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1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4/1174

  当华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时候,再来推广国家形象,那会更加容易。而且现在即使你推广,国际上想要打击华夏声誉的也有很多,事倍功半。
  虽然国民不断的再说国家这不好、那不好,同时这也代表着一种国家的进步。当你吃不饱饭的时候,哪儿有空上网发牢骚?哪有空去关注其他国家怎么样?
  相反,当你让华夏的经济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之后,国民生活水平大涨,舒适度提升一大截,那时候这些牢骚自然就会减少很多。
  以华夏网民常见的态度,应该是从牢骚变为调侃,不只是调侃自己国家,还调侃其他国家,顺便炫耀一番。
  就像现在华夏对于台湾的态度,曾经一度很多人觉得台湾那边非常好,比内地强一二十年。
  还有人说华夏对于台湾不够开放,总是对那边消息封锁的太厉害。但是到了台湾才知道,那边对于华夏的了解更少,他们的封锁更加严重。
  比如网络上如今蹦出来一个台湾的教授,说什么华夏人吃不起茶叶蛋,这个梗被华夏的网民在未来会用很多年。
  还有许多台湾人只看到自己的进步,却根本没注意到,华夏的进步更大,在多个方面,已经超过了台湾。
  现在华夏网友面对台湾人,已经不再像一二十年前,认为台湾人更有钱,高高在上。他们看台湾人在网络上的留言,觉得台湾现在已经变成一个穷地方了。
  当然一味的发展经济,忽略其他方面肯定不行,但是经济建设为主,同时其他方面建设跟上,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像华夏现在比较富足了,然后才开始抓精神文明建设,而不管其他什么建设,其实都需要钱。
  你精神文明建设,那些宣传标语,那些宣传广告,不需要钱吗?
  学校的教育资源提升,不需要对学校进行投资吗?
  张瑞强靠在沙发上,脸上挂着一丝疲惫:“你啊,就知道赚钱。我们通盘考虑,许多也不能放松。诚然,钱是很重要,但其他的也很重要。”
  冯宇想到网上关于钱是不是万能的一个小笑话。钱买不来时间?网管,加两个小时。钱买不来生命?医生,抢救一下,不怕花钱。钱买不来爱情?有房有车都不愁找老婆,没有的才发愁呢!
  虽然这个笑话有一定的狡辩成分,但确实反映了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想有钱,想要生活的更好。
  哪怕是许多别人眼中根本不差钱的人,也希望自己更加有钱。
  冯宇笑呵呵地说道:“所以啊,我就是一个商人,别的没兴趣。不是有那么句话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希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想要走到更高的岗位。我就希望有钱,能够带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现在呢,也希望能带给周围人更好的生活。”
  张瑞强指着冯宇,笑着摇头。有时候他也在感叹,是不是如果当初没有遇上冯宇,或者说他对冯宇的态度有一些变化,他的人生也会发生许多变化,比如走不到如今的位置上。
  后来他仔细想了想,这种可能有很大。冯宇说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但是他觉得自己从冯宇身上学到了更多。
  在全国主抓经济,唯经济论英雄的时候,他管理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成效斐然,这才让他进入上头领导的视线。
  后来虽然一步步跟他的努力分不开,但是也没少受到冯宇的帮助。他也上网,每天看新闻,了解一些时事,他也知道网民是怎么说他的。
  不过那些评价,他都不关心,他只是想知道网民对于他的负面评价是因为什么,他应该怎么改进,能够让更多的百姓满意。
  当初刚见冯宇的时候,他还是正直壮年,满头黑发。如今已是满脸皱纹,如果头发不染,恐怕早就已经花白。
  虽然岁数已经很大,但是他的雄心壮志并没有丝毫减少,反而逐渐增多。
  他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华夏站在世界之巅,一览众山小!
  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第2051章
都去当顾问
  张瑞强对经济发展很看重,这些年他主抓经济,成效斐然。不过他还是觉得有些时候经常会有一些情况考虑不到,这让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
  华夏的政研室、顾问团什么的,里面有着许多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好多都是号称经济大牛。
  但是这些人里面真正有管理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经验的寥寥无几,这是一个极大的弊端。
  理论很强大,似乎经过推敲,绝对没有问题。但是理论不与实践相结合,永远无法真正得知其是否正确。
  张瑞强很需要一些有能力的人来帮他,那些拥有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是他最为渴望的。
  他内心认为冯宇是最为合适的,但是冯宇却对此丝毫没有兴趣。重要的事情可以找冯宇商量,但是平时想要让冯宇什么都管,那就不行了。
  冯宇那懒散的性格,自己公司都不怎么管呢,哪儿会去他那老老实实的上班?
  张瑞强看上了冯宇培养出来的一些人,比如吴志刚,但是却根本挖不走。这个年轻人有能力,有经验,也有一定的威望,在张瑞强看来是最合适的人。
  甚至如果吴志刚想要从政,他都可以进行特聘。下面有些城市在进行试点,副市长都有特聘的人员,吴志刚的能力和威望,特聘更高的,相信反对声音也不会特别多。
  而且对于这种特聘,许多百姓也都是支持的。
  可惜这个吴志刚也是一心经商,甚至张瑞强觉得,吴志刚对冯宇有着一种盲目崇拜。
  张瑞强虽然放弃了从冯宇这里挖人,但是其他人可没放弃。泰华控股这边,还是有着许多人才的,而且那些人,曾经有许多也是在机关工作过的,他们对机关也有着一种别样的感情。
  挖不走冯宇,难道还挖不走其他人?
  比如李明德,曾经的哈尔滨机械制造集团董事长,现在的泰华控股高级顾问。就被工业布聘请了,作为工业布的汽车行业发展顾问。
  国家对于汽车行业的一些调控,发展方针,都有着李明德的建议。
  还有李京伟,健力宝的董事长,如今也在做上头的顾问,对华夏的饮料行业提出了许多建议。
  如何推广饮料品牌,如何销售饮料,如何控制生产等成本,如何提高企业利润,如何对一些老的饮料厂做出改造等等。
  这些建议,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甚至一些明明可以被健力宝等收购的企业,最终愣是被地方政府盘活了,在李京伟的建议下。
  李京伟牺牲了健力宝的利益,帮助了地方政府,帮助了国资。换来的呢,不过就是一个奖牌表彰罢了。
  在他们这个岁数的许多人中,对于国家荣誉看的格外重,讲究奉献精神,舍小家,为大家。
  冯宇不否认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但是他不太能做得到。在冯宇看来,这企业在他手里一样你能赚钱,能为地方做贡献,能够让更多的人生活很好,而且很多时候,这样其实更加简单。
  一个饮料厂而已,不要上升到什么国家的高度,完全不搭嘎。有这个和没有这个,完全无所谓。
  相反,国内的多少饮料企业,包括酒精饮料企业,还不是靠着饮料大联盟,才走出国门,发展更好的?那黄酒在国内卖不动,包装一下,弄到欧洲,价格贵着呢!
  开始那些子公司的高管,在国家担任顾问,冯宇并不太当回事。人各有志,而且也不耽误子公司的管理。
  高管都是拍板的,不需要每件事都想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其实工作比中层管理有些时候更加轻松。
  并且冯宇不是也当过顾问么,没耽误什么事儿啊。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泰华控股极其子公司高管,在国家一些布委担任顾问,甚至到发改萎担任顾问,冯宇发现这是要把他公司的高管一网打尽的节奏啊。
  现在更狠,宗庆先和刘传志正是最忙的时候,一些人也开始跟他们接触,想要让他们成为顾问。
  刘传志还好说,本身就是国企研究所工作过的,但是宗庆先人家可是自己创业的,跟上头完全没关系啊。
  再说有了李京伟,你们还来挖宗庆先,这不是有些太过分了吗?
  请刘传志的同时,也在请求伯君,请徐立华,请姜万猛、请断永平。徐立华、姜万猛、断永平他们管理的企业都有相似性,甚至冯宇觉得请了刘传志,其他人就都不需要请了。
  怎么着,你们是真不怕顾问团被我泰华控股高管承包了?还是说想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的改变泰华控股的影响力,甚至企业性质?
  想想张睿敏和海尔,好好一个民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愣是被误解了许多年,都在认为他侵吞国有资产呢。
  别说没有,就算是美的等国资变成私营的企业,发展是不是比当初更好了?在某些时间,跳出框架是有好处的。
  泰华控股就是集体所有制的民营企业,这点不会变。
  国资想投资泰华控股集团,也不是绝对不行,你们要有合理的价格啊。要是能拿得出来几百亿美元,卖给国资百分之十的股份也不是不可能,拿得出来吗?
  拿出来之后,就要遵从企业规矩,按照股份比例掌控话语权。不能随意的撤资,不能随意买卖,做得到吗?
  那些子公司的股票,国资也没少购买,这在冯宇看来已经很不错了。
  冯宇已经跟泰华控股那些子公司的高管们打了招呼,想当顾问可以,像李明德那样,等你退休了之后再去。
  现在当顾问,也不能像李京伟那样,谈了半天收购,最终给国资出了一份振兴方案报告,你直接不谈收购也行啊。
  花了企业的资产,然后你个人得到荣誉,这怎么行?对其他职工不公平!
  冯宇做的那些,可花的都是冯宇自己的钱!
  冯宇也跟张瑞强说了,你们别再到我们企业挖人了。华夏那么多跨国的民营企业,你们去找其他人做顾问啊。
  挖了我们的人当顾问,你们也不能忽略自己对人才的培养啊。还有你真的是让我们的去当顾问的啊,完全不尊重那些人的意见和建议,这种顾问,不当也罢。
  ……
第2052章
出国考察热
  张瑞强对于冯宇的控诉表示爱莫能助,大家都是按照规矩来的。人家请你公司的高管去做顾问,他们自己也答应了,我还能说不行?
  再说那些人本身就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什么的,对某些事本身就有义务作出贡献,哪像你,什么都不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4/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