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1174

  “当然是真的,我爱人单位还有人问,这摩托车能不能现在就卖,他们想早一天骑上呢。”
  虽然此时人均收入不高,生活水平也不高,但已经有很多富人涌现出来。不说别的,就说销售他们农机具的经销商,就有很多是私人老板,一年能赚好几万呢!
  十来万的小轿车买不起,还不能买一辆摩托车了?
  ……
  “冯总,海报没了,我们要加印吗?”吴志刚问道。
  冯宇喝了口热茶,慢悠悠的摆摆手:“不着急,票订好了吧?”
  “订好了,晚上的卧铺,后天的返程票也托人买好了。”
  “嗯,海报等一等,等咱们回来再继续印。代理商都开始联系了吗,有几家有意向的?”
  再印的海报,不是往哈尔滨的大街小巷粘贴了,而是赠送给代理商,让他们贴在门店外面,招揽客人。
  “目前给咱们回复的有七家,都是合作的老客户了,他们保证能承包本省的代销任务。其他家的好像还在观望,但我想这两天就应该给答复了。”
  吴志刚开始还寻思,该怎么招经销商呢,冯宇告诉他,直接打电话给那些家电经销商,问问他们是否有兴趣做总代理。
  此时做经销商的,都是头脑非常灵活的人。他们可不会固定只卖一种商品,什么商品好卖,他们就卖什么,只要能让他们看到利润,看到高额的利润!
  不说别的,就说那泰华厂的猪饲料,不就是几个原本卖电风扇的经销商承包了吗?现在猪饲料已经畅销东北三省了,并且有往南扩充的趋势。
  更何况这次冯宇给的代理费也很不错,每销售一台,最少能赚五百块,一个月哪怕只有两百台,也能赚十万块呢!
  冯宇点点头:“让人再催促一下,我们公司的信誉摆在这儿呢,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们。只要跟我们合作的,有哪一家没有赚钱?”
  “知道了,这就让他们继续催。”
  当天晚上,冯宇带着吴志刚赶往京城,到央台找到程宝军,将更换广告的事儿说了。
  程宝军看了广告之后,又看了一下摩托车的其他手续复印件,点头同意跟领导汇报。手续就算齐全,也要领导同意。
  晚上冯宇又请了程宝军等人搓了一顿,第二天中午,在宾馆的冯宇接到程宝军的电话,领导签字同意了!
  从元旦开始,一直到五月份结束,一套那四个黄金时段的广告,会按照冯宇给安排的顺序播放这四段广告片。
  原本冯宇想一个月播放一段的,但更换一次广告太烦了,冯宇也就一次性全部搞定,反正这个广告用两三年也没问题,再说明年或许有更好的创意了呢。
  冯宇再次跟程宝军提起,广告是否可以续约,他想再包一年的。程宝军有些为难的回答,这个要到年后,三月份台里开会决定,让冯宇回去等着,他肯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冯宇的。
  返回哈尔滨后,冯宇投入到了期末考试的备战中,剩余的工作,都交给吴志刚了,以这小子的悟性,应该不会让他失望!
  ……
  “诶,你看昨天央台了吗?嘿,朱时茂那个甩尾真拉风!”
  “可不,还有摘下头盔的瞬间,好帅气啊!”
  “嘁~~~刘晓庆才是漂亮,丝巾摘下来的一瞬间,我都看呆了!”
  “诶,还有刘晓庆反问朱时茂,先生,要搭车吗?这句话太有意思了!”
  “我喜欢最后两人一起骑车离开的画面,多逍遥啊。”
  “拉倒吧,还是朱时茂托着刘晓庆那段最好看。刘晓庆搂着朱时茂的腰,身体都贴在他后背上。我要是有这么一辆摩托车,肯定也有女孩子愿意跟我走!”
  “你先买一辆摩托车再说吧,那么漂亮的摩托车,哈尔滨根本没得卖吧?我猜是进口的,要不是老美的,要么是日本的。”
  “不对不对,我猜是欧洲的,或者就是苏联的!”
  “哈哈哈,你们这帮白痴,看看这是什么?”一个年轻人拿着一张大海报炫耀。
  “不就是刘晓庆的海报么,你给我们看几次了都。”
  “不是,我说这摩托车,你们看着不眼熟?在看看下面这行小字,松江摩托车。”
  “什么意思?”大家都很好奇。
  “我三叔家的表哥的同学的二大爷就是机械公司的,这松江摩托车,就是咱们哈尔滨机械公司生产的,你说哈尔滨有没有的卖?告诉你,从今天开始就卖了,第一个销售地点就在动力那边,一起去看看啊?”
  ……
  “给我一辆,我带着现钱来的。”
  “我先来的,给我先来一辆!”
  “我也要一辆,要红色的,头盔也全要红色的,快点快点。”
  这几个小年轻到销售点的时候,发现门口已经围满了人,不停的有人大声说要一辆。看着那一排摩托车,一个个真漂亮啊,要是有钱,他们也想买一台!
  ……
  “李总,李总,今天经销点的销售统计出来了!”
  李明德马上抬起来,急切地问道:“卖了多少台?”
第182章
搞定代理商(上)
  “一百零六台!”
  “多少?”李明德瞪大眼睛,不敢相信。
  “一百零六台!”办公室主任重复道。
  “都是哈尔滨的经销点卖出去的?就今天一天?”
  办公室主任用力点点头:“就一天,就动力那今天唯一开的经销点。不知道为什么,周边县城、农场的也有人过来买。虽然今天是什么促销,但一台也要一万八千八啊,怎么那么多人过来买呢?”
  办公室主任也搞不懂,这摩托车这么贵,咋买的人就那么多呢?
  不但准备的一百台摩托车全部卖光了,就连六台样品都卖出去了,最后愣是没够卖的。哈尔滨的有钱人那么多吗?小两万块钱,说买就买了?
  冯宇此时也在泰华公司加班,第一天的销售比他预想的还要好,虽然已经是冬天了,但根本没有影响摩托车的销售。
  只要不是下雪天,大风天他们都能骑摩托。戴上棉手套,围上羊毛围脖,啥都不怕!
  看来宣传摩托车要涨价的事儿,还是很好用的。现在市面上国产摩托车根本没有125排量的,松江摩托车是独一份。进口的倒是有,但价格普遍在两万五以上。
  而这一台125的摩托车,生产成本是多少呢?六千块不到。
  这还是因为工人不够熟练,生产效率低下,且材料成本太高的关系。
  过段时间效率提高,成本还能降低。其实按照冯宇的估算,一台摩托车的成本应该在三千块左右,千禧年的时候,一台125的摩托车零售价才五千多块钱么。不得不说,苏联的生产线此时看似很先进,但效率还是太低了,能耗也高。
  但现在已经很好了,一台摩托车,批发给泰华公司还能有将近五千块钱的纯利润,利润接近百分之百,这是以前李明德想都不敢想的。
  他当初看了生产成本的时候,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摩托车的生产成本,怎么只有这么点,这么一算,摩托车比拖拉机的利润还要高的多!
  冯宇说舍得花一万多买摩托车的人,就舍得花两万块买,只要外形够漂亮,骑起来也舒服就行。原本李明德以为冯宇销售的目标人群少,所以尽可能多的争取绿润。
  可谁都没想到,价格定得跟进口摩托车都快差不多了,竟然比进口摩托车卖的更好!
  “刚子,今天机械公司没人去销售点瞎指挥吧?”
  “没有,倒是看到有机械公司的人在附近一直转悠,直到我们把样品摩托车都卖光了,他们才离开,应该是去跟李明德汇报了。冯总放心,这销售的事儿,任何人插手都不好使,我们只听你的。”
  吴志刚也来了信心,没想到这摩托车居然这么好卖,哈尔滨的有钱人,比他想象的多。后来他转念一想,如果不是冯总带着他们把钱都投入到股票上了,按照他们这些人的性子,肯定也拿去买摩托车了。
  他们上班一年,就能舍得拿出来两万多块买摩托车,那些经商更早的,岂不是更加舍得花钱?
  尤其这摩托车这么漂亮,光论外形,比任何国产跟进口摩托车都漂亮的多。更何况还有大明星做广告代言,广告都上了央台,现在随便问问,有几个人没听过他们松江摩托车的?
  “好,明天销售点就准备五十台,还是卖完为止。”
  “五十台?冯总,五十台不一定够吧?你的意思,跟加湿器开始一样,叫什么饥饿营销?”吴志刚忽然想起来,加湿器开始卖给各大百货商场的时候,冯总就用的这个主意,给人一种来晚了,有钱也买不到的感觉,刺激那些犹豫的人购买,销量比预计的更好。
  冯宇很满意的点点头:“明天那些代理商也该陆续来了吧?让他们顺便看看咱们哈尔滨销售点的火爆场景。”
  第二天,代理商陆续赶来了,虽然约的是明天开会,统一签合同,但他们生怕来晚了。按照泰华公司的尿性,来晚了很有可能没戏!
  当初很多人在犹豫,但从昨天看到央台忽然出现松江摩托车的广告之后,他们马上觉得是一个好机会。
  加湿器当初他们也觉得并不会有太高的销量,结果自从央台做广告之后,销量节节攀升,他们一个个都赚了不少钱。
  这回泰华公司又这么大手笔,不但在央台做广告,还请来了三位大明星,据说明年还会有陈佩斯和朱时茂联合的广告,宣传做的这么好,只要质量不是太差,那销量还用发愁吗?不就是交一点保证金么,一个月,代理费应该就能赚回来!
  一些早来的代理商,到哈尔滨那个经销点看了一下,居然围了这么多人,虽然大部分都是看热闹的,但还真有不少人是来买车的。
  什么,这么快就卖完了?多少台摩托车啊,这才下午两点啊。
  五十台?从上午九点开始,五个小时就卖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