那几间老房子的地契,带了几百个铜钱。两个人出了耀州已经走了三日,但凡远远的看到有官兵经过他们就赶紧躲进草丛里,三日来胆战心惊倒也有惊无险。
  正走在官道上,忽然看见前面有烟尘扬起还有轰隆隆闷雷一样的声音传来,丈夫知道那是大队官军的骑兵来了,赶紧拉了自己的妻子连滚带爬的钻进路边的草丛里,伏倒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不多时,杀气腾腾的身穿土黄色军服的大周骑兵蜂拥而过,战马飞驰,将官道上的尘土扬起来老高。丈夫捂着妻子的嘴巴,两个人瑟瑟发抖的藏身在草丛里,一直等到这队看样子不下数千人的骑兵过去老远之后才敢钻出来。
  妻子弯下腰用手将丈夫身上沾着的尘土拍掉,嘴里还不忘埋怨着丈夫草率的决定:“咱们在耀州住的好好的,你偏偏要去蒲州。这一路千里迢迢的到处都在打仗,也不知道还要受多大的罪才能到蒲州。再说,你跟你那个娘舅已经几年不来往了,他就肯定会收留咱们?”
  丈夫啐了一口道:“你懂个屁!”
  他看了看左右无人,这才说道:“永兴军与汉军开战,耀州早晚是要丢的,那汉王刘凌是什么人?那是从十六岁领兵至今十年不曾一败的战神!华州有永兴军十几万大军,才守了几天?再说远的,同州,蒲州,绛州,这些地方在汉军面前那座城守住了?别看现在永兴军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反攻华州,他们不是汉王刘凌的对手!”
  他帮妻子将头发上的草叶拿下来,指着远处树林说道:“先进去歇歇喝口水,天马上就黑了,今晚找不到村子咱们只能在那树林子里过夜了。”
  两个人在树林子找了个隐秘的地方坐下来,丈夫接着说道:“你想想,若是永兴军败了,汉军能不趁机进攻雍州?咱们耀州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周军守城了,一旦汉军围城的话,城里的百姓都得被威逼着上城墙去拼命!咱们是老百姓,凭什么去送死?永兴军是必败的,与其咱们跟着永兴军送死,还不如早一步离开!”
  妻子撇嘴道:“那我说到坊州我娘家去住,你为什么不去?非得跑去蒲州,那里现在可是汉人的地盘。我听说汉人可是见人就杀的,打下一座城就杀光城里的百姓,咱们这千里迢迢的赶去送死,还不是一个样!”
  丈夫骂道:“你这道听途说的蠢婆娘,说汉军残暴的是谁?是永兴军那些吃人肉喝人血的家伙!你听他们的?我可是打听过了,现在蒲州绛州那些地方的老百姓都分了田,汉军还给老百姓发种子,赋税收的极低,那里的百姓日子过的可是舒服。前阵子那块家传的老玉我不是跟你说丢了吗?我是骗你的,其实我是想到了蒲州送给我老娘舅的。看在那块老玉的面子上,他还能把咱们赶走?只要咱们从汉军那里领了种子领一块好田,半年日子就能缓过来!”
  妻子想了想笑着说道:“就你想的远!”
  丈夫得意的笑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男人嘛,总得将眼光放的长一点才行!”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刚才经过的那些周兵,是不是身上都有血?”
  妻子想了想点头道:“是呢,你不说我都忘了,那股子血腥味,离着老远都冲了我的鼻子。”
  丈夫忧心道:“看来前面打的正热闹,这队周兵肯定是回耀州搬救兵催粮草的。咱们现在睡下吧,天黑了再走!”
  两个人就在小树林里和衣而睡,到了月上树梢的时候草草的吃了些干粮便回到了官道上赶路。走了半夜出去三十几里,妻子实在走不动了,眼看着东方已经泛白,于是两个人商量了一下,看官道左侧有好大的一片荒地,杂草能有一人多高,于是钻进去打算找个舒服点的地方睡一觉。才走进草地里没多远,忽然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腥臭味道。丈夫大着胆子往前探路,拨开齐人高的野草往前看去,身子一震,猛地僵立在那里再也动不了了。
  只见在一片洼地里,密密麻麻的都是被扒光了衣服的死人!看那层层叠叠的样子只怕不下数千人,这些人显然才死了没多久,有的血迹还没有干透。还有几面实在残破不堪的周字大旗也丢在地上,无数的苍蝇老鼠在死尸堆上乱哄哄的忙碌着。
  就在他们夫妻僵立在那里吓破了胆子的时候,昨天他们遇到的那支周军骑兵,已经连夜赶到了耀州城外!
  领头的周军将领是一个看样子三十多岁的男人,瘦的好像皮包骨头似的,看他的身材,真让担心一阵大风吹来会不会把他给吹到天上去。只是这人虽然奇瘦无比,但却带着一股令人不敢逼视的彪悍气息。他身上的铠甲上都是血迹,脸上也是血迹斑斑,看样子刚刚经历过一场恶战。再看他身后这三千来人的骑兵,也个个带伤,衣服上,战马上都是血。
  “快开城门!奉马将军将领回城催粮!”
  那瘦削将军的亲兵对着城门楼子上的守军扯着脖子的喊。
  城楼上放下一个吊篮,守城的旅率下来查看了一下见果然是自家的军队,于是命令士兵们将城门打开。三千多骑兵一拥而入,再去找那旅率,哪里还能看到他的影子?往地下看时,才会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地上多了一片烂泥一样的东西。
  这三千多骑兵进了耀州城门之后,立刻打出了汉军的旗号,先是夺了城门,然后杀进城内,一夜间将耀州郡守,郡丞以及大周的文官武将杀了个干干净净。留守耀州的周军人马本来就只有几千人,被汉军打了个措手不及,竟然连有效的抵抗都没有形成就丢了耀州!这些穿了周军服饰的汉军,个个身手矫健冷酷果断,杀起人来一点也不手软。凡是被他们抓到的周军军官或者州府的官员,一个不剩,立刻诛杀。还没有来得及抓起武器的周军,在大营里就被汉军围住,只得投降。
  一夜之间,耀州失守!
  
  第三百一十九章
简单胜负
  
  只带了三千多骑兵就攻下了耀州的,正是季承云。自与大周开战以来,他麾下这三千多先锋营的人马就一直没有出现在正面战场上。但是每一次战役的胜利,其中都有他们的功劳!不管是对阵右威卫的时候,还是对阵黑旗军,灰衣军,又或是对阵左祤卫,季承云率领先锋营总是在最出其不意的时候给敌人一击。当初左祤卫在清风山的大寨,就是先锋营攻破的。
  这次,马文率领的耀州兵马围攻同州,季承云带领先锋营骑兵只管在周军的补给线上使劲的捣乱。周军的运粮队,十次倒有九次被他们将粮草烧了个干干净净。当前日季承云看到一支三千人上下的周军步兵顺着官道往西南走,他就猜到这是马文派回耀州催粮的人马。
  季承云灵机一动,在半路设伏,一举将那三千周军步卒杀了个干干净净,然后换上周军的衣服,连夜赶路直取耀州。也该着耀州守不住,这里距离华州虽然不远只有三百多里,但汉军正被周军围在华州不可能杀出来,所以虽然耀州的守城的人马并不多,但是每个人心里都不认为汉军能突破十八万周军的围困跑到耀州来。再加上耀州征集了大量的新兵,生面孔太多,而马文又催促粮草太紧,三两天就有一支队伍回耀州催粮,谁会认得清那么多人。季承云逮着了机会,这才仅凭着三千骑兵就攻下了永兴军的重镇之一耀州!
  攻下耀州之后,季承云没敢声张,封闭了四门,以确保耀州被汉军占领的消息不会传出去。他怕的是自己这三千只善于野战袭扰的骑兵,根本就无力守住耀州城。同时他利用价监察院的密谍,将已经攻占了耀州的消息设法通知了同州守将茂离,也通知了在华州指挥大军与周永兴军决战的刘凌!
  得到了消息之后刘凌格外的高兴,他分兵五千,派了赵二连夜赶往耀州。赵二知道季承云兵少,也担心万一消息走漏周军反扑的话季承云守不住耀州,于是带齐了装备之后昼伏夜行,只两日夜就赶到了耀州。同时,他还带着一份刘凌的密令。
  接着赵二,季承云和赵二一起看了刘凌的密令,两个人看完了之后相视一笑,心说王爷这一招将计就计果然不凡啊。所谓的将计就计,不是根据敌人的计谋而做出的应对,而是刘凌根据季承云杀光了周军催粮兵而想出的破敌良策。
  知道了王爷的打算之后,季承云依然是通过监察院的密谍将王爷的命令送到了同州。得到命令之后,同州守将茂离也是大喜过望。他知道,这计策一旦成功,不但可解同州之围,甚至还有可能将耀州四万兵马杀个落花流水!
  在赵二到了耀州之后的第二天,一队数千人马穿着周军战服的队伍,护送着一百辆大车的粮草往同州方向走去。这一路上出奇的安静,经常冒出来截杀周军运粮队伍的汉军是肯定不会出来捣乱了。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这支周军的人数足以震慑住那支神出鬼没的汉军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一直四千多人的队伍,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吃掉的。
  走了足足五天,这支运粮的队伍才慢吞吞的到了同州外面的周军大营。听说粮草终于运上来了,已经断粮两天的周军大营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虽然这一百车粮草只够三万多人马吃四五天的,但大家都觉得,既然能运来一批,那下一批也就不会远了。
  马文带着十几个亲兵亲自迎出了大营辕门,看到这数千风尘仆仆而且血染征袍的士兵,马文难以压制心里的激动。他怎么能不激动?二十天了,终于等到了粮草接济。若是粮草再运不上来的话,只怕三万多人的大军只能狼狈的撤回耀州去。那样的话,只怕节度使谢俊会派督战队来割了自己的脑袋吧?
  若不是马文压制着,只怕大营里的周军会一拥而上将那百车粮草一抢而光。
  马文看到一个骑着黑色战马的郎将朝着自己走了过来,见那员郎将头盔上的面甲还拉着,而且并没有下马,他心里忽然有些不安。不过很快,当他看到有一袋粮食从马车上掉下来露出白玉一般无暇的大米的时候,他的不安就被喜悦所取代。他甚至不打算追究这个手下没有下马行礼的郎将,而且打算赏给他一些不怎么实用的东西,比如打下同州后抓几个美人赏给他,又或是赏给他一千两银子?
  忽然,那个骑着黑马的郎将开始加速。并且从得胜勾上将一杆沉重的马槊摘了下来擎在手里,做出了攻击的姿态!
  “站住!下马!”
  马文的亲兵冲过去打算将那个郎将拦下来,但却被那郎将一槊挑飞了出去。就在这时,那些运粮的周军忽然将粮车点燃,驱赶着拉扯的驽马冲进了周军的大营里!燃烧起来的马车被惊慌失措的驽马拉着跑的四处都是,很快就有一座一座的帐篷被点燃。准备卸车的周军士兵手里根本就没有兵器,不多时就被那些运粮的士兵砍死在地上。
  四千多运粮的士兵忽然打出了汉军的旗号,杀气腾腾的冲进了周军的大营中。他们见人就杀,四处放火!
  赵二一槊挑飞了一名周军,随即再次放下马槊,直直的对准了马文的胸膛。马文的一个亲兵奋力将马文扑倒在地,但他自己却被赵二一槊刺穿。赵二抬起手臂,将那亲兵的尸体弹飞,随即拨马,朝着马文再次杀了过来。
  这变化来的太过于突兀,突兀到周军毫无防备!
  已经饿了两天的他们,实在想不到那些送来救命粮草的人,竟然会是汉军,会是来自地狱的恶魔。
  四千多汉军很快就攻进了周军的大营里,很多还在帐篷里休息的周军士兵被他们杀死。连营五六里,后面的周军还搞不清楚什么状况,汉军已经杀了过去。看到汉字大旗在大营中招展,周军终于反应了过来。在各营将军们的指挥下,越来越多的周军抓起兵器往前面冲去。
  看到周营中火起,同州守将茂离命令打开城门,亲自率领一万人马杀了出来。憋足了一口气的汉军显得杀气十足,而周军却已经饿的连武器都拿不住了。对于周军来说,这是一场注定了要战败的战争,被围困的汉军吃得饱饱的,围城的周军却饿着肚子,马文早就该退兵了,但他没有,所以失败来的那么突兀而猛烈。
  没有了力气,周军如何能挡得住汉军的前后夹击?茂离麾下虽然多是新兵,但是这些人打起顺风仗来简直是如有神助。他们从第一座大营开始攻克,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已经能看到前面汉军的旗帜了。两支汉军加在一起也不过一万四千人马,却将超过三万五千人马的周军杀的丢盔弃甲落花流水。
  马文被赵二一槊刺死,赵二的亲兵冲过去击溃了想要抢回主将尸体的周军亲兵,赵二下马,将马文的头颅剁下来拎在手里翻身上马,就这么提着马文的人头在周军大营中往来冲杀。
  “马文已死!”
  “马文已死!”
  “放下兵器,不杀俘虏!”
  跟着赵二一起,汉军的士兵们震天的大喊。战斗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当两面夹击的汉军将周军大营杀透汇合之后,丧失了斗志也失去了主将的周军开始投降,就好像一场传播速度极快的瘟疫,当第一个周军将兵器丢在地上之后,越来越多的周军士兵选择了放下武器跪倒在地上。
  这一仗打的太顺利,顺利到连赵二都没有想到如此简单就解了同州之围,而且还阵斩了谢俊麾下大将马文。超过三万五千人的周军,被汉军杀死的不过两千多人,剩下的全部选择了投降。这也不怪他们,饿着肚子,他们拿什么跟敌人拼命?试想一下,两天吃不上饭,还有多少人能轮动兵器?
  现在汉军要面对的困难是,他们要面对的不是三万多拼死一战的敌人,而是三万多饿着肚子的俘虏。赵二与茂离商量了一下,将愿意投降的周军收留,不愿意继续打仗而选择回家的周军士兵,每个人发了三天的干粮就全部释放了。同州虽然有粮食,但却养不起突然多出来的三万多张嘴巴。而若是将这些投降的周军都杀了的话,只怕以后就再也没有周军愿意投降了。
  领了粮食选择离开的人占据绝大部分,超过两万五千人。他们之中或许有一些人领了粮食之后,转头又会跑去华州寻找周军的主力部队。但赵二和茂离要的就是这样,左路军被击溃,这个消息一旦传回华州周军主力部队的话,周军的士气立刻就会变得低迷!
  选择留下来的周军士兵,赵二和茂离也不敢立刻就用。将这些人送到校场安顿之后,茂元带着七千人马守城,而赵二则带着一万多投降的灰衣军返回了耀州。毕竟耀州兵力不足,且季承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耀州的防务需要赵二接手。
  就这样,永兴军浩浩荡荡的三路大军,竟然如此轻易的就被汉军剿灭了一支!
  有时候,战争的胜负就是如此简单的分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4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