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1174

第191章
无叶风扇面世
  刚过了初十,冯宇就赶回哈尔滨。到不是因为在家无聊,而是李世友跟侯海涛打电话叫他回来的,因为侯海涛说,第一台无叶风扇制作成功了!
  冯宇当时就兴奋的跳了起来,无叶风扇,肯定又能成为泰华公司的一只金鸡。即使达不到加湿器的销量,但胜在售价高,肯定比当初的塑料电风扇赚的钱多,而且还稳定,还能出口赚老外的钱,注册专利之后,还不用担心别人模仿。
  此时空调还是受限安装,价格依然居高不下,而且噪音有些大,还往下滴水,并且非常占用空间。
  一台空调价格几千块,安装费几千块,还是一个电耗子,除了公家,私人很少购买。不是他们用不起,而是住宅区限电的规定,大部分地方,空调一开,保险丝就烧了!
  电风扇则不同,现在还是世界上主流的降温电器,并且会继续保持这个头衔好几年。冯宇这个无叶风扇,主打的就是高端富人用户,定位跟加湿器类似,但比加湿器还要高。而且国外市场应该也不错,欧美那边很多富人都喜欢高科技的东西,只要喜欢,钱都不是事儿!
  跟父母说一声,冯宇就提前离家。到哈尔滨之后,冯宇家都没回,直接来到了哈飞厂。
  李世友早已经先来了,正坐在侯海涛的办公室美滋滋的喝着茶水。反正电机厂打算是做代工,生产多少都赚钱。
  更何况今年又有一个好消息,三峡的发电机订单被他们拿下来了五分之三,单凭这个,就能保证他们电机厂未来好几年都能盈利。
  而且因为三峡的规模和特殊地位,电机厂的名声也会大增,说不定就要变成全国最大的发电机生产、研发企业了,或者过几年,能变成亚洲最大?
  把一家前两年还入不敷出的企业,变成现在蒸蒸日上的企业,李世友功不可没。没准过两年,他还有机会往上动一动呢。
  看到冯宇进来,李世友主动笑眯眯的说了一声过年好。冯宇跟两人寒暄了两句,急匆匆的问样机在哪儿,快拿出来他看看。
  “哈哈哈,别着急,有人去拿了,现在坐下来喝杯热茶。我看过了,风还真不小,吹着是比那种有扇叶的电风扇更舒服。你说你这脑子到底是咋长的,我们厂那么多大学生,愣是一个想到的都没有!”侯海涛装作唉声叹气的模样。
  冯宇坐在沙发上,嘴里说道:“都是运气,运气。”但他的表情,分明写着“我是天才”四个大字!
  李世友哈哈大笑:“侯厂长,你可别夸他,因为夸他再多,他也不会多给你们一毛钱。有时候看这小子非常大方,有时候又抠得要死!”
  三个人正聊着呢,侯海涛的秘书指挥两个人抬着一个大家伙走进来,哐的一声放在地上。
  冯宇瞪大眼睛,这个大家伙,就是哈飞厂“研发成功”的无叶风扇?这尼玛比他预想的大了一倍多不说,怎么全身还都是金属的,重量最少有一百多斤,谁家电风扇那么沉,不是说好了用塑料吗?
  冯宇都快疯了,就这玩意还喊他过来,这破东西,哪个脑残货会愿意买?这要是推向市场,风雨牌电器跟泰华贸易公司都会成为全国人民的笑柄!
  “侯厂长,这就是你跟我说的研发成功的样机?”冯宇转头看着侯海涛,特意在成功两个字上加了重音。就这破玩意儿,居然好意思说成功,还花了那么多的研发费用?
  尼玛,看来不跟侯海涛好好谈谈是不行了,冯宇舍得出研发费用,但不代表他愿意当冤大头!
  侯海涛愣了一下,然后仰着头哈哈大笑:“你说这个,要真是这东西,我能喊你过来吗?这是按照你说的原理,用金属制作出来的最初模型。喏,小刘手里拿着的才是你要的样机!”
  冯宇转头一看,长出了一口气。
  刘秘书手里抱着一个八十厘米左右高的东西,看表面,跟他前世见过的无叶风扇有八成相似,就是底座的大小和样式太丑了一些,需要重新设计,扇头绝对跟他前世见过的一模一样!
  “旁边那个大家伙,是给你对比着看的,免得你以为我们胡乱用的研发费用。”
  冯宇讪笑道:“侯厂长,大家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我怎么会不相信你呢?我刚才是在开玩笑,你没听出来吗?”
  冯宇心想,你敢说你没在研发费用上虚报?不过算了,就是虚报的,也比国外的那些科研人员要的钱少。再加上冯宇还要跟侯海涛处好关系,这些他也不在意了。
  “行了,别的不多说,看看效果吧。”
  侯海涛一摆手,刘秘书打开开关,一股风扑面而来。
  冯宇站在电风扇的前面,慢慢向后退,一直退到三米外,还是能感觉到风。而且确实比电风扇的风更加稳定,吹起来也更加舒服,有些像自然风。
  “安全性怎么样?”冯宇看着刘秘书。
  刘秘书什么都没说,只是把手伸进圆环状的扇头里面,并且用手沿着扇头的内侧摸了一圈。
  冯宇点点头,不漏电,不伤人,安全性比塑料电风扇更好。
  “耗电量呢?”
  “60瓦!”刘秘书骄傲地说道。
  现在市面上的塑料电风扇的功率普遍也在三四十瓦,他们厂研发的无叶风扇,带动电力马达,才六十瓦,比老式的一百多瓦的电风扇省电多了。
  冯宇却并没有满意,转头问侯海涛:“马达的功率还能降低吗?空气还能否进行压缩?”
  “可以倒是可以,但还要实验,可能还需要一些研发费用。”侯海涛笑眯眯的看着冯宇,意思很明显,你给钱,我们就继续研究。
  冯宇记得后世的无叶风扇功率在四十瓦左右,非常省电,六十瓦其实也可以了,但能继续改进,当然还要试一试,省电也是一个卖点。不过要看看侯海涛还准备要多少研发费用,要是太多,冯宇宁可放弃。
  “这个咱俩回头研究,试验过使用寿命么,可别被人买回家两天就坏了!”
  “这个正在做实验,主要是先给你看看成果,你不是说外观还要进行调整吗?”侯海涛点点头,这个他当然知道,要是研发的是残次品,并且推向市场了,负责研发的哈飞厂按照合同是要负全责的,赔偿金可不是个小数目。
  “行,我让人把外观设计出来,你这边继续做实验。等外观设计完成,马上申请专利,试验完成后,咱们也就可以开始生产,不耽误今年夏天的销售!”
第192章
谈新厂
  看到这台样品性能不错,冯宇心情也大好。无叶风扇的外观设计他早已经交给了刘迈克,扇头的角度是固定的,大小也没什么可调的,主要设计的就是底座跟颜色。
  现在只要跟哈飞厂的工程师沟通一下进风口的位置,基本上外观设计就可以定型了!至于内部设计,还是交给哈飞厂的工程师吧,里面东西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听到冯宇的话,侯海涛跟李世友都很高兴。研发成功,哈飞厂就能源源不断的收取销售分成,一台十三块,虽然不高,但一年哪怕只卖出去一万台,也能分十三万呢,还是长流水。电机厂一台代工费是三十块,他们随便弄一个车间生产,想必一个月生产一千多台绝对没问题!
  “冯总,这继续研发的费用?”侯海涛笑眯眯的看着冯宇。
  冯宇一挥手:“再给你十万块钱,给我将马达的功率降低到四十瓦,风力也要保持不变,或者弄成强弱两档,多久能完成?”
  一听又能赚十万块,侯海涛马上回答:“一个星期内肯定完成!”
  冯宇饶有深意的看了眼侯海涛,一个星期就能完成?擦,被这老家伙给骗了!哈飞厂肯定已经能做到四十瓦的电力马达也能有如今的风力,故意没拿出来,就等着自己再加研发费用呢!
  算了,为了十万块钱,不值当跟他生气,等到超高功率电炉买回来的时候,这些钱全从哈飞厂赚回来!
  “李厂长,你看一下这些图纸,一个月能生产多少台,什么时候能开始生产?”冯宇问道。
  “设备调整一下,电力马达而已,很简单的东西,两个星期形成完整的生产线,如果塑料厂那边能跟得上,保证一个月能生产一千台!”李世友竖起一根手指,自信地说道。
  冯宇眉毛拧成个川字,一个月才能生产一千台?这数量也太少了,根本不能让冯宇满意。这点数量,别说出口了,在国内都未必够卖的!
  “李厂长,咱们厂子的车间很紧张吗,怎么数量这么低?”
  李世友讪讪一笑:“这不是接到发电机组的大订单了么,三峡的,还有一些其他小水电站、火电站的订单,那些合作的可都是中央部委或者地方政府,可不能耽误喽。”
  冯宇一听,好悬没气死,合着按照你的意思,我委托你生产的无叶风扇就能耽误了?照你这个速度,等到五月份开始上市的时候,才能有两三千台的存货,都不值得到央台去做广告!
  无叶风扇的市场比加湿器更大,冯宇打算继续委托付光正做海外销售。以付家在东南亚的销售能力,再加上欧美市场,今年怎么不得销售出去十几万台啊,就电机厂这产能,完全不行啊。
  “李厂长,你这样不对吧,我们也是有合同的。”冯宇不悦道。
  “冯总,没办法啊,好几个电站都是国家重点工程,不能耽误的。别说这个无叶风扇了,就连加湿器,都要减少一个生产车间。”李世友做出一副他也没办法的样子。
  冯宇看向侯海涛:“侯厂长,你们哈飞厂能做无叶风扇的生产厂家吗,我可以给你三十五块一台的代工费!”
  给电机厂是三十块一台,给哈飞厂就是三十五块,李世友跟侯海涛一看就知道,冯宇这是生气了。
  侯海涛心想,他们倒是能匀出来一个车间生产无叶风扇,但产能也就跟电机厂差不多。冯宇既然不满意电机厂的速度,他这速度肯定也不满意。
  既挣不到钱,还容易得罪李世友,侯海涛当然不会去做。
  “冯总,我们厂的车间也紧张啊。你看我们有飞机的任务,还有汽车的任务,还有转型后的面包车任务,最多也只能挤出来一个车间,工人也未必够,产能还不如电机厂呢。”言下之意,你还是用电机厂代工吧。
  冯宇看了看李世友,又看了看侯海涛,忽然笑了。这一笑,把李世友跟侯海涛都弄懵了,冯宇这是咋啦,减少生产,他还很高兴的样子?
  “二位,不知道你们仔细看过我们当初合作的三方协议没有,上面有一个条款,如果乙丙双方无法满足甲方的生产要求,那么甲方有权随时终止合同,并且还有权找乙丙双方索赔!”
  啥?终止合同?索赔?!
  侯海涛蹭的一下蹦起来,大声喊道:“冯总,你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搞错了?我们乙方是负责研发和技术支持,丙方才是负责生产的,这他们无法满足生产,关我们哈飞厂什么事儿?”
  这时候侯海涛不管什么人情面子了,加湿器的利润那么高,每个月都能带给哈飞厂不少钱,说终止就终止了?终止还不算,听冯宇那意思,他们还要赔钱?我们又不负责生产,凭什么我们也赔钱?
  “冯总,你这是干什么?咱们合作的不是好好的,我这也是因为上头下的命令,我也没办法啊。”李世友苦着脸说道。
  都说这冯总翻脸比翻书快,今天他算是当面见识到了。刚才还笑眯眯的呢,这转眼间就找他们两家索赔。
  不过合同上真有这一条吗,当初怎么没注意呢?当初他们都被利润迷红了眼,哪儿注意这些细节了。论抠字眼儿的能力,他们远不如冯宇。
  “上头下的命令?这么说李厂长觉得上面的命令,比咱们签署合同更加重要,也就是说命令凌驾于法律之上喽?”冯宇开始上纲上线。
  过年期间,新闻联播上播放了总设计师的讲话,说的是再次严打的事儿,但其中还有一句: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句话李世友当然也知道,他虽然内心就是这么认为的,行政命令比合同更重要,但表面上可不会这么说。
  “冯总,冯总,别生气,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探讨一个解决的办法不行吗?要不我出面,去林省的机械厂什么的地方,找他们做代工,这样不会耽误我们的生产了吧?”
  “对对对,找别的厂做代工,不会耽误生产的。”侯海涛也附和道。
  冯宇这才“勉为其难”地说道:“找别的厂做代工啊,这也不是不行。但不如我们自己建厂生产比较好。而且林省距离我们太近了,同样距离我们出口的香港合作公司太远,不如我们在广东建立一家新工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