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精校)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415

  
  第三百二十章
一触即发
  
  一个人的心有多大,能包容的世界就有多大。如果说刘凌最初的心里只包容着在这个时代难得的那份亲情,只想守护这个世界能让自己感觉到温暖的东西。最初的时候,他所要守护的东西就是这么简单。或许是因为上一世的时候父母给他的亲情太浓厚,而到了这个世界之后却难得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所以刘凌对亲情格外的在意。
  而随着那份他小心翼翼呵护的亲情烟消云散,刘凌的内心也逐渐的改变。可以说这是一个世界在无线的扩大,从一村一镇,已经拓宽到无边无垠。有时候刘凌就想,自己和二哥之间的破裂,是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当初,若是自己没有将二哥捧上那个位置,或许现在两个人还会如最初般手足情深吧?但上一世也好,这一世也罢,人生是没有假设的。既然现在已经到了这一步,刘凌并不会后悔以前做出的决定。有时候有些事,只有经历过之后才会发现其中的真谛。
  此时刘凌的内心世界之大,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真正的去触摸过。他其实没有想过,当他内心中守护亲情的那份执念悄然转化为打下一片太平江山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注定了要改变!
  刘凌曾经说过一句话,这句话是他无意中说出来的,但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当得起意义深远。只是听到这句话的是柳眉儿,是那个整个内心全部天地都只有刘凌一个人的小女孩。所以,她并没有体会出这句话中样衣而出的霸气。刘凌说,既然不能适应这个世界,那就让这个世界来适应我。
  既然天下大乱,那就让我来终结这乱世。
  这个混乱不堪的时代,百姓们其实内心中是没有太大的国界之分的。今天后蜀打过来占了一州一县,那此地百姓就换成了蜀国人。过几天周军杀来,此地的百姓又成了周国人。现在汉军打过来了,此地的百姓变成了汉国人,在百姓心中,无论是谁做皇帝还不都是得交赋?
  百姓们已经适应了频繁更换的国籍,同样的,他们早已经麻木。曾经有人说汉人的羊性太重,说白了就是奴性太重。之所以中原大地频繁被外族侵略,就是因为缺少那种嗜血的狼性。这样的言论其实并不是很错,毕竟强如大秦,盛如大唐,在面对外族的时候总是表现的很被动。汉人的天下,似乎只有一个被人称之为穷兵黩武的汉武帝,在面对草原民族的时候表现出了霸气。或许大隋建国之初的时候,也是不缺乏狼性的。但是随着生活的安逸,狼性就逐渐消失不见。
  刘凌现在正在做的事虽然才刚刚起步,但目的却十分的明确。很简单,他要做的,就是变羊为狼!
  耀州被汉军占领还是一个秘密,这是一个能给人致命一击的秘密。刘凌在接到季承云密报的时候,心里就已经在酝酿一个将谢俊的永兴军彻底击溃的计划。这个计划能否成功,其基础就是谢俊并不知道耀州已经丢了!
  十四万周军浩浩荡荡而来,本以为刘凌会在周军渡河的时候拦截,但直到周军已经完全渡过了大河之后,依然没有发现一个汉军的影子。谢俊想了想,随即想通了其中的缘由。那就是汉军兵力不足!
  华州大战之后,虽然汉军大获全胜,但汉军也损失了将近两万兵马。两万人的损失,对于永兴军来说算不上太大的打击。但汉军不同,汉军远来,其国力决定的兵马的数量。十几万汉军攻入大周,这已经是汉国能调动的最多的兵力了。刘凌率领十万大军南下攻打华州,损失两万人马之后他无法如永兴军这样快速的补充兵力。少了两万人就是少了,他不可能就地招兵补充人数。
  而刘凌要对战的可不仅仅是永兴军而已,他既然想要攻灭整个大周,那将要面对大周各地大将军们手里加在一起仍然不下百万的大军。
  想明白了这一点,谢俊夺回华州的信心更充足了一些。雍州,耀州,商州,乾州百姓加在一起有数百万,其中能征调从军的男丁不下三十万。他有的是人可以用,而刘凌麾下的人马则是死一个少一个。这就是自己最大的优势,即便这次十四万大军依然不能彻底击败刘凌,那自己只要回到雍州,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再次拉起一支过十万人的队伍。
  所以,谢俊不再小心翼翼,虽然马文的左路军被阻挡在了同州无法和大军汇合而对华州形成合围,但他依然有信心。
  渡过大河之后谢俊就改变了策略,他的中军十万大军,排开了阵势,浩浩荡荡,气势汹汹,摆出了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
  离着华州还有三十里,谢俊下令大军安营扎寨。随后他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打探华州汉军方面的动静,然后给右路军大将东方亮下令加快行军速度的命令。左路军既然不能如期而至那就算了,只要右路军按时与中军汇合,以十四万大军之威对阵刘凌的八万汉军,胜算还是周军比较大一些的。
  到了晚上斥候回报说汉军已经在华州城外严阵以待,看样子事想坚守华州。汉军在华州城外同样设立了四个大营,每营大概一万五千人马,远远的看过去汉军大营灯火通明,连绵不绝。
  谢俊听了斥候的报告之后心中冷笑,心说刘凌也不过如此。竟然连趁着周军远来劳顿而正面迎击的勇气都没有,如今攻守转换,汉军的胆量似乎也变小了不少。不过想想也难怪,自己这次携十八万大军,号称三十万,分兵三路那是何等的气势,汉军兵少,无论如何也是不敢主动出击的。
  第二日一早,谢俊升帐点将,命令点起十万大军列成阵势而行,气势汹汹的往华州方向压了过去。十万大军在荒野中列阵而行,旌旗招展,人声鼎沸,场面何其壮观。
  离着华州三里,周军停了下来,十万大军结成了方方正正的一百个方阵。为了对付刘凌汉军的抛石车,这次谢俊也是煞费苦心。他集结雍州的工匠,一个多月的时间打造了重弩。这些重弩所用的弩箭加长加重,射程足足提高了百米左右。他有信心,只要汉军的抛石车架起来就会被数百架重弩轰的支离破碎。
  十万大军列阵完毕,谢俊派麾下大将夏侯乐领兵马三千前去叫阵。然后他就坐在阵前,看着汉军如何应对。可是夏侯乐带着三千人马在阵前叫喊了足足一个时辰,汉军竟然守在密密麻麻的拒马后面就是不出战。夏侯乐喊得嗓子都冒烟了,能想出来的骂人的话也骂了几个来回,依然不见汉军出营迎战。
  夏侯乐将长枪挂在得胜勾上,伸手接过亲兵递过来的水袋猛灌了一气。
  “妈的,这些汉人是不是爷们,老子这么骂竟然没有一个有血性的敢出来一战。”
  夏侯乐不耐烦的摆摆手道:“去,接着骂,我就不信他们不出来!”
  周军士兵们也已经骂的口干舌燥,可是将军有令他们又不敢不从,只好搜肠刮肚的想词骂阵,又是一个时辰过去,汉军就好像集体聋了一样对他们的挑衅不闻不问。甚至,当着周军叫阵人马的面,拒马后面的汉军竟然大大咧咧的开始吃饭了。
  周军已经叫骂了两个时辰,四个小时啊,虽然没有交战可是骂人也骂的饥肠辘辘了。眼见士兵们连骂人的力气都没了,谢俊只好让夏侯乐撤下来,换上另一员大军杨乍继续挑衅。杨乍带着三千人马换下了夏侯乐,将之前夏侯乐干的事又很无聊的重复了一遍。一直到日头偏斜,汉军依然不肯出战。
  本想靠野战大量消耗汉军的兵力,奈何刘凌根本就不敢出来,谢俊也是意兴阑珊,看看麾下士兵们都已经饿的不行,只好率领人马退回大营。
  第三日,谢俊再次点起大军列阵而行到了华州城外三里,依然想将汉军引出来交战,依然是骂的狗血淋头,奈何汉军就好像聋子一样根本就不理会他们的叫骂。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周军又是无功而返。
  第四日,周军再次大举出动,谢俊见汉营防备森严,那些摆放密集的拒马足以挡住周军的骑兵。而排在拒马后面的连发火弩车就好像一头头蓄势待发的猛兽,让周军不敢逼得太近。谢俊知道汉军的意思,汉军就是想坚守不出消耗周军的粮草。现在周军汉军位置对调,轮到汉军不愁粮食了。
  第五日,右路军四万人马姗姗来迟,东方亮见了谢俊禀告说半路上有一支人数数千的的汉军频繁骚扰大军,以至于误了行程。见人马到齐,谢俊也懒得计较东方亮的失职。他也等的不耐烦了,于是下令,大军进攻!
  十几万大军分作两路,一路攻华州汉军南门大营,一路动东门大营。改造过的重弩车被推着缓缓而行,试图靠重弩的超远射程压制汉军的连发火弩车和抛石车。
  大战,一触即发。
  
  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显神通
  
  踏着号角的节奏,周军第一批攻击人马一万人,护着两百架重弩车缓缓而沉重的朝着汉军南门大营压了过去。
  从五百米外,周军的重弩就开始怒吼起来。吱呀呀的声音是士兵们绞动轮盘,五六个人费劲了力气才能将轮盘转到最紧,而这时,长达四米的重弩也已经拉到了最里面。将别棍猛地拔下,重弩便如同出海的蛟龙一般猛地飞了出去。
  一支重弩足有百斤上下,带着呼呼的风声划出一道漂亮的抛物线,然后狠狠的砸进了汉军的大营里。即便是最厚重的巨盾,也挡不住巨盾的攻击。击碎一面巨盾,只需重弩一击而已。
  汉军的连发火弩车被掩护起来,每一架连发火弩车前面都挡上了三四面巨盾。而且南门大营这面只有二十架连发火弩车,重弩虽利,却无法精确瞄准。力度,风速都能改变重弩的运行轨迹,想要在数百米外准确的集中连发火弩车,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好在周军的重弩车足够多,一轮两百支重弩砸过去之后,汉军果然龟缩在防御后面不敢冒头。而汉军依仗的抛石车并不在南门大营里,这让周军的顾忌减少了大半。
  三轮重弩轰击之后,汉军大营前面的拒马被轰碎了不少,清理出一条一条的通道。指挥第一排攻击的正是周军大将夏侯乐。他见汉军缩在工事后面不敢露头,而那些连发火弩车也被击碎了四五架,时机成熟,令旗一挥,周军立刻如山崩海啸一般涌了过去。
  眼看着周军很快就冲到一百五十步以内,汉军的连发火弩车依然没有动静,周军的胆气更足了起来。这时,藏身在矮墙后面的汉军弓箭手开始发威,密集的羽箭水一样泼出去,立刻就将冲在最前面的周军放倒下一层。
  上千名弓箭手机械化的将羽箭一支一支的送出去,迈开腿飞奔的周军一个又一个被羽箭贯穿后扑到在地上。有句话说临阵不过三矢,意思是说两军交战中,一方冲击,防守的一方在敌人进入射程内最多也就是射出去三支箭,敌人就会冲到近前了。当然,这是相对于骑兵来说的。步兵就算跑得再快,一百五十步的距离,老练精干的弓箭手最多能射出去五箭。
  三箭之后,周军的骑兵已经距离汉军大营不足三十步了。这个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一瞬即到,汉军的弓箭手绝对没有机会再射出下一箭。一百五十步,足有数百名骑兵被射落马下。而这时周军的骑兵已经开始减速,准备从被清理出的道路中杀入汉军大营。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异变突起!
  轰的一声,冲在最前面的几十匹战马突然陷了下去,一眨眼就失去了踪迹,尘土冲天而起,战马的嘶鸣声响彻云际。后面的骑兵守不住战马,又有不少人在惯性的作用下跌入到了一个足有三米深的大坑里。原来,汉军竟然在大营前面十五米远的地方挖了一条三四米宽,三米多深的大坑!
  现在夏侯乐终于知道,汉军大营里弓箭手藏身的那一道道几乎围了大营半圈的矮墙是怎么来的了。汉军在大营前面挖坑取土,土又铸了矮墙。冲锋的两千骑兵,因为惯性的缘故倒有数百骑人马掉进了大坑里。再后面的骑兵死命的勒住战马,这才在大坑边上堪堪的停了下来。
  这时,汉军大营中一声大喊之后。数百名汉军将一个个的木桶搬着放在之前刻意铺出来斜坡上,将木桶用力一推,百十只装满了菜油的木桶咕噜噜的顺着斜坡掉进了深坑里。随后,无数只点燃的火把从矮墙后面抛出来丢进深坑里,不多时,深坑中就烧起了熊熊的大火!
  人的哀嚎声和战马刺耳的嘶鸣声此起彼伏,一股烧焦了的臭味开始在空气中蔓延,熊熊的烈火中,数百骑落入大坑中的周军骑兵就这么被大火活活的烧死了。火送大坑中烧起来,最高处的火苗足足冒出大坑之外三四米。原来,汉军在大坑中放了大量的干柴,火势一起就无法阻止!
  大火隔断了双方的视线,耳朵里充斥着人和马的哀鸣,鼻子里都是人肉马肉烧焦了的臭味,场面残酷令人心悸。汉军的弓箭手开始再次发威,根本就不加瞄准,隔着熊熊的烈火开始放箭。不少被大火逼着一步步往后退的周军骑兵被汉军的冷箭射死,周军不能靠前,被汉军的弓箭手压制着仓皇逃回了射程之外。
  眼睁睁的看着两千骑兵损失了七成以上,夏侯乐肝胆欲裂!但是火势太猛,士兵们根本就冲不过去。他只得下令士兵们暂退,等坑中的烈火熄灭了之后再继续进攻。就这样,周军的第一波攻势被汉军一把大火烧的无功而返。这一把火虽然烧死的人并不多,但是从视觉上给周军造成的震撼是极其强烈的。面对突然燃烧起来的大火,很多战马吓得载着马上的骑士落荒而逃。
  足有一个时辰,深坑中的火才渐渐的弱了下去。夏侯乐怒火中烧,下令士兵们再次发动攻击。同样的,还是先用重弩将汉军压制住,然后士兵们开始发动冲击。失去了大量的骑兵,周军第二排的攻击主要由步兵组成。
  眼看着进入了两百步的射程,汉军剩余的连发火弩车开始发威。对于骑兵,连发火弩车的威力是有限的。但是对于发动集团式冲锋的步兵来说,连发火弩车的威力顿时完全展现了出来。虽然有十余架连发火弩车被周军的重弩击毁,不过剩下的火弩车依然能对周军步兵造成大规模的杀伤。
  一层一层的周军步兵被火弩钉死,中箭的士兵们在惯性的作用下依然还往前冲出去几步远才扑倒在地。火弩刺破周军皮甲的闷声成了主旋律,噗噗的声响中,一个接着一个的周军被射死。
  好不容易挨近到那大坑边上,周军却只能集中在无数个大坑之间狭窄的过道上往汉军大营里面冲。这样一来,汉军的打击目标就变得直接而密集。汉军弓箭手只需对着那为数不多的过道放箭,就能将一个又一个周军射死。侥幸冲过大坑的周军也立刻被站在那一道一道的矮墙阻止住脚步,而汉军则在矮墙内一槊一槊的刺出来,将周军士兵捅死。
  周军的第二次攻击远比第一次要惨烈,第一次虽然看起来场面很壮观,但是烧死的周军只是几百骑兵,而第二次攻击,周军的步兵大量的死亡。汉军已经打定了稳守的主意,想尽一切办法在大营外面设置了太多的障碍,可以说周军冲到大营外围之后就变得寸步难行起来。
  死的人太多了,三米多深的大坑竟然都逐渐被死尸填满。可是汉军的防守技巧仿似层出不穷一般,数百支投枪砸出来,立刻就又有一片周军哀嚎着倒了下去。第二次攻击持续了半个时辰,周军死亡的人数已经让夏侯乐冷静了下来。这样打下去,自己这一万人马就算拼光,也不过是才够将那无数个大坑垫平!
  损失了超过四千人马之后,夏侯乐值得下令士兵们退回来。汉军防御的无耻的龌龊的手段太多了,想要冲进汉军大营,周军就要付出几倍的代价!
  谢俊远远的看着夏侯乐的攻势,见周军受挫,谢俊也是紧紧地皱起了眉头。他不知道汉军这些防守上虽然简单但却实用的技巧是不是都是刘凌想出来的,他知道的是,这样攻下去,自己逐步消耗汉军的计划肯定不成功,倒是会被汉军这样无耻的龟缩防守消耗去大量的兵力!而这时,夏侯乐已经再次将攻击停下来了。
  周军的第三波攻势依然无功而返,再次折损了千余人马。一万人马,三次攻击之后竟然损失了超过六千人,却连汉军大营的边都没有摸到。
  “大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再这么打下去,即便死伤万人也冲不进汉军的防御大营。”
  永兴军郎将秦烈抱拳道。
  谢俊叹了口气问道:“你可有什么办法?”
  秦烈道:“大将军,可还记得三年前咱们与蜀国大军的那次交战?咱们进攻蜀国凰州的时候,蜀军也是这样坚守城外大营不出的。当时马文将军想出了打造冲阵车,咱们的弓箭手站在一丈高的冲阵车上,既能防御蜀军的羽箭,又能举高临下压制敌军弓箭手。步兵跟在冲阵车后面,这样就能将伤亡降到最低!”
  谢俊猛地一拍脑门道:“我怎么忘了这个,糊涂!糊涂!命令夏侯乐撤回来,今日罢兵,连夜打造冲阵车!”
  所谓的冲阵车其实构造极其简单,只是安装了四个轮子的高高的木制平台。在平台的一侧,是类似于栅栏一样的构造。这样就能有效的阻止敌方羽箭的射击,而站在栅栏后面的弓箭手,则可以在栅栏拳头宽的缝隙里居高临下对敌人打击。在弓箭手所站立的平台下面,是可以容纳数十人推车的空当,既能保证冲阵车向前的动力,也是一种变相的运兵车。
  当初在凰州对阵蜀军,永兴军就是这样取得最终胜利的!
  
  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掘坟墓
  
  接下来的十几天,周军一支没有动静,他们正在紧锣密鼓的打造大量的冲阵车,冲阵车结构简单,并不需要专业的工匠,永兴军的很多老兵都能回忆起当初是如何打造这些笨重的冲阵利器的。
  而刘凌,对于周军准备这样的东西并不是一无所知。很简单,既然周军大规模的征集新兵,监察院的密谍若是不能趁机混迹去,那才是天大的笑话呢。或许在这个时代,刘凌是最重视情报的一个人。所以,他才会不遗余力的打造出一支恐怖的密谍队伍。可以说,现在的监察卫,已经无孔不入。
  监察卫现在已经有了一整套密谍的训练系统,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些江湖高手拼凑起来的业余队伍。人员的组成,消息的传递,如何渗入,如何撤离,如何隐藏自己,如何接近秘密,如何实施破坏,这些事情,现在的监察卫密谍做起来已经如臂使指,一点也不会生涩。
  而相对比的是,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势力,比如谢俊,还停留在临阵才会派出斥候打探敌军消息的地步。他们很少有人会下大力度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早早的渗入到敌人的内部中去获得信息。谢俊当初明知道刘凌南下,也只不过是增派了斥候一路密切的关注着刘凌汉军的动向而已。他的思想里,还没有形成情报其实是最重要的这种观念。
  所以,当谢俊对汉军的防御措施一无所知的同时,他的一举一动甚至都在监察院密谍的关注之中。而此时,一份重要的情报就放在刘凌的桌案上。情报上开头只有两个字,这两个字却意义重大。
  虎卫。
  虎卫,是谢俊身边一百二十名亲兵护卫的称谓。这一百二十名虎卫,个个身手了得。即便是赵大,在八名银衣影卫一名金衣影卫的保护下,依然挨了那几乎致命的一刀。虎卫没有特定的首领,因为虎卫的直接指挥者就是谢俊自己!从赵大和密谍得来的情报看,谢俊这个人本身就是一名绝顶的高手!
  那名身手堪比聂人敌兄弟的金衣影卫,就是死在谢俊的刀下!一百二十名虎卫皆用双手重剑,这种重剑甚至如同陌刀一样沉重。但却比陌刀更加威力惊人,双锋,宽刃,能力劈虎豹!
  虎卫的双手重剑足有五六十斤沉重,都是百炼精钢打造,厚重而锋利。一般的横刀,一次接触就能被重剑斩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4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