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1174

  冯宇看刘晓庆这个女同志都没反对,他作为出资人更不会反对了,动作越快越好,可以现在龙江这边出平面广告预热嘛。
  大家赶往拍摄场地,当他们看到冯宇开的车,居然是路虎的时候,朱时茂他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刘晓庆则是羡慕,她对自己发誓,以后也要开上这种进口车!
  拍摄场地就在摩托车厂不远的路上,这是一条前年修的省道,还很新。吴志刚跑去厂里,将两辆摩托车找人骑过来。
  摩托车一辆红色,一辆蓝色,头盔也选择颜色鲜艳醒目的。
  朱时茂换上皮夹克,虽然冷的有些打哆嗦,但还是一句话不说,带上头盔,走向摩托车。
  架好设备的陈佩斯喊了一声开始,就看见朱时茂慢慢悠悠的往前骑着。
  “咔,老朱,你骑的太慢了,快一点,这样根本体现不出速度的感觉。”陈佩斯大喊。
  “我这刚会骑摩托车,哪儿敢起那么快,一会儿还要甩尾呢。”朱时茂是来之前现学的骑摩托,他原本只会骑自行车。
  朱时茂一遍遍的练习速度,不一会儿,起风了。
  哈尔滨的十二月份,气温已经非常低。本来演员穿的就少,这又赶上寒风,冯宇赶紧说,要不等风停了再拍?
  “不行,风停了万一下雪怎么办?再说有风更好,风吹动刘晓庆脸上的丝巾,镜头感更好。”陈佩斯大声反对。
  刘晓庆也说道:“没事儿,冯总,这点温度我能坚持,拍戏的时候,我深秋还拍夏天的戏呢,那个更冷。”
  拍摄继续,朱时茂总算是把速度加起来了,反正是直线,路况也好,前后都没车,他也不太担心。可是到了刘晓庆的面前,他却怎么都做不好甩尾。
  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这种动作,心里肯定害怕。冯宇看着拍摄都一个小时了,第一个镜头还没搞定,也有些着急。照这个速度,明天也未必拍的完四支广告片,还有平面广告呢?
  “朱先生,甩尾的动作,我来给你做个示范。”冯宇走过去,从朱时茂手里抢过头盔戴上,也不管别人反对,一拧油门,嗖的一下子窜出去。
  “诶,你怎么也不拦着你们冯总?”朱时茂愣神的功夫,冯宇已经窜出去了,他看着吴志刚,有些着急。
  冯总岁数那么小,万一出了点事儿,不说冯总的家人担心,他们也难受啊。
  吴志刚是见过冯宇车技的,第一辆摩托车下线,冯宇就亲自上去试骑过,水平比厂子里人都强。
  朱时茂话音刚落,冯宇已经骑着摩托车回来了,快要到他们眼前的时候,还是没有减速。等到他们眼前十米的时候,才稍稍减速,然后一个漂亮的甩尾,摩托车正好停在镜头面前。
  冯宇摘下头盔,对着瞪大眼睛的刘晓庆露出笑脸:“小姐,要搭车吗?”
第180章
明星效应(上)
  不得不说,这个年月演员的敬业精神,要远超后世,虽然顶着寒风,虽然动作不熟练,但最终他们还是在天黑之前,将四条广告片都拍摄完成。
  冯宇看了一下,比他预想的效果更好。回头添加上配音和结尾镜头,就可以投放电视台了。
  晚上冯宇请他们吃了地道的东北炭火锅,几个人都是红光满面。席间他们还对冯宇的车技赞叹不已,要不是冯宇亲自做示范,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拍完。
  冯宇很“矜持”的笑了笑,现在国内这些明星啊,连找个替身的要求都不知道提,不过这样效果更好。
  当天晚上就下雪了,他们更是高呼幸运,虽然雪景也不错,但他们带来的摄像机,可能拍摄出来的效果会非常差。
  第二天上午,刘晓庆、朱时茂开始拍摄平面广告。野外背景,室内背景的都有,甚至还有一个工厂车间背景的,当然,也少不了陈佩斯的平面广告。
  暂时他是没有广告片,但合约上注明了,平面广告必须要有的。
  拍摄了一天,用了好几卷胶卷,总算是完成了。当天晚上他们就返回京城,比预计的时间还要提前一天。三辆摩托车,也通过火车货运跟他们一起返回京城。
  这是合同外的赠送,让他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冯宇的大方,现在一辆这种125摩托车,没有小两万可绝对下不来!就连陈佩斯带来那两个人,冯宇也都各包了五百块的大红包,就是让他们知道,工作做好了,冯宇绝对不会手软!
  一个星期后,陈佩斯会带着广告样片和照片来给冯宇看,这些都不需要冯宇操心,别人是拍过电影的专业导演!
  值得一提的是,知道大明星来了,摩托车厂的职工都想围过来看,要不是李明德亲自喝止,恐怕工厂都要停工了。
  就连提前得到消息的冯兴泰和张沐华都特意来了哈尔滨,就因为冯宇说,可以安排他们合影。
  后来据冯宇母亲说,她跟冯宇他爹两人头天一晚上都没睡好,兴奋的!
  还好只是合影,没做出什么疯狂的事儿,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冯宇请的这三位明星有多红,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通杀!
  冯宇告诉车间负责人,一定要保证全力生产,不要怕卖不出去,争取年前,就卖出一个惊人的数量。
  一个星期后,陈佩斯带着完成的作品回来,冯宇看了一下,非常满意。真不愧是专业的,效果非常好,虽然达不到后世那么精细程度,但放在现在来看,绝对是非常好的广告片了,陈佩斯简直是当成电影来做的。
  照片送去印刷厂,让他们放大弄成彩色海报,冯宇一下子就订了一万份。
  一份彩色大海报居然要一块钱,远超冯宇的心理预期,但这都不是事儿,这些投资,在摩托车的销售上都能赚回来!
  “李总,我现在需要一些人,把这些海报贴满大街小巷,你从厂子里给我调一些工人吧。”冯宇找到李明德,他要派人出去张贴海报。摩托车分厂没闲人,机械公司这边还是能调出来一些的。
  在这个年月,因为娱乐活动的匮乏,只要将什么贴在显眼的位置,保证都有人凑过去看。一个,两个……凑热闹的人会越来越多。
  现在还没有满大街电线杆上的小广告,而且电线杆上也没有说不允许贴广告,更不会有人过来清理。
  更何况冯宇这次弄得是彩色的海报,上面可是三位全国顶尖的大明星,肯定有人把这些揭回去,贴在家里的墙上。
  冯宇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反正每张海报上面,都有他们松江摩托车的图片,看明星,难道就不会注意摩托车了?
  就凭这吸引眼球的外观,冯宇就能肯定,摩托车不会卖的太差!
  唯一一点不好的地方,就是哈尔滨此时太冷了,可能会严重影响销量。但不要紧,赶上过年时间,肯定也能刺激一些人购买。
  冯宇就是要先预热,让人们对松江摩托车好奇,让那些打算买别的品牌摩托车的先等等,有更好的摩托车,只需要多等半个月,为什么不等等呢?
  第二天开始,人们发现很多奇怪的地方,公交车站、火车站、商场门口、菜市场门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都贴满了大明星的海报。
  朱时茂、陈佩斯、刘晓庆,难道他们三个人要合作拍摄电影?是什么名字,什么时候上映?
  但不对啊,以前这些不都是贴在电影院门口,或者是文化宫门口吗,什么时候贴到这种地方了?
  所有人都围着看,还有人忍不住去伸手摸海报上面的明星,就好像摸到明星本人一样。
  “诶,怎么他们都骑着或者推着摩托车啊,这摩托车好漂亮啊。”人群中有人忽然大声喊道。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确实每张海报上都有摩托车啊,而且这摩托车也确实漂亮,比他们见过的任何摩托车都漂亮!
  “是啊是啊,难道他们要拍一部关于摩托车的电影?”
  “谁知道呢,刘晓庆真漂亮,要是能见她一面就好了。”一个小青年一脸痴迷地说道。
  “朱时茂才俊(方言,读zun)呢,要是能嫁给他就好了。”一个做着美梦的少女捂着胸口说道。
  “哈哈哈,你看陈佩斯这个造型多搞笑啊,这是擦车呢吧?我最喜欢看他演的小品了,也不知道今年春晚他还演不演。”
  ……
  在人们大声议论的时候,泰华公司的托儿早已经悄悄的从人群中消失。这人多就是好,只要稍微起一个话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半个小时都不会停。
  同样的场景,在哈尔滨的多个地方出现,不知道从谁开始,有人伸手把一张刘晓庆的海报揭了下来,掉头就跑。
  其他人愣了一下,没人管?既然没人管,那我们也带回家!
  轰轰烈烈的揭海报活动开始了,当天在张贴出去的两千多份海报,瞬间都被人抢光了。他们拿回家,也要跟街坊好友炫耀一番,这可是大明星的海报啊,你花钱都买不到!
  炫耀的同时,自然又宣传了松江摩托车。冯宇特意将松江摩托车五个字印的很小,但越是这样,越让那些人想要贴近了看清楚到底写的什么字。
  最让吴志刚他们没想到的是,冯宇张贴海报最多的地方,竟然是那些大国企的厂区内。什么哈飞厂、电机厂、热电厂、啤酒厂、塑料厂、纺织厂……任何一家大型国企厂区,都有这些海报。
  因为这些地方的男青年最多,那一张张朱时茂托着刘晓庆的海报,肯定能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最少也能让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帮他们免费宣传。
  第二天这些人上街的时候,发现又有很多海报贴了出来……
第181章
明星效应(下)
  “李总,您说冯宇搞的那个广告,真有效果吗?他真有信心,一年时间能卖到十三万台以上?”
  “哼,你觉得可能吗?虽然这摩托车看着是很漂亮,但性能并不比本田125强多少。还有不要忘了价格,我们商量好的零售价,是一万九千八一台,批发价最低也要一万五。就说咱们龙江,三千万人口,才有多少辆摩托车,甚至还不比小汽车多,全国十几亿人口,他能卖出去那么多?就算南边卖得好,一年十万台就算不错了,别忘了咱们工资一年才多少钱!”李明德冷笑道。
  冯宇做不到,广告费什么的就要全部返还给机械公司,还免费给摩托车做了广告,李明德想想就觉得开心。
  冯宇啊冯宇,你还是太嫩了,以为这个还能跟那加湿器什么的一样,卖的那么好?加湿器才多少钱一台,工人咬咬牙都买得起,这摩托车多少钱一台,有多少人买得起,又舍得买?
  “李总英明,那个冯宇就是穷折腾。冯家父子都一样,以为在公司有点股份就牛气了,难道不知道这公司还是您李总说了算吗?”办公室主任恭维道。
  “诶~~~怎么是我说了算呢,咱们是民主制嘛,大家商量着来,就算是要拍板,也是市里领导拍板,我就是一个为大家服务的。”李明德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对办公室主任的话非常满意,说的多好啊,不枉我把你提拔到这个位子上。
  正说着呢,公司一位副总进来,一脸喜色的冲着李明德说道:“李总,我派人打听了一下,现在很多人都在打听,问松江摩托车哪儿有的卖,我估计只要一上市,在我们哈尔滨就能卖掉上百台!”
  李明德皱着眉头:“你说真的?”
  副总有些疑惑,李总这是怎么了,摩托车卖得好,他怎么好像还不高兴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